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開局土木堡,大明戰神有點慌最新章節列表 > 第396章 風力實驗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96章 風力實驗

經過太醫院的會診,梅純並沒有傷到內腑。

左小臂骨裂,手肘脫臼,肋骨也斷了兩根,臉頰處一大片擦傷,總的來說,都是外傷。

朱祁鎮這才放下心來,從高空墜落,還能活蹦亂跳的,實屬萬幸。

“從南京飛過來,你不要命啦?”

梅純臉上帶著愧疚的笑容,說道:“學生一時興起,驚了聖駕,還望皇上恕罪!”

“行了,你什麼都不要說了!”

朱祁鎮擺擺手,說道:“朕給你尋個住處,你安心養傷,接下來……”

梅純正準備謝恩,卻發現皇上話說一半,突然停住。

他有些不明所以,卻不知如何是好。

“你等著,等著啊!懷恩,把人看好了!”

朱祁鎮扔下一句話,匆匆離去。

梅純撓了撓頭,卻不小心牽引到胳膊上的傷,疼的齜牙咧嘴。

懷恩趕忙上前,說道:“梅公子,您怎麼了?咱家去幫你請太醫來!”

“不必,不必!”

梅純趕忙擺手示意,然後問道:“請問公公,皇上這是……何意啊?”

懷恩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咱家也不知道。”

過了大約一盞茶的工夫,只見朱祁鎮拽著貝琳,匆匆走來。

“就是此人!”

朱祁鎮伸手一指,貝琳滿臉好奇地走上前,問道:“孔明燈真的可以載人?”

梅純木訥地點了點頭,剛要回話,貝琳已經急不可耐地問道:“如何控制上升高度和飛行方向?”

“這個……”

梅純遲疑了一下,然後說道:“其實就是將民間的孔明燈放大十倍,用燈油加熱,便可以上升,需要降落的時候熄滅就行,至於方向……學生暫時不知道如何控制,要看風向,可是,高空的風向和地面上差別很大,氣流來回亂竄,飛到哪裡全靠運氣。”

貝琳又問道:“你用的什麼材質?”

“上面用的是牛皮,底下用藤條。”

“製作的過程難不難?”

“倒也不難……嘶!”

梅純緩緩搖頭,可是,脖頸處有傷,忍不住咧了一下嘴。

“……牛皮需選用上等材質,接口處要縫的嚴密些,其他的就沒什麼了。”

貝琳轉過身,說道:“皇上,可行!”

朱祁鎮點頭道:“事不宜遲,立即組建孔明燈研究所,先趕製一批樣品出來,看看效果如何。”

“是!”

貝琳轉身離開,走到門口又回頭過來,說道:“科學院已經遷往西山新基地,此人的傷勢……”

“抬到西山養著去,你負責!”

朱祁鎮絲毫沒有遲疑,連一秒鐘都不願意等。

因為他已經意識到,梅純搞出來的這個載人孔明燈有著何等的戰略價值。

烏斯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常規作戰方式很難奏效,就算最終取勝,也會付出極大的代價。

可是,誰說一定要從陸地上進攻呢?

“是!”

貝琳匆匆下去安排,梅純卻有些雲裡霧裡,不知所云。

朱祁鎮交待道:“卿家就受點苦,先去西山養傷,前期主要負責指導性的工作就行了。”

“啊……”

梅純更加懵逼,滿臉的問號。

朱祁鎮見狀,便問道:“卿家還有什麼疑問?”

梅純思索良久,這才說道:“啟稟皇上,學生錯過了春闈……”

“你還春什麼闈,直接到科學院任命!”

朱祁鎮衝他擺了擺手,對於這樣天賦異稟的選手,本就該破格錄取。

梅純小心翼翼地說道:“這……不合適吧?”

“你不是應天府的舉人嗎?”

“是……”

“舉人就夠了,再說了,科學院不同於其他衙門,就算你沒有功名,照樣可以任職!”

梅純還想問些什麼,但是,看到皇上一副不耐煩的模樣,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然後,他就看到一群人衝進來,還抬著一副擔架……

科學院孔明燈研究所在西山新基地緊急掛牌成立。

研究所的負責人正是梅純,成員則是由貝琳親自挑選的精幹。

甚至連貝琳自己,也從電力實驗室抽身出來,全身心投入到孔明燈的研發之中。

事實上,孔明燈的製作工藝很簡單,民間用紙就可以做,科學院製作的孔明燈另有他用,需要用皮子。

很快,市面上絕大多數牛皮被一掃而空,牛皮沒有了,就買羊皮,甚至狗皮,最後,連賣驢皮阿膠的老店都斷了貨源。

接下來,便是此次研究的關鍵,高空氣流。

古人很早就開始研究天氣,梅純在抄寫古籍的時候,發現了很多類似的書籍。

比如說,戰國時期的莊子提出風的形成來自於空氣流動的影響,並提到日光和風可以使水蒸發,進一步影響風的大小的方向。

秦代形成相關的法律制度,各地必須向朝廷彙報雨情,以及受雨澤或遭遇氣象災害的天地面積。

到了漢代,西漢武帝時期將“二十四節氣”納入《太初歷》,作為指導農事的曆法補充,採用圭表測影法在黃河流域測定節氣。

東漢哲學家王充的《論衡》一書中,指出雷電的形成與太陽熱力、季節有關,雷為爆炸所起,應劭的《風俗通義》提出梅雨、信風等名稱。

三國時期,人們進一步掌握了節氣與太陽執行的關係,趙君卿注的《周髀算經》中,介紹了“七衡六間圖”,從理論上說明了二十四節氣與太陽執行的關係。

兩晉時期,“相風木鳥”及測定風向的儀器盛行,姜芨指出貼近地面的浮動的雲氣在星體上升時,能使星間視距變小,並使晨夕日色發紅。周處的《風土記》提出梅雨概念。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充分探討了氣象對農業的影響,並提出了用燻煙防霜及用積雪殺蟲保墒的辦法;北魏曆法《正光歷》,將七十二氣候列入曆書;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劃分出一年中最冷和最熱的時節。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隋唐及五代時期,王冰根據地域對中原的氣候進行了區域劃分,杜臺卿《玉燭寶典》,摘錄了隋以前各書所載節氣、政令、農事、風土、典故等,儲存了大量農業氣象佚文,李淳風的《乙已佔》,記載測風儀的構造、安裝及用法。

宋代對於氣象的認識更為豐富和詳細,在雨雪的預測及測算方面更為精確。

北宋地理學家沉括《夢溪筆談》,涉及有關氣象的如峨眉寶光、閃電、雷斧、虹、登洲海市、羊角旋風、竹化石、瓦霜作畫、雹之形狀、行舟之法、垂直氣候帶、天氣預報等。

南宋紹興酒秦九韶《數書九章》,列有四道測雨雪的算式,說明如何測算平地雨雪的深度。

再到元末明初的婁元禮撰寫的《田家雜佔》一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自正月類至十二月類,每月都按天記載占候。中卷按天象,即日、月、星辰、大氣光學及雲霞變化等、物象,即鳥、獸、草、木、魚、山、水、潮汐等,分門別類,用大量天氣、氣象諺語預報天氣的演變、氣候的變化以及農業的豐歉。下卷是三旬、六甲、氣候、涓吉、祥瑞等類。

全書有五百多條記述,如地面溼潤甚者,水珠如流行,主暴雨作;若得西北風解散,無雨;梧桐花初生時,赤色主旱,白色主水;諸如此類。

這些記錄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天氣、氣候變化的一些規律,大都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並引用了大量精湛諺語,如“上風雖開,下風不散,主雨。”即上風方向雲雖已散開,但下風方向雲未消散,預兆要下雨。用雲的移動來說明高空氣流的幅合情況,方法巧妙,結論正確。

此書最大的價值,是記錄天氣的同時,系統地說明對流性天氣的形成,提出了最初的風力原理,認為是太陽輻射使地面變熱,氣流上升,謂之風。並記錄了海風、陸風、颱風等各種天氣平均值及年、日較差計算法、大氣光象等大氣現象。

梅純在謄抄了大量古籍之後,在前人的基礎上,自己總結歸納了一套完整的空氣對流相關經驗,並記錄成冊。

在天上飄蕩的這幾天,他也沒閒著,每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記錄。

如此也算是古往今來親身測定空氣對流的第一人了。

來到西山以後,梅純由於身上有傷,行動不便,主要負責技術指導。

貝琳親自帶了一組人,每日就研究空氣流動,以及如何控制孔明燈的高度和方位。

第一批樣品很快趕製出來,不過,比梅純做的那個小多了,別說載人,就算載條狗都困難。

梅純開始有些不解,後來轉念一想,既然是樣品,應該只是測試用的。

“第一批孔明燈準備試飛!”

“是!”

梅純看到有人拿了十盞孔明燈出來,一組人負責記錄,另一組人開始操作。

他們先是在底部掛了一塊磚頭,檢查完畢後,開始點火。

隨著燈裡的火苗越來越旺,慢慢的,十盞燈陸續飛了起來。

“報,一號偏離!”

“二號偏離!”

“三號偏離……”

不知為何,不斷有燈偏離預期方向,晃晃悠悠飄走了。

貝琳嘆了口氣,說道:“做好記錄。”

梅純緩緩從藤椅上站起來,說道:“院長,現在氣流不穩定,偏離也正常。”

“你說的沒錯,現在氣流不穩定,可是……”

貝琳搖了搖頭,說道:“這就是我們要克服的困難!”

梅純問道:“越是高空,氣流越是紊亂,有時候毫無章法可循,這也是沒辦法。”

“沒有辦法,也要想辦法!”

第一批樣品全部偏離預期位置,實驗以失敗告終。

貝琳帶人回去,將事先設定和現場記錄拿出來,仔細比對,尋找問題所在。

不知為何,梅純心中有些沮喪。

因為前期的理論是自己提出的,現在第一次實驗的十盞燈無一達到預期,讓他有一種失敗的挫折感。

“梅純,你來說說!”

“嗯?”

梅純正在發呆,突然被貝琳點名,有些沒反應過來。

“從記錄上來看,今天的風向有些反常,你覺得是何緣故?”

“風向的話……”

梅純收回心思,認真思考起來。

“我認為和昨天的暴雨有關。”

“哦?詳細說說!”

“暴雨過後,地上有積水,天晴便開始蒸發,而蒸發的速度又與日光和風相關,今日的天氣十分晴朗,水分蒸發速度定是極快的,這就影響到了上空的風勢……”

梅純一邊解釋,其他學員飛快記錄著,並不斷點頭。

貝琳認真聽完,說道:“這樣的風向和大小可以預測嗎?”

“理論上是可以的,但是,以我們目前的水平,只能大致預測。”

“你來修改一下方案,下午進行二次實驗!”

“好!”

梅純拿過原來的方案,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和調整。

他是唯一一個親自上過高空的人,這些幾乎是用命換回來的經驗,其他人根本無可替代。

兩個時辰過後,第二次試驗開始。

這一次,還是十盞燈,每盞燈下面掛著一塊做了標記的磚頭,開始升空。

梅純雙眼緊緊盯著這些燈的軌跡,心中緊張無比。

“報告,一號偏離!”

梅純心中咯噔一下,又偏了!

“二號偏離!”

“三號偏離……”

每一次有人彙報偏離,梅純心裡就沮喪一分,他甚至想自己操作。

“五號進入預期軌道!”

全場突然高呼起來,成了!

終於有一盞燈按照預期的路線行進,進入目標區域。

在這一刻,梅純感動地想哭。

正所謂士為知己者死,想到自己被皇上召見,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學子,承蒙聖恩,在南京抄書,接觸到大量古籍和孤本,然後坐著孔明燈,歷經生死來到北京……

在天上的時候,他甚至已經做好了準備。

準備自己摔的粉身碎骨,屍骨無存。

那時候,他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希望能再見到皇上。

-----------------

-----------------

PS:獻祭一本基友的書,《聯盟巨鱷,開局建立鐵血灰熊》,體育老闆文,剛發書,很靈性的一個作者文筆不錯,多女主熱血經營型別的,喜歡看籃球的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