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曹魏臣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蔡邕有問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十二章、蔡邕有問

老僕人頓時知道了這是哪一家了。

敢自稱己吾陳家的,陳留也就這麼一個,別人這麼稱呼自己,那是鬧笑話。就像蔡家可以自稱圉縣蔡家一樣,換另一個姓蔡家族的這樣自稱,是沒有這個名望的。

郡望,自然是一姓冠冕一郡。

“原來是己吾陳家,怪不得一個管事的接人待物都是如此溫文爾雅,數百年的積善家風果然是名不虛傳。”圉縣土生土養的老僕人當然不會對己吾陳家陌生,暗自贊了一聲,連忙請陳坤入府奉茶,不敢失了禮數。

入座後,陳坤從包裹中取出竹製的名刺雙手奉給蔡府老管家,“家主聽聞伯喈公迴歸故里,不勝欣喜,想於下月上旬五日協子拜訪貴府,敘一別十數年的情誼。但又怕貿然登門會打擾伯喈公的清修,是故先遣小子來問安及事情的可否。敬請老人家代將我家家主之意傳達給貴家主,小子不勝感激。”

說完又是一禮。

“小哥客氣了!”接過名刺,老管家忙道,“不瞞小哥,家主與家人在一個月多前因身體不適,已經搬去山腳下靜養。家中傳信的僕人今早去田裡看莊稼去了,馬上就回來,等他一回來就給家主報信,還請小哥稍等片刻。”

然後,兩人就在等待中進入友好的廢話環節。

不一會兒,堂外響起敲門聲,一聲中氣十足的聲音傳來,“伯喈兄在家否,高靖來訪!”

老管家連忙告了聲罪,去門外將來人引進來,陳坤也很識趣的讓出客座的主位,退到末席站立一旁。

這一舉動,收到了來人的激賞眼神。

來人濃眉大眼,鼻樑挺直,山羊鬍子不長不短,面相自帶威嚴,左手還牽著一個十歲左右的孩童。

高靖,圉縣士族高家家主,也是個小有名氣的官宦世家。

在老管家的周旋下,陳坤給高靖見禮,也許是剛剛讓座的舉動帶來好感,又或許是己吾陳家的聲望帶來尊重,兩人倒是融洽。

一個時辰後,去山裡報信的蔡家僕人終於回來,帶來蔡邕修繕母親墳塋和答覆兩家的訊息。

一是對高靖傳達歉意,表示今日實在不便見客,過幾日一定到高家拜訪。另一個是對陳坤表示歡迎陳太公的拜訪,屆時一定掃庭恭候等等。

高靖倒是灑脫,聽到陳太公下個月初五來訪後,就表示不敢勞煩蔡邕登門,說自己也在忙著準備前去蜀郡擔任都尉一事,有點忙。所以屆時也是初五再次登門就好,順便還可以有幸見一下陳太公,一舉兩得之類云云...

然後就是三家上演告辭的橋段。禮儀之家,走個流程都不是一般的繁瑣。

五月初五,晴,藍色的天幕上嵌著一輪金光燦爛的太陽,一片白雲像碧海上的孤帆在晴空飄遊。是個出行的好日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陳家的車隊已經在路上了,一百私兵,六輛馬車,還有典韋、陳坤和一些雜務人員。這對訪友而言,隊伍不是一般的龐大。

在離蔡家還有五里的時候,陳太公只帶了十幾個私兵護衛他們父子去拜訪。陳坤也跟著,總要有一個人打理雜事的。

至於被留下的私兵和馬車,沒人知道為什麼家主讓他們在這裡呆著,包括暫時充當領導的典韋。

到了蔡家,蔡邕親自在門口迎接,兩人客套後就進屋談古論今,感慨再相遇已經白首,唏噓各自的悽慘人生...氣氛很好,聊得很開心。

一場敘舊看起來跟真的一樣,陳太公的表情一點都沒有作偽之色。

而小陳恆,早就被打發去和蔡邕的三個孩子哪涼快哪裡呆了。

不一會兒,高靖帶小高柔也到了,小陳恆也被叫來入席,然後三家免不了相互捧了一下臭腳。

你誇我家風好,我誇你兒子一表人才;你說我是郡中長者,我說你是郡中棟樑...有來有往,挺像那麼一回事的。

客套過後,陳太公就安安靜靜的喝茶,把談話的機會讓給了兩人。因為高靖今天拜訪的目的,陳太公瞭然在胸,蔡邕也是心知肚明。

一郡之內,士族本來就應該沆瀣一氣狼狽為奸...哦不對,是相互守望相互扶持。高靖也是圉縣人,是蔡邕鄉黨中的鄉黨,祖墳被人刨了,都可以並肩子上去打架的那種。

今天他帶小高柔來拜訪,明顯的就有讓蔡邕誇兩句提攜後輩的意思。蔡邕當官剛直不阿,但不代表他不懂人情世故,所以話過三巡,就問起小高柔的學業來。

平時都讀些什麼書啊?

“小子不才,一直在讀《論語》和《禮記》”,小高柔一臉恭敬,小大人一個。

蔡邕隨即列舉很多《論語》、《禮記》中的典故來考校,小高柔對答如流;一些很難很生僻的章句,竟然也難不倒他。簡直就是古時候的學霸。

對於鄉黨裡出了個上進好學的後輩,蔡邕很高興也很欣賞,脫口而出:“子日後必成大器!”

這是蔡邕回鄉後第一次給人做出評語。

然後就是高靖高柔的謙虛和陳太公的恭喜。

再然後,蔡邕就問起小陳恆來,不能厚此薄彼不是。

“小子最近在讀《吳子兵法》。”

“哦?莫非我們八歲退千軍的陳留佳兒,意在戎馬生涯,立志為我大漢開疆闢土了?”蔡邕莞爾,有點逗小孩子的味道。

他回鄉後就聽聞小陳恆退黃巾和造太公車的事蹟。

“不是,就是覺得好玩。”

對比小高柔的有板有眼,小陳恆有點不正經。

讀《吳子兵法》是因為好玩?一屋子人有點石化...

“咳咳,有讀經書否?”

“有,只讀《春秋左傳》。”

“為何?”

“裡面的故事挺有趣的。”

好嘛,這次一屋子的人徹底石化了...這個梗真沒法接了。

所以蔡邕連忙轉移了話題...

高靖得到了想要的東西,也不再逗留,寒暄了一會兒就告辭。他是真的忙,馬上就要去蜀郡赴任了。

一直老神猶在的陳太公,這時候衝著陳坤擺了擺手,後者行了個禮就帶著幾個人出門了。

蔡邕很奇怪,但是陳太公不說,他也不好問,兩個人繼續喝茶閒聊。不到一刻鍾,門外就排了五輛馬車,一堆禮物流水般被陳坤帶人搬進來。

“哎,等一下,”蔡邕趕緊阻止,“伯彥兄,這是何意?”

陳太公拱了拱手,說這些都是給他家人的禮物,因為知道高靖今天也來拜訪,不好先奉上,所以一直拖到現在。

在顧及別人面子的這方面世故,陳太公是很會做人的。

哪有人登門拜訪一下,就送出了五輛馬車的禮物的?蔡邕堅決不接受,張口就是:“正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這麼多禮物不是有辱斯文嘛...”

但是陳太公的功力大家是知道的,張口就說兩人十數年不見,再聚首已經是白髮蒼蒼,伯喈兄你都有了三個子女了...他陳家沒什麼風雅之物,只能備些俗物,就當是把這十幾年的禮物給補齊了。

再說了,君子有通財之誼,伯喈兄你剛回鄉裡,百廢待興,所以這些也算是略表心意...如果這都能不接受,莫非是嫌棄陳家太俗氣嗎?

黑的白的,全給說完了。

蔡邕一陣無語,只能推辭說無功不受祿。然後,陳太公打蛇隨上棍的機會就來了。

“其實,箜此次前來,還有一個不情之情...”

“哦?何事,伯彥兄但說無妨。”蔡邕豪氣萬分的大手一揮,步入了王太公的後塵。

“聽聞伯喈兄藏書冠捷陳留,想抄錄幾卷回去讓恆兒拜讀一下,不知可否?”

“伯彥兄太客氣了,幾卷書而已,邕哪有不允之理!只是不知道兄想要抄什麼書?”

陳太公不說話,嘴巴往小陳恆那邊一努,意思很明顯,就是讓小陳恆他自己決定。

蔡邕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吊起來了,這個時代講究父為子綱,陳太公竟然讓才9歲的兒子自己決定,太稀奇了!

要知道能抄他蔡邕的藏書,還是被他批註過的書,這是多麼寶貴的機會啊!豈能兒戲?

其實這真不是陳太公思想開明,而是完全拿這位小祖宗沒辦法。

這麼多年來,小陳恆的學業都是陳太公親自教的。這小子很聰明,記憶力也好,經常能舉一反三。

但是就是有一個缺點,對經書基本上不求甚解!哦,《左傳》例外。反而對一些雜書興趣更大,每次找他解惑的都是雜書上的問題,而且還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

對這個現象,陳太公勸過很多次,完全沒有效果。又不捨得罵、捨不得打,真心無奈,最後也就聽之任之。

反正這小祖宗還是很好學、很聰慧、很孝順、很有主見的不是?世界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人,要求還不是不要太高了。

如今選書也是,與其自己選出來他不讀,還不如讓他來選,至少他自己選的是能用功讀的...唉,誰人能懂老夫心裡的苦啊!

“恆兒,你想抄什麼書呢?”蔡邕捏著鬍子,饒有興趣的看著九歲小童稚。

“回蔡世叔,小子想抄《商君書》、《管子》和《史記》中的三十世家篇章。”小陳恆換了神態,恭恭敬敬的回答。

“額!”蔡邕的眉頭一下子就皺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