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回到明朝當藩王最新章節列表 > 第711章 寧王苦心,允炆難知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711章 寧王苦心,允炆難知

出走海外?

朮赤大笑道:“不錯!去扶桑人那裡當個土皇帝也不錯!到時候為兄與你一同前去!”

“你若是不在大寧衛,我要這指揮使的地位有何用?還不如看著盤燿我兒長大!”

朱權搖了搖頭,輕笑道:“我說的海外並非是扶桑,而是更遠的地方。那裡的人金髮碧眼,有大本鐘,還有所謂的盧浮宮。”

“我想要去征服這些地方,對,沒錯!以一個征服者的姿態!”

“以後啊,那裡就會成為大明駐英吉利,法蘭西辦事處,哈哈哈哈!”

朮赤自然不知何為“辦事處”,但卻覺得此時的安達,彷佛充滿雄心壯志,願與天公試比高。

“安達,到時候你我一同前去如何?”

朮赤笑道:“韃靼已滅,父汗與大汗的仇也已經報了。其實我不想再留在大明了。”

“除了你,恐怕沒有人能真心對待我的部族。與其強留在此地,還不如早些去別的地方,開啟新的生活。”

兄弟二人都動了離開大明的心思,朱權清楚,一旦大哥即位,為了鞏固皇權,削藩是必不可收的步驟。

大宗正給了晉王朱棡,副宗正給了燕王朱棣,就是出自朱權的手筆,將二人與宗室捆綁在一起,若是某一日有人造反,勢必會被天下人擊之。

即便大哥信任,但朱權也要表現出態度,對他而言最好的選擇就是出走海外,徹底讓大明寧王消失在中原。

“安達,說這些話,還為時尚早。”

朱權輕笑道:“你我還有一個對手需要解決——帖木兒汗國!”

朮赤點頭答應,“有安達你在,千軍萬馬敵將在,探囊取物有何難?”

二人大笑,再次配著夕陽西下飲酒。

———

應天府。

朱允炆看向手下眾人,文有齊泰,黃子澄;武有李景隆,呂鷹。

這些都是徹底投靠他的人,也是將來他作為皇太孫的根基。

可惜那方孝孺和徐輝祖不識抬舉,並未接受朱允炆的好意,甚至沒有要前來的意思。

這二人都表明了態度,只會效忠大明的主君。

換句話說,你朱允炆當了皇帝,我們自然會來投靠,否則就免開尊口。

不過在允炆眼中,卻是這二人與朱權關係親密,因為自己疏遠了朱權,才選擇不與自己交流。

“舅父,曹國公。皇爺爺與父親,冊封三叔為大宗正,四叔為副宗正。”

朱允炆皺眉道:“以後宗室之事,由他們二人負責,包括我等皇子皇孫的課業,他們甚至有權過問。”

呂鷹不假思索道:“皇上此舉不過是為了安撫人心!畢竟太子殿下繼承大統,乃是眾望所歸!”

李景隆轉了轉眼珠,笑道:“我倒是覺得,皇上這步棋走的甚是精妙!大宗正與副宗正都與皇室捆綁在一起,將來也不必害怕他們謀反。”

對於這二人的回答,朱允炆並不太滿意。

“齊先生,黃先生,我想問問,為何此次冊封,沒有寧王叔。”

聽聞此言,齊泰和黃子澄相視一眼,看來相對於晉王和燕王,皇孫更重視寧王。

齊泰畢竟在官場摸爬滾打多年,拱手道:“在下以為,皇上可能有兩層意思,”

“其一,皇上信任寧王,知道他不會對宗室造成任何威脅,所以沒有束縛寧王的意思。”

“其二,皇上同樣忌憚寧王,只是想到了處理寧王更好的辦法。”

“晉王與燕王沒有了朝廷的軍餉,實力定會受損。可是寧王就不一樣了,他大寧衛的琉璃寶器,甚至已經遠銷海外!”

“更有坊間傳聞,那望明煙也是出自寧王之手!想要鉗制寧王,可比晉王和燕王難得多!”

黃子澄和齊泰都是堅定的寧王威脅論擁護者。

二人早已看清了諸位藩王的實力,寧王若是有不臣之心,甚至能割據大寧衛,稱霸一方!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建州的白虎旗,早就宣誓效忠寧王,還有兩次受到寧王支援的朝鮮,更別說還有最近剛被收服的廣西土司狼兵。

“皇孫殿下,寧王只可安撫,不可與之力敵。”

黃子澄嘆氣道:“好在削藩之事,會由太子殿下先行主導,我等只需要觀摩即可。”

朱允炆皺眉道:“小皇叔最好莫要留在大明!否則即便父親不動你,我也會動你!”

———

泰寧衛。

阿魯臺收到了熟人的書信,此人曾經是瓦剌三大將之一的馬哈木。

後來在西安府被寧王朱權所敗,隱姓埋名藏匿於明軍之中,學習明軍戰法。

化名哈爾木後,在韃靼屢立戰功,又成為了鬼力赤的左膀右臂。

現在韃靼覆滅,他卻不知所蹤,如今終於有了訊息。

阿魯臺緊張開啟書信,對其而言,可不相信馬哈木寫信時為了敘舊。

“安達阿魯臺親啟。明廷勢強,我等長生天子民,只能委曲求全,苟活於此。”

“如今同為汗國後裔的帖木兒大汗,打算招攬賢才。”

“安達勇武,加之用兵如神,何不出逃明廷,與我一同為帖木兒大汗效力?”

“屆時大汗統一草原,南滅明國,我等盡可以瓜分明廷珠寶,豈不美哉?”

阿魯臺隨手將書信扔進了火盆中,他現在處境可謂是相當尷尬。

泰寧衛處於朵顏衛與福餘衛之間,即便阿魯臺有不臣之心,也會被朮赤和納哈出聯手剿滅,甚至沒有還手的機會。

阿魯臺有過短暫的心動,可隨即便釋懷。

他有野心,卻並不傻。

投靠帖木兒汗國,無異於與虎謀皮,他們早就已經不是長生天的子民。

多年的文化隔閡,使得帖木兒汗國根本難以蒙古人和中原人的文化價值觀。

簡單而言,蒙古人與中原人無論怎麼打,都是自家人的事。

可若是帖木兒汗國前來,就像一個陌生人,突然闖進了別人家,最後的結果是被兩位主人聯手趕走。

“馬哈木啊馬哈木,你願意當狗,就莫要叫上我了!”

阿魯臺冷笑道:“不過朱權對我如此軟禁,此事我也不必上奏朝廷,就讓你們狗咬狗一嘴毛吧!”

阿魯臺想到此處,又繼續品味香甜的馬奶酒,喚來舞妓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