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機械飛昇從變成潛艇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章:水下游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章:水下游戲

強敵紐約、康涅狄格州海岸和長島之間的長島海峽,海面上,一艘鋼鐵巨鯨正在水面緩緩前行。

它長171米,寬12.8米,吃水10.8米,水面排水量16800噸,水下排水量18800噸,正是完成了舾裝、繫泊試驗和船廠海試,已經低調加入強敵海軍作戰序列的姜沫。

長島海峽水淺,多浮游生物和水底生物,適合幼魚生存,在康涅狄格州沿岸更是盛產龍蝦、螃蟹、蛤蜊並有牡蠣養殖場。

這樣的水域用來養魚什麼的還是可以的,較淺的水深自然是不適合巨大的彈道導彈核潛艇進行活動的,大量的漁船網箱什麼的,更是讓潛艇的水面航行都必須小心翼翼的,更別提水下活動了。

姜沫此行的目的地是長島外側的大西洋,距離目的地還有不少距離,預計還需要幾個小時的航渡。

12.5米直徑的史上最大潛艇耐壓殼內,艦員們正有條不紊的操縱著潛艇,執行著艦長的命令。

耐壓殼從前到後分成了控制艙,導彈艙,反應堆艙和主機艙四個大艙室,從上到下則用四層甲板將整個船艙分為了五層,各種裝置見縫插針的將整個船艙塞得鼓鼓囊囊。

加上14名軍官,140名艇員的人員配置,讓潛艇船艙變得分外擁擠。

姜沫覺得這些人在自己的身體裡面很是鬧騰。

不開心。

姜沫用思維掃描著船艙,跟著艦員們一起學習潛艇內部各種裝置的功能和操縱方法,他知道現在獲取到的每一份知識,都是將來逃跑路上的助力。

當然,光學會操縱潛艇還不夠,一艘國之重器失蹤,不管是裝作沉沒還是直接逃跑,都必然會引起強敵海軍的極大反應,強敵甚至可能會直接出動整支艦隊進行圍追堵截。

要是更誇張一點,說不定還會邀請其他國家幫助搜尋,或者表示有戰爭狂人綁架核潛艇,要用核打擊毀滅世界,幫幫忙,幫忙擊毀它。

姜沫相信這樣的事情強敵絕對幹的出來。

想要達成和強敵分手的目的,逃離後就要避免被強敵發現,即使被發現也要避免直接被擊沉,潛艇戰和反潛戰的相關戰術是必須要學的。比如說怎麼擺脫魚雷的鎖定和攻擊就很有必要,這個課是必修課,不能逃的那種。

姜沫將甚低頻通訊天線收到的無線電資訊傳遞給了無線電室的相關裝置,這次資訊傳遞在姜沫的刻意操縱下延遲了大約3秒鐘。

雖然對潛艇來說,這樣的延遲對資訊的及時性幾乎沒啥影響,但這是姜沫對潛艇資訊來源進行管控的嘗試,結果讓姜沫很滿意。

根據艦隊司令部發過來的任務簡報,這片海域會有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負責清掃海域,驅逐可能出現的聯盟潛艇,同時也將與姜沫進行水下對抗演習,全面的測試新潛艇的水聲系統和對潛作戰能力,評估新潛艇的效能和艇員訓練水平。

大西洋某處,水深100米處,一片巨大的黑影在水下緩緩前進。

“全船廣播,全船廣播,我是艇長,我們已經抵達演習海域,全體保持靜音航行部署,全體保持靜音航行部署,over。”

年齡估計有50歲,長得有點硬漢風格的艇長在指揮艙透過1號廣播向整個潛艇下達了靜音航行的準備命令,並向指揮人員傳遞了水下對抗演習的通知。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潛艇將航速降為3節,同時釋放出細纜拖曳聲吶。

細纜拖曳聲吶,顧名思義,就是比較細的拖曳聲吶,一般在5節以下航速使用,探測頻寬為10-1000赫茲,最大有效探測距離約為2100碼。

潛艇進入陌生海域,第一件事情就是需要降到靜音航速,然後釋放拖曳式聲吶,此時潛艇對外界情況一無所知,是最危險的時刻,所以要隱蔽自身,同時探測外界敵情。

“聲吶室,控制室,注意保持警戒,留意周圍情況,over。”

隨後他又向聲吶室下達了保持警戒的指令。

“控制室,聲吶室,收到!”

看著潛艇內部的艇員們手腳輕快的執行著一項又一項的命令,姜沫的受到氛圍的感染,連思維都變得溫柔起來。

話說你們為什麼都輕手輕腳的呀~

輕手輕腳自然是為了降低噪聲。

潛艇戰電影中,為了渲染緊張氣氛,經常命令傳遞都是輕聲細語的,轉個頭都要慢騰騰的,彷佛稍微弄點動靜,就會被敵人發現,然後開始深水炸彈伺候一樣。更誇張的是有一部電影中,聲吶員甚至能判斷出敵方艇員掉在甲板上的硬幣是多少美分的(《潛艇總動員》)。

這些當然是電影為了營造緊張氛圍的藝術修飾,真實情況自然不會是這個樣子。

別忘了,海洋本身也是有背景噪音的。

海水的運動、風和大氣對海面的作用,也就是海浪和湧潮的噪聲;水層移動或海冰融化;海底地質構造變化;海洋生物發出的聲響;以及人為發生源發出的噪聲,混合起來就是海洋背景噪聲。

海洋噪聲是一個寬頻的,具有一定頻譜結構的寬頻噪聲。

一般來說,海洋噪聲的大小與海況有關,用譜級表示在3級海況下1kHz的海洋背景噪聲譜級是70dB左右,在200Hz-5kHz頻寬,海洋背景噪聲譜級為106dB,。

在200Hz-50kHz這個主要聲納工作頻寬內,海洋背景噪聲譜級是107dB左右。

如果潛艇的噪音等級在某個距離上小於海洋背景噪音,那麼被動聲吶在這個距離外就很難發現執行的潛艇了,比如海狼級,據說噪音就只有95dB左右。

至於潛艇內部的說話聲什麼的,老實說,其實別的潛艇的聲吶是聽不到的。

曾今有過這樣的試驗,兩艘潛艇在相隔非常近的距離上互相用被動聲吶聽,評估潛艇內部的活動是不是能夠被對方的聲吶接收到。

有多近呢,就是一個上一個下,估計也就幾十米的深度差。

結果呢,潛艇內的說話、甚至全船廣播什麼的,在這麼近的距離上都是聽不見的。

但是,如果不小心將什麼扳手、水杯什麼的金屬物體碰到了耐壓殼或者是甲板上,那還是可能會被聽到的。

姜沫印象最深的是,曾經看過的某國產電視劇中,潛艇水下對抗的時候,因為一個水兵不小心將保溫杯摔在了甲板上,而後導致潛艇被“敵方”發現而輸掉演習的情節。

這當然有點誇張,物品撞擊耐壓殼的噪音是可以傳遞到潛艇外部的被敵方聽見的,前提是對方擁有非常靈敏的被動聲吶,而且距離也不能太遠。

但是,被聽到也不意味著能夠被定位到具體位置。

在潛艇水下對抗中,對敵方的定位被稱為目標運動分析(TMA),這需要潛艇透過不斷的修改自身航向來測定敵方方位,然後透過多條方位線才能確定對方的目標引數。

這個時候突然出現一個孤立的噪音,即使被聽到,往往也無法提供足夠魚雷攻擊所需的資訊。

水下對抗過程中,往往潛艇自身和敵方都是處於運動過程中,一個TMA往往需要耗費數十分鍾乃至小時才能完成魚雷攻擊所需要的目標引數,屬實是慢節奏,所以一般潛艇的指揮官都需要擁有充足的耐心和抗壓能力才能在對抗過程中取勝。

“控制室,聲吶室,新接觸,方位035,計算機分析顯示為潛航狀態的潛艇,標記目標為S-1。”

聲吶收集到的訊號經過計算機解析以後,會在聲吶顯控臺上以瀑布圖的形式顯示出來,並由聲吶兵分別進行分類和監視。

聲吶操作員必須從繁雜的噪音背景中發現出特別的接觸。

水下遊戲就是從這裡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