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重生從小錢掙起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忘記帶錢包的人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三章 忘記帶錢包的人

“談崩了?”

“嗯~行,我知道了!”

“沒事~生意歸生意~不影響!”

三環路邊停靠的紅色夏利車上,陳理掛上電話之後搖了搖頭。

“什麼嘛?趕情我這...白擔心了啊?”

“呼~!”

陳理有些無語,更是自言自語滴咕了起來,可最後他卻又長出了一口氣。

前兩天陳理在發現自己管的有些寬之後,便在紅色小馬收購藤訊這件事情上...投了棄權票。

原本,陳理已經做好了再次影響這個世界的準備,可結果這件事峰迴路轉又被擱置了下來。

按理來說~一個想賣一個想買,這件事應該很好解決才對。

然而現實卻是...價格談不攏!

是的~兩邊因為價格問題,直接導致了這次收購陷入了僵局。

這件事...其實挺正常~

因為這一次馬曉騰前往燕京尋求對OICQ感興趣的買家,算是藤訊的第一次。

在前世的網際網路上,有過許多關於藤訊和後來的QQ的相關傳聞。

比如...馬曉騰在早期的時候,差點把藤訊和QQ賣掉。

這其實算不得傳聞,因為這套程式從一開始誕生...其實就是為了賣掉的。

只不過~馬曉騰幾人當時雖然把東西給做了出來,可是最終卻沒有賣掉。

換句話說~早期的OICQ...其實算得上是砸在手裡了。

當然~說是砸在手裡多少有些誇張,反正在早期的時候,OICQ的確沒有達到馬曉騰等五虎的預期結果。

如果是一般的東西,失敗了大不了重新開一個副本。

可就在這個時候...OICQ模彷的物件也就是海外的ICQ...被美利堅一家公司以接近3億美金的價格收購了。

而ICQ在被那家美利堅公司收購的時候,其註冊使用者剛剛突破千萬。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ICQ的收購價格高達2.87億美金。

而藤訊的幾位在得知了這個情況之後,便想著另闢蹊徑,打算正式運營OICQ。

只是...網際網路企業有個很大的毛病,那就是燒錢。

對於藤訊公司創業初期那五十萬資金...丟在這年頭網際網路行業裡估計也就能冒個泡。

而運營OICQ最大的麻煩~其實是OICQ在短期之內根本不可能給藤訊帶來任何收益。

其實馬曉騰等人不是不知道OICQ應該如何盈利,他們知道...但是做不到。

對於社交軟體而言,最好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廣告和會員費。

但是這一點,對於剛剛創本和運營的OICQ來說...根本不可能!

這個時間段,根本不可能有人找OICQ打什麼廣告,也不可能有使用者給藤訊繳納使用OICQ的會員費。

最起碼~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的!

所以~馬曉騰等人其實很清楚,如果沒有新的資金來源,那麼藤訊和OICQ其實是堅持不到迎來曙光的那一天的。

那麼選擇題來了~是努力堅持到勝利呢?還是及時變現呢?

馬曉騰等人選擇了後者!

原因很簡單~馬曉騰幾人創辦藤訊,並沒有太多高大上的原因。

說白了~既然是開辦公司,最終的目的其實就是為了賺錢。

為了創辦藤訊,馬曉騰等人先後投入了五十多萬資金進去,如果不能在這筆錢燒光之前取得盈利,那到時候他們面臨的局面就很讓人很難受了。

其實來燕京之前,馬曉騰已經在深城以及羊城等城市找過一些人。

只是這年頭國內的網際網路才剛剛起步,絕大多數人對於網際網路這個東西...其實是不太瞭解的。

現在算是網際網路熱~所以很多人對於網際網路的相關衍生其實很感興趣。

但也正是因為不瞭解,所以大家對於網際網路又有些小心翼翼。

說白了~就是現在國內的很多人對於網際網路的認知很淺薄,大家並不願意在網際網路這一塊上投入重資。

很多人願意為網際網路掏錢~但這其實有一個限度。

一旦達到這個上限或者是超過這個上限,大家就不太願意買單了。

這其實也是國內早期那些網際網路企業為什麼在國內那些老闆手裡融不到錢的原因,因為他們要的...遠遠超過了那些老闆們願意給的。

其實...這也不怪那些老闆。

畢竟這時候的華夏,可謂是商機無限,賺錢的門道那麼多,為什麼要選擇網際網路呢?

不說別的,就拿房地產來說,只要有錢,往房地產市場裡那麼一投...基本上就等著數錢吧!

網際網路不是不能投,而是相比很多傳統行業,網際網路的風險太大,不值得投入過多的資金。

這也是為什麼前世馬曉騰後來四處兜售藤訊,卻賣不掉的原因之一。

而前世馬曉騰兜售藤訊的時候,幾乎已經算是走投無路了,如果不是後來找到了融資,什麼藤訊什麼QQ估計後來都不會存在了。

如果實在前世的那個時候,馬小雲跳出來說要用兩三百萬購買藤訊,估計馬曉騰臉都能笑爛。

但是在九九年上半年的這個時間段...馬曉騰還做著把藤訊賣個大錢的美夢呢。

馬曉騰的想法很簡單~ICQ一千萬的註冊使用者賣了近三億美金。

如今藤訊的OICQ註冊使用者雖然只有二十萬不到,但是藤訊使用者目前的增長速度擺在那裡。

不說賣三億美金,但是五百萬華夏幣...還是能值的吧?

是的~在馬曉騰看來,目前的藤訊起碼值500萬!

但是在馬小雲看來,現在的OICQ別說500萬了,就連兩百萬其實都不值。

他之所以能給出2—300萬的高價,那還是他覺得陳理很看好這個專案的原因。

馬小雲可不傻,他知道陳理看重這個專案,起碼代表OICQ這個專案...肯定是有搞頭的。

所以~他願意為陳理的眼光多付出一些代價。但是這個代價是有限的!

三百萬就是馬小雲能承受的底限,因為再高的話...其實就不值了。

願意很簡單~如果花幾百萬去購買OICQ...其實還不如紅色小馬自己掏錢重新做一個即時通的軟體。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馬小雲相信,如果他願意拿出三百萬的資金重新做一款類似OICQ的即時通軟體,最後取得的效果絕對會超過目前的OICQ。

之所以他沒有選擇自己做,那是因為目前的紅色小馬實在是太缺人了。

光一個紅色小馬安全衛士的配套設施都還沒有搞出來,紅色小馬再重新開一個副本...著實有些難!

所以呢~馬小雲覺得,如果能以三百萬的價格收購藤訊和OICQ...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

但如果超過這個價錢...那就不值了!

與其花更多的資金去收購藤訊和OICQ,那還不如等紅色小馬這邊招兵買馬...重新開一個副本。

那麼問題來了,馬曉騰覺得藤訊和OICQ起碼值五百萬,而馬小雲卻頂多只願意為藤訊和OICQ掏三百萬。

這樣的情況下~兩邊自然就談不攏了!

其實...也不是談不攏,而是九九年的馬小雲,對於商業談判還沒有後來那麼得心應手。

這傢伙忽悠人還行,正兒八經的商業談判...他可比他那個助手蔡憧新差遠了。

可惜這件事拿主意的是馬小雲,剛剛入職紅色小馬不久的蔡憧新還沒有那麼多的話語權。

而且...據馬小雲所說,蔡憧新其實並不是很看好OICQ。

蔡憧新不看好OICQ的原因,並不是他對社交軟體不感冒。

而是蔡憧新很清楚...OICQ其實就是ICQ的山寨品。

如果OICQ是藤訊的,那自然沒什麼關係,可如果OICQ成了紅色小馬的產品...那就需要注意一些事情了。

蔡憧新擔心的很有道理,因為在前世...藤訊就遭受了收購ICQ的那家美利堅企業的控訴。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馬曉騰才把OICQ改名成為了QQ的。

但說實話~這其實也是在投機取巧。

也就是藤訊是一家華夏企業,國際訴訟實在是有些麻煩,這要是換成一家美利堅的企業的話,估計藤訊能被那家收購ICQ的企業直接給告的破產。

說實話~估計就是因為這一次,讓馬曉騰嘗到了甜頭,所以後來的藤訊...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就習慣性的去模彷和山寨別人。

如果一開始,那家美利堅企業就選擇把藤訊告到底...那前世藤訊後來還會不會那麼熱衷於山寨和模彷呢?

呃...好吧~這其實沒什麼意義。

因為那家美利堅的公司真要告到底的話,估計藤訊早沒了。

總之~哪怕是在九九年,聰明如蔡憧新這樣的人,其實就已經看見了藤訊潛藏的危機。

這也是馬小雲不願意提高價碼的原因之一!

總之~最後馬小雲代表的紅色小馬在和馬曉騰代表的藤訊科技的這次談判...宣告失敗!

不過這件事和陳理沒什麼關係!

因為早在陳理同意馬小雲收購藤訊而不是入股的時候...他就已經告知了雙方。

此次收購是紅色小馬和藤訊科技兩家企業的事情,和陳理私人無關!

所以~哪怕談判失敗,陳理和馬曉騰的私人網友關係...並沒有受到什麼損失。

甚至不僅沒有損失,還因為陳理直言相告,他跟馬曉騰的關係反而更近了一步。

當然~這是陳理自己這麼感覺的,他之所以這麼感覺...是因為馬曉騰要帶他去見一個人。

“這邊~!”

坐在車中的陳理看見了馬曉騰和曾李菁進入了停車場,陳理便搖下了車窗對著兩人揮了揮手。

待兩人上車之後,陳理便發動了借來的夏利車,一邊朝停車場外開去,一邊問道:

“去哪兒?”

“師傅~去這裡多少錢?”

馬曉騰把手裡的一張紙遞給了陳理,他這是開了一個玩笑,不過...他這也算是苦中作樂了。

來燕京已經三天了,除了跟紅色小馬的馬小雲談過出售OICQ之外,馬曉騰其實還見了好幾家從事網際網路相關行業的企業老總。

但是...情況很不好~幾乎所有人都不是很看好馬曉騰的藤訊以及OICQ!

馬小雲好歹還給他三百萬的開價呢!而其他人給他開出的價格...馬曉騰簡直都不想跟陳理提。

不過即便馬曉騰不提,陳理其實也能猜到一二。

實際上...在藤訊的QQ成功之前,社交軟體在國內根本就不被看好。

不被看好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盈利!

沒有人開公司是為了做善堂,既然是開公司自然是為了賺錢。

所以......OICQ應該如何盈利?又有多大的盈利空間?

就這些問題~馬曉騰自己都不知道!

他只看到了國外的ICQ被人以高價收購,可此時國內和國外的網際網路市場的發展...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國外的網際網路市場已經比較成熟,同樣的操作在美利堅能有人買單,可要是在國內...這個接受過程還需要一定的時間。

也就是說~在藤訊的OICQ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之前,在使用者粘性達到某種程度之前...藤訊想要盈利~多少有些痴人說夢。

這個時間~馬曉騰不知道需要多久,可能是一年~三年甚至更久。

但馬曉騰很清楚~如果他不能解決資金問題,那麼藤訊很大可能根本堅持不到那個時間段。

可問題來了~他和幾個同學朋友籌集了整整五十萬,又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做研發以及運營,自然想要賺到更多的錢。

這也是為什麼馬曉騰會拒絕馬小雲三百萬開價的原因!

因為馬曉騰很聰明,他覺得馬小雲能開出三百萬的價格,就代表OICQ不止這個價錢。

所以...在跟其他幾位創始人交流之後,馬曉騰做出了一個決定!

他決定和其他幾位創始人再次追加投資五十萬!

國外的那個ICQ,在擁有了一千萬註冊使用者之後,不是賣了2.87億美金嗎?

OICQ和ICQ相比~差的是什麼?

兩者之間最大的差距~就是註冊使用者!

如今的OICQ註冊使用者才不過二十來萬,自然是賣不起價格的。

可如果這個數字...擴大一些,等到一百萬甚至是更多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呢?

最終~馬曉騰幾人決定再等一等,等到OICQ的註冊使用者突破某個階段之後...再來談是否出售的問題!

前世的馬曉騰也是這樣,依靠藤訊的幾位創始人的再次集資~度過了前期相對艱難的日子。

後來藤訊之所以能融到資~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OICQ當時的註冊使用者已經達到了百萬級以上。

可別小看這點差距,一百萬和二十萬這其中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

反正現在的馬曉騰去找人談出售的事情,有些人甚至都不拿正眼瞧他。

可要是註冊使用者突破百萬...那對OICQ感興趣的人絕對會增加許多。

當然~雖然馬曉騰做了這樣的決定,可不代表他就不會鬱悶。

在燕京接連碰了幾次壁,不鬱悶那才有鬼了。

所以說馬曉騰是在苦中作樂...一點毛病都沒有!

陳理自然也很清楚馬曉騰現在的狀態,所以面對馬曉騰的玩笑,陳理只是笑了笑沒有搭茬。

很快~陳理開著借來的夏利車,行駛到了此行的目的地。

這是一家位於中關村的餐廳,陳理停好車之後跟隨馬曉騰走了進去。

不過有些尷尬的是...他們三人已經到了,可原本說要請客的那個人...卻還沒到!

“他最近比較忙!”

“你懂得~那家夥最近剛拿到了一大筆融資。”

“現在正是他春風得意的時候,估計......”

馬曉騰做著解釋~不過話說到一半,他的手機卻響了起來。

“他應該到了~電話是他打過來的。”

馬曉騰接起電話,然後透過這年頭那私密性不強的手機喇叭...陳理聽到了話筒裡傳來的聲音。

“老馬~你到了沒?”

“那什麼...你出來幫我結下計程車的錢。”

“我忘記帶錢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