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原始人日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663章 架橋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663章 架橋

……

十一月中旬,雷帶人從油桐林湖地回到王城。

這次他們是滿載而歸。

六張木筏,不光帶回來十多個大竹桶的桐油,還帶回來十多個用獸皮口袋裝滿的銀杏果和共桐果。

但讓整個王城轟動的卻是隨同一起帶回來的五個白毛族男女。

為了一睹這個傳說中的四眼四手的白毛蠻族,王城附近數千男女老少丟了手頭的工作湧往季蒼河碼頭,將河灘兩岸圍的幾乎水洩不通。

就連一群大小女巫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在小女巫的帶領下組團前去刷臉看稀奇。

不過眼下出現在所有人眼中的白毛族怪物,除開的確白皮白毛讓人感覺到有些恐怖之外,卻根本就沒有什麼四隻眼睛和四隻手。

這五個白毛族,是當初分手的時候,徐晨要求雷回來的時候一起帶回來的。

目的有兩個,一是讓所有部落都接觸和認識一下這個新的部落,減少恐慌情緒,二是也讓這些白毛族見識一下王城的繁華,震懾他們的靈魂,以後更加服帖。

此次來的這五個白毛族都是成年男女,而且都捨棄了他們祖傳的怪異裝束,身上穿的都是雷安排人幫忙縫製的簡單獸皮衣服,因此看起來雖然略有些格格不入,但樣子也還能接受。

而結果也和徐晨預料的一樣。

所有圍觀者在競相目睹了這五個白毛怪人之後,的確引起了一陣不小的驚恐和騷動,但很快便又恢復了熱鬧。

畢竟王城居民都是見過大世面的人。

當初的五鬼族,情況看起來比白毛族還可怕,眼下也照樣都已經習慣。

而且關於白毛族的各種訊息早已在王城附近傳開,就連所有前來參加巫主大會修建大橋和河堤的部落都全部知曉。

在有了這些充足的心理準備之下,白毛族自然也就不顯得那麼可怕了。

而在被王城數千居民圍觀之下,五個白毛族人實則更加驚恐,從都到尾幾乎都是處於大腦空白狀態。

語言無法交流,人種區別巨大,又是第一次乘坐木筏走幾百裡長的水路,本來一路都已經恐懼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但當看到矗立在拱火盆地當中的王城的時候,幾個人徹底就已經嚇傻了。

王城的一切已經遠遠超出了他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範圍。

因此還沒靠近碼頭,五個白毛族人就已經集體趴在木筏上,渾身恐懼到顫抖無力,最後還是被一群獵人拖上岸的。

徐晨對這些白毛族不是很感興趣,只是簡單詢問了雷一些關於白毛族營地建設和油桐採集榨油的情況,然後讓人把帶回來的十多桶桐油都趕緊搬去造船廠,並且讓人用陶罐重新分裝儲存。

剩下的十多袋銀杏果和共桐果則讓人送去王宮。

等一切都安排好之後,徐晨這才有心情來處理五個白毛族人。

既然是讓他們來開眼界的,自然要安排他們好好遊覽一下王城。

不過五個白毛族男女上岸足足一個小時仍舊還處於魂不附體的狀態,徐晨打算與其簡單交流一番的計劃也未能實現,只能讓人暫時送去王宮找一間房子先安頓下來。

徐晨很興奮激動。

這次送回來的桐油足有兩百多斤。

而這還僅僅只是第一批。

按照他的估算和雷的確認,開春前後至少還能弄兩批回來。

而這第一批桐油,就將全部用在跨河大橋上。

徐晨相信,用桐油塗刷一遍之後,新建的木橋使用壽命將會大大延長。

因此徐晨擼起袖子,一頭扎進造船廠,決定正式開始架橋工程。

整座跨河大橋寬接近六十米,比眼下水位最低時候的河面寬一倍的樣子。

河道之中的五座橋墩在十月底就已經完工,兩岸延長部分的橋墩也都陸續完成,眼下數十位工匠學徒一直都還在準備大量的橋樑材料,造船廠裡面整天都是啃啃啃啃砍噼削剁的聲音,河灘兩岸的空地上,到處都是堆放的粗大木方和各種長短不一的木材。

而經過兩個月的建設之後,兩岸引橋部分也已經完成,眼下正在加緊修建的是護堤部分,而護堤也完成接近大半,兩岸如今已經可以看出來相對而起的一條整齊的河堤,規模浩大,讓人驚歎興奮。

本來徐晨只打算延長一個月的巫祝大會,但隨著工程進度的不斷推進,護堤修建的難度也在不停的增加。

因為堆砌河堤的石頭和泥土都是從河道之中挖掘搬運而來,但隨著挖掘規模不斷擴大,河堤高度不斷增加,轉運泥石的難度便越來越大,進度也慢慢減緩下來。

為了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認真改正自己的錯誤,不讓神靈懲罰破壞王城,所有女巫和部落族長首領都表示在河堤沒有修好之前不會離開,於是工程便一直都在持續。

到眼下,時間已經過去足足兩個月。

兩岸的護堤高度已經達到兩米。

而隨著越往上,河堤在不斷的收窄,對於石頭泥土的需求相對會越來越少,雖然難度也在不停的增加,但修建速度相對並沒有降低太多。

按照眼前的進度,十二月初,兩岸各自一里長的河堤就能基本完工,到時候所有前來才加巫主大會的部落也都能趕回去完成春耕播種。

而剩下的一些收尾工作,則可以留到春播結束之後,從王城附近招募一些人手繼續完成。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河堤和引橋工程浩大,需要完成近萬立方的土石作業。

眼下參加修建的人數規模約莫兩千,實際上折算下來,兩個半月時間,每個人只需要搬運五個立方的土石。

要不是因為工具和載具實在太差,這點兒工程量完全就不是個事。

而且這就是一個簡單的土石方作業,根本就毫無技巧可言。

唯一的工作就是從河灘上挖掘泥土砂石,搬運到規劃的河堤區段進行堆砌。

一部分負責挖掘,一部分負責用獨輪車、板車、馬車運送,一部分負責用揹簍藤筐往河堤上背,還有的負責建造和用石夯進行夯實。

這些工作實際上在此前各部落修路的過程中早已熟悉。

唯一不同的是高度,要一層一層不斷往上累積。

九層之臺,起於累土。

正是因為沒有技巧,因此徐晨從頭到尾就沒有參與過引橋和護堤的修建,最多就是隔三差五的騎馬來回在兩岸簡單視察一下,對一些看起來有些問題的地方做一些指導。

另外還有工建署的官員、禁軍進行不斷的巡邏,徐晨每隔幾天也會召集所有工程隊負責的首領進行詢問,使得河堤和引橋建設進展一直都很順利。

徐晨的主要精力主要都放在架橋上。

橋墩修好只是完成了架橋的最基本任務。

當然,也完成了這個橋樑工程中最難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橋體工程,涉及的就是大量重復性的勞動,那就是將大量合適的木木材根據需要處理成型,然後一段一段的架設上去。

眼下整個造船廠十多位木匠和四十多位學徒幫工,每天都在進行的工作就是處理架設橋樑所需的構件。

首先是每個橋墩兩根巨木支撐柱之間,要用木方進行連線加固,防止因為流水不斷沖刷搖晃,導致橋墩位移和變形。

其次是橋墩和橋墩之間,需要用五米長的主樑進行連線,因為沒有螺栓鉚接,因此只能處理成簡單的榫頭互相牽連套接,這個難度也是比較大的,因為這些主樑都是直徑至少三尺的巨木,就算是晾乾的木材,但每一根也有數百斤重,不光處理起來困難,到時候安裝同樣難度很大。

最後就是鋪設橋面所用的木板。

說是木板,實則就是木方,同樣都是直接用直徑至少一尺的原木用斧頭砍削成為長三米、厚達半尺的厚實木方。

這樣一塊木方重至少五十斤。

雖然徐晨沒有整體測算過所有架橋木頭的總重量,但根據情況看來,最後整座木橋的重量應該十分恐怖。

而這其實也是徐晨故意為之。

因為只有橋樑足夠重,才不會被洪水輕易沖毀。

實際上,徐晨打算在木橋架好之後,還會在每個橋墩上方橋面兩側承重位置放置壓橋石。

這些架橋構件的處理,徐晨一直盯的很緊,特別是主樑,每一根他都要親自進行測量和設計,然後才會交給幾位能力最強的巴族工匠帶隊處理。

至於鋪設橋面的木方,則相對來說要求不高,都是交給其他部落的木匠和一群斜體幫工負責處理。

最近一個多月,一群木匠的主要工作就是按照徐晨的要求處理這些木頭,如今已經準備了不少,木樑前後已經完成了大半,鋪設橋面的木板也準備了好幾百塊,堆積在河流兩岸看起來蔚為壯觀。

本來若是沒有發現油桐林有大量油桐樹的話,徐晨早在完成河心五座橋墩之後,就會開始一邊處理構件一邊開始架橋。

但眼下,他卻一直都在等桐油運送回來。

這座橋架設難度巨大,為了盡最大可能延長橋的壽命,徐晨決定對整座橋進行一次桐油處理。

現在桐油運送回來了,這個準備工作也就可以正式開始。

當然,兩百多斤桐油肯定遠遠不夠,徐晨也沒想著要像處理木船一樣仔細塗三遍,而是只打算塗一遍。

但就是這一遍,他相信也會對木橋形成極大的保護作用。

另外後面陸續還會有兩批桐油運送回來,不夠還可以補塗。

而且以後每年都還會有更多的桐油運送到王城,每年都對木橋進行一次塗刷養護,只要橋墩不倒,這座木橋用上個十多年應該沒有太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