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科幻 > 影視世界無限傳送門最新章節列表 > 267.各方好漢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67.各方好漢

田虎手下的高手,可不僅僅只有孫安、卞祥、喬道清和山士奇。

諸如房學度,李天錫,仇瓊英,馬靈等等,但還有一人,名氣不大,實力卻是超強,此人名叫唐斌,關勝的故友,文仲容、崔野為其副將。

原著中梁山徵田虎時歸順宋江,並獻壺關。

與孫安幾乎同時將同一級別的對手斬於馬下可見唐斌實力之高。

徵王慶時,力敵糜,馬犟,最後寡不敵眾戰死。糜和索超一戰是佔了上風的,否則也不會逼出秦明,所以糜有五虎裡董平秦明的實力。馬作為紀山五虎之首,參考紀山五虎排名第三的袁朗和秦明打平手,紀山五虎排名第五的滕戡和呼延灼打平手,理應有林沖或大刀關勝的實力,唐斌能力敵二將可見其實力絕對在關,林之上,唐斌之死非其武力不足,而力敵則是與兩個勢均力敵的人戰鬥,可見二人的實力加起來也就和唐斌差不多的水平,寡不敵眾的意思是由於人數多少的問題才輸了,因此唐斌實力絕對在五虎之列,而且排名刻在非常靠前的位置!

不得不說,田虎手下是有一些高手的,這也理所當然,否則他怎麼能在朝廷十數萬人的猛攻之下堅持這麼久?如果沒幾個拿的出手的武將,田虎之流,便是再強,怕也用不了多久就被朝廷剿滅了。田虎能堅持這麼久,原著中更是梁山出馬才將其剿滅,可見其麾下能人不少,普通禁軍顯然不是對手。

那麼,既然田虎這邊已經有如此多的好手了,王慶那邊,是不是也有很多高手在等著曹巖?

不用說,這是一定的了。

王慶好歹也是北宋末年四大寇之一,如今佔據淮西為王,擁八座軍州,有八十六縣之地。當然了,原著中他還是被梁山宋江所剿滅,渡江逃亡之時,為混江龍李俊所擒,押解到京師處死。

如今梁山不接受招安,甚至主動從宋徽宗的眼皮子底下逃走,這王慶也就不用面對梁山的兵鋒了,如今正在淮西和朝廷打得不可開交。

他的手下,也著實有不少的好漢。

其中最有名氣的,毫無疑問的就是杜,他是王慶麾下最重要的頭領,西陣主帥,統領全軍,亦是王慶手下第一大將,手挺一把丈八蛇矛。

杜的出場雖未有華麗出彩的旁白描述,但在這份淳樸的背後卻有著登峰造極的武藝。

在杜出陣前,衛鶴被山士奇所殺,而酆泰又剛被卞祥一槍刺於馬下,西陣連折二將,宋軍士氣高昂,此消彼長形式對西軍極為不利。就是在如此逆境下,杜元帥依舊強頂壓力奮勇出擊,體現了作為一個主帥,作為一個軍人的責任與氣節。卞祥武藝高強,又有剛斬一將之餘威,但出戰杜的卻是宋軍主帥盧俊義,這就是對等,主帥對主帥,最高檔次的對決。

縱觀整部水滸傳,倘若論一對一的較量,也許這場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巔峰之戰。

玉麒麟“馬步軍中推第一,丈二鋼槍無敵手”,所到之處無往不利,唯有這一次遇到了真正的對手。

二人你來我往相鬥五十餘合不分勝負。原文是這麼說的:杜那條蛇矛“神出鬼沒”,孫安見盧先鋒“不能取勝”,揮劍拍馬“助戰”。這些描述是對杜武力的肯定,而在盧俊義的單挑中給對方武將於出彩表現的描寫,甚至需要自家主動助戰。要知道,盧俊義對大遼四將時尚無人助戰,所以上面這些誇讚在整部書中都是絕無僅有的。僅此一戰,杜元帥的武力立於水滸最強之列已是毫無疑問。

無奈雙拳難敵四手,杜身邊又沒有強援,助戰的卓茂五合便被孫安斬於馬下,杜措手不及之下被孫安砍斷右臂,翻身落馬,最後被盧俊義一槍刺死。但需要超級戰將盧俊義和頂尖武將孫安二人合力才能殺死的杜元帥亦是雖敗猶榮,雖死無憾。

金劍先生李助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知道了。

接下來要說說王慶麾下的另一員大將,酆泰。

這酆泰,是杜手下的一員大將,他因見山士奇殺死己軍大將衛鶴,大怒,舞兩條鐵簡,拍馬直搶山士奇。二將戰到十合之上,卞祥見山士奇戰不過酆泰,拍馬助戰。被酆泰大喝一聲,只一鐧,就把山士奇打下馬來,再加一鐧,結果了性命,然後拍馬舞鐧來迎。怎奈卞祥更是勇猛,酆泰馬頭到,大喝一聲,一槍刺中酆泰心窩,死於馬下。

這裡要說一個好玩的事情,那就是水滸傳大名鼎鼎的武力怪圈。

酆泰確實是不弱,十合之上敗山士奇,而之前呢,山士奇與林沖五十餘合不分勝負。而之後,酆泰竟然被卞祥一合殺死,而且說了“怎奈卞祥更是勇猛”,可見,這又並非偶然,這就是武力怪圈。

但是,卞祥真的有這麼勇不可擋,讓人一合也接不下嗎?

倒也未必,之前梁山八驃騎之一的史進,就曾與卞祥打三十餘合不分勝負。

那麼,是否有可能合理解釋這個著名的武力怪圈呢?

其實有不少人應該注意到了,山士奇是“慣使一條四十斤重渾鐵棍,武藝精熟”,而那次與林沖交戰,他“純鋼鐵棍緊挺”,用的正是鐵棍。接下來,山士奇曾平張清,但所用兵器不明,這裡就不提了。最後,山士奇戰衛鶴,戰酆泰,用的都是槍。同樣,卞祥三十餘合平史進,是“掄大斧來迎”,用的是大斧。而一合刺死酆泰,用的是槍。這麼一分析,我們可以提出一個“兵器不同論”來解釋這個著名的武力怪圈。

但是,僅僅是兵器不同,就對武將發揮影響那麼大嗎?這就還有待進一步地研究了。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酆泰殺山士奇,卞祥殺酆泰之前,都是“大喝一聲”,這在水滸裡,應該就是武將武力最大值瞬間爆發,出必殺技的重要標誌。

所以也可以這麼認為,酆泰殺山士奇,卞祥秒酆泰,都是瞬間爆發的超水平發揮呢?還有,好好注意一下卞祥殺酆泰的過程中,二人並沒有兵器相接,這也就人不由得想起了一個很耳熟的詞語:措手不及。比如《三國演義》中關公斬顏良,趙雲刺殺高覽等等。

而卞祥秒殺酆泰,仔細看一看原著的內容的話就不難得知,雖然當時酆泰已經拍馬舞鐧來迎,但由於自身原因,並沒有進入最佳作戰狀態,或者說還沒有完全反應過來。

暴怒之下的卞祥,雖然本身實力可能並不強於酆泰,但由於已經達到了全力以赴的狀態,再加上馬快,自身行動敏捷,所以很快的完成了一合之內秒殺酆泰的完美戰績。但是在對敵史進的時候,由於史進的拼死抵抗,再加上本身並沒有完全發揮,所以和史進鬥了三十餘合。這也是對這個武力怪圈的另一種可能。

然而具體說酆泰是什麼實力,他應該是高於林沖的,也有可能高於卞祥,也就是遼國大將阿里奇左右的水平。

至於那個山士奇的真實實力,可能和花榮不相上下。

所以這個武力怪圈,其實並不怪,因為水滸世界是寫實世界,不是武俠世界,武俠世界尚有陰溝翻船的情況,寫實世界就更加有可能了。就好比拳擊運動員,即便是同重量級的兩個拳擊運動員,一個是拳王,一個是新人,但是誰能保證新人不會突然保重掀翻拳王呢?然後新人被另一個更新的新人擊敗,難道能說拳王連那個最新的新人都不如嗎?這其實也不是什麼怪圈。武器趁不趁手很重要,一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臨戰的發揮,瞬時的反應,這些都能重要,稍微哪一方面欠缺點,就可能被敵人抓住破綻,這是非常正常的。

即便是生死之戰,也不能保證每一戰的狀態都是最佳的啊。

所謂高手,不過是武藝強悍一些;而所謂名將,也不過是比普通將領更容易保持較好的狀態,因為他們經常能保持不錯的狀態,所以每一戰都能表現出很強的武力,大家也就將他當作是名將了。那些不知名的將領裡,有一些實力確實很強,但你保持不住,隨便某一戰的時候突然拉稀被人殺死,可不就沒什麼名氣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怪圈之說,純粹是胡扯,只能說,這群人,他們總體水平差不多接近的情況下,誰的狀態好,誰就能贏,或者突然的爆發打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然後一招秒殺,看上去挺誇張的,其實這很正常。畢竟戰陣之上的殺戮和武俠還有所不同,飛天遁地氣勢交鋒都是扯淡,真刀真槍,拼勇力、氣力、武力、意力,才能決定到底誰勝誰負。

為什麼五虎將不容易輸呢?就是因為他們經常保持著非常好的狀態。為什麼相對來講八驃騎的失敗機率就大很多呢?真的是技不如人嗎?或許有一定的因素,但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狀態的不穩定。如果是平時也就罷了,但如果是遇到和自己實力相當,甚至只是微微弱一點的人,若是還敢有半分大意或者不在狀態,那被對方突然搶攻然後一招秒殺,那也是情理之中的。

也就是說,酆泰擁有五虎將級別的實力,這也理所當然,王慶能成為淮西一霸,手下要沒些好手那是說不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