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全能資料人生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到風聲的媒體!(第二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六章 收到風聲的媒體!(第二更)

7天的十一長假,陳浩幾乎都是在底特律渡過的。

除了每天關注著花旗集團方面反饋來的採購進度之外,這小子最喜歡的還是溜到這米國的街頭小巷上,去觀察這大洋彼岸老百姓的生活。

你還真別說,透過幾天的觀察,陳浩還真發現了這米國佬們的不同之處。

就譬如這汽車加油這塊,國內的92號汽油經過多年的漲幅,已經達到了每升7塊多的價格。

可是米國的油價呢?

還數處於每加侖2.8美元的低水平而已!

加侖是米國特有的計量單位,換算成升大概在3.79升。

折算一下,米國佬們每加1升油,大概只需花4塊多人民幣而已。

當然了,這還是刨去了消費稅的價格。

在米國,除了你拉屎撒尿不會收你稅之外,但凡是產生購買消費的,都要收你一筆7%到8%的稅率。

可問題是,就算加上這筆稅率,人家的油價還是比華國國內便宜!

要知道,每加倫2.8美元,已經算是米國歷史上最高的油價位置了。

在上世紀60、70年代,米國佬們可是曾經享受過一段時間拿2美元買1桶油的黃金時代。

這裡說的1桶油,可是原油期貨市場的42加侖的計數!

大約是2美金就能買159升汽油!

我的乖乖,這價格可比當時買一罐汽水都便宜!

雖說那個年代的汽油品質低劣,但是仍然架不住這個價格低啊。

於是乎,在上世紀60年代,米國佬們撐著油價比水還便宜的時候,就開始大力發展汽車行業。

什麼6缸、8缸的肌肉車,更是在米國的大街小巷風靡。

這要是為什麼,老款的美系車在國內,大多都有“油老虎”這樣的稱號。也是因為米國佬們在造車的時候,根本就不把油耗考慮到裡面的原故。

“這油價,也是沒誰了。”

“不過等我的電動車造出來,米國佬們控制石油價格的算盤,估計沒多少時間可以打了。”陳浩看著一臺路邊加油機上的價格表,露出了一絲旁人無法察覺的邪惡笑容。

他覺得,自己就像是玉皇大帝派下凡塵,專門來刨米國佬祖墳的!

……

有了100億美金在前面開路,花旗集團的辦事效率,可以說是提到了自集團成立以來都沒有的超級高效。

上到汽車的發動機、底盤,下到內飾零件,安全氣囊之類的內部構造,總共2萬多種生存配件的製造生產線,在短短半個月的時間內被打包進了集裝箱。

然後一卡車一卡車地被託運到了港口,由幾家專門跑遠洋運輸的國際貨輪公司打包裝船,統統往華國號稱全球最大的的魔都洋山深水港發了過去。

要知道,這些集裝箱內裝著的,可是涵蓋了米國上世紀末的一批汽車製造裝置。

雖說這些裝置都已經老化淘汰,下放到三、四線市場裡也只能加工一些拖拉機零件,可是仍然架不住量多啊!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2萬多鍾配件,共計7萬多條生產線路,如此大規模的出港外貿,自然引起了米國商務部的注意。

好在陳浩為花旗集團提供的遊說資金充足,再加上這些生產裝置,都是淘汰了3到5代的破爛玩意兒。

別說是出口了,就算是拿去收廢品都只能當成廢鋼、廢塑料之類的來變現回收,估計米國佬們都嫌麻煩。

這時候有一個華國來的冤大頭來收購,自然惹得米國商務部的大佬們一陣欣喜。

因為這筆總價百億美元的採購,光是出入境的稅款,就為米國佬們創造了十幾億的美元收益。而且賣的,還都是一些渣地不能再渣的垃圾裝置。

米國商務部那邊,自然是眯足了眼睛,掄起袖子就是“啪啪”一陣在海關文書上蓋章透過。

等到這批7萬多條生產線路,浩浩蕩蕩地抵達魔都的洋山港時,已經是11月月初的事情。

因為這種國際遠洋貨輪,本來行駛的速度就很忙,橫渡一個太平洋大約需要11天的時間。

再加上陳浩這批採購的裝置數量,實在是太過龐大。哪怕是大型的集裝箱,都零零總總裝了將近12萬個。

如此龐大的集裝箱數量,光是調配船隻,和出入境的海關驗收就費了1周的時間。

能在11月月初就運抵華國的港口,已經算是需要燒高香拜拜神佛的喜慶事了。

當然了,為了接收這批老舊的生產線路,陳浩投資的【未來科技公司】也是跟著忙地焦頭爛額起來。

要知道,陳浩當初在瑞城濱海工業區買下的那塊地皮,只夠滿足【未來手機】的生產加工而已。

對於接下來的造車計劃,除了要找到合適的地塊進行投產之外,還要考慮到海量的汽車裝配從業人員。

於是乎,10月份的一整個月,【未來科技】的ceo張明,就在陳浩的遠端指揮下,開始在瑞城周邊地區做起了考察任務。為的,就是給公司物色一塊合適的地皮來。

可問題是,瑞城本來就屬於群山環繞的小縣城,想要再找一塊跟濱海工業區一樣的大面積園區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再加上有瑞城上級行政單位──文市的介入,張明等一干公司高層,最後只地把目標放在了文市龍灣區的一塊待出售的港灣工業園上。

在跟文市的相關領導扯了數天口舌,又浪費了數以百升的口水後,【未來科技】總算是以200億人民幣的超高價格,拿下了這塊將近1.3萬畝的港灣工業園。

只是,這買地皮的訊息剛一釋出出去,國內的各大新聞媒體,就像是鯊魚嗅著血腥味一樣,開始往文市這個江省最難端的2線城市趕了過來。

沒辦法!

誰讓【未來科技】最近在國際市場上大出風頭呢?

光是第1期的手機預售,就斬獲了1100多億人民幣的鉅額收入。

如此恐怖的盈利能力,自然惹得一陣手機業內人士的關注。

不少熱衷炒股的網民們,更是嚷嚷著讓【未來科技】早日上市,也好早一點買他們家的股票,等著股票升值。

只不過,第1期預售的2000萬臺未來a1手機還沒完全發完貨。【未來科技】又在文市這處2線小城發力拿地,自然惹來一大批新聞媒體的關注。

於是乎當晚,就有《未來科技壕擲200億,拿下江南1.3萬畝工業園》之類的新聞登上了財經類板塊的頭條。

至於【未來科技】為什麼想要拿地,大部分媒體還是沒有猜到。按照他們的慣性思路,【未來科技】肯定是為了滿足a1型手機的產能問題,才擴大生產基地的。

可是,等到那12萬箱大型集裝箱,在一輛輛拖斗重卡的拽託下,開始一點點往港灣工業園區內輸送時。

所有到場的媒體記者們都有點不敢置信地,盯著那些卸裝下車的裝置,嘴裡喃喃自語道:“這……這不是裝配手機的生產線路啊?”

“看著好像是汽車製造生產線!”

“什麼?汽車?”

“【未來科技】不是造手機的嗎?怎麼又跟汽車搭上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