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明朝做塞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五章 慰問工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五章 慰問工匠

黛奴急忙手腳並用地穿衣服,道:“哪敢,哪敢?王爺千萬別開這種玩笑,永遠都是奴伺候王爺。奴這就下去伺候王爺用膳。”

黛奴急忙來到飯桌前,先給朱楧續了碗粥,然後在朱楧的示意下才肯坐下來。

朱楧道:“黛奴啊,你說本王要經營田莊,哪件事才是最要緊的?”

黛奴剛端起碗來喝了一口粥,又趕緊放下來,道:“奴覺得還是水利最重要,莊稼長得好不好,關鍵在水源充不充分。”

朱楧滿意地看了她一眼,道:“你說到點子上了。可惜了,我河西之地的水源雖然充沛,但是目前還沒有被用在點子上。”

黛奴直呱呱地盯著朱楧道:“王爺是不是又有什麼想法了?”自從朱楧病好之後,她感覺這個王爺的見識比之前強多了。不說別的,就說他給皇上畫的那副地圖,就讓王府的人驚訝不已,之前也沒聽說王爺在那上面下多大功夫啊。

朱楧道:“想法是有,但是不知道能不能在此地施行。吃完飯你跟我去一個地方,我要去實地考察一番。”

黛奴道:“奴遵命,跟王爺在一起奴也漲了不少見識呢。”

朱楧道:“本王昨天已經跟你說過了,從今以後你就是本王的側妃了,別整天老是奴不奴的,知道嗎?”

黛奴心中釀起一絲甜蜜,看來王爺是個說話算話的人,並沒有逗她玩兒,嘴角閃過一絲微笑,隨後又有一絲惶恐地說道:“奴只是感覺這一切太不真實了,害怕老天爺突然有一天將這一切又奪走。”

這小丫頭倒是挺知足。朱楧挑起她的下巴,十分霸氣地說道:“你的天是誰?是本王,只要本王不發話,誰也奪不走。從今天開始,你不許再自稱奴了,不要掉本王的身價。”

黛奴十分感動,這種霸道的寵愛真是讓人難以拒絕,重重地點了點頭,十分開心地說道:“是。妾身遵命。”

朱楧笑道:“這就對了,趕緊吃飯吧。”

吃完飯後,朱楧在黛奴和瞿能的陪同下去慰問了甘州中衛的匠戶。瞿能十分不理解,朱楧一個堂堂的親王為什麼要去看那些破落的匠戶。明朝匠戶一般的來源是被俘虜的工匠或是被逼為工匠的俘虜,還有就是“軍士不堪徵差者”,經過學習各類技術後充任,其待遇和地位可想而知。

匠戶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歷史記載匠戶應役時,“每日絕早入局”,也就是起的比雞早,在官吏的監督下勞作,“抵暮方散”,工作量很大。然而工錢很低,每人的月糧不過三鬥,(就這還不一定能全發到手上),再加上一些官府偶爾賞賜的衣物,沒有其他收入,日子過得相當拮据,常常發生質典子女的事。

不管是古代還是後世,對技術人員的重視程度都不高,雖然誰也知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但大部分人還是崇拜資本、權利、名氣,很少有人崇拜技術。當官的一向自認為高人一等,對於搞技術的人,一般都視為自己的雜役,很少有重視的。就算是一項技術沒用研發成功,他們也不用負什麼責任,轉而把責任都推到搞技術的人身上,說他們學藝不精。所以,後世的一些理科男,生活的也很不如意。

但比明朝人多了好幾百年見識的朱楧心裡十分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類的發展歷史其實就是生產生活工具的進步史,朱楧不認為後世的人比明朝人聰明多少,但是後世的人可以用十分先進的生產工具,所以日子要比明朝人過得好很多。

朱楧和老朱的脾氣一樣,都是十分實際的人,他對那些能改變現狀的工具技術十分有興趣,反而對歷代士大夫和統治者所推崇的儒家的那一套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嗤之以鼻。那些只會誇誇其談,瞪著眼睛找別人毛病的文人,在朱楧的心裡別說是這些掌握技術的匠戶,就連一個賣力幹活的農夫都不如。

還是李雲龍說的好,手裡的傢伙好使,腰桿子才會贏。而那些個工匠,就是給老子製造好使的傢伙的人,必須要重視。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瞿能將朱楧等人帶到匠戶的居住區,單從居住條件來看,他們過得很不如意。雖然這張掖城的房子大都是他們重新建造的,但他們分到的住所卻是城裡最差的,相當一部分人還住著以前的工棚。

真是應了那句老話:“賣鹽的,喝淡湯;編涼蓆的睡光床。”建築,建築,果然自古以來都是光建不住啊。

見朱楧等人前來,甘州中衛的匠頭胡老漢帶著大小工匠前來迎接。胡老漢沒等到朱楧走近就直接跪下,道:“不知殿下駕臨,失迎之處,還望殿下恕罪。”

朱楧快步走向前去,一把扶住胡老漢,道:“老先生快快請起,本王知道你們為我肅藩的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這次本王是專程前來看望大家的。”

胡老漢用十分激動和詫異的目光看著朱楧,若不是親耳聽見,他是絕對不會相信這樣的話的。歷代官吏對他們都是嚴加督導,似乎是他們工匠欠了官家錢一樣,萬萬沒想到今天一個堂堂的親王會親自跑來對他們噓寒問暖。

胡老漢道:“多謝王爺,能為我大明的邊陲建設貢獻一份力量是小的們的榮幸。”

朱楧微微笑了一下,這樣的官話早已打動不了經歷了兩世的他。他掃視了一下跪在這裡的工匠,見他們穿的都不怎麼樣,而且面有菜色,很明顯是營養不好。

寫到這裡可能會有讀者提出質疑了,洪武年間是盛世,怎麼會像你說的那麼不堪。

在這裡我要說的是,古代的所謂盛世和衰世其實跟底層的老百姓關係不太大,所謂的盛世其實指的是國庫充盈,皇帝有錢花,可以盡情的去打仗,去建造大型工程,去浪。所謂的衰世指的就是國庫空虛,皇帝也沒錢花,出現這種局面的原因不光是天災人禍,經濟崩潰,也有可能是國家機器尤其是稅收制度失靈,皇帝失去了對國家財富的掌控力,比如明朝後期就是如此。但無論是盛世還是衰世,底層老百姓的生活都是不如意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