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成為諸葛亮師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八章 事成、收工、跑路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十八章 事成、收工、跑路

...

董承的動手,讓荀彧和郭嘉都震驚了,而這也是江寧的最後一擊。

江寧其實並沒有那麼大本事去攛掇董承造反,人家也看不上江寧,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事實上,董承也算不上造反,他奉天子之命,清君側,斬奸臣。從這個角度來講,貌似他們才是正統?

不過大家心裡面都知道是怎麼回事罷了。

其實江寧做的很簡單。

其一、在部署謠言的同時,就開始蠱惑王子服,此時是動手的最佳時機,曹操的文武大臣皆不在許都,而他自己也去征討劉備了,可以說這是上天賜給他們的良機。

若是此時不動手,等曹操打敗袁紹,實力更加深厚,就更沒機會了。更別提袁紹打敗曹操,人家本就是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再加上實力雄厚,怎麼看你們都鬥不過他。

其二、勸說王子服不是一蹴而就的,後續的動亂也只是加深了他們想動手的心。真正促使他們匆忙發動戰爭的原因,是江寧又放出了一則謠言:

許都有人要綁架天子!

看起來和董承毫無關系是嗎?

董承怎麼會和綁架天子扯上關係呢?

如果你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確實,董承作為皇親國戚,巴不得天子好好活著,只要天子在位一天,他們就能夠藉著天子的名頭多瀟灑一天。

但是這則流言狠就狠在,不管天子是不是要被綁架,但是禁不住有些人去查啊,而一旦開始調查,董承這些人的“衣帶詔”事件肯定要暴露,那麼這就不妙了啊!

於是董承聚集兵將,想要除掉曹操,把控天子。

這裡姑且不論董承究竟有幾分是真心想匡扶漢室,單單看看他做過的事,就知道此人的性格。

先看一下董承的身份,他的身份非常復雜,在漢靈帝時期是東漢外戚;董卓控制朝政時期是董卓部曲;在護送漢天子東歸後又成為權臣。

而最明顯表露他的野心的,就是在逃亡東歸的路上刺殺伏皇後的事情。

單看這個,就知道,董承其實對漢室的忠心並沒有他說的那麼多。

事實上董承的想法很簡單,先控制好天子,而後曹操遠征劉備歸來,以天子名義去賞賜曹操,待到他孤身前來,一聲令下,便可刀斧加身。

屆時,自己順勢可以接管曹操的兵馬,忠心漢室的盡皆升官加爵;若是對曹操死心塌地者,殺!

想法真美好,現實很殘酷!

恰逢其會,曹操離開了許都,董承用他那幾千兵馬控制了這裡,坐等曹操東征歸來。

當荀彧和郭嘉聽到這訊息,雖然一開始很震驚,但是震驚之後卻是百思不得其解,這不應該啊!

不科學啊!

難道董承看不清楚局勢嘛?

他怎麼可能會成功呢?

姑且不論曹操的政治勢力,單看兵力對比。難道他們策劃制裁曹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看到曹操的實力已經到了何等地步了嗎?他們那幾千兵馬無異於以卵擊石啊。

再者,他們難道看不清大勢嘛?

就算能把控天子又如何?曹操還活著啊,就像袁紹、孫策等人一樣,他們雄踞一地,有天子沒天子有何區別呢?只有你有實力,才能有話語權啊!不然佔個大義的名頭,空無實力,只不過是一個繡花枕頭罷了。

而若是想暗殺曹操,他身邊也一直有將領護衛,更況且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帶著武器接近曹操,根本不可能殺掉他。

怎麼看,董承的叛亂怎麼詭異。

但是這詭異的事情就發生了,不得不說,江寧的運氣真的很好。

正史上便是如此,劉備簽了衣帶詔就開溜了,而西涼太守馬騰在許都只是一個光桿司令,兵馬都在西涼呢。既然大漢皇叔劉備都開溜了,自己還呆在是非之地幹嘛呢?於是馬騰也拍拍屁股走了。

只剩下董承等幾個沒什麼心眼的傢伙,還傻傻等著溜掉的兩位打回許都呢!

郭嘉和荀彧雖然不敢相信,但是事實就是事實,荀彧只好放棄之前的部署,由他繼續鎮守官渡,而郭嘉帶領一部分人馬去馳援許都。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此外,荀彧立刻派人去向曹操彙報,這時,曹操剛剛把劉備打的丟盔棄甲,連自己的夫人和關羽都丟下了。

曹操也頗為震怒,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打完劉備,董承又反了,是把他曹操當做軟柿子了嘛?

自己的屠刀是不利了嘛?

董承...哼哼!

董承絲毫不知道自己的大限已至,他現在可謂是意氣風發,以幾千兵馬控制了小皇帝及其百官。

尤其是荀攸。

此人雖然聲名沒有荀彧顯赫,但是不可否認,他的能力也是很出眾的。

他跟荀彧不同,荀彧更擅長大局的謀劃,更擅長於政局的掌控,荀攸的強項在作戰上,指揮戰鬥是他的拿手戲。

所以董承一開始就把荀攸囚禁在了府中,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倒也不敢對他太過逼迫。

倒不是董承不敢殺了荀攸,一來沒有藉口,二來連鎖反應太大,饒是董承也不敢亂揮屠刀。

他是要接管許都,做下一個曹操,不是要把人都殺了的,殺人容易,治理朝政、南征北戰都是需要人才的,這也是為什麼王子服連江寧都會去招降的原因。

實在是...手裡沒人吶!

而此時的許都,幾乎所有大人物的目光都被這裡所吸引,卻忽視了江寧這個小人物的存在。

這也正是江寧所希望看到的。

幸虧董承的動手,才讓江寧有了機會。

按照郭嘉的謀劃,江寧此番估計不僅逃不出去,很有可能徐四、李如花等人也要暴露。

但是一切都是那麼巧合不是嗎?

說是巧合,這也是江寧一步步謀劃來的。

作為一個毫無勢力,毫無兵馬的小卒,想要撬動這亂局,簡直太難了。

只有藉助輿論,而後一點點的推動這個局勢。

從一開始針對荀彧的謠言,江寧就在賭,賭他荀彧會做出反應,索性江寧賭對了,雖然這是陽謀,但是若是荀彧就是不管不顧,任由流言繼續發展,事情的結果是什麼,江寧也不得而知。

這也是他成功的第一步。

而後就簡單了,煽動百姓、蠱惑人心,一步步將荀彧引入陷阱。

而這也只是擾亂了局勢,無法做到徹底亂起來,江寧真正的絕殺就在董承這裡,只有一個相當重量級別的人物替江寧扛下來,注意力都吸引到他身上,江寧才能渾水摸魚,偷偷溜走。

董承就剛好成為了這個工具人,足夠分量,也足夠蠢。

而江寧能夠成功逃走,有一人的作用可以說是不可忽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