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曹魏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彈劾!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六十六章 彈劾!

曹丕回到鄴城,在暗潮上的鄴城居然平靜了三日,不過,終於在第四日的時候,這座城市終於不再平靜了。

這個不平靜的源頭來自於鄴城朱雀大道上的御史府。

這個御史府大家想來不熟悉,但是在南北朝之後,御史臺的大名卻是人人皆知的。

御史府便是御史臺的前身。

御史府自秦以來,被漢所承接,其實說起來,秦朝的律法政治格局漢朝基本上都繼承下來的,做出的改變雖然有,但卻有限的很。

御史府作為最高監察機關,其長官在西漢初期為御史大夫,但御史大夫僅負責朝內和京畿地區三輔的監察。

在御史大夫之下則設立御史中丞為其佐官,為了加強對地方郡縣的監察,漢武帝時開始在地方設立專門的監察機構,由各部派遣刺史一人,稱為十三部刺史,隸屬於中央御史臺,專門負責監察郡縣,此外,漢朝時期,皇帝還經常根據需要直接從御史中任命繡衣直指御史。

他們穿繡衣,持斧戴,握有生殺大權。

此時自然沒有繡衣直指御史,皇帝現在就是個傀儡,但是前面的配置還是有的。

當然,名義上,御史大夫是御史府的老大,但是在建安十三年,御史大夫便不再管理御史臺的事物了,相當於是一個後世榮譽校長的職務一般。

只是掛名的,實際上,御史府的權力是掌握在御史中丞手上的。

而手下的十三部刺史,則自然是聽命與御史中丞的。

現任的御史大夫是程昱,也就是司空。

至於御史中丞不是別人,正是徐庶。

照理說,以徐庶的功勞,是坐不上御史中丞這個位置的,御史中丞雖然不是三公,但那也是秩千石的,不是小官。

更何況還掌管十三部刺史。

州牧,是封疆大吏,掌握一州軍政大權,相當於現在的某軍區總司令兼幾個省的政治財政第一長官。

刺史,是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派遣監督州牧、太守的官員,漢朝剛剛設定時相當於後世的參軍一樣的官員,官位不高,卻可以直接上達天聽,因此後來漸漸做大,不過名義上仍然只是個類似於監軍一樣的官員,俸祿只有六百石。

不過,也不知道是不是曹操有意給曹衝名義上的老師給一個有權有勢的官位,讓他援助曹衝。

當朝中眾人知道這個位置給了徐庶之後,不僅朝中大臣詫異,就連當事人徐庶也是詫異異常。

連當事人徐庶都詫異了,可見當時朝臣還是有不少人反對的,當然,反對是有人反對,但是曹老闆一旦做下決定除非是特殊的人,譬如郭嘉或者是荀這樣的人與他說此事不能做,不然他一般都會做的。

而在曹操任命徐庶為御史中丞之時,荀早已逝去,郭嘉則更是仙去多年了,唯一能夠說得上話的荀攸也在病榻上,自然不能反對曹操。

再加上,荀家此時便是站在曹衝身後的,這樣的事情,荀攸又如何會反對。

既然曹操願意聽意見的人沒有一個人說話,那徐庶成為御史中丞便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徐庶初時還是很開心的,但當他第一天到御史府上班的時候,那心情就不怎麼開心了。

原因很簡單,他雖然是御史中丞,這御史府中級別最高的人,但是很快發現他自己是多餘的了。

沒人需要他,沒人請示他,就像完全是透明人一般。

徐庶自然知道是這些人對他有偏見。

若是換做後世,這樣什麼事情都不做,但卻可以拿工資的工作肯定很多人想要做,但是現在這個時代不是後世,而他手上的位置可不是為了那千石俸祿而來的。

就在徐庶準備大刀闊斧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時候,一件他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首先他發現此時的御史府有自己的一個交好摯友石韜。

石韜,字廣元,即石廣元,潁川人。

初平年間,石韜與徐庶一同來到荊州,在荊州時與諸葛亮和龐統等人相善。

與崔州平(名鈞)、孟公威(名建)、徐元直(名庶)為“諸葛四友”。

崔州平比較慘,在董卓亂漢之際便死了,而餘下來的人,石韜與孟建都是頗有些失落。

至於為何失落,自然是官場失意了。

就譬如此時的石韜,此時只是一個領御史,是御史中丞的屬官,御史中丞本來就是四品官爵,領御史的官位自然更低。

自詡有才氣的人,卻英雄得不到用武之地,只是領御史。

剛開始發現石韜,徐庶還是很開心的,在閒聊之後,徐庶便將自己的計劃全盤說與石韜,同時希望石韜能夠幫助他掌管御史府。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知道,御史府可不是一個尋常的官署,這個官署的職責是監察百官,凡是在朝做官的,誰沒做過一些壞事,若是這些壞事被御史府知道了,並且上報魏王,那他們還用不用混?

當然,他們也知道無法取消御史府,但是不取消御史府,也可以在裡面安插自己的人員。

曹操之所以要自己建立一個校事府,不依賴御史府,在很大的程度上,便是因為御史府太雜了,裡面什麼人都有,自己若是有什麼命令下去,下一刻恐怕整個鄴城的勳貴都得到訊息了。

曹操於是繞過了御史府,自己建立了一個監察百官的機構。

曹操可以繞過御史府,但是作為御史中丞的徐庶自然是繞不過去的。

在他將自己計劃全盤托出之後,他原以為石韜會幫助他的。

但是他錯了。

石韜沒有幫助他,不僅沒有幫助,還多了一個警告。

水深如淵,入即死。

剛開始徐庶還不相信,但是接下來,他卻是慢慢相信了。

這些信任,隨著他對御史府的瞭解愈深之後開始的。

隨著他的調查,一個個大世家都能夠在御史府找到他的影子,不僅如此,御史府還與宮中很多貴人有關。

換做是曹衝,面對這樣錯綜複雜的局面,恐怕也難以下手,徐庶不是曹衝,但他也很難下手。

唯一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只能做做樣子,他上奏罷免的幾個領御史,然後安排自己的人進去。

但...

也僅此而已了。

與朝中所有人對抗,莫說是徐庶,除了曹操之外,現在誰都做不了。

這也是徐庶之前說自己雖然是御史中丞,但卻是一個光桿司令一般。

然而,在今日的早朝之中,御史府卻成了今日早朝的主角。

一個個領御史當著徐庶的面遞交奏章彈劾。

他們彈劾的人只有一個---洛陽侯!

見到這一幕,徐庶自然是氣得滿臉通紅,但在朝堂之上,他也不好意思說什麼,只是看著此時早朝的主事者。

司徒王朗以及司空程昱。

至於曹老闆,此時在王宮之中臥病在床呢!

領御史遞奏章彈劾曹衝,一個接一個,最後等領御史全部彈劾完之後,徐庶原以為就會就此平息,他剛想著回去一定整頓御史府的時候,又有人開始彈劾曹衝了。

也是,御史府中的領御史多是朝中勳貴的人,既然有這麼多的領御史彈劾,自然是有更多他們身後的貴人想要彈劾曹衝了。

徐庶暗暗記住這些人,然後再記住那些上前來彈劾的人。

上前彈劾曹衝的人不少,足足佔了一大半,讓徐庶有些詫異的是,曹丕的人居然沒有參與其中。

若是曹丕的人參與其中的話,朝堂之上恐怕有七成的人都會參與彈劾曹衝的行列來。

至於另外三成,有兩成是中立的,不想惹事的朝臣,另外一成,則是曹衝這幾年積蓄提拔起來的朝臣。

也可以說是自己的班底。

到沒人再上前遞交奏章,並且聲誅筆伐曹衝的時候,在高臺之上,早已經堆起一堆不小的奏章竹簡小山了。

程昱與王朗一個個竹簡拿起來看,臉上毫無表情,臺下的群臣自然也不知道他們兩人的此時的心情。

幫助曹操處理政務的第三天,程昱便感覺一股風暴朝著自己襲來了。

而這股風暴,大到可以掀翻半片天。

洛陽侯這三個字代表的含義,程昱太清楚了。

他瞭解曹操,就如同曹操瞭解他一般。

魏王是喜愛洛陽侯的,而現在群臣彈劾洛陽侯,便是向病榻上的曹操傳送一個訊號。

在你的兒子裡面,你要選誰作為繼承人,那都沒有關係,唯獨曹衝不信。

換做是健全的魏王,再給他們一個膽子,他們也不敢做,但是現在時過境遷了,魏王病重,急於挑選繼承人,更沒有精力與世家為敵。

而且,在他身邊,長安侯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群臣這是在逼迫魏王立長安侯為太子!

程昱在翻看竹簡之餘,還不時的抬頭掃視曹丕。

不過讓他有些可惜的是,他並沒有在曹丕臉上發現什麼欣喜之色。

這倒是奇怪了。

照理說,作為最大的受益者,曹丕絕對與此事有關的。

此時的曹丕也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群臣彈劾曹衝,換做之前,曹丕心中自然開懷,這表示曹衝不受世人支援,而曹衝不受世人支援,那麼,剩下支援他的人,便只剩下他了。

但那是之前。

而現在局勢變幻莫測,若曹老闆正是病重,命不久矣那還好說,但若是吳質猜想得不錯的話,那麼父王只是裝病,那麼,這些世家現在在做的事情豈不是在害我?

若是父王也認為是自己挑撥世家做這樣的事情,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所以在程昱王朗在檢視彈劾奏章的時候,曹丕上前一步,說道:“司徒,司空,子桓有話要說。”

在此地,長安侯算是最權重的那個人了,只是魏王沒有將監國的權柄交給他,是故他才在臣子行列之中。

“長安侯若是有話要說,盡可直言!”

“不知這些奏章彈劾我胞弟洛陽侯何種不法之事,居然要整個御史臺,半個朝廷都去彈劾他!”

聽到曹丕的這句話,原本寂靜的朝廷就像是水倒入了油鍋一般,瞬間激起千般波瀾。

朝臣交口接耳,一時間朝堂變成了菜市場。

王朗咳嗽了一聲,說道:“諸位,此地乃是大殿,可讓你們說話了?”

王朗這句話說完之後,朝堂中頓時肅靜起來了。

程昱翻看了一些奏章之後,站了起來,說道:“這些事情,他們之前便有說,但百人之口,便有百種說辭,這些奏章,皆是彈劾洛陽侯在涼州所行的不法之事。”

“在涼州,本侯胞弟又做出了什麼不法之事?”

看曹丕這架勢,若是不知道故事始末的,還真以為曹丕與曹衝兄弟情深呢!

朝廷之上,這些朝臣也是覺得荒謬。

徐庶也覺得荒謬。

原本他以為他要孤軍作戰之時,突然戰場上出現了一支援軍,但是這支援軍,卻比圍堵自己的人更像是自己的敵人。

這種事情何其荒謬?!

然而他實實在在的出現在徐庶眼前了。

王朗臉色沉鬱,說道:“據涼州刺史的訊息來看,洛陽侯在涼州大起殺戮,屠殺的百姓不計其數,涼州創傷,尤其是涼州四郡,百姓死亡,十之五六,同時洛陽侯在涼州大肆耗費民力,百姓不堪。”

照王朗的話來說,曹衝簡直就是一個暴君模樣。

然而曹丕知道,這不過是世家的說辭罷了。

曹衝在涼州,他曹丕如何沒有監視,長安可就在涼州腳底下。

世家如此說曹衝,不過是要給曹衝扣一個大一點的屎盆子罷了。

為了不讓曹老闆認為這件事是自己做的,曹丕也算是豁出去了。

“一派胡言,我弟曹衝,乃正派人士,不會做這些事情的,而涼州四郡之所以百姓十不存一,那是因為羌胡作亂,與洛陽侯大起殺戮有何干係?”

對於曹丕反應如此激烈,王朗心中也有些不解,但他還是耐著性子對曹丕說道:“此事還不知道是真是假,還需要調查,長安侯為兄弟著想,我等明白,但若是洛陽侯真是清白的,我們定不會冤枉他的。”

曹丕看著王朗,而王朗也在看著曹丕。

兩相對視,最後還是曹丕點了點頭。

“萬望諸位公平待之。”

“自當如此!”

到了現在,曹丕也覺得自己做的夠多了。

但是今天的事情,他需要梳理梳理。

這些世家,突然讓他也覺得危險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