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原始人日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1章 巴烏大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411章 巴烏大道

接下來的時間,整個施工隊早出晚歸,基本上每天保證足夠的人數參加修路。

在大量鋒利結實的青銅工具和獨輪車的支援下,工程進度每天都在變化,短短不過七八天時間,山林中已經沿著山谷口往下游方向開挖出來四裡多長一條路。

這條路闊有兩米,新挖開的泥土十分醒目,依照山勢就在樹林中蜿蜒前行,兩邊都是樹木荊棘,使得這條路掩映在山林之中看起來特別空闊和寬敞。

而隨著這條路不斷的往前延伸,每天來回奔波也顯得越來越耗費時間。

因此徐晨讓人開始在工地用砍伐的木頭建造木屋。

先在路邊尋找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平整出來半畝大小一塊地,四周圍上籬笆,用木頭搭建之後遮蓋茅草,不需要多美觀,只要結實避風能夠阻擋野獸就行了。

這些木屋眼下的作用就是住人。

因為工期緊,因此徐晨不想把時間都耗費在來去的路上。

大河河灘雖然可以走人騎馬,但卻不能行車,因為野草齊腰甚至有些比人還高,不說沒路,就算有些平時打獵來往的小路,但也是常年洪澇留下的泥沙地面,車輪很容易就陷進去。

因此每天用馬車把人和工具都送到工地的情況並不現實,徐晨直接就打算安排一部分人在工地吃住,這樣每天可以增加很多的勞動時間。

另外有了這些安全木屋,各種工具糧食車馬都可以放進去保管。

等到這條路完全修通投入執行之後,這些隔五里左右一個的木屋也可以成為休息區和避雨的地方,就像高速路上的服務區一樣。

而且隨著兩個部落來往越發密切,附近這些人跡罕至的荒山野嶺中的各種山珍野果,也都會慢慢成為兩族的收穫,春天採集鮮嫩的瓜果野菜,夏季採收漿果釀酒,秋天採集山藥香孤栗子等山貨,來往的人也可以將其當做一個臨時儲藏或者休息過夜的場所。

總之就是,這些木屋功能很多,現在和以後都用得上。

巴族這邊忙碌的時候,下游的烏族同樣是鉚足了勁在加緊修建道路。

在巫王陛下的號召和美麗的前景誘惑加各種甜棗的刺激下,整個烏族的幹勁比巴族還大。

而且他們因為人多,因此修建的速度更快,道路從烏族山口如同吃了大力丸一樣,每天蹭蹭蹭的在山林之中往上游方向延伸。

當然,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徐晨每隔兩三天都會騎馬來回在烏族和巴族工地視察,指導處理一些比較困難的地方,或者遇到一些堅硬難啃的岩石區域,還要安排石匠前去幫忙,一些山谷溪流位置,還要策劃搭建木橋等等。

時間忽忽,轉眼十多天過去。

兩端的道路各自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和進展。

巴族這邊已經修建了七八裡長,而烏族這邊已經超過十五裡,整體工程已經完成大半。

按照這個進度,巫主大會前完成全部工程沒有任何問題。

當然,這個完成只是主體工程,剩下一些修補的事情還有不少,但至少能夠勉強通車,其他不足的地方的可以留到後面慢慢收尾。

因此徐晨心中也長吐了一口氣,交代兩族幾位負責施工監督的組長和首領一定要保證質量抓進速度,自己則把主要目標放在了巴族山谷口那段石坡之上。

這段石坡修路的難度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料。

就算是有銅釺銅錘銅鎬這些能夠開山噼石的結實工具,但開鑿起來還是非常慢。

十多天下來兩端加起來也只啃下來二十米左右的一段,而且還坑坑窪窪十分難看。

而且最難啃的還是在石坡最中央靠山嵴的位置。

按照這個速度,到巫祝大會前這段規劃的石坡棧道能不能通車還是個大問題。

當然,就算這一段不通車,車馬也可以暫時從山谷河灘繞行一段,只是有些美中不足。

這和後世沒啥區別,既是民生工程,也是面子工程,好不好看不說,好不好走也另說,但先得按時把這個東西搞通,在巫祝大會上露臉。

因此徐晨在觀察和冥思苦想兩天之後,吩咐全部停工,然後讓人撿拾搬運柴草堆在準備開鑿的石坡上點火進行燻烤。

徐晨的舉動自然讓所有人摸不著頭腦,根本就不知道他要在這光熘熘的岩石上燒火幹什麼。

徐晨雖然想解釋,但實則也感覺解釋不清楚,乾脆也就不解釋了,只是讓人用大火死勁兒燒,一次性燒七八米的長度,足足燒一整天之後,再用大大小小的陶罐從河裡面取水澆在早已燒乾到滾燙發白的岩石上。

蒸汽滾滾之中一群人更加懵逼。

先用火燒,再用水澆,莫非他腦殼壞掉了。

不過聯想到徐晨一貫的神奇屬性,這些懷疑的懷疑的話自然也沒人敢說出來。

但徐晨的腦殼終究還是好的,沒壞。

而且也再次用他的堪稱驚天地泣鬼神的智慧和神奇,征服了所有人。

因為這些被用大火勐烈燻烤過的石坡再澆上水冷卻之後,竟然開始炸裂,只需要用銅釺銅錘輕輕敲打幾下就輕易撬落下來,甚至有些根本就無需用銅釺,用木棍都能撬開。

面對如此神鬼莫測的智慧,一群石匠興奮的自然是一頓鬼哭狼嚎,紛紛擼著毛胳膊,往手心吐著口水拿起銅釺銅錘,對著這些開始炸裂鬆脫的石坡瘋狂輸出,短短不過兩個小時,一段堅硬難啃的七八米長的石坡竟然就這樣被清理出來一條通道,而且比用人工開鑿的更寬更深。

一群人費盡力氣忙了半個月時間的成果,徐晨不過一天就完成了近半,這對一群剛剛轉職晉級為石匠的族人來說既是打擊,又是奇蹟。

而當這個方法傳開之後,接下來的兩三天不光巴族男女老少都紛紛跑來看熱鬧,就連烏族都有不少人騎馬跑來看稀奇。

一群石匠也已經上癮了,在石坡上不斷用火勐烈焚燒燻烤,就算是開鑿成功的地方,也還要再次擴大面積燻烤之後潑水。

如此冰火兩重天的不斷攻擊下,短短不過五六天的時間,這段堅硬難啃的石坡很快被完全攻克,在距離河灘兩米多高的山坡上,憑空出現一條道路。

雖然這條路非常的難看,坑坑窪窪高低深淺都不同,許多地方被燻的烏漆麻黑,但不得不承認,這條路完全被打通了,剩下的就是對其進行修整,該鑿挖的繼續鑿挖,該填補的地方進行填補,該加固的地方進行加固。

實際上在用這種火燒的方法處理之後,這條純岩石路的寬度也基本上達到了兩米左右,單獨行走一輛馬車毫無問題,不過徐晨仍舊要求下面的石墩和棧道還是要繼續完成,儘量將道路加寬到三米,這樣還能在路邊安裝一排木質的欄杆,以增加安全性。

而隨著這條路的打通,實際上巴族的人手馬車工具食物都已經可以開始沿著這條路正式往下游通行和運送,已經無需繞道河灘了,這樣來回就更加快捷方便。

時間忽忽,轉眼進入九月。

在兩族近三百健壯男女不停的奮力勞動下,一條從巴族到烏族三十餘裡的馬車道路全線貫通。

在秋日落葉之後略顯空闊的山林裡面,一條新開掘的道路,就如同一條通往幸福和夢想之路,呈現在兩族所有人眼中。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特別是到了最後兩族修建的道路快要交匯的時候,雙方數百人更是鉚足了勁兒瘋狂的伐木挖土,生怕自己落後得不到神靈的庇護和卷顧,於是一輪瘋狂輸出之後,在兩端道路終於相連,現場暴發出熱烈的歡呼,烏嘎烏嘎的聲音響徹山林直衝雲霄。

這是一個從未有過的龐大工程,也是一個從未有過的偉大工程。

兩族人不分彼此的擁抱在一起歡呼雀躍,甚至有人情不自禁熱淚盈眶。

為了慶賀這個偉大的勝利,徐晨在馬路交匯之地栽下一塊高達兩米的巨大石碑。

說是石碑,其實就是一大塊天然岩石,不過是將其一面鑿削平整之後刻上字而已。

當中巴烏大道四個工整的象形大字,左右兩邊則記錄了這次修路的目的、起始結束時間,參加人數等等資訊。

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條道路,也是第一塊石碑。

當然,這也是第一次不同部落合作的典範工程,將會在巫祝大會上大放光彩,讓其他部落看到修建道路和通行車馬的好處。

為了慶賀巴烏大道的貫通,徐晨決定舉行一場規模盛大的慶祝儀式,邀請雙胞胎小女巫聯合在石碑附近的河灘上舉行一場祭祀和祝福儀式,祈求天神為這條貫通的道路賜福,保佑以後所有來往於這條路上的行人車馬都順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