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北朝帝業最新章節列表 > 0469 整軍待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0469 整軍待發

今天的軍政會議倒是取得了比元月那一次更大的進展,既確定了霸府一筆新的可觀進項、可以作為接下來軍事計劃的物資基礎,又達成了一個進取河陽的軍事計劃。

儘管這個計劃達成的有點勉強,特別於謹、李弼這兩大老就算談不上陽奉陰違,起碼也有略作拖延、且作觀望的想法。

會議結束之後,李泰方待邀請若干惠到他署上坐一坐,並且交流一下他對接下來局勢變化的看法,因為他看得出若干惠對於進取河陽是比較上心的。

無論在公在私,李泰覺得都有必要跟若干惠談一談,最好說服其人哪裡都別去,起碼今年老老實實留在關西。

但若干惠如今官居外軍大都督,軍務最是繁忙沉重,諸州郡鄉團人馬集聚排程都需要外軍軍府負責執行,自是沒有時間在臺府中久留。李泰只不過留下來跟直堂記室溝通了幾個細節問題,等到再走出來時,已經不見了若干惠的蹤影。

於是他便吩咐屬員往外軍軍府告知若干惠一聲,自己則共趙肅、王子直等下屬回到西直堂,交代了一下後續物資交接和入庫等各項程式,確定此間吩咐周全,這才離開臺府,往後軍軍城而去。

雖然李泰接手後軍時間不長,且中間還穿插著為了婚禮而請假許多天,但後軍軍府在他的管理下,還是發生了不少的變化。

這其中最為直接明顯的,便是原本後軍軍城雜亂無章的佈置、空間利用效率極低,但在李泰接手軍府後,這一情況很快便獲得了扭轉。

城中街道橫平豎直,居民坊區井然有序,家家戶戶都擁有了固定的起居空間。之前許多因為城內空間不足或是其他原因而不得不拖家帶口、宿於近郊荒野的城民,也終於得以入城定居下來。

城居環境得到改變,除了李泰自掏腰包的大搞營建之外,也在於之前一些弊病得到了根本性的扭轉。

這座兵城雖然不算大,但容納幾萬人生活還是可以的,可之前沒有一個完整統一的規劃建設,再加上眾多督將私曲在城中圈佔各個便利地段,以至於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甚至許多城民都不得入城。

李泰入主軍府尹始,便驅逐了許多中上層督將,他們各自從屬的私曲自然也都被一掃而空。當重要的崗位都換上自己人之後,許多事情做起來都順利得多。畢竟很多問題,到最後其實都是人事問題。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李泰剛剛在軍府前堂下馬,留守的防城大都督李穆便迎上來,順便彙報給他一個訊息,那就是宇文護正在府內等他。

李泰也並不急著前往相見,而是先入直堂,將今日臺府中會議的精神向諸將略作傳達。進取河陽這個軍事目標暫不遍告諸軍將士,但諸軍聚集備戰的工作現在便要開始做。

後代要發動一場戰爭,需要準備的前期工作還是蠻多的。早在年初的時候,諸軍府便增加了新的訓練內容,包括但不限於在平野大川之間行軍、營宿、陣列等各個專案。

若是之前仍以鎮兵為主體的軍隊,訓練的內容倒是不需要如此細緻改變,但今軍中營士主體已經換成了關西兒郎,就算他們也有一定的行伍作戰經驗,但在河南那種地勢一馬平川的地方作戰經驗也是不足。

特別西魏軍隊主體雖然發生了改變,但東魏卻仍沿襲舊態,擁有豐富強悍的騎射離合衝殺經驗和能力,在河南這種地勢情況下更能發揮其優勢。

之前的訓練思路是以投入河南作戰為前提,許多訓練都以平原作戰為主,重視步兵寬大陣勢的開合整卻以及騎兵的進退配合。

針對關西兒郎騎射普遍弱於鎮兵的情況,再結合後世隋唐府兵作戰特點,李泰還提出了新的訓練內容,即就是步兵加以騎行訓練,透過戰馬提高其機動性、快速投入戰場並進退轉移,重甲長刀的重步兵結陣。

騎兵的威力誰用誰知道,李泰接納賀拔勝舊部、又在陝北追剿稽胡練兵,尤其是在隴右獲得三千子弟兵之後連晉陽都能出入自如。

講到騎兵的戰術戰法,他還遠遠談不上個中高手,哪怕是奔襲晉陽那一系列的戰事,也多是因時趁勢,真正平野中勢均力敵的交戰仍然不多。

但當下精通騎兵戰法的將領卻是不少,而且各有特色。李泰自知好運氣不可能一直卷顧自己,加強自身軍事素養的同時也要加強戰術的威力和選擇,最直接的方式當然就是裝備升級。

他之前便有運用斬馬刀等長刃大刀的嘗試,但是因為軍械質量的問題收效不算太大,反而給戰場上添了許多隱患變數。

可是隨著在晉陽宮中俘獲到眾多的技藝高超的工匠,又讓這件事有了更進一步的空間。幾乎是在眾俘虜被押解回到綏州的第一天,李泰便急不可耐的佈置下了鍛造新兵器的任務,並且也不再侷限於自己的狹隘認知,讓麾下眾老兵宿將們都參與討論,提出幾種最符合戰場需求和人體動力學的形式一一檢驗。

長刃大刀的鍛造對於關西工匠們而言的確難度挺大,哪怕是這些晉陽能工巧匠也做不到隨手可得,幾經嘗試改進,才逐漸的提升刀械的合格率和實用性,並終於趕在李泰婚禮前夕,整整兩百柄斬馬刀被作為陝北諸將的賀禮送入長安。

這些長刀刀身長達四尺、兩面開刃,刀柄又長三尺餘,刀重在十斤以上,一刀揮砍下去,的確人馬俱在鋒刃之內,實戰效能的確不俗。但是跟歷史上的陌刀相比,應該還是有所區別。

李泰也不是不想再繼續改進,但當下這長刀形式已經是工藝、成本和作戰風格等各項因素能夠達成的一個合適點。刀刃若再加長,工藝和成本都將陡增,而且考慮到實戰中效果威力的展現,戰術上也需要進行更大的調整。

李泰雖然號稱關西糧王,但也做不到視錢財如糞土,這兩百柄斬馬刀所耗費的工料人力若挪作他用,所生產的軍械武裝幾千人陣仗都是綽綽有餘。若再加上研製改進階段的消耗,已經到了不能細算的程度。

所以在真正獲得戰場檢驗、的確威力驚人之前,李泰也要保守投資。畢竟他老大哥已經走了,這世上恐怕不會再有另一個老大哥給他準備這麼大的大禮包了。

如果把河陽作為真正的目標,那麼現在軍隊訓練也得增加一部分河橋、搶灘等特殊地形的特殊作戰方式。

不過想了想之後,李泰還是決定加強步騎配合,著令長史陸騰向華州刺史府申請訓練場地,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進行幾次高強度的圍獵訓練,一旬一圍,雖然辛苦了點,但總比被人追攆的時候跑不掉要好。

同時,霸府所提出大聚甲兵的軍令也得配合,這一點中軍倒是不必向州郡兵那麼繁瑣,畢竟所屬都是軍戶府兵,只需要下達徵令、逾期即罰,不需要跟那些鄉土豪強們扯皮交涉。

不過作為軍府長官,李泰也得為府下將士們考慮一下,在局勢未明之前,先出動的人馬必然是要承受更大的變數風險。而想要被霸府排後徵調派遣,那最好的方法就是得讓霸府明白,你用不起老子!

所以李泰便又著令府員們儘快盤點庫物,並且擬定出一份需要申報霸府支取的軍械給養等物資清單,最好是霸府給不起的那種。你不給我足夠物資,老子想開拔也走不了啊!

當然,按照宇文泰這尿性,這樣的拖延之計大半也是不太會湊效,該滾還是得滾。但今李泰剛剛給他搞定幾百萬石糧草,他要還完全不顧李泰在物資方面的訴求,那可就實在太不當人了!

交待完這些事情之後,李泰這才站起身來轉去別堂,見一見早已經入府等候的宇文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