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紅樓重生之代玉最新章節列表 > 二十九 只怪京南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十九 只怪京南道

“怎麼會這樣!”答話的深表驚歎。

“聽說跟他小時候有關係!”擺龍門陣的神神秘秘道,“他窮嘛,營養不好,那話兒就沒養好。他娘還嚴格,老跟他先生說他不好好讀書就揍,他娘自己還動手揍!給他落下這毛病。別瞧他人前多正經模樣,回自己女人那裡,就是急火攻心老太監模樣!”

“那、那他還能升這麼高,官聲還能這麼好?”答話的搖頭,“我可不信。皇上還褒獎他呢。”

“那是他對皇上好,皇上就誇他啊。他對他自個兒的女人不好,女人又不給他升官發財。兩下了沒妨礙!話再說到頭,真有那種女人們全誇他好的哥兒,難道能是當好官的材料?你想想哪!”

“這倒也是……可這樣,還有女人肯跟他?”

“要不怎麼說他能耐!從前那老婆岳丈家還行的時候,他對老婆也過得去,就幫他頂個折磨小老婆的名頭。後來他敞開了打啦,但對岳丈家更客氣了,岳丈家後來全靠他賙濟,敢說什麼?那些小老婆丫頭子都是買來的,捉了錯只管打,又不是一頓打死,誰幫忙出頭?等他大老婆也癆死了,是沒金門玉戶大家閨秀給他當續絃啦!可本來也沒啥大家閨秀肯給誰當續絃的,你說是吧?自有那要錢不要命也不要臉的,肯上趕著拿女兒給他呀!瞧他這不是續上一戶了?”

“這次的到底是哪一戶?”

“誰知道呢?反正是外地的——”

“聽說也是人家收的乾女兒!”突然有人興致勃勃插話,“為了錢,就送過來啦!”

不知什麼時候,擺龍門陣的桌子旁邊,已經圍了一圈人。上頭說的那些事兒,都不再是秘密,聽的人仍然津津有味。說到這可憐新夫人身上,人們就更來勁了,你一嘴我一舌,都不知道幾分真幾分假,要緊是過個嘴癮。

小二不得不來干涉了,肩上大毛巾一甩,作勢要擦桌,這是趕人的意思。他朝後頭努努嘴,婉勸各位:是非都從口中出,煩惱皆為強出頭。伸手的不如團手的。散了散了罷!

眾人陸續散了。

唐家家人索然無味把最後一個花生丟到嘴裡。他估摸著主人也該出來了。

小大佬與胡侍中盡歡而別。胡侍中依然還是一臉中正懇切模樣,往太子東宮去了。唐家師爺則把新擬的摺子給小大佬送了來。小大佬看了一遍,大喜:“還是要借重先生文筆!”

唐家師爺作謙遜狀:“哪裡哪裡。貴少爺假以時日,成就當在小老兒上頭了。”

“他哪裡成器!”小大佬像所有嚴格的父親一樣,灑然一笑,且跟唐家師爺講究摺子中的一段:“就是這裡,照太子那邊的情況,恐怕改改才好。唔,就是這句話最該換。換成什麼呢?將在乎廩積有常,有常,有常……哦?仁惠有素?就是這個好!還是先生的學問好!”大喜,“就照這個改了,我今兒趕得上遞給皇上去。”

摺子到了崔珩那兒,崔珩看了,似乎是很喜歡,叫掌筆太監擇其要,抄報給太后看,說雖是天災,幸而上下官員都很忠謹,正緊急搶救著,一旦通訊路子修回去了,有更確實的訊息上來,就可大賑災民,請太后不必過於憂慮。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掌筆太監領旨行事。崔珩繼續批摺子,神情越來越嚴肅,也叫了一些人來見,大家都鎖著眉,倒沒有長篇大論的探討,幾乎每一撥都是稍微說幾句,有了定見,便趕緊下去辦事。

到了舉燈時分,太監通稟:“七王爺求見。”

崔珩正見工部賈侍郎等人,聽稟報後略一頷首,並不中止會見,約兩刻鐘後說完了,賈侍郎等出去,與七王爺等候的地方是兩個門,彼此互不相見。七王爺聽見道:“皇上請七王爺覲見。”

七王爺進去,先請個安,道:“太后著皇弟來問皇上的安,請皇上顧著龍體。”

崔珩點頭,問:“太后又吃齋了?”

七王爺道:“是。三帝姬也陪著太后。虧得是聽說情形並沒有大壞,她們還沒有禁食。司膳給了皇弟這幾日食譜,在這兒。”便取出那單子給崔珩看。

崔珩看了,各樣時鮮蔬果豐盛,又有乾果醃菜相佐,料來也是不吝嗇用素油的,點頭道:“太后年事高了,身體是要小心些。”

“是啊。”七王爺誠實的點頭附和,“吃幾天素,刮刮腸子,也好。”

崔珩繃不住笑了,就拿手裡單子打他頭:“說的什麼話!”

七王爺委屈抱頭:“御醫說的,又不是皇弟自己想的。”

“這會你聽御醫了。”崔珩又問,“外頭有什麼話沒有?”

七王爺聽人說酒樓裡紛傳胡侍中闈帷秘聞,但他只道:“聽說南邊的時鮮茶米不容易運過來了,於民生有影響。”

崔珩鼻子裡哼一聲。

七王爺接著道:“好在是那邊也不知死了多少人,咱們京裡人也得有點擔當不是?沒好意思抱怨茶米。幾處發賑災物資,京人也跟著捐衣捐錢捐米麵呢。”

崔珩聽著,市面還算平靖,不得不說唐家那些昧著良心的措施是有效果的。尤其是死人數目沒有確鑿,對大家心理衝擊小點兒。“好在”兩個字用在這裡,是大實話,就是聖明如崔珩,聽著有點礙耳。再看七王爺說完了之後,就呆呆出神。他喝問:“想什麼呢!”

“哦啊,皇兄。”七王爺道,“我想著吧,搞點肉攙在素點心裡,不知三帝姬吃得出來不?她年紀小,光吃素怕長不高,也影響美容……”

“亂彈琴!”崔珩怒道,“你那點心思不用在正事上!”

“是。是。”七王爺眼珠亂轉,“那我幫忙監考去?不行考生的父母們不放心。幫忙給太后捧香去?不行太后想去問我謝四小姐在哪兒,那可不好說。不然我幫著募捐賑災去——”

“謝大郎那邊還是瞞著?”崔珩想起來,問。

“林姑娘失蹤?我沒真瞞他呀!不過借這個緣由讓他好藏起來幫著……”七王爺說到一半,崔珩揮手打斷他。七王爺醒悟:“哦!謝四小姐!”頗有點遺憾,“這也瞞不過去。”

崔珩不語。

七王爺心慌:“皇兄,別怪我無能呀!水災這麼大事,把這大計有了阻礙,雲劍不能不知道。四小姐走到了哪裡,他也不能不知道。兩下裡一加起來,一加一等於二,這不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他這要看不出來,也不用幫皇兄辦事了。我扯不了謊呀!”

崔珩道:“你說完沒?”

七王爺就退回去,老老實實垂手:“說完了。”

崔珩想嘆氣,沒嘆出來,想舉手搔搔頭,手指抬了抬,也還是算了。就望著窗外景色出神,想著:接二連三的出事,也不知會不會干擾謝雲劍的心緒?要不要去探訪他?然而這般垂輿下訪,終嫌草率了。他若是個將才,也不該為這兩件事就有大波動。總是沒有大戰上真正用過他,故此不放心。然而這一戰也實在不能用棟勳這種久經考驗的人,只有兵行險著了。

七王爺看崔珩略出了回兒神,他也有點擔心。幸而崔珩又想起來責備他:“你會扯不了謊?你怕回頭他怪你!”

七王爺對此責備欣然領受,道:“皇兄教訓的是。”

崔珩又恨鐵不成鋼道:“如今也無法了。等道路平靖些,你就替我去撫災吧。”

七王爺“哦”了一聲:“是啦!”

崔珩逗他:“你又知道什麼了?”

七王爺笑嘻嘻的:“我去撫了災,一路好去就藩。皇兄放心,這個我懂!”

崔珩道:“你小心些,不是叫你去玩的。”

“是。拿人短子嘛!皇兄,這個我懂!”

他懂什麼拿人的短處?崔珩想:他懂得趁人之危、施人恩義、逼人就範!真是雞鳴狗盜之徒,如今也要大用了。想起來真是笑不得、罵不得,只能教訓道:“這事兒危險。你當心著點。”

“臣弟謹遵皇兄教導。”七王爺還真是正經起來。

這麼著,一天以後大臣們就聽說,太后年事高,又吃齋奉佛,跪香辛勞,竟至於染上了風寒,如今臥床用藥,太醫們去把脈了,說起病勢來,盡皆沉吟。只因就病論病,那是不要緊的,若擱在小孩子身上,就不用藥,喝幾天熱開水,展眼又能活蹦亂跳。只嘆人年紀大了,身體就經不住事,五行不調,說起來也是舊疾,只有將養著罷了。

裡頭有三帝姬衣不解帶侍奉著,外頭七王爺也有孝心,發了個狠,道:“太后這番發作,都為京南道發水,在佛前祈願起的!我不好指斥佛菩薩,我只怪那個京南道!”

雪宜公主聽了嗔他:“你怪那個地方怎的?”

“我怪他發水呀!這麼著,我去替太后皇帝撫災。終要把它撫平順了。不然我不回來!”

雪宜公主一聽,這話倒不渾,只有一件事不合適:“老七呀,不是作長姐的滅你威風,你長這麼大了,沒有撫過災民,更別說那已經是京外了,又大水泥濘的。你怎麼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