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曹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十三章 長謀!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十三章 長謀!

諸葛亮遲疑了一會,將手上的一卷布帛拿了出來,對著曹衝說道:“君侯,此乃亮手書之長謀。”

長謀?

曹衝心中有些很詫異,但還是伸手將諸葛亮手上的布帛拿起來了。

諸葛亮給曹衝的布帛類似於羊皮紙,拿在手上還頗有些重量,至於諸葛亮為什麼不用竹簡或者是蔡侯紙寫,曹衝心中也是不清楚。

片刻之後,曹衝看完了諸葛亮布帛上寫的“長謀”,眼中倒是有異樣的光華流動。

諸葛亮在布帛上的所謂長謀,其實沒有給出什麼實際的東西,這只是一個空泛的想法,但是這種空泛的想法卻有實現的可能,因此曹衝心中的好奇心也是被引了出來了。

“這所謂的長謀,孔明可願與倉舒說一說?”

諸葛亮一笑,對著曹衝行了一禮,說道:“君侯要聽,亮自然知無不言!”

諸葛亮沉吟片刻,彷彿是再斟酌著要說什麼話一般,許久之後,諸葛亮才把話說出來了。

“亮口中的長謀有二,一是積孝道,二是廣蓄才。”

這兩點曹衝自然知道,但是知道沒有用,關鍵是要如何做。

曹丕在五官中郎將府中雖然是一副模樣,但是在曹操面前,卻是另外一副模樣,曹丕算是把自己的孝從心中衍印到自己臉上了。

即使這所謂的孝道不是真的。

但所謂謊言說多了也就是真理,劉備若真是虛偽小人,在做了一輩子的正人君子之後,他也變成了正人君子了,同樣的,曹丕一直在曹操面前表演孝道,即使他不是孝順的人,到了現在,也變成了孝順的人了。

與曹丕比孝道曹衝是比不贏的,因為曹衝不會像曹丕那樣隱忍,曹衝年輕,自然是鋒芒畢露的,他無法做得與曹丕那般隱忍,就算是曹衝這樣做了,效果也是不如曹丕的。

至於蓄才,自己的身邊的人才,又哪裡是曹丕的對手,他手下的大才不缺,但是小才卻是急缺,若不是缺小才,曹衝洛陽府的大小事務也不用交給龐統做了,以龐統的才能,整天埋頭案牘明顯就是荒廢了他的才能。

無論是在許都,也是在鄴城,曹衝都設有招賢館,但是即便如此,曹衝得到的所謂人才,對他來說還是杯水車薪的。

曹衝需要人才,但又不想被世家掣肘,這無疑是一個跑不出來的死循環,難道諸葛亮有解決的辦法?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曹衝眼神微亮,心中開始火熱起來了,若是把這兩個問題都解決了,那對於曹衝來說,無疑是有巨大的好處的。

“積孝道與廣蓄才,倉舒自然是是知道它的重要性的,但我雖然對父王盡孝,但是二哥與四哥對於父王亦是十分孝順的,要我蓄才,二哥身後有世家幫忙,四哥身後有那些文采飛揚者的助手,反倒是我,並沒有多少有才之士願意投奔。”

諸葛亮一笑,說道:“君侯以為王上是喜歡有才之人,還是喜歡盡孝之人?”

才與孝,對於曹操來說都是一個重大的考量標準,當然,這只是泛泛來講的。

這對於任何當政者要篩選出繼承者來說,自然是才要更重要一些,但是這種情況換到曹操這裡,就不怎麼有效了。

因為不管是曹丕還是曹衝曹植,論起才能來說,都是不差的,而且各自有各自的優點。

既然在才能方面很難分出勝負,那麼,在這個時候,孝就很重要了。

所以曹衝再思索了一會之後,很快就把話說出來了。

“孝比才重要。”

諸葛亮讚賞的看了曹衝一眼,再問了一句。

“君侯既然已經回答了一個問題,我便再問一個問題罷了:請問君侯,有才者願意侍奉怎樣的主公?”

有才者願意侍奉怎樣的主公?

這個問題其實不用怎麼思索的,於是曹衝張口便答了出來。

“有才者心中的主公,自然是要能夠識得他們的才能,並且賞罰分明,能夠採納他們的建議,最重要的,是要有魄力與才德。”

諸葛亮聽完之後,點了點頭,但還是說話了。

“君侯眼中的有才者願意侍奉的主公,也是五官中郎將,平原侯心中那些有才者願意侍奉的主公,所以不論是五官中郎將還是平原侯,他們都能做到這幾點,平原侯雖然在魄力上不如君侯與五官中郎將,但是在才德,以及採納建議上面,卻是要勝過君侯以及五官中郎將許多的,如此,若是從君侯口中的那些有才者願意侍奉的主公來看,君侯與五官中郎將以及平原侯並沒有什麼區別,反而是因為五官中郎將背靠冀州士族,平原侯少謀的原因,讓他在得到人才方面更有優勢。”

在曹昂死了之後,曹丕就是長子了,西周宗法制中的嫡長子繼承制,影響了中國上下五千年,自然在現在這個時代也是根深蒂固的。

曹丕即使是無才無德,得到的支援也不會比曹衝少的,更何況曹丕不僅不無才無德,甚至是才德上佳。

而曹植在諸葛亮口中的少謀,這看似是曹植身上的缺點,實則不然。

起碼在吸引人才這方面不是這樣的。

曹植少謀,那些謀士便更願意去投奔曹植,因為在曹植那裡,他的意見建議更容易被採納。

反觀曹衝這邊,天資聰慧,你丫都這麼聰明了,還需要我等謀臣?

我等肯定不去追隨你的!

曹衝聽完諸葛亮的話之後,知道諸葛亮心中有話要說,於是問道:“孔明莫非覺得我所言之語,不全?”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君侯所言有才者願意侍奉的主公,除了君侯方才所言之外,還有一點。”

“還有一點?”

諸葛亮點了點頭,說道:“那便是能遺澤後代。”

能遺澤後代?

曹衝心中不解,問道:“何解?”

“所謂遺澤後代,是不管君侯在爭位中是否成功,他們都可以得到好處,若是如此的話,人才便會源源不斷的到君侯甕中來。”

想要好處,又不想承擔風險,世間哪有這樣的好事?

曹衝剛好反駁,但突然想起什麼事一般,罕見的沉默起來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