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關明,他的身世更慘一點,父母出車禍遇難,舅舅不疼姥姥不愛,送到孤兒院去。"
“這些孩子天性並不壞,只是因種種原因,才或多或少染上惡習,相信透過我的教導,他們會走上正軌。”
假如換個說法,恐怕劉宇琦當場就懟回去了。但如今,劉宇琦對這句話,卻是十分自信。
回頭一看,只見千卉在客廳裡彈琴,孩子們圍成一圈,閉上眼睛,伴著千卉唱著讚美詩。
生活之河,歡樂之河,緩慢地穿過我的心窩。
“我要唱那首歌,唱一首天歌。”
這一幕,劉宇琦只感覺到千卉和孩子們的歌聲,溫暖了他的心房。接著,在千尋的帶領下又遊覽了整個別墅,看得出來千尋確實下了血,這原本應該是千尋未來的婚房,結果卻讓千尋改頭換面,改成了總部,小健身房、搏擊室等裝置一應俱全。
漫遊別墅,劉宇琦總是面帶微笑,無論千尋的計劃是否成功,劉宇琦都相信千尋正以自己的力量溫暖著這個世界。
那時候劉宇琦從來沒有想過,終有一天,這個不為人所看好的千面魔道,竟然會成為華夏首屈一指,領**的武學團體…
好像劉宇琦一踏上三樓,就聽見“砰砰!”隨風而去的,是漫天的禮花和綵帶,隨風搖擺,隨風律動,飄落。那兩個身穿米黃色禮服的少女,看上去有些嬌嫩,她們過來給劉宇琦獻花。
“歡迎魔君大人來魔道總部”,孩子們都鼓掌歡呼,非常默契,顯然是經過了多次彩排。
孩子們簇擁著,劉宇琦和千尋來到客廳。坐在中間的位置上總共有兩把椅子,一把周身凋刻著栩栩如生的黃龍,兩邊都有扶手,整體色調為金黃色,就像古代皇帝的御座“龍椅”;另一把比較樸實,周身凋刻著一頭蓄勢待發的勐虎,整體尺寸也要小一些。
進入座位後,四個少女分成兩個小組,一個左一個右在劉宇琦和千尋的旁邊。一個男人端著茶水,另一個男人端著點心,如此貼心舒適的服務,貴族們可從來沒有過。
接著,燈光突然熄滅,旋即有一束白色的燈光照射在客廳中央。接著,十數個穿著鮮豔豔麗、頭戴花冠的少女紛紛走上臺,依次站好,向劉宇琦的位子深深鞠躬。
《武道三千年》獻給我們最喜愛的魔君大人,也獻給帶領我們做大做強的千尋大人。
領頭的花童說,旋即背景音樂響起,看得出音響不止一處,頗有股樂感。一開始的音樂比較低沉,悠長,婉轉,花童們的舞蹈也比較優美,她們踏著輕盈的步子,散發著少女的荷爾蒙。
劉宇琦只覺得一絲汗顏,便衝著千尋輕聲說:“可恥的誇獎你小子,這還不記得嗎?本人投資機構的本意,不是為了當皇帝。”
千尋灰熘熘地笑著,“宇琦哥,我不是這個意思。秦瓊那小子以為你老人家是好樣的,所以才精心佈置了一番。誰曾認為你對那件事根本不感興趣呢?”
"……"劉宇琦十分無奈,"把這兩把椅子賣回去吧,人家還以為咱們是傳銷,給這些孩子洗腦呢。"
好吧,"
3分鐘後,音樂突然變得急促、迅速、激烈、充滿激情,花童們的舞蹈也突然變得狂歡起來,如此突然的轉換,就像突然從一個名曲轉到另一個名曲一樣。
看見一群花童從懷裡掏出一把塑膠匕首,把刀法弄得一連串。全套動作施展下來可謂如虎添翼,一氣呵成,沒有一點拖泥帶水,也沒有絲毫猶豫,有的只是如同秋風掃落葉般的乾脆利落,與快刀斬亂麻式的直截了當!
光看外形,和春風化雨刀法還有幾分相似,不過相似的只是一兩招,其餘的都是目不識丁。但是這也可以理解,畢竟她們大概也要排練幾天,能達到這樣的水平已經很不錯了。
接著又有許多節目,如舞獅、武術、川劇等,可以說這些孩子們的才藝,全被挖掘出來了。總體水平雖然比較一般,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經驗的積累,總有一天會達到專業水平。
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節目,一個男的和一個女的走上舞臺,上身穿白色的襯衣,**穿黑色的連衣裙,非常正式。
”黑暗的夜晚,誰哭?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迷失的是誰?”
最後,我們終於迎來了超級兵王,他要點亮自己,照亮前方!
一道絢麗奪目的晴天霹靂突然打在了劉宇琦的心絃上,旋即又在體內以樹枝般的閃電般釋放!歌曲倒像是原作,千尋說是自己親自譜寫,填詞,內容卻是歌功頌德,吹噓劉宇琦的美名。
“你小子全知道拍馬屁,我又不好這口氣。”怎麼看都像是傳銷的現場,坦白的說,劉宇琦還是有些不習慣。
千尋無奈地笑了:“孩子們是自願的,和我沒有關係。”
正好這幾天江知語不在,劉宇琦也可以住在這裡了。千卉都囔著也要一起住進去,於是千尋便為他們安排了房間。
每一個團體成員都有自己的頭銜,大多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如“戰神呂布”,“神探狄仁傑”,“常山趙子龍”,甚至還有玉皇大帝。坦率地講,劉宇琦還真以為自己已經來到了電子競技比賽的現場。
然而這些日子,劉宇琦的身心確實得到了放鬆。日常生活也很有規律,確切地說,應該是千尋為他量身定做的日程表太過完美。
早上7點,住在別墅的孤兒院的孩子們在洗完澡後,會端坐下來聆聽劉宇琦的教誨,內容無非就是什麼“天天好學”,什麼“少壯不努力,長大成人送快遞”。
正午的時候,劉宇琦會給孩子們傳授最基本的武術,也就是基本的功法,比如扎馬步,氣聚丹。對此,劉宇琦已是老生常談了,他有著一套比傳統教學方式更現代、更完善的習武方式。本想後來用來經營兵馬俑,沒想到居然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