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六十六章 蘇俄內戰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六十六章 蘇俄內戰

“唔,頭疼…”

臥室裡,昨天操勞了一也的嚴光一邊從床上爬起來,一邊接受著身旁那個身材豐滿,長相豔麗的女子的服侍。

嗯,由於這名女子是在原來那個秀美女子後新來的,姑且就命名為秘書2號吧。

秘書2號是前兩個月才聘來,專門照顧嚴光起居生活的,不過原來的秘書1號也沒有被拋棄,只不過兩個人是交替著照顧而已,畢竟總要保持個新鮮感才好。

當然,偶爾的話,兩個人也會一起照顧嚴光器具什麼的。

咳咳…似乎說了什麼不該說的話啊…“不過話說回來,國會那幫婆娘最近越逼越緊,剩下的三足動物也有不少投降叛變,要不要趕在新的婚姻法頒佈前多招幾個女秘書啊,說起來最近新佔了歐洲的不少地方,要不要考慮引進幾個金髮碧眼的?不過話又說回來,埃及那邊的似乎也不錯啊,尤其是肚皮舞娘什麼的…”接受著服侍,嚴光半躺在床上細細思索著,而一旁服侍著他的秘書2號以為嚴光是在考慮什麼國家大事,因此也不敢多加打擾,只是在那裡細心服侍著。

對服侍嚴光秘書2號還是很用心的,一來雖然政府的高層都很清楚嚴光的為人,但在下面的百姓和低階的軍政官員看來嚴光本人還是相當偉光正的,畢竟這些年嚴光做出的成績著實驚人,硬是將原本那個貧弱的中國塑造成了一個一等一的強國。

再來雖然嚴光的賣相不如什麼民國四大美男,但有185cm的身高做底子,再加上還算不錯的長相,總比那些肥腸腦滿的官員商人強得多。

最後一點,嚴光不但是整個國家最有權勢的人,同時也是最為富有的人。不但有著在坦皮科的油田收入,國內的許多工廠企業也都是由嚴光投資開辦的,每年的收入都要用億來計算。

而且這些收入都乾乾淨淨,因此哪怕嚴光的日常生活有些奢侈,國會的那幫議員們也說不出什麼話來。

如此龐大的收入,隨便漏出那麼一點來,都能讓身邊的人受用不盡,如此一來怎能不讓秘書1號和秘書2號盡心盡力的去服侍嚴光?

然而現在的嚴光雖然有錢有勢,但他也有許多煩心的事情。

而且這件事情,恰恰和錢有關…嚴光的確有錢,眼下油價不斷上漲,單是在坦皮科的油田每年就能給嚴光帶來上億元的收入。除此之外,在國內開辦的諸多企業工廠,每年也能給嚴光帶來不小於油田的收入,換句話說,排除開身份後嚴光已經是中國不擇不扣的首富了。

只是…很多時候,個人的財富再大也是沒用的。

為了佔牢從俄國和土耳其身上刮下來的土地,目前國防陸軍的總數已經有原來的一百二十一個師一百餘萬人,擴張到了現在的近三百個師三百餘萬人。

三百餘萬人,哪怕是按照每人每月10塊銀元的標準,每年也至少需要三四億銀元的軍費開支。何況遠征軍還有日常的津貼,一年下來,光是給軍人開發下的軍餉就絕不下於四億銀元。

除開軍餉外,海軍那邊每年至少兩艘戰列艦、兩艘戰巡艦,另外還有航母和輕重巡洋艦及驅逐艦、護衛艦等大小艦艇,再加上各型潛艇,每年也至少需要三億銀元的軍費才行。

空軍的需求也很大,曾立大功的伊裡亞.穆羅梅茨轟炸機即將退役,原有的福克飛機也不堪使用。現在空軍一直張嚷著採購,雖然四發大型轟炸機、雙發中程轟炸機、單翼戰鬥機和魚雷轟炸機及運輸機等的單價,比海軍的裝備要便宜許多,但是每年也至少需要一億銀元的軍費才行。

以上這些,全部相加已經差不多八億多銀元,八億多銀元,雖然這些年國社政府的財政收入增長很快,但八億銀元也差不多相當於國社政府一半的收入了。

何況陸軍的近三百個師裡,絕大部分的乙種師都僅僅只裝備了毛瑟G98步槍而已,馬克沁和麥德森這樣的裝備都是極少裝備,就更不用提榴彈發射器、迫擊炮及最新式的18式衝鋒槍了。

雖然現在國內對維持三百多萬數量的陸軍是否必要有很大爭議,但是想要在俄國布爾什維克的壓力下守住新佔的領土,陸軍卻是絕對不能少於三百萬的。

因此,現在國內的各大兵工廠幾乎是24小時三班倒式的開工,為那些裝備稍顯簡陋的乙種部隊換裝。

如此一來,每年又要少掉一億多銀元的軍費。

最後還要算上陸軍強烈要求的裝甲部隊,組建一支由15式坦克組成的坦克部隊,至少需要五千萬的資金,這已經相當於一艘【星日馬】級的造價了。

至於16式的造價雖然不如15式,但一支純16式的坦克部隊,也至少需要一艘【奎木狼】級的造價才行。

排除掉陸軍對裝甲部隊的要求,算上每年一億多元的換裝軍費,國社政府每年在軍事開支上至少需要支出九億多銀元,接近全年財政收入的60%…如果算上組建裝甲部隊的花費,那麼每年的軍費佔財政收入的百分比,將穩超60%這個數字。

何況除開軍費上的開銷外,軍事技術的研究也是需要很多金錢的。

要是算上那些已經上馬,而且也並不準備下馬的專案,政府每年在軍事上的投資恐怕將會超過十億。

說到底,中國畢竟不像英美那樣國內的發展已經接近完全,現在的中國還有許多需要投資的地方。尤其是在交通和發電等方面,要知道現在中國的許多地方依然存在著交通困難的問題,而除開上海、天津和北京、成都這樣的城市,也很少有城市能夠達到城區全部通電的標準。

何況現在正在流行西班牙流感,雖然因為早期預防的當的關係,在國內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死亡事件。到目前為止也只是在醫療不完全的邊遠地區死亡了一萬餘人,和歷史上的兩三百萬人相差甚遠,但是在醫療上的投入劇增,也對國社政府的財政造成了一定壓力。

再加上現在面對的只是第一波,後面還有第二波和第三波在等著…超過60%的軍事開支,已經開始影響到中國自身的發展了。

窮兵黷武,終歸不是正途。

如果不是現在英國依然在提供著每年至少兩千萬英鎊的無息貸款,再加上嚴光個人財政的支援,使得政府在財政上依然表現的比較輕鬆,恐怕現在早就像日本一樣,被背負著的鉅額軍費給壓的喘不過氣來了。

不過…到今年,歐戰差不多也就結束了。

等到歐戰結束的時候,英國還會像現在這樣,對中國提供財政上的資助嗎?畢竟兩千萬英鎊哪怕是對英國也不是一個小數目,何況現在的英國已經將中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難啊…”

接受著秘書2號的服侍,嚴光揉了揉有些發疼的腦袋。

現在政府內部已經在討論裁減軍事開支的問題了,畢竟在英國中斷財政支援後,中國想要獨自維持近四百萬的國防軍實在是件很困難的事情(三百萬陸軍算上海空軍後)。

只是這個提議被嚴光給否決了,畢竟在未來還需要面對俄國的威脅,這個時候裁減軍事開支可不是件明智的事情。

“只要在伊拉克和科威特的油田能夠開採出來,油田帶來的收益自然能讓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可惜啊,那裡的油田至少在22年前不能讓人知曉,不然的話現在也就不會有這麼多問題了…”

嚴光可是很清楚,如果在【華盛頓海軍條約】簽署前,被人知道了在科威特和伊拉克的油田後,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

那裡油田所代表的財富,可是會引來所有人的覬覦的,尤其是在英法等國在歐戰中損失慘重的時候。雖說歐戰結束後,英法未必會對伊拉克等地出兵,可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在英國自毀武功前,嚴光可沒信心保住伊拉克和科威特。

畢竟現在的英國,依然是世界上最為強大的海軍強國。

何況就算是不出兵,單是纏著你要求瓜分好處也是一件讓人受不了的事情不是?

“看來,目前在財政上的窘境至少也要維持到22年才行啊…”

拍了拍秘書2號的腦袋,示意她賣力些後,嚴光自言自語道。

“歐戰結束,眼下國內搭順風車的情景恐怕就要終止了,到那個時候,發展速度恐怕就要下降到10%左右了吧………18年,22年,相差差不多4年,看來未來的4年恐怕就要難熬許多了。”

雖然在佔下了俄國和土耳其的許多領土後,嚴光當年的目標已經達成。

而且在國內工業、經濟和軍事進展飛速的情況下,中國也已經成長為了僅次於英美的第三大強國,就連過去的夙敵日本,也已經不再是對手。

然而嚴光也是有夢想的,譬如說,嚴光最大的夢想就是將全部的陸軍部隊,都變成機械化部隊和摩托化部隊。

現在國內許多上馬的專案,就是關於摩托化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的。

其實關於汽車的研究已經成熟,國內已經可以生產效能比較可靠的卡車和其他車輛,用於裝載士兵和拖拽火炮等,因此摩托化部隊的基礎已經成型。

至於機械化部隊…既然已經能夠生產坦克了,裝甲車總不可能生產不出來吧?

而且除了坦克,裝甲運兵車和步兵戰車都已經研制成功,對自行火炮的研究工作也已經接近尾聲,甚至就連反坦克突擊車也已經研究的差不多了——————雖然機械化部隊,似乎不太用得上這個。

在乘員2-3人,足以裝載15人,也就是一個班步兵的裝甲運兵車研制成功後,組建機械化部隊也已經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

組建摩托化部隊和機械化部隊,當然不可能僅僅只是為了好玩。

雖然不願意,但是現在的中國在俄國身上割下來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所以在未來中國最大的敵人非俄國莫屬。

而俄國的領土曠闊,再加上地域寒冷等,想要對付俄國人單靠單純的步兵師不太可行的,畢竟步兵的機動力太低。至於騎兵,雖然機動性是夠了,但是騎兵的防護能力太差,只要有一挺機槍擋在面前,迎接騎兵的就會是一場屠殺。

因此,用來對付俄國的話,摩托化和機械化部隊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在算上空軍配合的空地協同,就算俄國人真的敢南下,邊境上的部隊也能將俄國人殺的片甲不留。

“可惜,沒錢啊…”

日本人到是為了庫頁衝突賠了不少錢,可是每年一兩千萬的,還不如自己一個人拿的多。不過已日本目前的經濟水平,也的確是不能在強求更多了。

——————————雖然嚴光一邊享受著秘書2號的服務,一邊感慨著沒錢,但是在民間的商業氣氛還是很活躍的。尤其是在天津、上海和廣州等港口,整船整船的貨物依然是整裝待發。

畢竟現在的德國只是顯露敗象,而且在和俄國停戰後,也已經抽調了相當一部分的軍隊到了西線和義大利戰線,到最後德國究竟是會在18年末戰敗,還是堅持到19年甚至乾脆堅持到20年,這點沒有人知道。

因此在民間倒是不愁沒錢賺,雖說如此,但也有不少的商人在擔心著,擔心著這場戰爭會太早結束。

而在西線,協約國和同盟國自然是打的熱鬧,除開西線和同盟國作戰外,協約國也派出了相當數量的部隊進入俄國境內。

不過和歷史不同的是,由於國社政府已經收回了外興安嶺一域的領地,日本暫且不提,就連美國也沒了在遠東登陸的藉口,只好和英法一樣由北歐登陸,然後朝著俄國境內進發。

面對進犯的協約國部隊,初具規模的蘇俄紅軍開始進行節節抵抗。

因為有中國在後方透過迪蘭鐵路和中亞鐵路,偷偷向俄國提供軍火的關係,俄國人的境遇到是要比歷史上的好一些。協約國的干涉部隊向俄國腹地的深入也變得困難了許多。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原本和俄國簽訂了《布列斯特和約》的德國也撕毀了跳躍,透過黑海在俄國的克里木地區登陸。

比較有趣的是,德國人的登陸點距離遠征軍控制的伏爾加河南部地區也沒多遠,硬要說的話,僅僅只是一河之隔吧。

在黑海畔,遠征軍位於頓河的南部地區,佔領著亞速和巴託斯克,而德國人的登陸點則是頓河北部的克里木。兩者間的距離,僅僅只有幾公裡遠而已。

然而就是這麼幾公裡的距離,由於兩國間的默契以及馬爾贊已經打好了的招呼,兩國在該地區居然沒有發生一點衝突。在頓河河畔,甚至有遠征軍的士兵朝河對面的德軍揮手示意…面對協約國干涉軍的侵入,還有德國人的背信棄義,雖然有國社政府偷偷提供的支援,但是俄國的布爾什維克政府情況總歸是變得困難了許多。

在克里姆林宮內,列寧和斯大林等人幾乎是天天開會,商討著應該如何應對協約國干涉軍和德國侵略者的問題。到了這個時候,佔據俄國土地最多的中國,因為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都安分守己的關係,反而不怎麼出現在列寧等人的嘴邊了。

不過也是因為協約國和德國人的軍事壓力的關係,列寧原本就不怎麼茂盛的頭髮,現在看起來似乎更禿了…然而一切似乎還並沒有完,就在俄國依靠著嚴光偷偷支援的彈藥、武器和補給等對協約國和德國侵略者進行節節抵抗的時候,在烏拉爾地區突然發生了異變,對新生的俄國政權造成了極大的打擊…——————————“將軍…”

在烏拉爾一座房屋的房頂上,一名俄軍將領拿著大衣走到了高爾察克的身邊。

“晚上天涼,您還是先將衣服披上吧…”

已經四十多歲的高爾察克點點頭,在接過了部下的大衣後,慢慢的披在了自己的身上,然後繼續注視著遠處的星空。

高爾察克,全名亞歷山大?瓦西里耶維奇?高爾察克,生於聖彼得堡,父親是海軍軍官。1894年聖彼得堡海軍兵學校畢業,1895年-1899年派駐於海參崴。日俄戰爭中,曾在旅順被日軍俘虜,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於1916年出任俄羅斯黑海艦隊司令,在二月革命後支援臨時政府在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時,高爾察克是第一位宣誓效忠臨時政府的海軍上將。

當時高爾察克曾經聲稱:“我不是為這種或那種形式的政府服務,而是為被我視為高於一切的祖國服務。”

只不過在1917年的6月17日,也就是十月革命的前幾個月,塞瓦斯托波爾的水兵、士兵和工人代表會議透過決議,解除高爾察克黑海艦隊司令的職務,派他到美國去進行軍事考察。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高爾察克在美國待了兩個月,在他途徑日本返國時,得悉布爾什維克舉行了十月革命。

在歷史上,十月革命時的高爾察克正在日本,在和英國大使商議後,取得了倫敦的同意準備前往英國但在新加坡受人勸阻,於是來到滿洲參加對東滿鐵路的保護。

但是在與當地的權力人物D.I.霍托特將軍爭執後回到俄國,參加在鄂木斯克的白軍政權,與布爾什維克領導的紅軍作戰。

然而由於歷史因為嚴光的關係出現了重大的轉變,俄國在滿洲已經沒有什麼利益存在。因此高爾察克並沒有像歷史上的那樣先去滿洲,而是直接參加了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組成的新的臨時政府。

只不過和歷史上不同的是,高爾察克並沒有到11月才進行政變,進而獲得了整個臨時政府的控制權。而是在抵達臨時政府不久就發生了政變,進而獲得了整個白軍的控制權。

在當時,臨時政府手中主要的力量是來自於捷克的捷克軍團。

所謂的捷克軍團其實就是捷克斯洛伐克軍團,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在俄、法、意等國組織的由僑民組成的反對奧匈帝國的軍隊。

一戰中俄國在東線抗擊德奧軍隊,戰場上捷克斯洛伐克士兵不願為奧匈帝國作戰,在東線向俄國投降。這些戰俘和逃亡者也加入到在俄國的捷克軍團中。到二月革命爆發時,在俄國的這支捷克人部隊大約有5萬人。

十月革命後蘇俄堅決退出戰爭,結束同德國的戰爭,要解散這支部隊。與此同時捷克軍團在列寧的“民族自決權”的感召下要求回國。

然而這時的英法,卻已經和捷克斯洛伐克的上層進行了聯絡,準備利用這支部隊對付俄國的布爾什維克政權。

191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委員會、協約國與蘇維埃政府三方在奔薩籤訂協議,准許捷克軍團以“平民身份而非戰鬥單位”穿越西伯利亞,在海參威登船,經巴拿馬運河返回歐洲。

然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沒多久,海參威居然就被中國的遠征軍佔領。

到了這個時候,捷克人自然是無法透過海參威登船,經巴拿馬運河返回歐洲了。於是很自然的,捷克人就在烏拉爾地區駐留了下來。

在停留期間,俄國人也曾經要求捷克人交出軍械,只保留少量的自衛武器,然後在英法的慫恿下,捷克人卻拒絕了這個要求。到最後,捷克人甚至成為了新的臨時政府手中最為主要的軍事力量。

只不過或許臨時政府的人從來沒有想到過,這些捷克人忠於的並不是俄國的臨時政府,而僅僅只是聽從捷克斯洛伐克上層和英法的旨意,才會遵循臨時政府的命令行事。

所以當和英美有相當聯絡的高爾察克抵達時,很自然的,捷克人背叛了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