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零一章 除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零一章 除害

千財萬財,都不如發國難財。

那些途徑地方,甚至就是在地方徵集和購買的物資,都是前線急用的,這個難道地方的官員就不懂嗎?

懂,他們當然懂…可是前線的戰事再大,難道還能比他們發財大?

大不了就是前線戰敗,國家在賠一筆款子給日本人,這有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國家賠款也賠不到他們身上去。

在賠款的過程中,政府要是財力不濟,說不定他們還能趁此撈上一筆,過去的諸多賠款中他們不就是那麼幹的嗎?

而且前段時間政府不斷的減稅,減這稅,免那稅的…你要只是減免一些雜稅也就算了,可你居然連農稅和厘金也給減了…拜託,那是能減的嗎?!

你這一減到不要緊,我們的油水到哪撈去?

要知道在過往,可就是農稅和厘金上面的油水最多,至少隨便欺點上瞞點下,大筆大筆的好處就入了腰包。

可現在農稅和厘金,還有許多的雜稅都給免了,不說油水了,就連衙門裡許多人的飯碗都給砸了。

要知道在往年地方可以藉口糧食質量不好,而任意敲詐勒索,而且田賦可以用錢交納,經手官員就任意把錢價壓低。譬如說市價二千文合一兩銀子,他可以定為二千四百文合一兩。田賦上繳有一定數量,通常繳到八成就算完成了任務。如果有水災、旱災,明明收成是八成,可以報五成,農民實際田賦不少繳。多收的銀糧都到州、縣官和下面的人的腰包裡。此外,人們打官司也是州、縣官索詐的好機會。

可現在,農稅沒了,他們也就不能在糧食上面做文章。

一般的官司也不是有衙門,由縣長來辦理,而是交給了警察局和法院…到了這個地步,不貪?怎麼彌補自己的損失!

當然,這並不是說新政府發給這些地方官員的錢就少了,弄得他們不得不貪。

新政府成立後,只要是到了縣一級的,一個月三五百塊銀元還是很平常的。三五百塊,在民初這個物價還不是很高的時代,置辦一些奢侈品,甚至置辦一輛汽車也夠了。在奢侈點,置辦三五十個黃花閨女其實也差不多了…然而…和前清發放的養廉銀相比,這點錢就差的多了。

養廉銀…原本是清朝特有的官員之薪給制度。建立自1723年的該薪給制度,本意是想藉由高薪,來培養鼓勵官員廉潔習性,並避免貪汙情事發生,因此取名為“養廉”。養廉銀的來源來自地方火耗或稅賦,因此視各地富庶與否,養廉銀數額均有不同。一般來說,養廉銀通常為薪水的10倍到100倍。例如,臺灣巡撫劉銘傳的年薪為155兩,養廉銀則達一萬兩。臺灣總兵年俸67兩,軍事加給144兩,而養廉銀則為1500兩。

此外還有一些我們這個時代看起來不合法,然而在當時卻很合法的額外收入…你就算給的工資再多,難道能有人家給的養廉銀多?

當然,也不可能全部的官員都只知道貪,同樣,不知足的人也不可能會那麼多。

只不過官官相護和同流合汙…一夥的人,當然要官官相護,可不是一夥的人,既然不能同流合汙,那就只能把你按死在“河汙”裡了…現在的地方上也是這個情況,並不是說每個地方官員,都想從運往前線的物資裡撈上一筆。然而官場黑暗,的確,能當官的未必都是聰明人,但是走哪都是一地傻子的情況,你也只能從後世的辮子戲裡才能看到。

何況他們就是真的幹了什麼,只要“官官相護”上面也未必會知曉。

就如清朝乾隆年間的監糧一案,甘肅省幾乎一多半的官員都參與到了監糧案中,可乾隆愣是不知道。直到有人反映地方官員在浙江海塘工程中弄虛作假,中飽私囊,才引起乾隆的懷疑。不久,乾隆又從來自甘肅的奏報中得知當地並無旱災。乾隆馬上派官員去浙江對王亶望進行嚴審,王亶望只好招認。乾隆抄了王亶望的家,沒收財產摺合白銀300萬兩。此案終結時,共判死刑57人,發配56人,還有不少人受到牽連。

發配和不少人受到牽連…這又關聯到另外一個成語,法不責眾…監糧一案,大半個甘肅省的官員都參與到其中了,可最後死刑的只有57人,剩下的則只是發配和受到牽連…為什麼會這樣?難道是乾隆不想殺?

實在是人太多了,就算想殺,也不可能將一省的大半官員都給殺了!

現在地方上的這些官員也是這個想法,現在地方上的人都在貪,既然這樣,那就算事發了,法不責眾,再加上政府初立山東那邊也還在和日本人打仗,既然這樣,就算上面想處理自己,也要考慮到會不會引發什麼亂子出來…這麼一想,自然所有人都開始肆無忌憚了起來。

只是地方上的官員可能沒有想過一件事情,運往前線的物資全部都是萊陽戰場急需的物資。這些物資等同於戰略資源,和軍方有著莫大的關聯。

這樣的資源,負責出面監管的不只是司法部,還有軍方。

尤其是軍情局和軍防局,他們不但要防備有人中飽私囊,而且也要防備日本人暗中破壞——————黑龍會在中國的能量有多大,可能沒人比軍情、軍防兩局更清楚了。

現在這些前線急需的物資出了這麼大的問題,軍情局和軍防局怎麼不可能通報?要知道,軍情局和軍防局的主要骨幹,可都是從軍隊裡出來的。哪怕是現在,也和國防軍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而且嚴光也不是乾隆。

乾隆為了政局的穩定或許不會殺那些貪官,但是嚴光卻不一定。

一來嚴光只是一個運氣比較好的普通人,在政治頭腦上不像乾隆那麼高。再者,作為來自於後世的普通百姓,嚴光這輩子最恨的就是貪官,尤其是那種危害到國家利益的。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日本人已經將這件事情捅了出來。

現如今,上海、廣州、南京、北京、天津等地界,只要稍微關係前線戰事的都知道。運往前線的軍事戰略物資已經被地方上的一些貪官給貪墨了,到了這個時候就算嚴光想隱瞞,也必須做出一些決定來。

不然的話不只是民間會出現不忿的情緒,就連正在前線和日本人廝殺的國防軍將士們也會這樣。

這,恐怕就是日本人的目的了。

畢竟這件事情除了已經處於軍管狀態的山東省外,其他的如河北、河南、江蘇三省都有波及。而且覆蓋面積極光,也算是相當難得的醜聞了。

——————————“這次我到想知道,那個姓嚴的支那人,對這件事情究竟會怎麼應付!”

在大正天皇的御前,大隈重信一副相當得意的樣子。

也難怪他會這麼得意,畢竟擺在嚴光面前的的確是一件很難解決的事情。

從輕發落?世人肯定不服,何況國家的律法也擺在那裡。

雖然現在的嚴光在中國其實和皇帝也差不多,但他畢竟還不是真正的皇帝,一些事情,如赦免罪犯等等還無法做出來。所以就算嚴光想從輕發落,少殺一些人也是很難的。

至於從嚴從重?眼下山東重軍所需的物資,幾乎都是由河北、河南以及江蘇這三個省籌備的。而這次涉案的官員有佔據了這三個省官場的大半,再加上他們的涉案金額,要是真的從重的話,“咔嚓”一省,三個省的官員至少有百分之六十的人要掉腦袋,還有百分之二十的要在牢裡蹲上一段時日。

到那時,三個省的秩序全部混亂,嚴光的物資從哪徵集?

而沒有了物資,嚴光也就無法在支撐自己那只相當奢侈的軍隊了吧(在大隈重信看來,重炮、輕重機槍和其他歪門邪道的武器,而且還是毫不心疼肆意使用,這已經是相當的奢侈了)。只要國防軍的後勤受到干擾,那麼在山東和日軍對峙的國防軍,也就無法繼續用他奢侈的重裝備來和日軍對攻,到那時,國防軍絕不是日軍的對手。

當然,嚴光也可以將這件事情先放著,一直等到戰事結束後再處理。

在大隈重信看來,這也是最好的解決辦法。

只是那時嚴光會失去的,除了前線將士的戰心,也有平民百姓們的民心。

總而言之,無論嚴光怎麼處理,這件事情都會給嚴光帶來不小的損失。

而大隈重信現在,就是坐在這裡看著嚴光是怎麼明知前面就是個坑,卻依然要往裡跳…——————————不止是大隈重信知道這是個坑,其他諸如宋鼎寒、徐世昌等人也都看的出來。畢竟這種事情實在是太顯眼了。

而現在,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就是在勸著嚴光,希望他先將事情放一放,等到山東的戰事結束了,他們將日本人全部都趕下海了再說。

這件事情上,不只是宋鼎寒這樣,就連徐世昌也這樣。

當然,這並不是說徐世昌就不希望嚴光倒黴了。畢竟說到底徐世昌也是北洋的人,而嚴光雖然厲害,卻不是那個值得徐世昌效忠的袁世凱…再加上國社黨的組成相當鬆散,只要嚴光倒下,徐世昌領導下的北洋未必沒有機會。

徐世昌會勸阻嚴光,只是因為這件事情實在是太明顯了。明顯到根本不需要浪費心計,就能看的清清楚楚。

在這種情況下,就算徐世昌勸嚴光走後果最嚴重的那條路,嚴光也未必會聽他的話。

而且,萬一要是嚴光反應過來了,回頭問他。

“你什麼意思?!”

到那時徐世昌怎麼回答,總不可能說自己其實想害你吧?

到那時,徐世昌和北洋的下場絕對會相當相當的悽慘。既然這樣,到不如直接將最正確的選擇告訴嚴光,這樣也能湊的近一些。

時機這種東西,不但需要自己去主動爭取,同時也需要等。

主動爭取來的未必都是時機,也有可能是毒藥,所以就算徐世昌有些想法,也只能深深的隱藏在心裡。而且這些想法,很可能一輩子都沒有實現的可能。

何況就算這次的事情嚴光做出了錯誤的選擇,甚至是導致山東的戰事戰敗,憑這些年月裡積累下來的威望,他也未必會倒下來…“唉…”

聽著宋鼎寒和徐世昌他們的分析、以及勸阻的聲音,嚴光捂著腦袋有些頭疼。

雖然一直都宅在北京,但這並不代表地方上的事情他不知道——————就算他不知道,軍情局和軍防局也會想辦法告訴他的,就和現在一樣。

他唯一沒想到的就是,地方上的那些官員居然膽子這麼大。

三個省的地方官員,居然有大半的官員都參與到了這件事情當中。

而且根據情報機構的分析,自山東的戰事開始後,僅僅只是半個多月的時間,地方上的那些官員至少已經侵吞了價值三百多萬的物資。

而且只多,不少…至於以次充好等隱性手段,因為不好統計,軍情局的人也無法妄作評論。然而只是被他們侵吞掉的物資,就已經足夠讓他們掉上十幾次腦袋了…“真是沒想到,大戰才剛開始沒多久,居然就已經有人拖後腿了…”

說著嚴光看向了坐在一旁,一直看著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開口,而自己卻一直都沒有開口過的聞鏡。

“聞鏡,你說這次的事情該怎麼辦…”

聞鏡是宋鼎寒的表弟,是在四川軍政府時期就跟隨嚴光的老人。在四川時,聞鏡已經是四川軍政府的司法部長,到了新城府成立後,更是成為真正的司法部長。

而這麼多年下來,聞鏡也已經洗脫了當年的稚嫩,取而代之的則是一副成熟的模樣,比如說………古銅色肌膚什麼的…“這次的事情…”

感覺到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看向自己的眼色,聞鏡有些猶豫了,不過這時在他的心裡,其實已經有了自己的想法。

嚴光看了看聞鏡的表情,似乎也看出了什麼,於是換了一個問題問道。

“那我問你,這三個省裡,有多少人夠的上死刑…”

“………”

“………”

宋鼎寒和徐世昌等人心裡都是一驚。

而這時的聞鏡卻有些興奮的開口道。

“沒有足夠的資料,卑職無法判定,不過其中至少會有六成的官員夠的上死刑,還有一成半到兩成的官員要到監牢裡走上一堂,剩下不受牽連的則可能不到兩成…”

“這樣…”

嚴光點點頭。

“徐老…”

徐世昌的年紀可一點都不小,所以還真夠的上“老”這個稱呼。

而聽到嚴光的呼喚後,徐世昌則是連忙湊到近前道。

“大總統有和吩咐。”

“一會你和鼎寒到人事部去一趟吧,看看有多少能抽調的人手,事後就補充到河北、河南等三省吧…”

到了這個時候,嚴光的意思已經是相當的明確了,然而聽了嚴光的話,徐世昌卻面色蒼白的道。

“大總統,請您一定要三思啊…”

“是啊,大總統,現在我們還在山東和日本人打仗,這個時候要是………那豈不是自亂陣腳,便宜了日本人!”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是啊,而且就算時候及時補充了地方上缺乏的官員,那些候補上的,也不可能會有什麼經驗,到那個時候還有可能會將山東所需的物資弄的亂糟糟的,地方也不會在恢復往日的清淨…”

說一千道一萬,簡而言之就是一句話。

“不同意…”

只不過這裡面有多少是為國考慮,有多少則是在這次的事情當中有好處,那還真是不得而知了…這也是決定,哪怕是擾亂山東戰事,也一定要解決此事的原因之一。

因為真要走正常途徑的話,等到戰事結束,地方上那些撈夠本的貪官們對一些真正說得上話的“大員”給足了好處。到那個時候,自己就算想要一意孤行,也未必能孤行的起來。

想動手,更是件不可能的事情。

到不如趁著地方和中央還沒有太多聯絡的時候,趁機發難,不然的話…“好在真正要命的地方是四川和湖北,只要這兩個地步不出問題,哪怕將河北、河南等地的官場一掃而空,也不會對山東的戰事有太大的………非致命的影響…”

想是這麼想,不過在這件事情上嚴光還是要詢問一下蔡鍔。

問問他,在後勤受到干擾的情況下,有沒有可能收拾掉在山東的日軍。

如果不行的話,嚴光也只能選擇屈服。

說到底還是外敵的威脅要更高一些,攘外必先安內也有一定道理,但弄到蔣校長的地步,也就沒什麼意思了…何況後世的那場紛爭不管怎麼算也屬自家矛盾,是中國人和中國人之間的事情。而這次則屬一滅蟲行動,滅了國家的蛀蟲只會讓國家更加強大…當電報發到萊陽時,看著電報上的內容蔡鍔同意了嚴光的看法。

何況放著身後的那些蛀蟲不管,和清理蛀蟲後的地方混亂也沒什麼兩樣,既然這樣反到長痛不如短痛。

最重要的是軍情局已經探知了日軍在黃縣的物資囤積點,稍後只要空軍能將日軍囤積的物資全部燒掉,即便後方出現混亂蔡鍔和寺內正毅也是在同一起跑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