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朝帝業最新章節列表 > 0139 拔刀相助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139 拔刀相助

八月中旬,秋收漸近尾聲,田野之間也行人漸多。

許多鄉人完成了一年最重要的收穫工作,卻也沒有時間停下歇息,還要儘快的將谷粟褪殼加工。

新收糧貨水汽仍然未敗,第一時間進行加工的話,會讓折耗增加,但平民小戶只此收成應付租調,並沒有餘糧積儲待時。

每當這時候,洛水沿岸那些碓磑也是最繁忙的時刻,竟夜忙碌加工著周邊鄉里向此輸送來的穀物。這些穀物加工當然不是免費的,一石谷能得六鬥糧已經算是仁義。

但鄉人們也沒有辦法,若不將穀物送入碓磑加工,自家進行加工的話,費時費力還未必能趕上官府的催收之期。

而且秋收完畢後也不意味著一年農事了結,還要趕緊翻耕土地,準備冬麥和其他越冬作物的播種。修繕房屋、挖掘地窖,積薪備寒等等,週而復始,一年下來哪有喘息的時間。

洛水上游的河畔道路上,有一隊行人策馬而行。這些人全都身著素色的袴褶,繞頸的立領、腰間的革帶以及手足縛衣處皆是黑色,並著黑紗的小冠。

如此服飾統一的穿戴,一眼望去便讓人覺得不似尋常路人、心中暗生敬畏。

前方道路上出現一座架在洛水支流上的浮橋,因為沒有橋基支撐,橋面也只是搖搖晃晃的淺浮於河面。

浮橋的兩端各自站立數名僧徒,這些僧徒一個個孔武有力、手持棍杖,瞧著像是塑像壁畫裡的金剛羅漢。

他們把守在浮橋的兩端,視線嚴厲的掃視著過往行人,一邊向行人索取著資費,一邊盤查著他們的行李,若載貨太多,則就要分次過橋,而過橋的資費自然是一趟一次。

過往行人多是左近鄉里人家,這過橋費定價自然也不會太高,無非粟菽幾把又或雞子幾枚。饒是如此,僧徒們旁邊幾個大筐裡也盛滿了各類鄉里時貨。

那一隊騎士行近此間,有排隊過橋的鄉人們見狀便識趣避開,不想招惹麻煩。

為首一個騎士年齡望似弱冠,擺手拒絕了鄉人們的退讓,並命令身後隨從們各自下馬排隊過河。

“請問老漢,此間橋樑怎麼是沙門管制?”

瞧一眼把守在橋頭上的僧徒,那年輕人有些好奇的拍拍前方一個揹著大竹簍的老鄉詢問道。

那老鄉見這年輕人儀仗氣派,也不敢怠慢,聞言後連忙答道:“這河渠名叫惡蛟溝,流水急勐,往年溺死許多渡人。縣官、鄉老都曾用物造橋,全都用不長久。全靠普善寺的高德法師壓制,惡蛟才不敢行惡,搭成這浮橋讓鄉人行渡……”

年輕人聞言後便點點頭,旋即又問道:“我從南面來,所見沿洛水許多津渡橋樑處都有都水令榜,只要鄉人能夠辨識榜文,就可以免收行渡資費,此處怎麼不見?”

“八月十五雲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燈!這月令,老漢也聽說過,念了好久才記下來,想要行路省些花銷,但走了兩座橋,也是沒見到。不知哪處鄉里的痴兒造謠騙人!”

那老鄉聽到這話後便忿忿道,而旁邊一個坐在拉貨板車上的行人則笑語道:“老漢見識少了,還怨別人欺騙。老子正從渭北來,一直過了白水,渡河過橋全都不必花銷。聽說朝中使派一位賢官都水使者,收管了洛水上的橋津、才有這樣的命令。”

年輕人聽到這話頓時來了興致,湊近過去詢問道:“足下倒是一個鄉里識者,那知不知這都水賢官究竟掌管什麼事類?又造了多少惠人的政令?”

“那自然是知道的,都水使者就是古稱的水衡都尉,河渠、橋津、堰井都在管內。就是這水道的河伯啊,魚蝦都要聽令!”

那行商聽人發問便也來了興致,賣弄起自己的見識,但在見到橋頭那幾名僧徒後又嘆息道:“只可惜今世正法沉滅,山水神明都要為這些蕃鬼妖邪讓道!老農痴愚,說什麼惡蛟害人,還不是那普善寺在上游攔河設壩、用水造紙,河道舊設的橋樑,全都是被那些妖僧給毀壞拆除的……”

那人講到這裡,頓時便察覺幾道狠惡目光注視過來,連忙閉上了嘴巴,不敢再說胡話。

年輕人聽到這裡,臉色便是一沉,退回隊伍中沒有再說話。

不多久,輪到行商過河,因為車上物貨太多,需要分批載運過去,往復幾程,竟要收取兩匹布的橋資。

行商臉色雖然難看,但見到扣住車轅的僧徒兇惡模樣,也只能乾笑道:“菩薩造橋惠民,信眾也該要積養功德,法師們勞累辛苦!”

他一邊恭維著,一邊奉上布貨,如此才被放行。

很快就輪到騎士一行過河,那年輕人並不急著過河,望著排頭一名僧徒道:“此間收取橋資,量物量人是什麼標準?”

那僧徒打量眾人一眼,倒也不露懼色,只是說道:“造橋惠鄉,不計資費。但菩薩恩重,也需要鄉人們誠心弘法。各憑心意,心若不誠,自然不庇。”

年輕人聽到這話後便冷笑一聲,抽刀在手指著那僧徒道:“法師竟日於此護橋護法,想必誠心禮佛。我這利刃在手,法師自度佛陀能否庇你?”

那僧徒聽到這話,臉色陡地一變,當即抽身退後丈餘,繼而便要呼喊同伴。

這時候,在一邊點收橋資的白袍老僧連忙入前道:“貴客一行氣度不凡,想是官人?某等沙門雖是佛門信徒,但也是州郡良民,豈敢阻擾官人行程!請官人同行!”

說話間,那老僧親自入前牽著馬轡便往橋上引。年輕人又看一眼橋樑上下驚疑不定的民眾,這才收回了佩刀,留下半數人馬守在此間,等到過了河對岸,留守者才跨橋而來。

“這些妖僧,迷惑鄉里、詐騙鄉人資業尤不滿足,居然還攔河為險、恃此牟利,實在該死!此行歸後,一定要奏告從事,嚴查此類妖僧鄉賊!”

過了橋後,年輕人回望浮橋又恨恨罵道。

這年輕人名叫毛世堅,乃北地大豪毛遐少子,受周惠達子周題薦為都水屬官。之前招引士伍歸署時因所員亡散不少,還未補為正式的參軍,今次奉命沿白水北上巡察渠事。

都水衙署立事至今已有數日,凡所舉措在白水以南的下游地區已經略見成效。可是自白水往上,卻仍未有觸及。

第一自然是因為立事時間仍短,第二便是白水以上鄉情刁頑。特別是後者,毛世堅沿途所見,之前佛寺霸佔經營的浮橋還只是其中一樁。

更有甚者,在一些朝廷政令之所不及的洛水分流上,甚至有土豪或者稽胡部落沿著水渠架設柵欄,不準鄉人引水或漁捕。

也是在身臨其境、親眼目睹之後,毛世堅才意識到之前上司所謂治水需要既仁且堅的深意。洛水中上段種種妖異鄉情,不只在於鄉里刁邪滋生,更在於王治之所不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豪強胡酋們對鄉勢的頑固把控,只是沿洛水這道河流集中呈現出來。至於其原因則就深刻得多,都水衙署雖然專職治水,但想要完成這一個目標,卻需要解決眾多的頑疾問題。

毛世堅眼下也只能將憤滿隱忍於懷,繼續沿河北上。

當他行至前方一座莊園的時候,卻見莊園門前幾名豪奴正在扭打一人,被毆打那人正是之前橋南曾見過一面的老鄉。

“住手!”

毛世堅本就少年任俠,見到豪奴欺侮老人,便有些按捺不住,策馬入前大聲怒吼道。

幾名豪奴見他隨從人多,一時間倒也不敢再放肆,只是那老鄉卻仍拉住一名豪奴褲腿顫聲道:“求求馬掌事、求求你……那些魚脯一百多斤,雖然不是貴物,但我只求一柄舊刀!我家狗兒募進了鄉團,沒有刀使、不能活命啊!”

“你自家戶裡事,煩擾老子作甚!是老子貪你腥物?下游賊官搜刮漁獲,標給的就是土價。想要刀器?做夢!”

那豪奴一臉厭棄的將這老農踢倒在地,眼見毛世堅等仍未有離開的跡象,便給身後同伴打個眼色,同伴便轉身往莊內逃去。

毛世堅見這豪奴藉著都水購令魚肉鄉里,頓時也是氣不打一處來,入前怒聲道:“下游官府收魚比照時價,刁奴怎敢誆騙!你將老漢魚貨返還,我同他置換!”

“哪裡來的野路蠢賊,此鄉是你們外客撒野之處?”

那豪奴聞聲更怒,但見毛世堅一眾人人佩刀,拖著那老鄉的腿便往莊園內退去。

毛世堅一路行來,本就滿腹邪火,眼見這豪奴仍然如此兇惡,便按捺不住,抽刀在手、躍馬前衝,直向那豪奴迎面噼去:“莫說此鄉,洛水上下皆我都水管事!刁奴狂悖,死罷!”

這一刀噼下,那豪奴身迎利刃,直被噼飛數尺,落地已經不活。

正在這時候,莊園中也衝出近百奴僕,眼見這一幕,頓時怒不可遏,紛紛揮舞著武器衝上前來:“何鄉惡賊,敢擾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