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42.對恥辱說再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42.對恥辱說再見

作為藝術家,宋徽宗毫無疑問是成功的,他在藝術界的每名流傳千年。

首推必然是瘦金體,宋徽宗在書法上有很高的造詣。他的書法在學薛曜、褚遂良的基礎上,創造出獨樹一幟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與其所畫工筆重彩相映成趣。瘦金書的意思是美其書為金,取富貴義,也以挺勁自詡。趙佶傳世的書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種書法作品皆流於後世,且筆勢挺勁飄逸,富有鮮明個性。其中筆法犀利、鐵畫銀鉤、飄逸勁特的《芳依翠萼詩帖》為大字楷書,是宋徽宗瘦金書的傑作。但是宋徽宗的書法存在著柔媚輕浮的缺點,這也許是時代和他本人的藝術修養所致,但他首創的瘦金體的獨特的藝術個性,為後人競相仿效。既以開創了一大流派的書體。

宋徽宗酷愛藝術,在位時將畫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國歷史上最高的位置,成立翰林書畫院,即當時的宮廷畫院。以畫作為科舉升官的一種考試方法,每年以詩詞做題目曾刺激出許多新的創意佳話。這些都極大地刺激了中國畫意境的發展。趙佶於花鳥畫尤為注意,《宣和畫譜》記錄了他收藏的花鳥畫二千七百八十六件,佔全部藏品的百分之四十四,可見其偏愛之深。

歷來關於趙佶的藝術成就,論者都以他的花鳥畫為最高。

趙佶藝術的獨創性和對後代的影響力,也主要體現在他的花鳥畫中,並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首先,物象意念安排的獨特性。經營位置為畫家的總要,所以畫面佈置因題材內容繁簡不同也有許多不同的方法。而趙佶花鳥畫的構圖,時有匠心獨運之作,由此開啟了南宋劉、李、馬、夏在山水畫構圖方面的改革先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其次,寫實技法的獨特性。北宋的繪畫理論中以氣韻為高的說法已不少見,但在趙佶時代,嚴格要求形神並舉。“有氣韻而無形似,則質勝於文;有形似而無氣韻,則華而不實”。形似以物趣勝,神似以天趣勝,最理想的境界是由形似達到神似。所謂寫生的逼真,不但要有正確的形體,還必須富有活潑的精神。。傳說趙佶畫翎毛多以生漆點睛,隱然豆許,高出紙素,幾欲活動,這正是為了由形似達到神似所作的技術性嘗試。

最後,就是詩、書、畫、印結合的獨特性。趙佶的繪畫尤其是花鳥畫作品上,經常有御製詩題、款識、簽押、印章。詩題一般題在屬於精工富麗一路的畫作上,如《芙蓉錦雞圖》軸,左下角秋菊一叢,稍上斜偃芙蓉一株,花鳥錦雞依枝,回首仰望右上角翩翩戲飛的雙蝶,順著錦雞的目光,導向右邊空白處的詩題:“秋勁拒霜盛,峨冠錦羽雞;已知全五德,安逸勝鬼管。”全圖開合有序,詩發畫未盡之意,畫因詩更顯圓滿。這首詩題,實際上已巧妙地成了畫面構圖的一部分,從中可以見出趙佶對詩畫合一的大膽嘗試和顯著成就。

畫上的題字和簽名一般都是用他特有的“瘦金體”,秀勁的字型和工麗的畫面,相映成趣。

可以說,徽宗趙佶是歷史上唯一真正擁有較高的藝術涵養和繪畫才能,並真正稱得上畫家的皇帝。

除此之外,還有他的藝術主張和收藏成就,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了後世華夏的藝術發展。可以說,單以藝術論成敗的話,宋徽宗毫無疑問是整個華夏古代都數得上號的君主。可如果以一個君主統治國家的成就而論的話……比他更失敗的人真的不多。

因為就是在他手裡,這個當時全球第一強國衰落至斯,在不遠的未來,更是會出現“靖康之恥”這樣千古難見的大事情。

什麼是靖康之恥呢?但凡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什麼靖康之亂、靖康之難、靖康之禍、靖康恥等,都是這個時間的別稱。是華夏歷史上的一次相當於著名事件,就發生於北宋宋欽宗靖康年間,同時也因此得名。又因靖康元年為丙午年,亦稱此事件為丙午之恥。在不遠的將來,也就是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汴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押解北上,東京城中公私積蓄為之一空。靖康之恥也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深深刺痛漢人的內心,就連未來的南宋大將岳飛也在《滿江紅》中提到:“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而這件事的影響有多麼大呢?

靖康之變直接導致宋室南遷、北宋滅亡,深沉刺痛漢人的內心。押解至東北的趙宋宗室上千。首先,這成了華夏歷史上很罕見的皇帝被異族俘虜的記載,成了懸在漢民頭上永遠的屈辱牌。其次,華夏婦女的節烈論,也從“靖康之難”開始被宋代道學家所注重。因為北宋後宮嬪妃、宗室婦女全部被擄往北方為奴為娼。這個恥辱使道學家們捨棄了北宋時期重生存輕貞節的觀念,轉而大力提倡婦女舍生命保貞節。由於當時的環境,這種觀念也逐漸被士大夫們所接受。到了明清之際,女性殉節的貞節牌坊日益增多,在生存與貞節之間,女性們只能選擇後者。

另外,在“靖康恥”之後,華夏就恥於議和。明朝的士大夫鑑於南宋的教訓,皆以為與滿人和談為恥。因此崇禎帝對於和議之事,始終左右為難。盧象升即告訴皇帝說:“陛下命臣督師,臣只知戰鬥而已!”崇禎只能辨稱根本就沒有議和之事,盧象升最後戰死沙場,崇禎煤山殉國。明末就在和、戰兩難之間,走入滅亡之途。

而這樣的大事件,就在不遠的將來發生,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毫無疑問就是這位可笑的輕佻皇帝。

治國輕佻,用人也輕佻,看看他用的那些人吧,蔡京、童貫、高俅……全都是奸臣之流,偏偏他還很喜愛和信任這些人,上樑已歪,下樑如何能正?

這個偉大的國度,就被這些人上上下下給生生搞垮了。

曹巖在得知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之後,就一心要改變這一切,他上梁山是為了什麼,真的是因為無處可去嗎?以他未來人的見識,就算進入宮廷,也能有一席之地。當然了,論謀略,他是比不上那些老妖怪的,可是他有很多這個世界所沒有的見識啊,混個一官半職不難,甚至他還可以從內部改變這個朝廷,他不是沒有這個機會。

但是曹巖為什麼沒有這麼做?因為他沒有時間。

現在的北宋已經走入末年,國內起義四起,國外強敵環飼,這種情況下,哪裡由得他一點點慢慢來?曹巖對北宋沒有感情,雖然宋朝確實是古代華夏最巔峰的時期,但說實話,曹巖對唐和明的感情都在宋之上,所以他不在意大宋的死活,他在意的是,靖康之恥不能再次發生。這是整個漢民族的恥辱,而不是一朝一代一家一室之事。既然趙宋官家已經無力統治這個國家,那麼就由他來做這個救世主好了。

宋徽宗要死?可以,但不能死在北面,他要死也只能死在漢人之手,自家打生打死都無所謂,打得紅白之物撒滿地也沒關係,但絕對不能讓異族得逞,更不能讓異族看他們漢民族的笑話。

當然了,後世也有一種說法,說是宋徽宗在被俘虜之後,其實生活並不算差。

比如說他晚年居住的五國城“五國城”不是5個國家的城池,而是一個地名,位於黑龍江依蘭縣城西北部。

宋徽宗是一個有才華的詩人,他愁腸百結,最終化作一首《在北題壁》:“徹夜西風撼破扉,蕭條孤館一燈微。家山回首三千裡,目斷天無南雁飛。”寫盡了有家難回的悲涼與孤獨。

同時也證明,宋徽宗父子在五國城過得並不怎麼壞。

金國人分給了宋徽宗、宋欽宗一些土地,讓他們耕耘,“給田四十五頃”,“種漪自給”。他們身邊還留著一些僕人。因此,宋徽宗父子過上了比較安穩的田園生活。所謂“飽暖思**”,宋徽宗來到金國後,還生育了6個兒子8個女兒。宋欽宗也不含糊,生育了4個孩子。

後來,隨著宋徽宗、宋欽宗的公主與金國皇族聯姻,生育了不少子女,他們的生活條件得到了改善。特別是金熙宗完顏上臺後,為了搞好與南宋的關係,比較善待宋徽宗父子,動不動就賞賜金錢,如張端義在《貴耳集》中記載:“道君北狩,在五國城或韓州,凡有小小兇吉喪祭節序,北國必有賞費。”後來還“賜第上京”,只是這時候宋徽宗已經死了,沒有享到福。

最終,宋徽宗在五國城生活了8年,一直活到53歲才因病去世。宋欽宗則在金國生活了29年,活了56歲才去世。

但這能說明什麼呢?他們被俘虜本身就是恥辱,大宋朝後宮成為北方異族的玩物,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歷史到底如何,曹巖都懶得在意,他在意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結束大宋朝的統治而且只能經由自己之手,絕對不能由那些異族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