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01.悲催的柴進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01.悲催的柴進

柴進是大周世宗柴榮的子孫,自當年趙匡胤陳橋兵變,篡位成功,把後周天子給趕下臺了,作為讓後周天子老實下臺的一個政治交換,就許給了後周天子子孫一塊丹書鐵券,意思就是江山給我,我保你世代平安富貴犯罪也沒事兒。

有了這麼個寶貝鐵傢伙,柴進就可以被豁免很多罪狀,小旋風因此才能夠仗義疏財,什麼樣的通緝犯都敢收留在家,豹子頭林沖、及時雨宋江、行者武松等人是因此在柴進家裡住過。不僅如此,柴進的丹書鐵券是名副其實的情節鑰匙,最後柴進受困高唐州,被太守高廉陷害,也是因為丹書鐵券被權勢熏天的太尉高俅的兄弟高廉徹底看扁所致。真是應了原著中“脂唇粉面毒如蛇,鐵券金書空裡花。可怪祖宗能讓位,子孫猶不保身家。”這首詩的描述。

這鐵卷丹書,其實也不是宋太祖趙匡胤原創的,早在漢朝初年,劉邦就已經弄出了這一套流程。

當時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以後,與功臣們訂立了丹書、鐵契、金匱、石室。而這其實是一連串的保護設施,首先是確定給予功臣的富貴獎勵,什麼公侯啊封地啊住房啊什麼的,然後用丹書的形式寫在鐵板上,然後藏在金匣子裡,最後封在石頭屋子裡,完成這一整套又是鐵又是金又是石頭的流程,意思就是我漢高祖給你們功臣的富貴,那是非常牢靠的。

最初的丹書鐵券就是這麼一個獎賞文書。到了南北朝時期,開始增加了“免死”的功能。到了唐宋時期,丹書鐵券的功能基本完善了,就是現在柴進手裡的那個東西。

就曹巖所知,目前存世最早的鐵卷丹書,應該是唐朝末年唐昭宗賜給錢繆的那一塊。

錢繆當時幫助唐昭宗鎮壓了威勝軍節度使董昌的叛亂,唐昭宗非常激動,就給錢繆發了這麼個丹書鐵券,內容是唐昭宗給他的詔書,全文333字,全部是金字鑲嵌於鐵書之上。內容可以說是非常鼓舞人心,唐昭宗許給錢繆本人九次免死的機會,錢繆的子孫也有三次免死的機會,而且還表了個決心,說哪怕長江黃河乾涸了,泰山華山倒塌了,大唐皇室也會記得錢繆的功勳,保住錢繆一門的富貴。

不過在後來人看來的話,這丹書鐵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日後反悔食言用的,上面寫的東西基本不可靠,而且是往往寫的越誠懇越邪乎,越不可靠。畢竟,不心黑手狠的帝王家,在華夏兩千年帝王史上就沒出過一兩個。唐昭宗的這個丹書鐵券寫的這麼誠心滾滾,估計不是因為他不想兌現,就是因為他根本沒辦法兌現。就好比“條約就是用來撕毀的”這句話,便足以證明這玩意兒其實並不好用。

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就在錢繆獲得這個唐朝丹書鐵券之後第十年,唐朝就滅亡了。

前繆自己的免除九次死罪的恩典估計也沒用完,兒孫的就更不用提了。

丹書鐵,是既有用又無用。說它有用,是說真能帶來富貴和平安,說它無用,就是當皇帝下狠心要幹掉人的時候,這玩意一點用都沒有。明代在這方面就表現得特別明顯:明太祖朱元璋御賜丹書鐵券的功臣有李善長、徐達、李文忠等34人,然後大殺功臣之後,丹書鐵券也隨著抄家被收回了。相比以前的朝代,明代的丹書鐵券特權減少了,很少有免死九次的,一般也就是減免一次到三次,而且一次居多,另外子孫犯罪也不能豁免,謀反也不能豁免。

看起來是皇帝對功臣們更刻薄寡恩了,但是反過來說,這也說明皇帝至少在頒發丹書鐵券的時候是想真正兌現一下許諾的,所以才這麼現實,福利這麼少。儘管如此,明代的丹書鐵券存世的也極少,除了我們說的朱元璋大殺功臣消滅了一批之外,主要還是因為免死次數太少,大部分都在當事人活著的時候就用掉了,或者還有被皇帝幹掉時收回了,還有一些則是在明清交替時被清政府徵收銷燬了。

而從現在看來的話,柴進起初依靠丹書鐵券收留逃犯無視王法,再到如今被權貴陷害連丹書鐵券都被人藐視,足以說明北宋走到今天這一步,政治制度已經近乎崩潰,這種崩潰已經讓上至前朝顯貴下到販夫走卒都無路可走上梁山的地步。

而柴進呢,說實話吧,曹巖其實已經都很清楚,柴進是看不上梁山的。

仔細對比一下就清楚了。

梁山最大的幾個團伙,二龍山、清風山不及他的勢力;林沖、魯智深、武松,甚至是宋江盧俊義,不如他的威望。如果說公孫勝是半仙之體,而他則更是位“真神”。

原著中,因為宋江有了柴進,天下門客對梁山有了另一番認識,反觀現實的資源整合與團隊建設,這其中大有內涵。如果沒有柴進,宋江當然也了不起,他再江湖上也是廣有名氣的,但逛遊名氣有什麼用?這江湖上有名氣的人還少嗎?初期的梁山,確實是依靠宋江等一幫人的打打殺殺,“個人魅力”,以及坑蒙拐騙發展起來的。但到了後期,好漢們不斷主動投靠,這就不全是梁山本身的功勞了。

主要還是因為柴進,柴進可是真真正正的大牛逼貨,身上自帶光環,有了他的加盟,才讓樑上補足了最大的短板,引得八方好漢來投。

縱觀整個水滸,能被稱為大官人的不少,其中大多數都是自稱大官人,實際上是完全不夠格的,夠格的只有盧俊義。而“大官人”對於柴進來講,更多的是謙稱。

不過上了梁山,任何人的“大官人”稱謂都沒了,只剩下柴進。

柴進上梁山本質是無奈,實則徹頭徹尾的看不起梁山。

所謂的梁山好漢,其實就是一群在正常社會中混不下去的人,被逼無奈了,才只好上梁山,做所謂的好漢。但凡是在正常社會中還能混的動的,根本就沒願意上梁山當強盜的。就像林沖朱仝這些人,寧願坐牢也不願意上梁山。柴進既有錢,又有社會地位,手握丹書鐵券,是前朝皇帝的嫡派子孫。也就是說,要不是後周完蛋了,柴進現在說不定就是皇帝,最差最差,也是個千歲王爺。

最直觀的表現就是高廉的小舅子殷天錫欺負柴進的叔叔,李逵見了,大怒,說道:我要替你砍了這個鳥人!柴進聽了,卻嘲笑道:別亂殺人,“這裡是禁城之內,怎比你小寨裡橫行?”

不錯,再柴進眼裡,梁山就是個小寨。

說白了,柴進仗義疏財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江湖高手弄成自己的手下,然後讓他們天天比武給自己看,給自己找樂子玩。雖然話言重了一些,但是確實這樣,林教頭剛進了柴進的莊子,兩位教頭的比武及柴進對兩位教頭前後的態度足以說明。

不過,柴進貴在自知之明,雖然有著當大哥的資本,但是自己知道自己不是當大哥的料兒。

自古及今,無論辦什麼事都需要錢,錢永遠是一個好東西。柴進有那麼大的莊園,每年都收好多租錢。柴進家裡養了那麼多人,應該很容易就能拉起一支隊伍。可是,柴進卻沒有交情很深的朋友,人家盧俊義還有一個忠實的隨從燕青呢,柴進卻始終是一個人。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這還是因為他的身份。

首先他的出生太高貴了,一個出身高貴的人,他看人往往是從上往下看的,那種居高臨下定的眼神很容易傷害人的尊嚴。林沖初見柴進,謙卑地自稱“小人”。大家是怎麼稱呼宋江的?哥哥。稱哥哥,說明是兄弟。稱小人,那關係一下子就拉開了。柴進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很容易跟大家拉開距離。有距離,就結不成感情。其次是柴進沒有野心,他之所以沒有野心,乃是因為他的天生富貴,一個富n代。生活富足,他根本不用為生計發愁,就算什麼都不做,他一世榮華富貴也是完全沒有問題的。這麼一個沒有野心的人,自然而然就做什麼都不會去用心。柴進是一個無所用心的人,他沒想過要結交誰,也不屑於與人結交。所以,一批又一批的好漢來到柴進莊園,一批又一批的好漢離開柴進的莊園。大家都是過客,在柴進這裡得到好處,然後離開。

而柴進呢?他也有收穫啊,起碼他玩樂的興趣得到了滿足,而且還能小小的給北宋添個堵。反正他不起兵造反,也不鬧事兒,就算有人問起來,他也大可以一推二六五,說自己並不知情。因為沒有確鑿證據,所以朝廷還不能說他就是起兵謀反,事實上他真的沒有這麼做,完全就是小打小鬧給這些所謂的英雄好漢提供點飯菜和盤纏,這些盤纏也不是說有多少,好漢們拿到錢也成不了事兒,所以朝廷對他完全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加上丹書鐵的存在,他一直以來都沒什麼問題。

但現在不一樣了,高俅是個沒城府的人,畢竟起出身已經決定一切了。而他的親戚,雖然雞犬升天,但其實也都是一些肚子裡沒有二兩油的貨色。如果是一般的大臣,稍微念過點書的,也多少還要些臉面,吃相不會這麼難看。但高廉就不同了,高廉是高俅的親戚,也是個不學無術的貨色,他才不會管那麼許多。原著中還有殷天錫被李逵打死的戲碼,說是高廉為自己的小舅子報仇,還多少說得過去那麼一點點。可這一世,就沒有那麼多彎彎繞了,殷天錫就是要強奪豪宅,柴皇城先是被拿下入獄,柴進握著丹書鐵過去想要救自己的叔父,結果高廉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把柴進也拿了下來。

反正他背後有高俅,以高俅如今的權勢,是完全可以不用把柴進放在眼裡的。

而事實如此,柴進被下獄了,有人說過什麼嗎?宋徽宗甚至都不知道這個事情,朝中的大臣也不會有人為了替柴進說話就和高俅去對著幹。這不是敢不敢的問題,而是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

從這裡也看出柴進為人的失敗了,他這個人呢,其實是不錯的,但就是因為他本身出身高貴,看不起三教九流,同時又閒雲野鶴慣了,從來不與任何人結交,當然了,就是他有心結交,朝中大臣也未必願意和他產生瓜葛,但只要用心,好歹還是能認識一些人的吧。關鍵時刻,別的不說,這些人站出來,一頂“柴進乃是前朝遺脈,太祖有言……”等等的大帽子丟出來,還是能讓不少人投鼠忌器的。

可現在,就是這樣一個替他隨便說上一句話的人都沒有,這就導致了明明柴進有丹書鐵,朝廷也不願意放他一馬,但因為上下欺瞞,宋徽宗壓根都不知道這事兒,完全在高俅一手操控只見,柴進就要被處死。

也幸虧時遷注意到了這這件事,及時告知了曹巖。

曹巖要救柴進,理由也很簡單。

“柴大官人,在咱們梁山草創初期,給予了很多的幫助,可以說沒有柴大官人就沒有最初的梁山,只衝這一點,咱們也應該救下他。其次,他一直管理那麼一個諾大的莊園和巨大的產業,在錢糧管理方面有一定的能耐,現在咱們梁山人口激增,錢糧管理方面的工作越來越複雜,杜遷兄弟和扈成兄弟兩人已經有些力有不逮了,柴大官人如果上山,對咱們梁山的後勤是一個巨大的幫助。最後,既然這事兒涉及到高俅,莫說柴大官人與我梁山有恩,就算毫無瓜葛,我也要去救他。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救下柴大官人,再把那高廉一殺,狠狠的打一打高俅的臉,也是好的嘛!”

他沒說,自己還有收藏癖,想要把這位柴大官人接上山。

但就他說出來的三點理由,已經讓林沖連連點頭。

“哥哥說的是,柴大官人,非救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