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曹魏臣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六零章、審時度勢求自貶

法正的話語剛落下,狡狐就露出了個微笑,拍著他的肩膀,“某再私自上書魏公,請求授予魏國官職。”

嗯?

頓時,法正的眉毛就高揚。

他不是不明白,陳恆接受魏國官職意味著什麼。

相反,就是明白了,才覺得迷茫。

曹老大的爵位是公,是諸侯,所有規格都要比天子劉協低一級。相對的,魏國能授予的官職,也要低一級。

陳恆既然請求授予魏國的官職,不僅是在表忠心,而是變相的自我降職!

因為魏國作為諸侯國,魏國品秩最高的領軍官職,是四方將軍。也就是“前、右、左、後”將軍。也就是說,陳恆一旦上書給曹老大了,那麼他的官職,最高也就能得到個左將軍、或者後將軍而已。

嗯,前將軍、左將軍這兩個高品秩的,就不要想了。

姓夏侯和姓曹的都督,如今還沒有併入魏國官職呢!怎麼說也給夏侯啊、曹仁啊等人留著不是?就算不是他們,不是還有曹真、曹休、夏侯尚麼....

如此一來,就會出現一個問題。

區區一個四方將軍的官職,是不足以統領整個荊州的!

為了荊州的安定,曹老大必然要再派來一位重號將軍,與陳恆共同執掌荊州!

所以法正就有些迷茫了。

這樣的事情,之前魏公曹操就做過。

夏侯尚、夏侯廉就是為了分狡狐的權,才在荊州任職了好久。好不容易,因為關中、幷州的戰事,這兩位才被調走了。

如今又要讓出權力,代價是否太大了?

而且,因為官職的變化,一旦讓出去了,以後恐怕就很難拿得回來了!

“將軍,此舉莫非還有深意乎?”

法正緊鎖的眉毛,讓臉龐帶上了一絲嚴肅。

他是平南將軍的長史,若是陳恆的官職下降,也會給他帶來影響:要麼跟著降職;要麼被調任他處,脫離陳恆的麾下。

不過呢,狡狐陳恆沒有直接回答他,而是笑吟吟的說起了其他,“某近日授命了個門下督,孝直一直在荊南,尚未認識。嗯,他是巴中人,姓句名扶,字孝興。”

巴中人?

要將攻打巴中提上議程了?

不過,這倒不失為一步好棋。用巴中的劉璋,當成如今繼續捏著兵權的理由,當成以後升職加爵的墊腳石。

但是呢,這不是又回到了原點了嗎?

屆時,魏公曹孟德,不是一樣覺得狡狐的權利太大?

法正捏著鬍子,沉吟了一會兒,便開口問道,“將軍既然已招攬到巴中人效力,他日若想攻下巴中之地,亦非難事。然,屆時又將面臨今日之事耳。”

“然也!”

狡狐將腦袋探了過來,“是故,在攻取巴中之時,汝還需多積累功勳以謀高位,掌荊州一部分權。”

好嘛,法正直接睜大了眼睛。

用驚詫的語氣,確定了一遍,“將軍是指,奪得巴中後,將請調離荊州?”

“嗯。”

陳恆點了點頭。

然後呢,法正就急了,“此舉萬萬不可!將軍立身之基,乃戰功耳!若是離開了荊州,豈不是成為無根之木,無源之水!豈不是成為許昌朝廷內的...”

“孝直!”

微微一聲低呵,打斷了法正的好意,陳恆用只有兩人才能聽得見的聲音,輕輕說道:“這荊州,某待的時間太長了。而大漢朝封魏公,也有好些年了。”

法正默然。

好久,才後退兩步,整理衣冠後躬身而拜,“正,多謝將軍栽培及信任。”

他終於知道了,陳恆的所有心思。

曹孟德,當魏公有些時日了,馬上就會更進一步:稱王!

異姓王!

縱觀大漢朝四百年,所有的異姓王,沒有更上一步的,幾乎都變成了叛逆!

幾乎都變成身死族滅的亂臣賊子!

所以呢,曹孟德稱王後,為了保證治下的安穩,必然會想將所有的兵權,都捏在自己的手裡,或者是宗室大將的手裡。像世之狡狐陳恆,能力與威望並重的一方都帥,曹操怎麼能放得下心呢?

怎麼敢放心呢!

因此,以後的結局,就只有兩個:要麼陳恆乖乖的主動交出兵權;要麼曹老大親自來拿回兵權!

陳恆自動交出來,就可以有迴旋的餘地。

因為曹操,只是覺得陳恆有了威脅的資本而已,並非認定了陳恆會叛亂!

只要陳恆變得沒有威脅了,就是皆大歡喜的局面。

如果陳恆自己請命調任離開荊州,在曹操稱王的時候,將兵權交給魏國宗室大將,就會被念起功勳,就會善待,大舉封賞!

至於他讓法正努力積累功勳,掌控一部分荊州的權力,曹老大是不會計較的。

無他,根基很淺的法正,形成不了威脅。

是故,法正就明白了,自己就是以後狡狐東山再起的根基!幫忙繼續維護著,世之狡狐在荊楚威望的繼任者。

魏公畢竟年過六旬了!

而陳恆剛剛跨入四旬,其嫡長子陳修,如今還在五官中郎將曹丕府上,給曹睿當伴讀!

只要避開這一段敏感的時間,只要熬過一些歲月,陳恆必然會被扔出來,再度執掌一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天下紛爭,不是短時間就能平定的!

異姓王,也是不能當太久的!

陳恆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法正的大禮,然後才走過來扶起,謂之:“幸有孝直,吾之道,方不孤。”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夏六月。

平南將軍,領荊州牧陳恆,被朝中百官彈劾濫用職權、及不能安撫荊州等罪名。因而上表陳情,請求自貶,辭去荊州牧之職位。

魏公曹操,將此事交於許昌百官廷議。然而議論一月有餘,未有定論。

陳恆便再度上表,言荊州三面與敵接壤,督兵事務繁瑣,不能分身處理一州事務為由,言辭懇切的辭去州牧之職。

最終,在秋八月,魏公曹操以丞相之權,將此事定論。

免去陳恆荊州牧之職;調沛國相,河東聞喜人裴潛,前來荊州任刺史。還親自作書給陳恆,好生勉勵了一番。

然後呢,狡狐瞄了兩眼,就將這封勉勵書扔進了火盆中。隨後便執筆,私下上書魏公曹操,請求授予魏國官職。

時為冬九月,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