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原始人日記最新章節列表 > 第97章 萬事不決問神靈(第三更)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97章 萬事不決問神靈(第三更)

看著眼前這龐大而整齊的複雜結構,如同迷宮一樣的建築格局,所有人絲毫都沒感覺到勞累,反而是一天比一天激動,一群外族幫工也都有一種與有榮焉的幸福感。

因為這個龐大的人工建築,就是在他們的手中,用最簡單的石頭和泥巴、木頭搭建起來的。

說它神秘,但又不神秘。

建築材料都是司空見慣的東西,只不過是簡單加工一下改變了形狀而已。

但這種看似簡單的創造,卻是他們根本就想象不出來的東西。

特別是用木頭搭建的吊臂,只需要兩個人配合就能輕鬆將沉重的泥磚吊運到很高的位置。

這種不可思議的工具剛製作出來的時候,直接就讓所有原始人都震驚到懵逼的地步。

但似乎這種創造發明,對於徐晨來說永遠都是那麼簡單。

面對建設中遇到的任何困難,他總是能夠輕而易舉的想出解決的辦法。

而這些複雜而燒腦的創造,對於徐晨來說,似乎還不如訓練小狼和毆打一群猴子更加快樂。

他總是那樣一副波瀾不驚沉穩模樣,與他的年齡格格不入。

他一定是得到了神明的指引。

雖然在巫祝大會上大巫拒絕了他巫的身份,但在一群外族僱工的心目中,這個想法越來越清晰明確,心中的敬畏已經慢慢深入骨髓,到了無法磨滅的地步。

十二月,已經是最冷的寒冬。

白天的溫度已經低於零下,期間還下過兩次小雪。

這種溫度在整天忙碌的工作中還不覺得,但睡在冰冷的山洞草窩之中,卻是感受異常明顯。

不過好在今年巴族擁有足夠多的獸皮,窩裡墊著厚厚獸皮,睡覺蓋著厚厚的獸皮,男男女女身上也能穿上溫暖厚實的獸皮衣服,而在徐晨的指導下,女人們不光學會了製作獸皮襪子,還學會了製作獸皮帽子。

在全副武裝的獸皮包裹下,今年巴族人度過了絕對是有史以來最溫暖的一個冬天。

而在這個熱火朝天的寒冬即將結束的時候,他們也迎來了部落誕生以來最熱鬧的時刻。

上樑,是修房子最重要的步驟。

完成這一步,標誌著新的房子已經進入了完工收尾階段。

足足二十四根超過四米長的房屋主樑,被一群僱工從山腳下的樹林之中吭哧吭哧的抬到工地。

為了慶賀這個偉大的時刻,徐晨請求母巴拿出她的傳承法杖,頭髮插上嶄新的羽毛,掛上各種獸牙和貝殼的傳承項鍊,帶領所有族人圍著新房子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慶祝互動,點燃篝火,供奉食物,鄭重而熱鬧的向未知的天神祈福,保佑大宅順利完工。

雖然他曾經是個受到過正規科學教育的無神論者。

但穿越之後他就不確定了。

另外為了增加自己的聲望和威望,借用一些神明的力量造一些噱頭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對於這群原始人來說,他們野蠻而單純,只有吃喝拉撒睡和傳宗接代這些最簡單的生存慾望,但隨著智慧的不斷增加,對於天地自然的敬畏卻日益嚴重。

徐晨因為身上發生如此多無法解釋的現象和行為,統統都可以歸結為神靈的指引,因此以神明的名義來表達對於指導建房的感激,也是徐晨轉移矛盾直接簡單的方法。

萬事不決問神靈,沒有什麼是一場祈福大會解決不了的。

徐晨就是要透過這樣一場活動,遮掩自己所有的創新和發明都不是憑空而來。

而這種解釋,原始人類最容易接受而且從不會懷疑。

一場熱鬧而盛大的祭祀祈禱之後,一大群重新塗抹了嶄新顏料的巴族男人將粗大的梁木用繩索一根一根的吊裝上去,按照徐晨的吩咐穩穩的放好。

等所有房屋的主樑安裝到位之後,其餘側梁也陸續開始吊裝。

因為高空作業比較危險,因此這個過程進展的並不快,不過好在人手足夠多,三天之後,所有房梁吊裝完畢。

接下來就是捆紮檁條,這個工作相對來說輕鬆且安全的多,幾十個男人一起動手,用砍伐回來的藤條將胳膊粗細長長短短的木棍間隔大約二十公分左右的距離密密麻麻的捆在房梁上,構成一個前寬後窄的人字型網格狀。

捆紮檁條又用了三天時間。

完成這一步之後,並不急著馬上遮蓋茅草,而是男女全部動員開始清理整個宅院內外的泥石垃圾、清理排水溝、平整場地、用石灰和泥塗抹內外牆壁,將房子裡面鋪上黏土石灰用木杵石板夯平,同時加緊製作安裝門窗。

這是一個完全封閉的四合大院,除開大門之外並不是所有的房間都會裝門,不過為了遮擋寒風,還是會用獸皮或者草簾製作一個簡單的門簾。

窗戶同樣如此,整個大院外側都沒有窗戶,所有的窗戶都是朝著院子裡面,而且窗戶都不大,寬兩尺,高兩尺,就是空了幾塊土磚留下的一個孔洞。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既是為了房屋的安全,同時也是因為條件所限。

泥磚重而且不結實,承受力並不強,另外用並沒有乾透的木頭做過樑,時間長了必然會變形,因此也不能留空的太大,為了足夠支撐過樑穩固,窗戶和門框兩側,都還專門用石頭和陶磚砌了邊牆。

窗戶當中,別進去幾根雞蛋粗細的木頭做成窗欞,到時候用草編織一些草簾掛上擋風就算齊活兒。

門窗雖然多,但處理起來很簡單,基本上沒什麼太多需要弄的東西,只是草簾一塊都沒有,只能等到蓋上房頂之後慢慢來。

因此所謂的安裝門窗,實際上就是和窯廠一樣,用木棍藤條打造了一扇大門而已。

做完這些之後,就是在所有寢室開始用石頭泥磚修床和簡單的桌椅。

因為沒有趁手的金屬工具製作木頭傢俱,因此暫時還是只能採用窯廠同樣的方法。

畢竟房子裡面起居生活還是需要一些坐臥的傢俱更方便一些才行。

室內裝修規模最大的就是聚餐做飯的火塘和廚房。

這是一排寬十米深三米的巨大房間,半開放式的棚戶結構,正對著對大門和中庭,外牆完全封閉,內牆高約兩米,支撐房梁的是幾截斷續連線在一起的磚牆,為了安全,房頂比四周其他的房屋都要高一米多,目的是為了防止火塘的火焰引燃了房頂的茅草。

當然,僅僅只加高也並不能完全避免失火的危險,因此還要在火塘和灶臺上方的穿樑上,用木棍密密麻麻進行吊頂,並且敷上一層泥巴,這樣即便是過熱的煙火上升,也是先燻烤吊頂,木頭被泥巴隔絕,被引燃的機率遠小於乾枯的茅草。

另外灶臺也專門做了改進,和山頂上那種簡單低矮的灶臺區別很大,用泥磚修成了農村常見的那種大型火灶,一排大大小小八個灶孔,並且還用陶磚砌了煙囪一直伸出房頂。

水火無情,無論任何時代,火災對於人類來說就是無法抵抗的危險,因此在有限的條件下,徐晨力求做到最安全。

另外巴族人力有限,這棟大宅院至少要住幾十年,基礎設施自然越牢靠越好,安全措施自然也要越仔細越好。

熱鬧忙碌之中,轉眼就到了十二月底,所有的工作慢慢都結束之後,整個大宅院有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內外乾淨平整,溝渠通暢,臥室、火塘、涼棚都基本完整

整個大院的格局是一個標準的長方形,正門朝著河谷口的方向,當中是大門。

大門兩側各有四間房屋。

東西兩排各有六間房屋。

最裡靠山腳下的一排房子,正中位置是連在一起的火塘和廚房,兩側各有三間房子。

除開聚餐的火塘和廚房之外,其他的房間大小規格都幾乎一模一樣,另外還在東西兩排房子正中,還各自預留了一條巷道修建廁所和涼棚,同時也方便未來往兩邊擴充套件側院。

所有內部裝修工作都結束之後,提前準備的大量有毒的寬大葉片和整理成束的茅草便一捆一捆的搬上屋頂,用藤條和木棍密密麻麻一層一層的捆紮覆蓋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