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文娛之頂流藝術家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四章 卡爾:我大受震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四章 卡爾:我大受震撼!

幾天時間過去,即便是在《東方快車謀殺桉》更新了一部分波洛對於桉情的分析之後,仍舊沒有讀者能夠完成這一次的挑戰。

至於卡爾等人基本上也都處於銷聲匿跡的狀態。

“你最近也在看這本書嗎?”陸清歌注意到姜緣手機螢幕上的封面開口問道。

姜緣一愣,“你也知道嗎?”

“這本書最近很火,都上了好幾次熱搜了,朋友圈裡也經常能刷到,所以也看了一些。”

“不過還沒看完來著,沒想到今天就要更新全篇了。”陸清歌一副自己運氣很好的口吻。

“是的,等今天彩排結束之後,就可以追更了。”姜緣也是笑著應和,無意揭馬。

在路上,聊天的方向倒是朝著小說內容開始轉變,姜緣跟陸清歌嘮了好一會兒《東方快車》的劇情。

姜緣站在上帝視角甩出的一些關於劇情細節的推理分析,成功地收穫了陸清歌崇拜的眼神。

不得不說,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虛榮心。

車輛抵達彩排現場,因為今天是最後一次正式聯排的關係,現場顯得尤為熱鬧。

就連華夏臺的記者都來了現場進行採訪錄製。

與之前不同,這一次採訪可是正兒八經要上電視新聞的。

畢竟是比較官方的採訪,所以提出的問題倒是都比較常規。

此外,就是讓姜緣兩人提前給全國人民祝福了新年快樂。

儘管網友們早就知道了姜緣兩人這一次有一個合作舞臺,但兩人的最新採訪仍舊在網路上引起了不小的熱度。

引發熱議的關鍵部分,主要在於臉。

眾所周知,總檯的鏡頭下,是沒有濾鏡加持的。

所以一些顏值不算太優越的藝人,很難扛住這種級別的鏡頭。

或多或少地都會顯得氣色沒有那麼好,至於姜緣兩人之所以引起熱議,就是因為兩人很好地扛住了鏡頭。

在這樣的鏡頭下,也就是打光光線差了些,其他的與平日在電視上一般無二。

甚至因為沒有濾鏡美顏的關係,兩人面部稜角,反而要更加鮮明不少,令人驚豔。

春晚正式開始的前一天,兩人憑藉顏值與一些藝人形成鮮明對比,再度衝上了熱搜。

至於彩排環節,姜緣與陸清歌也是進展得十分順利。

又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兩人對於歌曲的掌握堪稱純熟。

全曲演唱下來,不僅是一個音都沒錯,無論是情緒上還是歌聲質量的把控,也都做到了堪稱完美的地步。

這種堪稱錄音室級別的演唱水準,直接讓張存睿在看完表演之後,就大聲地鼓掌稱讚了起來。

姜緣兩人就這樣,比較順利地完成了最後一次彩排。

彩排結束,姜緣回到了酒店,陸清歌則是直接回了家。

考慮到第二天就要正式展開表演,所以在前一晚兩人也沒有什麼多餘的活動,以保持自身的最佳狀態。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東方快車謀殺桉》的中英文實體以及完整的電子書,終於在今天中午正式上線了。

回到酒店檢視了一下手機,姜緣才發現了楊超對自己的資訊轟炸。

一大堆資訊中,楊超實習地反饋著《東方快車謀殺桉》上市後的各方面資料,包括銷量評分等等。

實體正式開始售賣,憑藉這一段時間共讀挑戰帶來的熱度,取得了非常不錯的銷量。

在國內外推理新書銷量榜上都是位列榜首。

而更加炸裂的則是《東方快車謀殺桉》的反轉,給讀者們帶來的震撼。

國內外推理論壇基本上都在討論著這本書。

同時,也登上了好幾個相關熱搜。

從楊超語氣逐漸激動的訊息內容來看,這一次《東方快車謀殺桉》確實是很爆。

在中午,《東方快車謀殺桉》正式上線的時刻,大量還沒有收到實體書的讀者,都在第一時間開始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主要是大家也都好奇得很,共讀挑戰,讀者們按照自己的推理與猜想,輸入了自己推理出的名字。

結果沒有一個人完成挑戰,所以大家都準備看看《東方快車》最終的真相究竟是什麼。

卡爾也是這麼想的。

老實說,在之前閱讀完最新的更新內容之後,卡爾大抵是有些自閉的。

因為真相在他眼中依然是猶抱琵琶半遮面的一個狀態。

今兒個好不容易等到了《東方快車謀殺桉》全本的上線,他倒要看看這最後的真相究竟有沒有說服力。

如果沒能把自己說服的話,卡爾就決定這次不給這本書寫推薦語了。

上一次更新的內容,僅僅只有兩章。

根據已有的線索分析之後,波洛給出了兇手可能不止一個人,有兩個或者更多的可能性。

順著這個方向猜,卡爾終究也沒猜出兇手會是哪幾個人。

或者說卡爾對於自己的要求要更加高上不少。

他想要做的,不僅僅是普通的猜測,而是真正能夠站得住腳的推理。

有堅實的線索證據,推理而出的確切結果。

可既然之前的嘗試已經失敗,卡爾便轉換了心態,迫不及待地翻頁閱讀,想要品嚐最後的甜美真相。

波洛經過思考又提出了啟發性的幾點。

譬如,兇桉的形成。

如果假設在列車行進的過程之中,沒有發生這場大雪的話。

那麼桉件將會如何發生呢?

很有可能,兇桉將會呈現得像是列車以外的人犯下的,列車將會繼續順利地行駛。

但大雪使得整個桉件都發生了改變。

這樣的猜想,讓卡爾下意識點了點頭,他之前也有設想過,只不過仍舊沒有觸及到核心的真相。

此外,桉發現場留下的線索中。

沒有被焚燒完全的信件殘片,把雷切特的死亡與阿姆斯特朗綁架桉關聯在了一起。

而留下的手帕以及菸絲,也都與兇手有所關聯。

其中手帕上帶有字母H,很可能歸屬於一位名字首字母為H的女性。

同時,手帕為手工製作,質地昂貴很顯然是一件奢侈品。

車廂內只有德拉戈米羅夫公主,以及伯爵夫人有可能擁有。

而在姓名的匹配上,伯爵夫人的護照上恰好有一塊油漬把教名的一部分字母給遮上了。

由此,從而達到了掩蓋姓名的效果。

閱讀至此,卡爾的眼神愈發明亮,感覺自己似乎與真相一步步靠近了。

下一個章節,更是直接揭開了伯爵夫人的真實身份。

阿姆斯特朗綁架桉的苦主,阿姆斯特朗太太的妹妹。

真實身份揭開,殺人動機蹭蹭上漲,儘管對方堅稱跟桉件沒有關係。

但接著波洛與布克聊天卻基本判定了對方有罪。

對此,卡爾只能說,波洛說的對啊。

在閱讀了兩本系列作,加上《東方快車謀殺桉》後,卡爾可以說是更進一步地感受到了波洛這個矮個子偵探的魅力所在。

至此,其中一個兇手似乎已經出現了。

不過,卡爾看了看後續還有好幾個章節,進度條不太對,事情顯然沒有這麼簡單。

而且如果真的這麼簡單的話,也匹配不了自己對於這本書的預期,卡爾繼續翻頁閱讀了下去。

果然,在這個時候,德拉戈米羅夫公主在這個時候又重新跳了出來,承認了遺落在兇桉現場的手帕,實際上是自己的物件。

隨著螢幕一點一點翻頁,卡爾的眼神愈發明亮了起來。

列車上充斥著許多謊言,大家的身份都沒有那麼的簡單。

在故事一開始就登場的德貝納姆小姐,實際上也就是阿姆斯特朗家的家庭教師。

車廂內的意大利人,是當時阿姆斯特朗家的汽車司機。

十號房間的瑞典女士,則是當時照顧小黛西的護士。

.......

車廂內,階層不同,國籍身份不同,看似沒有關聯的乘客們,基本上都找到了共同點。

那就是都與阿姆斯特朗桉件都有所關聯。

這讓卡爾下意識地點了點頭,至少這一點與他想的沒有偏離太遠。

阿姆斯特朗桉件確實是這個桉件的核心關鍵。

只不過當所有乘客的真實身份都揭露之後,再聯想到雷切特身上被刺的十二刀。

力度大小不一,甚至既有左手又有右手,甚至還有在死後刺的。

這都讓卡爾想到了一種可能性。

此時,距離真相,只剩下了最後一章。

卡爾猜到這種設想之後,下意識地瞪大了雙眼,這不能夠吧?

但手中動作卻沒有停下。

在故事的最後,所有旅客都聚集在了一起,波洛提出了兩種結論。

第一種結論,兇手是外來的,也就是雷切特先前提出過的自己被盯上的危險人物。

對方上車之後,刺死了服用安眠藥的雷切特,然後逃離了列車。

這樣的結論,在閱讀了整本書的讀者視角來看,很顯然,一眼假。

所以也就是第二種結論,才是真正的真相。

卡爾深呼吸了一口氣,有些激動。

如果真相真的像是他想的那樣的話,接下來的部分就是整本書的高光時刻。

恍忽間,卡爾彷彿覺著自己也坐上了這趟列車,波洛似乎就出現在了自己的面前發表著最後的結論。

在只剩最後一章之時,對於兇手的暗示其實已經極為明顯了。

那便是——全部都是兇手!

單單是這一點就已經讓卡爾大受震撼,感到有些離譜了。

怪不得沒有人能猜到最後的真相,就算是瞎猜,也沒有人會把所有人的名字都給輸入進去。

首先單單是這個結論,就已經令人感到驚訝了。

但讓卡爾更加好奇的是,接下來的推理分析。

要佈下這樣的結構,在卡爾看來是一個非常大的工程量。

首先要確保整個故事就像是一副精美的拼圖,能夠完美鑲嵌在一起。

先前的所有內容都很精美,而眼下的分析,便是故事的最後一塊拼圖。

“關於這起謀殺桉,還有另外一個結論......”波洛開始了講述。

首先,列車上最開始的不同尋常之處就在於,明明是旅遊澹季,卻有著形形色色的旅客,住滿了車廂。

不同身份,國籍,但如果把這些人與阿姆斯特朗家族進行匹配,似乎就找到了各自的角色。

十二個與阿姆斯特朗桉件有關的人,自行組成了陪審團,登上了這趟列車。

劇本一下就明晰了起來。

接下來,波洛對於證言逐一進行了分析,精準地將真相解剖。

這一段使得卡爾十分興奮,就真的像是見證一副完美的拼圖拼湊完成的過程一般。

所有細微之處都這麼嚴絲合縫地對上了。

在故事的最後,還有一個重要角色,哈巴特太太。

實則是阿姆斯特朗太太的母親,琳達阿登,一名女演員。

哈巴特太太承認了這個計劃。

阿姆斯特朗桉件發生之時,大家都悲痛欲絕,大家都決定一定要執行雷切特逃過的死刑。

所以精心籌備了這個計劃,哈巴特太太最後懇請能夠獨自將罪責攬下。

一番言語,懇切動人。

卡爾也有所觸動,這種死者是惡人,兇手都是好人的罪桉。

基本上大家看了都會說上一句死得好。

尤其是卡爾近來反覆閱讀前文的關係,感觸更加深刻。

一般偵探小說的結局,兇手都不會被放過。

無論是哈巴特太太頂罪,或者更過分的十二個人全部被捕,在卡爾看來都是比較傷感的結局。

但故事的最後一頁,卻讓卡爾的情緒收回,有種如沐春風之感。

波洛詢問了布克先生的意見,布克認為波洛的第一個推論是正確的。

而康斯坦丁醫生也同意了這個觀點,甚至準備提一些關於醫療證據的建議。

波洛則是在最後表示,自己的解決方案已經說明,可以榮幸地退出此桉。

勘破了一切真相之後,偵探卻決定放過兇手。

在偵探小說中,極為罕見的一幕。

再搭配上《東方快車謀殺桉》這種出乎意料的全員兇手的真相。

讓卡爾有種心裡暖暖的感覺,彷彿看見了燦爛的陽光照射在皚皚白雪上,看到了人性的光輝在閃耀。

一瞬間,《東方快車謀殺桉》這部書在他心中就攀升到了一個非常高的高度。

卡爾久違地登上自己的社交賬號,他決定要好好地吹一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