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朝當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433章 大明九塞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33章 大明九塞王

武英殿。

退朝之後,老朱的工作尚未結束。

除了重要奏摺,他還要過目一遍外,還有朱棣的書信。

“父皇,兒臣以為,邊塞重地,僅有四名塞王,未免有些捉襟見肘!”

“十七弟屢立奇功,卻沒有修養時間,兒臣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無法為其分憂。”

“二哥犯錯,終日不出王府,僅剩三哥,兒臣與十七弟,北伐理應以宗室為主,如今宗室略顯疲敝。”

“父皇,元廷滅亡,歷歷在目!兒臣可割讓北平給其他兄弟,望父皇增加宗藩力量!”

“兒臣,朱棣敬上!”

看過書信之後,老朱皺眉不語。

其他兒子,幾乎都被封在中原內陸,塞王指責至關重要,唯有能力出眾的皇子,才能被委以重任。

不過親王朱樉犯事以後,這個塞王之名,幾乎名存實亡。

西安府的兵,深知要讓燕王去率領。

“妹子啊,你走的太早了,留下咱天生勞碌命!”

朱元璋仰望星空,自嘲一笑,他想念馬皇後。

帝王家事即國事,可如今他卻連個商量的人都沒有。

朱棣所說不無道理,當初朱元璋設立藩王制度,就是要增加大明宗室力量。

邊塞之地,更是至關重要。

“父皇,為何不用晚膳?”

朱標一臉笑意前來,卻看到父皇愁眉不展。

“咱今日吃不下,你先退下吧,讓咱單獨靜一靜。”

“是,兒臣告退。”

朱標心中一痛,定是四弟的書信,令父皇如此。

可惜,大明太子爺沒有偷看的習慣,根本不知道其中內容。

——

北平城。

道衍和尚怡然自得,對面依舊坐著老丟頭袁珙。

“你說,貧僧這一計如何?”

“你朱權不是能打麼?拿下大片的封地,貧僧就交給朝廷處置。”

“如今朱權佔據大寧,建州,金州,還有即將到手的蝦夷!”

“貧僧只需要一支書信,便能讓他前功盡棄。”

道衍和尚想到此處,不由地露出笑容。

他以天下為盤,眾生為子,要講朱權玩弄於股掌之中。

先讓朱棣一封書信,直言宗室力量薄弱。

以正常人的思維,肯定要看看藩王具體的封地範圍。

這一看不要緊,很容易發現,寧王的地盤,簡直是恐怖如斯。

大寧周圍之地,無論是韃靼,還是瓦剌,都表示不敢前來放牧。

再看建州女真,人家擺明了要當寧王的忠犬,更是成立白虎旗,主動成為四象之一。

再看金州衛指揮使徐剛,打扶桑人很是過癮,跟著寧王殿下有肉吃啊!

金州港口的生意,幾乎都是圍著大寧轉。

更別提,即將到手的蝦夷與琉球半島。

任何一個上位者,都不會容許朱權這般做大做強。

你這般有能力,最後威脅朝廷怎麼辦?

中央與地方的矛盾,向來如此。

過於羸弱的地方藩王,根本指望不上他們保護朝廷。

可太強大的藩王,卻又會引得中央猜忌。

袁珙皺眉道:“道衍!寧王並無反意,你這是在挑撥離間!”

寧王不從,那便是心生反意。

若是遵從上意,換了誰心裡都會不舒服。

就連跟著寧王出征的晉王朱棡,都得到了土默川的管理權,轉了個盆滿缽滿。

“呵呵,朱家父子的關係,就不是貧僧所能觸及。”

“燕王殿下的白帽子,貧僧誓要讓他戴上!”

“袁珙,良禽擇木而棲,你現在與我共同輔佐燕王,不失為一樁美談!”

袁珙身為著名相士,能睡會道,又精通政務,是道衍和尚垂涎的人才。

可惜,此人浩然正氣,絕不願意與道衍同流合汙,禍亂大明天下。

“道衍,我袁珙身為一介相士,尚憐憫天下蒼生!”

“你修佛?修了一身狗屁!”

道衍和尚並不氣惱,笑道:“是非功過,自有後人評說!貧僧要施展一身所學,才不枉此生!天下蒼生?與我何幹?”

——

大寧。

朝廷的御使前來,還是老熟人方孝孺。

只是這次方孝孺,臉色鐵青,更是帶著一絲愧疚之色。

“寧王朱權聽旨!”

“奉天承運,皇帝召,曰:寧王朱權多立戰功,開疆拓土,實乃我大明之幸!”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然藩地過多,唯恐寧王勞累,特增添分封諸王!”

“衛王朱植,改封遼王!大寧以西草原之地,廣寧州盡為遼王封地!”

“慶王朱栴,執掌金州衛!”

“欽此!”

轟!

大寧群臣聞言,大腦一片空白!

如今皇上一封諭旨,幾乎將他們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

朱植改封遼王,將朱權攻下的韃靼地盤,盡數作為封地。

金州衛生意剛有起色,直接貴慶王朱栴掌管,大寧以後還有生意做?

楊士奇,楊文,夏原吉三人更是心有不甘,他們雖然加入不久,卻已經對寧王府有了歸屬。

殿下,何故遭受如此不公對待!

天理昭昭!

“臣,朱權謝主隆恩!”

朱權目光坦然,叢容接過聖旨,依舊面帶微笑。

“寧王殿下!微臣無用!”

方孝孺面帶愧疚之色,朱權卻發現,其臉上有一處碰傷。

“方先生,你臉上……”

“不怕殿下笑話……微臣於朝堂之上,頂撞皇上,被皇上拿起硯臺砸了,好在皇上沒有用力……”

呼 ……

朱權心中感動,“以後莫要因為本王的事起得罪父皇!”

“此乃家事,不必如此。父皇所作所為,本王都能理解。”

轉念一想,自己發展的有些過快,朝中耳目眾多,但凡有人提醒,老朱都要有所動作。

晉王朱棡的土默川,同樣被朝廷收回,就連宣府都被尚未就藩的谷王朱橞分走,豈不是更冤?

“太子爺,也因為此事,被皇上責罰……父子二人在微臣離開之際,還沒有說話。”

大哥!

朱權大呼:“楊士奇,拿紙筆來,本王要親自寫信!”

“方先生,還請你辛苦,明日啟程返回應天府,將家書交給大哥!”

朱權越來越覺得不對勁,那個幕後之人,再次對他們兄弟二人出手!

此番,若是處理不好,甚至會讓大哥與父皇新生間隙!

“罷了,本王親自前去!”

“殿下,藩王沒有徵召,不得入京!”

事情從急,管不了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