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原始人日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5章 銅礦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195章 銅礦

一群人在岔谷口停了下來。

這裡兩河交匯的衝擊河灘上,已經能夠看到五顏六色的各種石頭。

除開一些常見的螢石和石英石、鈣石之外,暗紅色或者藍紫色的是斑銅礦、淺灰色的的是輝銅礦,鋼灰色的黝銅礦、靛藍色的藍銅礦,期間或有夾雜青綠色的孔雀石,甚至還有紫紅色的純銅塊粒。

徐晨一邊看一邊流口水。

一群人也跟著徐晨在河灘上很快就撿了不少各種顏色的石頭。

“裡多嘎嘎!”

龍指著岔谷裡面提醒說裡面更多。

徐晨微微點頭。

此時他基本上已經能夠判斷出來。

這些礦石都是從這個岔谷之中被水衝出來的。

不過這條山谷的溪流不算大,眼下已經完全乾涸斷流了。

秋冬時節,烏族人打獵甚至採集會深入到這個地方來,但也幾乎是他們平日的最遠活動距離。

實際上烏族的主要採集範圍還是他們居住的山坡附近的河灘,而男人狩獵的範圍主要是谷口附近的大河河灘。

山裡面來的很少。

這些銅礦石有些很漂亮可以當裝飾,還有些可以當顏料。

因此打獵採集的時候,遇到好看的有用的他們也會順手撿一些帶回去,但也僅此而已。

若是用來在山洞的岩石上或者身上畫油彩,一塊石頭可以用很久,根本就沒有大量收集的必要。

最多是一些天然銅塊和孔雀石會感興趣一些,但從來也沒有主動收集的必要。

都是夏天漲水沖刷之後,等到秋冬季節來打獵採集的時候看見就撿點兒。

好看是好看,但價值幾乎為零。

就算是每次部落聚會的時候,也幾乎換不到東西,於是撿回去之後一般也是丟在山洞吃灰。

要不是因為徐晨願意用陶器麻布交換這些東西,烏族人絕對不會大老遠的花半天時間跑來專門撿這些石頭。

去年秋冬他們來撿過一些,費老鼻子勁背到巴族,也不過是換了一些陶勺調羹之類的小陶器。

有價值,但似乎也不算大,聊勝於無,因此對於烏族來說,專門來弄這些石頭也有些得不償失。

一是重,二是少。

看著這片河灘上到處都是,但就算撿完了其實也沒多少,大部分都被掩埋在河灘的泥沙下面,沒有趁手的工具,挖掘起來更麻煩。

有這點兒時間還不如去打獵,弄幾張價值更大的獸皮更簡單方便,而且還能解決食物,完全一舉兩得。

這既是烏族人的想法,也是當前的現實。

在基本的溫飽沒有解決之前,挖礦這種事是不會有主動性和積極性的。

“進去看看!”

岔谷並不算太大,已經被荊棘雜草幾乎完全遮掩。

不過在溪水沖刷的地方,還是能夠看大量散落的大大小小的碎石,這些石頭有不少帶有礦脈的痕跡,期間夾雜著一條條一層層交錯斑斕的藍色、青色、灰色等,是從山體中無數年沖刷崩塌散落下來的銅礦石。

這些大石頭歷經沖刷之後慢慢碎裂,裡面的銅礦石便會被沖刷到外面的主流河道上,然後又被帶往下游,慢慢碎裂成五顏六色的砂礫,其中或有一些堅硬的孔雀石和原銅礦粒,也便被攜裹掩埋進入泥沙之中。

這條岔谷並不長,只有兩三裡的樣子。

但往裡面走了不到一半就無法前行了,前面已經被大量崩塌的碎石完全堵住了去路,荊棘藤蔓雜樹橫生,基本上無法通行。

不過山谷之中的各種銅礦石更多。

隨處都能看到。

一路進來,在徐晨的提示下一群人找到了不少看起來純度不錯的銅礦石,還有不少孔雀石和原銅礦粒。

眼下他已經能夠斷定,這條小山谷,就是一個銅礦富集區。

雖然儲量無法判斷,但完全具備開採價值。

只是怎麼開採,開採出來怎麼冶煉處理還需要想想辦法。

最方便的自然是就在這山谷附近找個地方建爐冶煉成銅塊運出去。

不過這就需要安排不少人在這裡專門開闢礦場,形成一個專業的基地才行,在眼下都還吃不飽飯的前提下,這個方法無疑代價最大,涉及到居住、安全、食物、工具等等,一切都得安排妥當,不然麻煩事一大堆。

最主要的是大量人口脫離食物生產開礦冶煉,必然影響食物供應,眼下就算巴族都承受不起。

因此這個本來最方便的方法很快就被徐晨否決了。

第二個方法就是在烏族生活的山腳下建冶煉廠,安全性大大增加,採礦和運送距離也在承受範圍之內,主要利用冬春空閒時間進行,採礦冶煉收集食物兩不誤,也不會消耗太多的人手。

不過這裡是烏族的地盤,如此以來就需要和烏族有更加緊密的聯絡才行,或者說需要更加牢固的掌控烏族才行,而且這件事消耗太大,主要還是依靠烏族人,到時候烏族人鬧意見也是個麻煩事。

第三個辦法最簡單,那就是依舊採取現在以物易物的方法,動員烏族人採挖銅礦石弄到巴族交換陶器和麻布,他們只作為礦石輸出方,不參與其他的任何工作。

但從採掘到運送到巴族,消耗的人力和時間最多,成本也最大,但效率卻最低。

在岔谷內外觀察了個把小時,又順便收集了不少銅礦石之後,徐晨讓人用揹簍揹著先回去慢慢考慮這件事。

鍊銅還不是眼下最迫切需的事情。

眼下他只需要確定這裡的確有銅礦就行了。

在沒有找到鉛礦和錫礦之前,單獨的銅意義不算特別大,無論做什麼器具,裝飾的意義遠遠大過實用價值。

一來一去,半天時間就過去了。

回到聚會的河灘上,此時交易也基本上結束了。

幾個前來參加巫主大會的部落都已經在收拾行裝準備離開烏族。

母巴和幾個族長以及烏族一群部族首領正在河灘說話,看見等人回來,全都一起湧上來詢問情況。

徐晨表示已經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

母巴很高興。

銅雖然在徐晨看來沒什麼卵用,但他製作的銅刀、銅針等簡單的銅質工具卻是非常好用,就是不能摔,還要經常打磨,但比簡單粗陋的石刀貝殼等原始工具來說,完全是劃時代的神器。

不過可惜,銅冶煉麻煩而且產量極低。

徐晨先後用陶器麻布等從幾個部落換了好大幾筐,最終也只弄出來一點點的這種叫做銅的神奇金屬。

雖然代價巨大,但母巴和所有族人還是覺得銅越多越好。

因為徐晨說若是用銅做成鍋碗瓢盆壺,要比陶器更結實更好用,完全不用擔心破碎。

陶器雖然好用,但壞起來也快,一群女人每天小心翼翼,但仍舊隔三差五的會有陶器被打碎,特別是煮粥煮菜的陶罐,有時候好好的自己突然就碎了,好幾次都還把剛煮好的食物散落的到處都是,既心疼食物又心疼陶器。

因此在用陶器換銅礦石冶煉銅這件事上,母巴和一群女人都是全力支持徐晨的。

因為她們已經快受夠陶器的脆弱了。

對於她們這些從小幹活兒就粗手大腳的原始人來說,生活從來就沒沒這麼小心翼翼過,捧著陶器比抱孩子還心驚膽戰。

徐晨眼下倒是還沒覺得必須要把陶器全部換成銅器,一是沒這必要,二是眼下還達不到這麼奢侈的地步。

他之所以這樣說的目的,也只是讓母巴支援自己繼續鍊銅而已。

眼下看來,效果還是不錯。

鑑於眼下開礦的機會還不完全成熟,徐晨從山谷中出來的路上,也已經有了大致的想法。

那就是繼續執行當前用礦石換陶器的方桉。

這樣既能讓烏族有挖礦的動力,巴族也不需要額外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精力。

等到他把六個部落全部收攏整合完畢,再開始大規模開採冶煉也不遲。

於是這場持續三天的巫主大會正式宣佈結束。

巴族和前來的幾個部落互相道別之後陸續啟程。

烏族族長帶著一群部落首領和全部族人一路把巴族送到谷口外的河灘上。

雙胞胎姐妹兩個相擁抱頭哭泣互相安慰,最終不得不流著眼淚依依惜別。

以前天天在一起,如今卻只能分居兩地。

雖然結局遠超兩人當初的預料,絕對算是皆大歡喜的局面,但分手之後想見面也並不容易。

雖說兩族相聚只有半天路程,但如今都成了各自部落的巫,就要以部落的發展為己任,再也不是當初不諳世事的小女孩,稚嫩的肩膀上要承擔起沉重的責任。

在臨行告別之前,徐晨還是提醒烏族族長和一群首領,巴族繼續大量換購銅礦石,希望她們趁著冬春時節趕緊採掘收集,另外儘快選擇一批聰明靈活的男女送去巴族,學習紡線織布建房種田等先進經驗。

雖然烏族族長對徐晨有萬分的怨言和不滿,但這些事的確關係到烏族的長遠發展,因此還是表現的很配合,表示會儘快挑選人送去。

當然,這次的學習過程就不是巴族包吃包喝了,而是需要自帶糧食而且還需要另外供奉一些物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徐晨願意提供這些技術,但同時也表示巴族食物和財力有限,無法供養這些人,也不能白教這些技術,需要用物品交換。

當然,不僅僅是烏族,其他部落也都是同樣的待遇。

學費需要的東西不多,也就幾張獸皮或者幾筐食物或者黃金琥珀寶石等

徐晨不會慣著這些野人,更不會讓他們白嫖成為習慣,而是需要透過這種方法讓所有部落產生一種緊迫感和壓力,去努力收集和發現更多有價值的東西。

另外巴族正準備擴建二期大院,這些人前去學習的同時也會額外提供更多的勞動力。

這對雙方來說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