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明朝做塞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八章 世界局勢

殊不知,世界列強的崛起根本上靠的是工業革命,而不是航海掠奪。西班牙、葡萄牙、荷蘭這些只靠掠奪的國家最後也不是沒落了?而德國這個沒怎麼參與過航海的國家不也是很強嗎?更何況老子被封在了內地,想航海也沒有港口啊。

所以朱楧將自己發展的重心放在了農業和手工業上,當然對理科不甚精通的他也不期望在自己這一代弄出個工業革命,但歷史發展的走向一定要告訴後人,讓他們不再走彎路。

當然朱楧也不會故步自封,閉門造車,既然海陸走不通,那還不是有陸路嗎?朱楧所在的位置雖然與西方世界相隔遙遠,中間國情複雜,但大體上來說分為以下幾個勢力。

首先,朱楧的西邊是哈密、沙洲這些後來被統稱為關西七衛的小部落,力量較弱小;哈密西邊就是東察合臺汗國,也就是明朝人所說的回鶻;回鶻的勢力一直到了今天的中亞的烏茲別克東部一帶;回鶻再往西就是朱楧最擔心的帖木兒帝國,是由西察合臺汗國演變過來的,佔據了烏茲別克東部到伊朗伊拉克的廣大地域,這一地域在古代被稱為波斯,實際上帖木兒帝國也只是波斯的一個朝代,相當於中國的唐宋元明清;過了波斯往西南走就是阿拉伯半島,這一帶在古代被稱為大食;波斯往西北走就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今天的土耳其一帶,控制著黑海,由於奧斯曼土耳其是突厥人建立的,我們可以稱之為突厥勢力;過了土耳其就是歐洲,一直往西北走就可以直入歐洲腹地,到達德國,德國再往西就是法國、西班牙,是大陸的盡頭。當然,還有兩點要注意,就是代表波斯勢力的帖木兒帝國的北邊是金帳汗國,控制今天的俄羅斯一大部分;另外就是南亞的印度諸邦,也是個繁華富庶之地。

如果朱楧像唐僧取經一樣,一路西遊,就可以和近代文明的中心——歐洲接軌,將先進的技術帶到中國,徹底改變封建末期的中國固步自封的狀態,使自己的子孫後代避免落後捱打。當然這是很不容易的,上面提到的任何一種勢力地盤都比他大至少幾十倍。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不幹點困難的事,那豈不是白穿越了?鐵木真一開始的地盤也不大,哥還比他多幾百年的見識呢。

朱楧面帶笑意地注視著這個大水車,暗道:那就讓一切從這裡開始吧。

古人幹什麼都講究個黃道吉日,朱楧也不例外,他特地為水車的開動選了一個吉利的日子——六月初八。

大明洪武二十五年五月底,甘州右衛、甘州中衛建成,老朱知道自己的兒子冒險去了張掖,一向護犢子的他命令甘州右衛、甘州中衛火速開往張掖,與肅王匯合。

六月初二,甘州右衛、甘州中衛在指揮使範朝西、孫顯榮的帶領下,開到了張掖。朱楧在自己的府邸內升帳議事,召見了兩位指揮使,一起參加的還有先一步到來的甘州左衛指揮使瞿能、王府的甲乙丙三護衛指揮使張龍、趙德用、李勉,王府長史司左右長史(正五品)魏延賞、紀君用,王府兩個圍子手所(負責外圍警戒)千戶洪福、崔天佑,儀衛司(負責王府的侍衛儀仗,相當於藩王的錦衣衛)儀衛正(正五品)車崗。

這是目前肅藩所有機構的一把手,也是朱楧的班底。其中,指揮使和千戶是軍事機構,主要負責屯田和打仗。長史司長史是行政司法機構,負責王府行政訴訟事宜,並且負責規範藩王的行為,如果藩王有錯,則對長史問責。長史司率其下屬單位總覽王府庶務,由於其下屬單位比較繁雜,又都是管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故本文只做簡單介紹。它們分別是:

典簿廳(管文書賬目的)、審理所(管理刑獄監察的)、典膳所(做飯的)、奉祠所(管祭祀的)、典寶所(管大印和符牌的)、紀善所(管學習的)、良醫所(治病的)、典儀所(管各種儀式的)、工正所(搞工程的)、孳牲所(養動物的)等部門。

在這套班子中,各指揮使和千戶是無條件服從朱楧的,這是老朱的命令。儀衛正就更別說了,侍衛長要是不聽話那還要他幹嘛?真正麻煩的是長史司長史,因為老朱規定左右長史除了處理王府的庶務外,還有規範藩王行為的義務,其實也是一種監視,而且一旦藩王犯錯,一向護犢子的老朱是不會處罰兒子的,那麼負責規勸藩王行為的長史自然就成了背鍋俠。所以,到藩王府內當長史的官員,睡覺都睜著一個眼睛,生怕藩王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影響他們的前程甚至身價性命。其實,明初的時候,到王府裡當一名長史還是很有前途的,任滿後大多都會被重用,有的甚至做到了尚書的大官。只不過越到後來越不行,進士們都不願意去,只能找一些舉人們充任。

對於藩王來說,左右長史是最難纏的,既要依靠他們,又要防著他們,生怕他們挑自己的毛病給老朱打小報告。當然,一些囂張的藩王是不在乎這些的,仗著老朱的寵幸為所欲為。但是朱楧是不會這麼幹的,他還想要大的發展,所以不願意給老朱留下不好的印象。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楧見人都到齊後,清了清嗓子,道:“諸位都是我肅藩的棟樑,今日將諸位聚集到這裡來,是想和諸位商量一下我肅藩發展的大計。”

左長史魏延賞第一個發言,道:“回稟殿下,藩國的發展大計陛下早已經指示過了——高築牆、廣積糧。我等只要照著做就行了。”老朱規定以左為尊,所以左長史算是行政機關一把手,對於發展問題自然踴躍回答。

朱楧心裡十分沒好氣,暗道:我還不知道高築牆、廣積糧?關鍵是怎麼築?怎麼積?表面卻和顏悅色地說道:“敢問先生有何良策?”(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