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逍遙漁場最新章節列表 > 第742章 鱈魚傳說(中)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42章 鱈魚傳說(中)

這種齋戒日很多,每年復活節前都有一個長達四十天的齋戒期。名

還有每週的星期五,加之很多固定的宗教節日,算下來一年裡有大半年的時間都不能吃肉,這是一件讓人難過的事。

這樣漫長的日子要怎麼捱?

大家都吃什麼呢?

巴斯克人拯救了他們的胃,也就是吃鱈魚幹。

不過鱈魚幹終究太過粗糙,於是當時的吃貨們發揮各自的聰明才智,研究出了各種新的吃法。

比如配芥末醬、牛奶醬,蘸黃油等等,就這樣鱈魚幹風靡一時,成了人們的日常飲食。

發展到後來,守齋日竟成了人們吃鱈魚幹的節日。名

這種操作,就很迷。

巴斯克人作為最好的鱈魚供應商,因此得到了穩定的收入來源,每逢星期五他們都能大賺一筆。

世界級名著《堂吉訶德》的故事裡便有這樣一幕,真實再現了當時社會的食鱈魚之風。

恰巧那天是星期五,整個客店裡只有幾份魚賣,這種魚在卡斯蒂利亞叫醃鱈魚,在安達盧西亞叫鹹鱈魚,有的地方叫鱈魚幹,有的地方則叫小鱈魚。

店家給堂吉訶德端來一份醃得極差的鱈魚,還有一塊像他的盔甲一樣又黑又髒的麵包。

堂吉訶德不肯摘下象徵他身份的頭盔,只能掀起眼罩,讓侍者將小鱈魚喂到他嘴邊費力地啃食,還生生把它意淫成大鱈魚,吃得津津有味,非常滑稽。

從這裡不難看出,在那個時代,鱈魚幹已經成了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名

這裡還提到一個細節,堂吉訶德得到的是一份醃得極差的鱈魚。

這說明,在當時的環境背景下,醃鱈魚也是有等級之分的。

一種是處理得很粗糙、體型很小的新斯科舍醃鱈魚幹,另一種是體型巨大、處理妥當的加斯佩高檔醃鱈魚幹。

通常那些品質較差的新斯科舍醃鱈魚幹會被傾銷到加勒比海地區,而高檔的加斯佩醃鱈魚幹則被運往地中海,因為地中海人民對醃鱈魚的品質要求很高。

等進入到十五世紀以後,鱈魚更是早已名聲在外,佔據了食用魚類的半壁江山。

歐洲人的餐桌上最離不開的魚類就是鱈魚。

龐大的市場需求、豐厚的利潤和回報讓歐洲各個國家對鱈魚趨之若鶩,他們不斷地派出船隻尋找新的鱈魚漁場,進行大規模捕撈。名

當時的航海技術還不夠先進,無數尋找鱈魚的船隻和打魚人都消失在茫茫大海,但這絲毫沒有阻止人們尋找鱈魚的腳步,發財夢讓人瘋狂。

十六世紀,一個叫馬丁內斯的西班牙人因工作玩忽職守,被判了死刑。

他被放進一條獨木舟裡,丟到南美洲北部的蓋亞那去自生自滅。

結果馬丁內斯大難不死,還因禍得福。

他陰差陽錯漂流到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被一個土著救起。

土著矇住他的雙眼,將他帶到一個金碧輝煌的宮殿盛情款待,末了還給他的船上裝滿了黃金,送他返航。

馬丁內斯與黃金國的故事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成了家喻戶曉的傳說。名

後來,馬丁內斯莫名其妙地死了,傳說他是受到那些黃金的詛咒,不過這絲毫沒有影響人們對黃金國的狂熱,多少人四處冒險尋訪,希望找到它的所在。

所以,十六世紀歐洲人最熱衷於兩件事。

一是去南美洲尋找黃金,二是去北美洲捕撈鱈魚。

而在出發之前,他們無一例外地首先要備足鱈魚幹,以支撐他們的揚帆遠航。

當時一個最重大的發現莫過於發現了紐芬蘭大淺灘,也就是著名的世界四大漁場之一的紐芬蘭漁場。

紐芬蘭漁場地處大西洋西北部、加拿大東海岸的大陸架邊緣,那裡陽光豐沛,生物的光合作用極強,加之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在此交匯,促進了上下層海水的交換,海底豐富的餌料和營養鹽類被帶上層海水中,為浮游生物和魚兒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於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生態系統。

豐富的浮游植物滋養了各種浮游動物,浮游動物吸引來大量的磷蝦,磷蝦又吸引了青魚等各種魚類以及座頭鯨前來覓食,同時也吸引了數億計的鱈魚雲集於此,場面蔚為壯觀。名

這片水域就是當年巴斯克人小心守護的秘密。

所有到達紐芬蘭漁場的漁民,無一例外地被那裡蘊藏的巨大的鱈魚資源深深地震撼,他們從中看到了無限商機。

紐芬蘭從那開始,便成為了財富之地,法國、西班牙都對其虎視眈眈。

在此後漫長的歷史歲月中,法國人控制其西南兩面,英國控制其東部,後來則劃歸加拿大所有。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紐芬蘭漁場是鱈魚的故鄉,那裡的鱈魚多到什麼程度呢?

世人皆知大仲馬和他的《基督山伯爵》,卻很少有人知道他還是個美食家,對鱈魚情有獨鍾。

他曾經寫過一本《烹飪大辭典》,裡面做了一個大膽的想象。名

有人計算過,如果每顆鱈魚卵都能順利孵化,每條小魚都能長大成熟,那麼只要三年時間,鱈魚就可以把海洋填滿,到時候你就可以足不沾水地踩在鱈魚背上橫越大西洋了。

當然,這只是基於科學的瑰麗想象。

可是在紐芬蘭,卻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那裡的鱈魚多得踩著鱈魚的嵴背就能輕鬆上岸。

《西遊記》裡唐僧受阻通天河,幸得老龜相助,才得以安然渡過。

若是換在紐芬蘭的大淺灘,這個故事的指令碼恐怕就要變成另外一番奇景。

文弱如唐僧,在這裡也能上演一出輕功水上漂的絕活,只消輕點腳尖,就能翩然行走海上如履平地,因為那裡的鱈魚實在太厚太多了。

據說在那裡釣魚根本不需要魚餌,只要在籃子裡放塊石頭,垂到海中,就能撈起一籃子鱈魚。名

自從發現了紐芬蘭漁場,法國、英國、西班牙、葡萄牙紛紛在紐芬蘭附近建立漁港,瓜分這塊巨大的蛋糕,紐芬蘭的漁業也伴隨著人們的發財夢蓬勃發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