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朝帝業最新章節列表 > 0368 良禽擇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368 良禽擇木

令狐延保年紀三十出頭、不到四十歲的樣子,體格不算特別的高大,但卻肩寬臂長、很是醒目。

當州吏將之引入堂中,他先抬頭看了李泰一眼,旋即便連忙的低下頭去,並以大禮作拜於李泰席前:“僕令狐延拜見郎君,敦煌公舊所興治故國,僕雖未身臨其世,但亦深受遺澤,今時此地幸拜郎君席前,郎君風采無雙,僕亦深感榮幸。”

李氏雖然郡望隴西,但李泰他們這一支卻是興起於河西。西涼太祖李暠所建立起的西涼政權,便是以敦煌作為基礎,後來雖然遷都酒泉,但敦煌一直都是西涼政權的核心統治地區。

西涼本身就是一個由當地大族聯合組成的、以河西漢人為主體的割據政權,敦煌令狐氏也是西涼政權當中重要的屬臣。

西涼在與北涼的對抗中滅亡後,李泰的高祖李寶建立了一個流亡政權,並在北涼被北魏擊潰後重返敦煌故地,向北魏奉表稱臣,受封為敦煌公,並在不久後受召前往北魏都城平涼定居,其後便在李寶少子李衝的帶領下融入山東士族,成為天下名門之一的隴西李氏。

如果從這一層淵源來算,令狐延保以門下之禮拜見李泰倒也合理。可問題是西涼都滅國了這麼多年,從李寶離開敦煌算起都已經過去了上百年,這樣一層埋沙覆土的陳舊君臣關係又能給人多大的約束力?

當然這些故事淵源也能拉近彼此關係,起碼心理上較之普通人是會有更多的認同感,但這令狐延保初見便以門僕自居、將姿態放的這麼低,還是讓李泰頗感詫異。

就拿他自己來說,雖然對此鄉隴西李氏族人們頗感陌生,心理上倒也有一些親近感,並且順水推舟的認下了李允信這個大孫子,可如果李允信上來就說按輩分你才是孫子,那他還認個屁!

敦煌令狐氏當然不是什麼一般人家,號稱世為西土冠冕,而且在剛剛過去的瓜州一系列騷亂當中,令狐延保的表現也足以配得上這樣的評價,若非其人一番努力,眼下瓜州局面絕難平定下來。

儘管心中頗有疑竇,李泰倒也不敢過於託大、真的以對方主上自居,連忙從席中站起身來,下堂將令狐延保攙扶起來,望著對方笑語道:“滄海桑田、時過境遷,故國人物尤可相見已經讓人大感欣慰。

我與將軍俱是此世新人,無謂沉迷舊事,更宜結交於當今。將軍壯義事蹟不獨侷限於河西,同樣馳名於隴右,我亦頗感與有榮焉,早盼能與將軍相見!”

令狐延保順勢站起身來,但還是等到李泰歸席坐定,自己這才落座,臉上仍然掛著謙恭的笑容,並又對李泰抱拳說道:“些許事蹟不足掛齒,唯獨奉義衛道的志向源於故國教化,不敢自謙貶低。

情知今日來訪頗有冒失,但渴見郎君之心實在是無從按捺。前者玉門關外得見韓侍中等大使一行,請教之際多聞轉述郎君賢聲,心中已經是景仰不已。此番受詔入國,便欲追從郎君同赴,因恐遺落於途,晝夜兼程……”

李泰自知他當下的名聲和影響不足以輻射到河西地區,單憑祖輩的淵源關係,也並不足以讓對方作此謙卑姿態。

所謂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令狐延保作為如今瓜州最為出色的豪強代表,顯然不是什麼沉湎於舊時光的頑固遺老,一言一行必然有其深刻考量。

之前韓褒與李賢一起宣撫河西諸郡,令狐延保想必是與他們進行過一番交談。而這兩人在談話中涉及到有關自己的內容,應該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到眼下令狐延保對待自己的態度。

李賢一直都想藉助隴西李氏的郡望來抬高自家,在面對河西一幹隴西李氏故國舊吏們時,引出李泰來大加吹捧,想來也是尋常操作。

至於韓褒自是沒有幫助李泰揚名的需求,如果有什麼話題涉及,必然得是無從省略李泰其人其事的事情,極有可能便是他的四方城與一系列促進商貿的計劃。

如此一來,令狐延保雖然與李泰素昧平生,但卻從李賢那裡瞭解到李泰如今在西魏儼然已是一個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又從韓褒口中得知了李泰在接下來的絲路貿易中所掌握的豐厚籌碼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政治資源和經濟資源,也是令狐氏這種出身邊地、並且努力試圖向西魏中樞靠攏的豪強之家最為看重的資源。所以令狐延保對李泰的態度越殷切恭謹,便意味著對這些資源的渴求之深。

李泰腦海中暗自盤算著,也並沒有冷落令狐延保,聽完他的話後便又笑語道:“乍入陌生境地,人心難免彷徨。這倒也不是庸人自怯,只是對不曾認知的人事保有一份敬畏。

如果沒有識途嚮導引領,的確會讓人忐忑不安。不怕將軍見笑,舊年我趨義入關時,入眼人事盡皆生疏,人前羞澀、人後慼慼,久久不安。幸在琅琊公賀拔太師垂愛關懷,才漸漸得以立足於此、勤於王事,到如今淺具聲勢……”

“豈止淺具啊!僕雖遠居河西舊土,但對郎君時譽亦多耳聞。郎君年未弱冠,卻已經是志力超逸,建策於臺府,立勳於州郡,名與實洽,人莫能及,短數年間,已經是朝廷臺府並內外群眾深作依賴的國士名臣!”

令狐延保連忙又開口說道,言辭之間毫不掩飾對李泰的欽佩與羨慕:“僕年齒虛長,仰仗宗親鄉義共力協助才得創薄功於邊野,便得以見徵於途,心內且喜且驚,唯恐邊士鄙夷,或是因此而遭棄逐,有負鄉親所望,深盼能得馬首以瞻,請用郎君麾下以造功勳,保全邊士名聲。”

李泰本以為令狐延保只是來拜訪問候一下、彼此混個臉熟,卻不想對方竟流露出要追隨於他的意思,這又讓他頗感驚異。

去年瓜州失而復得,今年州人作亂又被平定,令狐延保都是當中的核心人物,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他,朝廷恐怕都不復再有瓜州。

畢竟瓜州地處過於偏遠,出兵前往平定叛亂的代價實在太大,哪怕是從隴右出兵都難以承受。

瓜州的得失不只意味著西魏政權能否威遠服眾,也不止在於絲路貿易的利益得失,更重要的是關係到對柔然等北方諸胡勢力的牽制與抵禦。

能以最小的代價便解決這一重大的邊患問題,令狐延保的功勞自是不容小覷。甚至去年李泰跟李穆樂呵呵歸京的時候,陝北大勝的風頭都完全被瓜州失而復得給蓋住了。

令狐家號為西土冠冕、鄉資雄厚,未來瓜州的長治久安必然也要深仰其家,所以歷史上宇文泰對令狐延保也是非常優待,賜姓又賜名,單單記在歷史上的馬屁就有好幾個。

所以當聽到令狐延保表示要追從他的時候,李泰下意識的反應不是欣喜,而是懷疑這傢伙腦袋是不是有問題?

你費勁吧啦的在瓜州搞事情,難道是為的抱我這只小細腿?宇文泰那兩條大毛腿,他難道不香?我都被刺撓的挺難受,都還不捨得放手呢!

但見令狐延保一臉誠摯的表情,顯然不是在開玩笑。李泰在稍作沉吟後便確定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令狐家沒有一個適合給眼下西魏當權的權貴們暖床的人選!

其實眼下的令狐家情況跟當年被北魏召入平涼的隴西李氏差不多,在河西鄉土牌子自然是硬得很,但放眼整個天下也就馬馬虎虎。

所謂西涼王族的身份給李氏加分也不算多大,在北魏國內眾多漢胡名門當中也算不上有多起眼,終究還是靠著過硬的服務意識才脫穎而出。

西土冠冕到了東土能算個啥,老實說令狐延保心裡也有點打鼓。理論上而言,瓜州的得失對西魏而言應該是意義重大,但過往數年霸府的態度卻是不鹹不澹,頗有一種得之不喜、失之不悲的豁達。

越是心裡拿不準,自然就想增加更多的確定性。恰好又遇到李泰這麼一個合適的人選,令狐延保當然不想錯過。

當然,拋開這些基於利弊的考量,河西群眾們對於曾經的舊主隴西李氏普遍也有一種頗為懷念的感情,畢竟李暠之所以能夠建立西涼政權,便是受到了河西大族們的聯合推選。而當隴西李氏成為名滿天下的一流世族時,河西百姓們對此也都頗感與有榮焉。

最後一點,那就是李泰這個人讓令狐延保自覺是一個值得追隨的人。

憑著一己之力短數年間便在關西獲得了頗高的勢位,韓褒、李賢等高官們談起其人都讚不絕口、頗多推崇,再加上自己親眼所見李泰待人接物成熟穩重,本身又風采卓然,讓人心折,是他生平所見首屈一指的少年俊才。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來拜見李泰之前,令狐延保也在州內走訪一番,眼見到了規模宏大的四方城,也聽到了秦州百姓們對李泰極為正面的風評,以及那些才士們爭為幕僚的氛圍,故而當見拜於席前時,心中並沒有什麼尷尬的情緒,有的只是殷切與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