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8章 皇上你好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238章 皇上你好嗎

朱祁鎮突然發現,其實皇帝這個職業,並不是什麼好工作。

就比如批閱奏疏吧,本以為都是國家大事,況且內閣都看過一遍了,自己只需要最後把把關,走一道手續而已,可是,等看到堆積如山的奏疏……

這也太多了!

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就這麼堆在面前,給人一種視覺上的壓迫感。

這時候,他開始想念自己的小老弟了。

開啟一份奏疏,是羅通從懷來城送來的,上面就一句話:皇上您好嗎?

朱祁鎮有些摸不著頭腦,就這麼一句話,至於上一份奏疏?

於是,他將奏疏扔到一旁,然後又拿起一本,一看落款,還是羅通。

這份奏疏卻沒有問候,而是正經事。

上面詳細記載了懷來城最近兩年的變化,而且特別說明,葡萄產業園已初具規模,明年便可以有產出了,問題是,預計產量過大,不知如何處置。

畢竟葡萄這玩意,又不能儲存,除非做成葡萄乾。

朱祁鎮最開始的打算是將這裡建設成為葡萄酒基地,接下來需要找幾個會釀葡萄酒的匠人,前去懷來,開始準備工作。

他提起筆,一邊寫批覆,一邊都囔道:“羅通這個傢伙是不是老湖塗了,說事就說事,還要單獨上一份奏疏,還只有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懷恩在一旁伺候著,聽到這裡,想要開口,卻忍住了。

宦官不得干政,王振的前車之鑑在面前擺著,還是別摻和政事的好。

朱祁鎮寫完批註,又拿起一份,開啟後,愣住了。

還是一句話:皇上您好嗎?

我好你妹!

朱祁鎮頓時氣不打一處來,我是來批閱奏疏的,幾百份奏疏堆在面前,哪有時候和你們噓寒問暖?

緊接著,拿起下一份,發現……還是同一個人寫的!

而且,這份奏疏沒有廢話,一上來就是乾貨,洋洋灑灑上千字,句句鞭辟入裡,條理十分清晰。

朱祁鎮愈發感到疑惑,看到懷恩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便問道:“懷恩,這是怎麼回事?”

懷恩尷尬地笑了笑,然後小心翼翼地說道:“皇上莫非忘了,此乃……慣例……”

“什麼慣例?”

“就是……自太祖皇帝時期,問安的奏疏和敘事的奏疏一般都要分開。”

朱祁鎮這才恍然大悟,好像在大明,確實有這樣一條不成文的規矩。

事情還要追朔到明初,當初有個叫茹太素的文臣,此人自幼飽讀詩書,非常有才學,而且還有一個文人特有的習慣,那就是賣弄文筆。

經他手寫的奏疏,動不動就是洋洋灑灑幾千字,而且還有不少生僻少見、晦澀難懂的詞語,以至於朱元章每次看到他的奏摺就頭疼不已。

不過,那時候大明百廢待興,讀書人都是寶貝,朱元章雖然心中不情願,卻也只能忍著。

直到有一次,茹太素又上了一份奏疏,朱元章一想到那些生僻字,實在懶得翻閱,就命中書郎王敏念給他聽,結果足足念了一個多時辰還沒有唸完。

更加要命的是,中書郎念了一萬多字,朱元章聽的雲裡霧裡,完全不知道這貨在說什麼。

終於,老朱同志破防了:“虛詞失實,巧文亂真,朕甚厭之!”

老朱的脾氣,那是說幹就幹,直接命人把茹太素召入宮中,暴打一頓,以解心頭之氣。

第二天,氣消了之後,想起那份沒唸完的奏摺,於是就讓王敏繼續念給他聽,又過了大半個時辰才唸完,據說那篇奏疏,足足寫了一萬八千字。

不過,老朱同志還是辦實事的,雖然將人揍了,但是奏疏上請奏的內容還是批了。

從此以後,大家不敢在奏疏中說廢話,敘事簡明扼要,如果有問安的話,乾脆另起一道。

朱祁鎮無奈,便將奏疏一道接一道地拿起來看,問題都不大,這些事情處理起來不算困難,就是問安的奏疏太多了,而且,這些個奏疏看完還要批,起碼要在後面寫個“知道了”才算完事。

一連寫了十幾個“知道了”,朱祁鎮實在受不了了,把問安的奏疏一股腦扔給懷恩。

“這些,你來回覆!”

“啊?”

懷恩自然是一臉懵逼,做夢也沒想到,我還有代批奏疏的權力?

“啊什麼啊,你來!”

朱祁鎮順手又抄起一份奏疏,開啟一看,還是問安的,直接扔了過去,“從今以後,但凡是問安的奏疏,都由司禮監來回覆!”

“這個……”

“怎麼,你有問題?”

懷恩直接跪下來,弱弱道:“太祖皇帝遺訓,後宮和宦官不得干政,奴婢不敢啊!”

朱祁鎮皺眉道:“讓你回個問安的話,這算幹什麼政了?”

懷恩連連叩拜,激動地說道:“奴婢多謝皇上信任,一定用心做事!”

“不過是回覆些客套話罷了。”

朱祁鎮又開啟一份奏疏,見是敘事的,這才有心思看下去,一邊說道:“內閣再有奏疏送來,你先幫朕篩選一遍,凡是問安的,你來回覆就是。”

畢竟只是問個好,無關緊要,乾脆交給懷恩得了。

以後在這宮中,也要做到物盡其用,這麼多宦官,不乏識文斷字之輩,每天端茶倒水伺候人,實在是浪費。

朱祁鎮坐了一上午,腰酸背疼,也就才批了不到一百本。

懷恩則賣力地將所有問安奏疏挑出來,大致有半數。

這樣算下來,還有大約三百多本沒有批。

看著依舊堆積如山的奏疏,朱祁鎮心中暗暗盤算,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啊!

想當初,朱元章當皇帝的時候,每天三點多就得起來,洗漱吃飯後,開始早朝,下了朝,便開始批閱奏疏,處理各種事務。

特別是廢除中書省之後,大明再無丞相,所有大小事務,都是皇帝一把抓。

據說老朱同志的勤奮程度,能卷死各種勞模,除了吃飯,就是工作,每天休息不到三個時辰。

試想一下,讓你每天睡眠六個小時,其餘時間都在加班,是什麼樣的感覺?

都說皇帝是大明最大的地主老財,可是,大家都還在睡覺,人家已經起床幹活了。

大家都已經睡了,人家還在幹活。

這種生活,怕是地主老財家的長工見了,都要自愧不如吧!

就連堪稱鐵人的永樂皇帝朱棣,都忍受不了這樣加班,但是,廢除中書省是老爹的意思,他又不敢恢復,再加上他還要忙著南征北戰,不能真正意義上地總攬政事,於是,皇帝的秘書團——內閣應運而生。

相比於中書省所擁有決策權、議政權和行政權,內閣成立以後,只掌有議政權,而決策權仍牢牢把持在皇帝手中,行政權則分給六部,地方上分三司,分管司法、軍事、行政,直接對六部負責。

在朱棣的構想中,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秘書,不是權力機構。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到了仁宣時期,以三楊為首的閣臣均兼有尚書職位,雖然身居內閣,其頭銜均以尚書為尊。

自此,內閣權力加重,逐漸受到重視。

到了正統皇帝朱祁鎮繼位,三楊作為輔政大臣,帶領整個文臣集團開始崛起,按照歷史,在成化、弘治年間,內閣已經成為足以對抗皇權的文官集團代表。

然而,自土木堡一戰,另一個朱祁鎮的到來,打亂了這一切。

短短兩年來,文臣被打壓慘重,整個朝廷幾乎大換血。

特別是新政實施之後,各方面人才脫穎而出,他們有的甚至不是讀書人,只是某些技藝高超的匠人。

如此一來,以前的文臣集團算是徹底崩盤。

朱祁鎮思來想去,讓自己坐在這裡,除了吃飯睡覺就是批奏疏,時間久了也不是個辦法,且不說累不累的問題,蒸汽機以及其他很多新型科技的實驗作坊都離不開自己,須得想個兩全之策。

比如說……擴充內閣?

保留皇權,將大部分決議權下放到內閣,改造成內閣議會制,是不是就可以減輕皇帝的工作負擔?

但是,如何保證內閣議會的權力一直處於皇權的掌控下,就成了新的問題。

就目前來看,曹鼐和張益沒有那麼大的野心,況且原來的文臣集團已經瓦解,就算他們有想法,身後也沒有足夠的力量來支撐。

于謙就不用說了,完全不需要擔心。

接下來的話,再選三到四個人入閣,組成一個六到七人的議會,乾脆把小老弟朱祁玉也放進去,任命為內閣總理大臣。

然後定下規矩,這個總理大臣只能由藩王來擔任。

畢竟都是朱家的子孫,維護自己家的江山也能更賣力些……

遠在萬里之外的朱祁玉,並不知道,自己已經被安排好了。

此時,他站在船板上,溼鹹的海風吹打在臉上,讓他白皙的皮膚開始變得滄桑。

這是他第一次出遠門,更是第一次出海。

在寶船出港的那一刻,他的心情既彷徨,又亢奮。

長這麼大以來,第一次走出京師,踏上異國他鄉。

根據靖安郡王從雲南送回來的奏疏,佔城國已經答應歸附大明,並願意出讓西貢港的控制權,除此之外,佔城國所有港口都會對大明的艦船開放。

當然了,如果有的選,佔城國也不會做出這麼大的讓步。

前線戰事吃緊,如果大明再不出兵,怕是整個佔城國都沒了。

說起占城這個國家,與大明也算深有淵源。

安南國在秦始皇一統天下的時候成為秦朝領土,唐代設安南都護府,後割據一方,自立政權。

佔城國最早為佔人所建,占人崇拜溼婆和毗溼奴等神,採用種姓制度,秦漢時為象林縣,又稱林邑。西漢時,屬交趾刺史部日南郡,東漢末年,佔族人區連殺死漢朝日南郡象林縣令,從中原政權中割據出去,建立佔城國。

這片土地位置非常優越,是名副其實的魚米之鄉,此地的稻米,可以做到三熟,糧產極高,有了穩定的糧食做基礎,佔城國曾經強盛一時,只是,由於多年與真臘以及安南之間發動戰爭,不斷地消耗占城的國力,時至今日,竟面臨亡國之患。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兩個番邦小國都來自中原政權,也算是同根同源,不過,由於占城相對弱小,千百年來,一直被安南攆著打。

這也沒辦法,安南想要擴張,只能把眼光看向南邊的佔城。

總不能向北,去征伐大明吧?

此時,安南國已經佔領了佔城國半數國土,大軍壓境至僧加婆羅城下。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這座城能保多久,很難說。

很可能明日一覺醒來,安南大軍就到眼前了。

走投無路之下,佔城王給隔壁的真臘國送去求救信,結果真臘國說了,當初你打我打的可帶勁,現在我沒跟安南一起打你就不錯了,你還想找我出兵救你?

簡直是開玩笑!

最終,佔城國將最後一絲希望寄託在大明,並派出公主,秘密出使。

大明開出的條件也不算苛刻,要你一個港口,不過分吧?

得到明確的答覆之後,張輔集結十萬兵馬,以黔國公為先鋒,已經從雲南境內挺進安南。

但是,兩國相交之界,山高林密,隊形無法展開,行軍甚是緩慢。

安南國已經得到訊息,並派出一支軍隊,向北阻擊明軍。

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時候,真正的殺手鐧卻不是這十萬兵馬,而是海上那支艦隊。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三艘寶船,再加上一艘補給艦,規模並不大,不過,船上攜帶了大量新式火器。

神機營由靖國公陳瀛帶隊,共分為三個主力營,若干特種小隊,和後勤保障組。

一營是重炮營,共三百五十人,裝備重型飛虎炮二十門。

二營、三營是輕炮營,每營四百人,共八百人,裝備輕型飛虎炮八十門。

另有突擊小隊,工兵小隊等各種特種作戰小隊,以及後勤保障組,加起來總共是兩千人。

這支艦隊漂洋過海,歷時一個月,終於抵達占城。

…………

PS:推書《大明:家祖朱重八》

一覺醒來,成了皇孫,本想混吃等死,當個逍遙王爺。

哪知繼母狠辣,兄長腦殘。

為了不英年早逝,只能奮發圖強。

誰知一不小心,竟把大明帶向了日不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