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代表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七章 代表

除了210毫米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外,兵工廠的工程師們也在試製同樣口徑的重型加農炮。

明治四十五年式240毫米重榴彈炮是日軍用來摧毀敵方要塞防禦工事的攻城重炮,裝備常設步兵師團野戰重炮兵旅團的攻城重炮兵中隊。同時明治45年式240毫米榴彈炮也是918事變時日軍打出第1發炮彈的大炮,此炮當時在中國戰場廣泛使用,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也曾參與過巴丹要塞總攻,發揮了巨大毀傷威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日軍進攻德國青島的時候,就曾動用過這種240毫米和另外一種280毫米的重型榴彈炮,不過後者是青銅制的,口徑雖然不小,但是威脅反而不如前者大。

明治45年式240毫米榴彈炮的最大射程是10350米,比剛剛試製出來的210毫米口徑榴彈炮的9400米要遠出一些。雖說明治45年式要比嚴光的210口徑榴彈炮的射程遠一公里,不過在德制150口徑加農炮中也有射程超過12公里的,只是威力什麼的就…

所以射程超過13公里的克虜伯210毫米重型速射加農炮就應運而生了。

“日本海軍雖然很強,但是這個時代的日本陸軍卻還沒有後世那麼“瘋”,實力也不像後世那樣強,尤其是日本陸軍的炮兵實力,更是渣渣中的渣渣…”

這麼說當然有些誇張,不過到也多少符合事實,因為在日本陸軍當中,充作遠端火力打擊的大口徑重炮僅有150和240這兩種口徑的榴彈炮而已(150口徑的到也不能說只有榴彈炮,事實上日本還有一種150口徑的加農炮,不過這種加農炮主要是用於要塞防禦,卻很少用於野戰,所以嚴光也就自動忽略了,至於為什麼?因為這種150口徑加農炮的重量是嚴光眼前擺放的210口徑榴彈炮的三倍以上…)。換句話說,雖然在口徑上嚴光還無法造出超過240和280(這個可以無視)毫米的重炮,但是至少在陸軍的炮兵上嚴光還無需太過擔心日本。

就在嚴光還在心裡想著火炮的事情時,一旁的柳慧學開口道。

“都督,工程師已經做好最後除錯了,現在是不是先進行測試?”

聽柳慧學這麼說,嚴光點了點頭,畢竟他們這次來就是為了測試火炮的。

“好,我們先到那邊去躲一下吧。”

要知道武器試驗可不是什麼安全的活,日俄戰爭時日本人就曾經在測試一款輕炮的時候發生了炸膛事故,周圍的十多個人非死即傷,那還只不過是小口徑的輕炮,如今這款可是210毫米口徑的超重炮,萬一出了什麼事故那可是死的不能再死了。

在嚴光的帶領下,柳慧學和嶽昌等人全都走進了一個由鋼筋混凝土構成的工事當中。這裡距離榴彈炮的位置足足有百米多,就算榴彈炮發生炸膛之類的以外,也不會傷到工事內的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在一行人躲到工事內後,柳慧學對著榴彈炮旁的工程師做了一個OK的動作。

在得到訊息後,幾個工程師開始將120公斤重的彈藥填裝入炮內。

這次榴彈炮的測試目標是5公里外的一個靶子,因為事先工程師們就已經做好了校位,所以兩三分鍾後只聽一聲轟鳴,極遠處就傳來了一記爆炸聲。

因為工事是修築在一座土丘上的,再加上嚴光他們的手上都有望遠鏡,所以剛剛那一炮的效果他們看的很清楚。

這一炮…

打偏了…

因為此刻天上正飄著一個校正氣球,所以下面的幾個工程師很快就瞭解到了剛剛的資料。在稍微做過一些調整後,第二發炮彈衝出了炮膛,直接命中了目標。

看到炮彈正中目標,嚴光等人全都在工事內鼓起掌來。

“老柳,這次你們是做的真不錯啊。”

榴彈炮彈道彎曲,重量較輕,而且威力也不小,恰好適合西南地勢,如今有了這210口徑的重型榴彈炮,對國社黨來說正是如虎添翼。

而對嚴光的稱讚,柳慧學僅僅只是笑了笑道。

“都是大家的功勞,慧學不敢獨佔…”

此次出力最大的就是那些德國工程師,如果不是他們的話,即使柳慧學他們手裡有圖紙和模具,想要用這麼短的時間就試製出合格的榴彈炮,恐怕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柳慧學這麼說到也不算是自謙。

就在眾人還在工事裡談笑的時候,一個軍官突然從外面走了進來。

“都督,重慶剛剛發過來的電報。”

說著軍官將一份電報交給了嚴光。

“電報?”

聽軍官這麼說,嚴光稍微愣了一下,不會很快就拆開電報仔細的看了起來,過了半響才開口道。

“原來是國民黨的人來了啊。”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航行,國民黨的人總算是抵達了重慶。

而在接待了國民黨的代表後,陳堪就發了份電報給武器試驗場,詢問嚴光應該怎麼辦?

“都督,我們現在?”一直站在一旁的嶽昌開口問道。

“先回去吧,看看那些人想說些什麼。”

雖然後面一些如150口徑榴彈炮和加農炮的射擊測試沒有觀看,不過既然已經看過了210榴彈炮的測試。至少今天嚴光並沒有白來。

——————————

“這就是重慶嗎?”

看著混凝土路面的街道,還有街道兩旁的路燈和嶄新的建築,廖仲愷多少有些愕然的道。

幾年前廖仲愷曾經來過一次四川,作為四川的第二重鎮重慶,廖仲愷自然也曾經來過,只不過和幾年前比起來,重慶的變化似乎有點讓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而且…

“陳市長,你們這裡的路面怎麼這麼整潔?”

看著馬車車輪下面整潔的路面,廖仲愷多少有些奇怪的道。

廖仲愷曾經在日本留學,在他的印象裡,似乎就連東京的路面也沒有重慶這麼乾淨,這讓剛剛才從上海啟程的廖仲愷相當的好奇。

聽廖仲愷這麼說,陳堪先是對他笑了笑,然後就拉開了馬車的車窗。在對外面掃視了一段時間後,陳堪指著一個婦人對著廖仲愷道。

“廖先生,您看到那位婦人了嗎?”

順著陳堪的手指看去,廖仲愷點點頭道。

“看到了。”

“那個是環委會僱傭的,專門負責在城內的各處街道進行巡視,只要碰到有人敢隨地吐痰或者是亂扔垃圾什麼的,她們就會上去進行罰款,一次一分錢。”

想讓一個人均識字率還不到百分之五的國家的國民,對自己身邊的環境自覺維護,至少在嚴光看來是不可能的事情,甚至比孔融單挑贏了呂布還要不可能。所以為了保持城市的環境衛生,嚴光也只好請居委會的大媽們出馬了。

相信只要是後世的人幾乎都很瞭解這些居委會大媽們的厲害,而事實是她們也確實起到了不少的效果,尤其是在那些有居委會大媽遊蕩的區域。而在招募了無數大媽成立了環境衛生委員會,也就是環委會後,在每次一分錢的威脅下,原本隨處吐痰和亂扔垃圾的人群一下子就減少了,整座城市也變得乾淨了許多。

“用罰款的方式嗎?”

聽陳堪這麼說,廖仲愷在失望的同時也皺了皺眉。

原本他還以為四川這裡有什麼好的解決方式,還想要取經回去改善一下上海的環境。如今的上海可以說的上是魚龍混雜,一些比較主要的地區到還算好,那些次要的地區放到後世和垃圾堆其實也沒什麼區別的。

不過當他從陳堪口中得知如今的情形僅僅只是靠罰款的方式維持後,廖仲愷就皺了皺眉,因為他並不支援這種帶有強迫手段的方式。

看到了廖仲愷的臉色,不過陳堪卻只是笑了笑沒有說什麼,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陳堪也沒有興趣去改變別人的看法。

馬車行駛了一段時間後,陳堪帶著廖仲愷抵達了市政府的大樓。

“怎麼樣,給都督發電報了嗎?”

在走進大樓後,看著迎上來的秘書陳堪問道。

“已經發過去了,都督剛剛回的電報說他們正在趕回來。”聽到陳堪的問題,他的那個男秘書連忙回答道。

“那就好。”陳堪點了點頭,然後對著廖仲愷道。“重慶距離銅梁差不多有半天的路程,廖先生一路上舟車勞頓,要不要我先安排一下地方供您休息?”

雖說坐船的時候身體並不會感到累,但是這麼長時間的航行廖仲愷還是有一種發自內心的疲憊,所以活動了一下多少有些無力的身體,廖仲愷再想了想後點點頭道。

“也好。”

得到了廖仲愷的回答後,陳堪笑著對秘書道。

“去,給廖先生安排一間房間。”

“是!”

就這麼過了十多分鍾,秘書再次出現在了辦公室內。

“市長,廖先生的住處我已經安排好了。”

點了點頭,陳堪對著廖仲愷道。

“廖先生,您就先跟著我的秘書去吧,我先忙一下其他的事情。”

“好,那我就不麻煩陳市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