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回到明朝做塞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三十二章 魔鬼訓練

但是,細心的書友可能會發現,蒙古人對明朝的騷擾或許一開始很強,但往往持續不了多久,過段時間雙方就又歸於平靜,也不見史料上記載明軍有出塞進攻蒙古部落的行動。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就是當時蒙古人的觀念——分家產,蒙古人的習俗給漢族人不一樣,漢族的皇位只能由太子繼承,其他的皇子只能封王,混吃等死過一輩子,這樣以來就保證了皇權的集中,保證了王朝的大一統,可以在大多數情況下集中全國的力量對抗外敵,因此一般情況下國祚可以綿延較長的時間。

而蒙古人的習俗是老爹一死,他的家產由幾個兒子或者弟弟來瓜分,就像成吉思汗死後蒙古逐漸分裂成四大汗國一樣,雖然有窩闊臺這個名義上的大汗,但是其他汗國也不怎麼甩他,獨立性相當強。

這樣以來,就會使國家的力量分散,形不成合力來對抗敵人。雖然成吉思汗死後,蒙古人征服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下來,仍然打下了大片國土,但這裡面也是有一點運氣成分的,因為當時蒙古已經十分的強大了,就算是分裂成四大汗國也可以吊打全球,而且當時世界上比較有實力的國家都已經被鐵木真滅掉或者打殘了,對各個蒙古國形不成戰略上的優勢。他們基本上派人過去收割就可以了。

但是到了明朝就不一樣了,由於出了朱元璋朱棣這兩個比較有雄才大略的君王,他們兩個設計的制度很完美,可以保證帝國控制住一切資源來對抗外敵,而且他們設計的各項制度在相當長的時間之內都是起著作用的。

因此,明朝雖然被黑的很慘,但是他的軍隊是各個朝代中戰鬥力保持時間最長的朝代。到了崇禎年間內憂外患都堅持了那麼長時間,不得不說是有一定實力的。

明朝雖然偶爾會被北方的蒙古佔據優勢,但是當他龐大的國家機器運轉起來的時候,蒙古人是沒有實力滅亡他的,等到蒙古人裡面好不容易冒出的這個英明的領袖一死,他的兒子們就會分家產,從而使強大的蒙古國再次四分五裂,對明朝再也無法構成威脅。

明朝就是佔了這個便宜,在兩百年沒有出塞的情況下,仍然對蒙古保持著優勢。然而,好景不長,萬曆年間後金崛起了,努爾哈赤雖然叫囂的很兇,但他沒有能力在有生之年滅掉大明朝,他死後,也沒有明確指定誰做繼承人,按照一般的歷史規律,後金的幾個好兄弟又該分家產了,又要陷入一次分裂了,明朝又可以坐享其成,不戰而成功解決這個巨大的威脅了。

但是,歷史不會總是讓你佔這麼大便宜。努爾哈赤雖然沒有指定誰做繼承人,但是經過四大貝勒和四小貝勒的一場場權力角逐,最終是由皇太極成功上位。

個人認為,滿清之所以能入關,除了努爾哈赤的功勞以為,功勞最大的就是皇太極和多爾袞了,沒有這兩個人在關鍵時候做出的關鍵決定,滿清說不定會一直在東北一隅自生自滅。

皇太極之所以能上位,不是因為耍了什麼陰謀詭計,而是當時只有他有資格能幹,其他的人都不夠格。首先,四小貝勒就不用說了,都是小屁孩,毛都沒長全,誰會聽你的話?直接喪失資格。

剩下的四大貝勒中,阿敏首先被排除了,因為他是努爾哈赤的侄子,沒資格。莽古爾泰也被排除了,因為他是個蠢貨,他的母親沒有耐住寂寞出軌了,他為了討好努爾哈赤竟然親手殺了自己母親,從此聲名狼藉,誰也看不上他,努爾哈赤也很討厭他。

剩下的就是代善和皇太極了,按理說代善是比皇太極有優勢的,因為他死長子,能力一點也不比皇太極差,但是他也有問題——生活作風問題。按說到了他們那個級別,有點生活作風問題是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大驚小怪,但是他的這個情人身份比較特殊,她是多爾袞的母親,也就是努爾哈赤的老婆。

這個雖然有點扯淡,但是,單憑這一點還不足以拿掉他繼承人的資格,因為那個時候後金還沒有開化,屬於半野蠻民族,兒子搞老子的小老婆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古時候匈奴甚至有習俗,老子死了他的小老婆們也都歸他的兒子所有。

代善之所以失去競爭大汗的資格,是因為一個愚蠢女人的愚蠢決定,這個女人就是他的情人兼多爾袞的母親——烏拉那拉氏。努爾哈赤是在洗澡回來的半路上去世的,他生前十分寵愛烏拉那拉,因此在臨死前就想著再見她一面,抓住最後一抹溫存。

烏拉那拉就自己去見了努爾哈赤,後來努爾哈赤死在了半路,沒有趕回來,也沒有指定誰是繼承人,這個女人就跑回來說,努爾哈赤臨死前跟她說:“努爾哈赤臨死前指定她的兒子多爾袞為繼承人,因為多爾袞還很年幼,因此先命代善攝政,等多爾袞長大,再將汗位還給他。”

此言一出,四大貝勒全都炸了鍋了,你這明顯是在侮辱眾人的智商啊,依照努爾哈赤的精明老練,他會放在自己的幾個年長有為的兒子不立,反而去立毛都沒長,寸功未立的多爾袞?再說你跟代善是什麼關係你以為我們不知道?你這明顯是想讓你的老情人幫你控制住朝政,等到你的兒子長大之後在獨佔江山,將我們這群老哥都踢到一邊。我們豈能與你善罷甘休?

於是,除了代善之外的三大貝勒紛紛抵制這個所謂的遺詔,而且群情激奮,大有生吃了烏拉那拉之勢。由於烏拉那拉沒有紙質的文書,單憑她的一句話,因此,這三大貝勒就以她假傳聖旨為名,為了避免後患,讓她為努爾哈赤殉葬,硬生生地逼死了這個禍害。

出了這檔子事,代善是再也不敢去爭奪大汗之位了,他現在是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其他的三大貝勒都懷疑他與烏拉那拉氏有什麼陰謀,為了避嫌,他主動放棄了可汗之位,並且擁力唯一有資格的皇太極登基。

所以說,人有時候不得不講點運氣,單論能力來說,其餘的三大貝勒一點也不比皇太極差,只是他們都恰好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最後只能有最小的皇太極登基。這就可以看得出來平時多積德行善有多麼重要,積累的德行越多,將來的福報才會越多。

為什麼說皇太極是滿清入關的一個關鍵人物呢?因為他主要做了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仿照明朝建立國家機構,並且重用尊重漢人的利益。隨著後金滾雪球般的發展壯大,努爾哈赤原來為了管理土匪而設定的八旗制度已經越來越不能滿足後金的需要,因此有必要仿照明朝的制度來建立國家機器幫助自己掌控國家。

其次,一改努爾哈赤之前歧視漢人的政策為尊重漢人也是關鍵的一步棋,有了漢奸的支援,後金在軍事上可謂是如虎添翼。典型的代表就是孔有德等人,直接將紅衣大炮技術帶到了後金,使得後金鳥槍換炮,在裝備上全面超過明軍。

皇太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搞掉他的那群兄弟們,他雖然登基為可汗,但是還做不到努爾哈赤當年的一言九鼎,他的三個哥哥雖然擁立他為大汗,但是內心裡並不服他,他們並沒有給皇太極獨裁的機會,而是採取了四大貝勒輪流執政的方針。也就是說,他們四個大貝勒並排坐在大汗的位置上,接受群臣的朝拜,並且輪流執政,一人幹一個月,誰也別想多吃。

剛開始的時候,皇太極羽翼未豐,不得不跟他們妥協,接受了他們的主張,但是這個小子一肚子壞事,晚上睡覺都在想著找他們兄弟的毛病。他首先利用自己大汗的身份,積極扶持拉攏多爾袞等人,藉此對抗其餘的三大貝勒,要不然多爾袞將來怎麼會做大當上攝政王,就是從這裡開始的。

其次,他也是利用職務之便,將那些好打的仗,吃肉的仗派給他的親信去打,打贏了就藉此加官進爵,增強自己嫡系部隊的力量。而將那些硬仗、惡仗,一看就穩輸不贏的仗派給自己的三個哥哥去打,打輸了之後就以此為藉口削弱他們的權力。

這三大貝勒雖然知道他是一肚子壞水,但是也無可奈何,畢竟他是合法的大汗,公然和他對抗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最早看清形勢的是代善,他一眼就看出皇太極這個小子不是什麼省油的燈,將來肯定能有一番作為,於是就主動反了水,投靠到皇太極的那邊,幫著他來對抗其他二大貝勒,因此,他也得了一個和碩禮親王的封號,成了清朝歷史上第一個****,也是爵位傳的最久的****。

皇太極就是做好了這兩件事,漸漸地將後金全部控制在手裡,避免了像蒙古人那樣,老子一死就分財產,從而保持了對明朝的戰略進攻態勢。

皇太極死後,清朝又一次走到了歷史的關口,當時有實力有威望繼承王位的就是多爾袞和豪格兩個人。他們實力相當,戰功也差不多。不過,豪格是皇太極的兒子,在這一點上是比較有優勢的,他繼位是正當合法的。因此,多爾袞的手下勸他自立,像後世的石達開那樣,將隊伍拉走單幹。

雖然說以當時多爾袞的實力就算是自立,豪格也奈何不了他,但是多爾袞是個識大體的人,他拒絕了自立。他的理由是,雖然明朝在松錦之戰慘敗,但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到底是立國兩百餘年的大國,其底蘊還是很豐厚的。松錦之戰後不久,吳三桂不就迅速地收攏了殘兵敗將鎮守寧遠,穩住了明朝在遼東的陣腳嗎?因此,他認為,明朝現在雖然出於劣勢,但仍然不能小看,如果我們搞分裂,搞內鬥,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等明朝平定了國內的農民起義,再調轉槍口來打我們,我們就危險了。

能在大勝之後佔盡優勢的情況下還可以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得不說多爾袞算是個人物。最後,在他的這個團結大於一切的戰略思想的指導之下,雙方經過了一番討價還價,決定還是擁立皇太極的兒子做皇帝,但是由豪格改為了六歲的福臨,並且由多爾袞擔任攝政王,由此才將清朝又一次團結起來,避免再一次被分家產,從而為他們入關奠定了雄厚的基礎。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證明一點,不要看不起古代的西北地區,也不要以為農業文明就一定比畜牧業文明強,大家都是低科技。

明朝初年的時候,朱楧鎮守的西北地區論繁華程度雖然比江南差了好多,但是那並不是因為西北地區是鳥不拉屎的地方的緣故,而是因為戰亂以及馮勝棄地的原因,徹底荒涼了,大量的牧場良田被毀壞,變得跟荒漠一樣沒有價值了。

前文介紹過,河西走廊之地是水草十分豐美地地方,霍去病將它從匈奴人手裡奪過來的時候,匈奴人就十分悲痛的說:“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由此可見,其損失有多麼慘重。

經過漢代至唐代的歷代經營,河西之地成為了僅次於長安、洛陽和蘇杭之地的繁華之地,因為它不僅有大面積的綠洲,很適合放牧以及耕種,最重要的是還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作為溝通中西方交流的紐帶,各國商旅往來不絕,吃喝拉撒都需要錢,也就帶動了當地經濟的飛速發展。因此就有了“金張掖,銀武威”之稱。

可惜的是,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國力大衰敗,無力抵抗西部少數民族的侵略,河西走廊之地在唐朝中期逐漸被外族攻佔。此後幾百年的時間內,都沒有回到漢人的手裡。

直到明朝建立後,朱元璋發動嶺北之役,命令馮勝率領偏師經略西北牽制那裡的蒙古軍隊,馮勝不負眾望,七戰七捷收復了河西走廊,河西走廊這才重新回到了中原王朝的懷抱。

可惜的是,嶺北之役以慘敗告終,徐達率領的中路軍被王保保伏擊,損失慘重,狼狽逃回塞內,蒙古大軍重新壓到長城一線,使得馮勝有被關門打狗的危險,再加上他“懼回鶻兵”,於是盡棄河西之地,撤回到蘭州以東,並且本著不給敵人留下一顆子彈的原則,將河西之地夷為了平地,這才使得河西之地一片荒涼,害的朱楧不得不重新建設。

所以說,佔據了西北,沒有必要整天苦大仇深,只要合理利用這裡的資源,充分認識到這裡既適合發展農業又適合發展畜牧業的巨大優勢,以及處於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這個巨大的區位優勢,埋頭苦幹,努力搞建設,是可以將它建設的絲毫不比江南差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說,肅國軍官學校和公辦義務學校的學生們是很有福氣的,不僅可以免費上學,而且伙食是絕對的不錯,以肅國發達的畜牧業,絕對可以保證頓頓都有肉。這與中原大地上的一般百姓比起來簡直就是天堂,他們可不是頓頓都能吃上肉的主,一個月吃幾次就很不錯了。

不光是學校,就連肅國的普通百姓也可以每天都吃上肉,因為肉在肅國真的很便宜,尤其是羊肉這種適合在草原上放養的動物的肉,與內地的價格簡直差了好幾倍。朱楧的大畜牧場建設好之後,不僅保證本國的需求,還向外出口各種肉類,出口的物件自然是明朝的九邊地區。那些軍漢們辛辛苦苦種田練兵打仗,誰不願意吃點好的,肅國的肉類味道正宗,價格也很公道,實在是不二的首選。

朱楧將賣肉掙來的錢在用來投資其他行業,或者從內地直接進口肅國所需要的鹽鐵等戰略物資,使得手裡的資源全都有效運作起來,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為肅國的建設舔磚加瓦。

朱楧和三個隨從與四個軍校學員拼了一桌,那四個軍校學員也不認識朱楧,自然不跟他講究什麼禮儀,拿起白面饅頭,就著燉羊肉和那幾個菜,狼吞虎嚥的吃了起來,邊吃還邊講著今天訓練的事情。

“今天跑得那五公里可把我們累死了,聽說這只是最基礎的訓練,咱們那位大王要求可真高,比皇帝陛下要求都高。”一名學員邊就著羊肉啃饅頭,邊對身邊的同學吐槽道。

“瞧你那點出息,大王養著咱們是幹什麼的?還沒讓你上陣殺敵,讓你跑幾步就受不了了?”

“就是,讓你跑幾年,把身體練好了,將來娶了媳婦兒才不會被人家嘲諷啊。哈哈哈。”

“去你大爺的,老子現在娶了媳婦也比你強。”最一開始說話的那名,被人嘲諷地臉上一紅,氣的拿筷子甩了剛才那人一臉。

“幹什麼?幹什麼?王上辛辛苦苦給你們打糧食是讓你們胡鬧的嗎?不想吃滾出去!”在食堂裡監督的教官看見這副場景,虎著臉大罵道。

這幾名剛才還在打鬧嬉戲的學員聽到教官這一生暴喝,嚇得誰也不敢出聲,貓一樣的開始低頭吃起飯來。

因為按照朱楧的規定,學生在學校要無條件服從教官的指示,否則就會受到很嚴厲的處罰,輕則扣學分不能畢業,重則吃軍法,由學校報請朱楧給予其軍紀處理,還會在你小子的檔案上勾上兩筆,從今往後你要是想升官那可就難了。

吃飯時間只有一刻鍾,朱楧一言不發,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吃了幾口,便和學員們一起退出了食堂。

晚上,朱楧沒有回去,而是在軍校找了一間單間住下來,因為他晚上還安排了其他的專案,想要留在這裡看看效果如何?

經過五公里越野在內一系列專案的折騰,訓練了一天的軍官學校的學員全都累了個夠嗆,學校發出睡覺的訊號之後,一個個地就都攤在床上呼呼大睡起來。

沒想到還沒睡多久,宿舍的門被“嘭”地一聲踹開了,一名教官虎著臉大罵道:“都快起來,鼓聲響完之後還不到操場集合的,一律扣學分。”就跟這些學員都欠了他家錢似的。

“什麼情況啊?還讓不讓人活了?”一名學員嘟著嘴抱怨道,還沒睡醒就被人搞起來,那種感覺真是氣得要死啊。

“你廢什麼話?趕緊給老子起來!到時候扣完了學分,畢不了業怪不了別人!”那名教官又扯著嗓子大喊了一聲,這一聲暴喝估計可以將整個宿舍的學員都吵醒了。

那些學員雖然極其不情願,但是事關自己的前程,不得不硬著頭皮起來,匆匆穿好衣服,向著操場走去。

不愧是根紅苗正的軍官子弟,鼓聲響完之前全都集中到了操場的中央,而且是穿戴整體,整整齊齊地站在那裡等著教官的訓話。

“你們太慢了!照著這個速度到了戰場上早就讓人掏了你們的老窩了!現在訓練夜間行軍科目,所有人點起火把,跟著排頭的教官走。先跟你們說清楚,我們去的可是祁連山腹地,你們誰要是沒睡醒掉隊了,被老虎吃了,那可怪不了別人!”教官依舊是對他們不滿意,一副別人欠他錢的表情虎著臉大喝道。

三千多名學員沒有人敢違抗命令,全都轉過身去,舉著火把,跟著排頭的教官行軍。

這是朱楧制定的訓練方法,開始的三個月是人間地獄,會讓這群軍官子弟後悔來到這裡,目的除了鍛鍊他們的體能武藝之外,還有鍛鍊他們極強的戰鬥意志,否則稍微遇到一點困難就想要放棄,那能成什麼氣候,那絕對不是自己要的鋼鐵一般的軍隊。

“快走!快走!你們當中誰要是受不了了,就喊報告退出,退出之後就不用再受這份罪了。當然,你們的世襲職位也不能繼承了,得交給你們的弟弟繼承,你們就只能做一個普通的軍戶了。有沒有要退出的,喊報告!”那名教官邊走邊衝著這群學員戲謔道,雖然嘴上在喊著讓他們退出,但是誰都能聽出來,這是在給他們打氣,明白著告訴他們,退出之後,飯碗就沒了。

這三千名學員沒有一個應聲,全都一門心思地向前行進。

朱楧也早已經起來了,當然他是不會去跟這些學員拉練的,只是在後面遠遠地看著這群為了他家鐵打的江山還在拼命努力的人,這種感覺真的很爽。(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