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七十章 前往巴黎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七十章 前往巴黎

在客廳裡,嚴光正拿著一份請柬默默的沉思著。而在一旁,徐世昌和宋鼎寒等人也都靜靜的看著他。

沒有其他原因,僅僅只是因為這份請柬只有嚴光才能決定而已。

當然,這份請柬並不是什麼洪水猛獸,不過也很重要。

因為這份請柬,是邀請嚴光參加兩個月後,也就是1月份舉行的巴黎和會,參與研究相關的特殊問題。比如說賠償問題、領土問題和裁軍問題和遏制蘇俄等。不過在嚴光看來,這至不過是一場瓜分戰後利益的會議罷了。

雖說如此,嚴光還是準備動身前往巴黎。

畢竟是中國第一次以戰勝國的身份參加和會,對曾經飽受屈辱的國人有著很大的振奮。這點從徐世昌等人興奮的表情就可以看的出來,政府高層尚且如此,更何況民間?

而且在這次會議上,嚴光也需要徹底確定在中亞和高加索等地區的利益,而且德國戰敗後賠償的113億英鎊賠款,嚴光覺得中國也有資格分上一份。雖說這次巴黎和會一共有38國家參加,而且其中英法肯定要拿大頭,不過已中國現在的實力,喝點湯湯水水也是不錯的。

畢竟哪怕是21年確定的49.9億賠款,也差不多有500多億銀元了,雖說最後中國能夠分得的賠款估計也就兩位數,不過對現在的中國而言也不錯了。

至於其他的利益?

“唔,這次應該不會在分其他利益給中國了吧…”

這麼想著,嚴光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不是嚴光不謙虛,不過在這場戰爭中損失最小可能不是中國,但是收穫最大的卻一定是中國。尤其是在領土方面,是中國收穫最大的地方。

所以就算這次的和會不會在額外給中國任何利益,嚴光心裡也不會有任何怨言,畢竟和付出巨大的英法相比,中國的付出和收穫實在是太不成比例了…“不過話說回來,高爾察克那邊準備什麼時候對莫斯科發動進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這個…”王耀武想了想道。“似乎是在明年年初冬天結束的時候…”

“這麼說來,等到高爾察克開始向莫斯科進攻的時候,我已經開始在巴黎了…”撓了撓頭。“我在法國的時候,對俄國的問題你們可以隨機應變,不過一定要記住,這場內戰決不能讓高爾察克贏了…”

看著嚴光難得的嚴肅表情,徐世昌和宋鼎寒等人都點了點頭。

對於嚴光那個需要一個集火目標的想法,徐世昌他們還是很認可的。畢竟從政多年,和外國人打的交道多了後,他們也都很清楚西方國家對中國的敵視。尤其是在庫頁衝突時英美對日本進行的支援,正是那場衝突,讓徐世昌等人徹底看清了一切。

何況這次的戰爭中國還囊獲了那麼多的利益,不進行遏制很容易對西方國家造成威脅…現在的中國的確很強大,論實力的話僅在英美之下,工業實力上更是僅遜於英德。(18年的美國鋼鐵產量達到了4500萬噸,而德國的鋼鐵產量則是1498萬噸,比17年的1600萬噸少一百多萬,19年降低到780萬,20年850萬,21年999.7萬,22年就達到1171萬,重回一千萬的標準了)只是中國人雖然強,但這個世界卻是由西方國家所主導的。

沒錯,現在中國的勢力範圍的確擴張到了中亞、東歐和中東的部分地區,但是這種擴張卻並不穩固,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消化。而且不要忘了,現在的這個世界不止是歐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以及亞洲的部分地區可都是歐美等西方國家的勢力範圍。

再加上一個一心想要脫亞入歐的日本,如果不找個目標讓英美集火的話,就算中國在強也無法一個人對抗整個世界的…因此在這場俄國內戰中,盤踞在莫斯科的列寧等布爾什維克必須獲勝。不然等到英美等國從這場戰爭中緩過勁來,恐怕中國就要面對整個世界的包圍了…就和歷史上的蘇聯一樣,不過或許會比蘇聯更慘,畢竟蘇聯人好歹是由白種人組成的,在其中白種人佔據了多數,所以等到蘇聯解體後,分裂出來的小國幾乎都被北約吸納了,只剩一個俄國太大…可是中國?至少95%的人口都是黃種人…這麼一個國家垮臺了,下場將會比蘇聯更加悲慘…——————————雖說巴黎和會要在1月份才會召開,不過從北京出發到巴黎可絕不是一個很短的時間。尤其是現在這個時代,坐飛機飛到法國不是一件很現實的事情,鐵路的話也無法直通巴黎…所以,最後也是最現實的辦法…“果然還是坐船嗎…”

雖說自從橡膠股票那次後,嚴光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長時間乘船的經歷了。不過只要想起上次乘船時的經歷,嚴光就有一種頭暈腦脹很噁心的感覺。

沒辦法,那種長時間被限定在一個範圍內的經歷,實在是讓人太難受一些了。何況這次還是遠洋航行,航行的時候可能會很顛簸,尤其是如果沿途遭遇了風暴什麼的話…“唉…”

嚴光長嘆了一口氣。

只不過就算在怎麼不喜歡坐船,巴黎也是必須要去的。

畢竟這次的巴黎和會,英、法、美、意、日五國的政府首腦和外長都已經決定參加,嚴光沒有理由不去,畢竟就連威爾遜都去了。

(當時對威爾遜去巴黎參加和會,美國國內是有很多反對聲音的,因為在此之前美國尚未有在任總統訪問歐洲的先例。對於威爾遜此行,他的反對者們指責他違背了憲法,甚至連他的支持者也認為此番或非明智之舉,不過最後威爾遜還是去了。)由於時間緊張,所以在交代了徐世昌等人一些事情後,嚴光便開始籌備前往巴黎參加和會的事情。

這次和會嚴光將會乘坐【撫順】號客輪前往法國,而作為護航力量,海軍也將派出兩艘即將結束海試的【星日馬】級戰列艦,一艘【奎木狼】級戰巡艦和十艘【朝風】級一等巡洋艦組成的護航艦隊,保護嚴光前往法國。

嘛,巴黎和會後在過幾年就是【華盛頓海軍條約】,在那之前嚴光必須展現自身的實力,至少爭取一個僅次於英美的好位置,所以這個編成雖然誇張了一些但是也是必要的。

何況帶著戰列艦去法國的也不只嚴光一個,至少美國就是派出了一個由戰列艦和驅逐艦組成的護航艦隊,護送著乘坐喬治.華盛頓號客輪的威爾遜去的美國。

而作為護航艦隊的主要力量,其中就有【內達華】級的一號艦內達華號和【賓夕法尼亞】級的二號艦【亞利桑那】號。

所以嚴光的這個陣容雖然有些誇張,但也不算是很過分…除了嚴光和外長顧維鈞組成的團隊外,隨行的還有各大學派出的專家教授,以及一箱又一箱的所需資料。當然還有五國的駐華大使,作為五國在華的最高級外交官,朱爾典等人也將隨同一起前往法國。

這些外交官在中國已經呆了很長一段時間,對中國的情況也比較瞭解,他們的意見對各國首腦都有很大的參考價值,這也是他們為什麼會一同前往法國的原因。

當嚴光在天津港登船的時候,和他預料的一樣,民間的情緒果然是很興奮。就算嚴光登船的港口處,不少的百姓都在興奮的呼喊著,幾乎人人的手中都有一面小一號的國旗,看得出來,港口外那些賣國旗的小販這次的確是賺了不少錢。

“算了,就當是拉動內需吧…”

看著由國旗組成的海洋,嚴光苦笑了一聲後,回身向碼頭上的百姓擺了擺手,在引起了一片歡呼聲後才登上【撫順】號。

而在嚴光的身後,朱爾典等人則和不少的外國人一起,用一種驚駭的目光注視著遠處停泊著的兩艘【星日馬】級戰列艦。

作為中國已下水戰列艦中最強,同時也是世界範圍內最強的一艘戰列艦,身為駐華大使的朱爾典對【星日馬】級戰列艦可謂是聞名已久,只是一直無緣一見【星日馬】的真面目而已。

不過現在…“如果這一級戰列艦真的能達到傳聞中的效能,而不僅僅只是樣子貨的話,那恐怕帝國現役的戰列艦中沒有一艘會是【星日馬】級的對手…”

在用手中的小型望遠鏡看了一眼【星日馬】級上的12門406毫米L/55型主炮後,朱爾典在心裡默默的道。

除了朱爾典外,其他各國的大使,尤其是日本大使也是在不停的用望遠鏡觀察著停泊在遠處的【星日馬】級和【奎木狼】級。

【星日馬】級和【奎木狼】級其實並不是什麼秘密,所以英美等國幾乎都知道有這麼兩級主力艦正在批次建造中,只不過外傳的訊息也僅限於此,因為國社政府的保密工作做的極為嚴格的原因,所以哪怕各國都知道有這麼兩級主力艦存在,可是卻從沒有人知道這兩級主力艦究竟是什麼樣子。

也是因為如此,所以當【星日馬】級和【奎木狼】級第一次面世時,在場的眾人才會如此激動,畢竟調查所在國的軍事實力,也是外交官的一項任務。

“不過話說回來,中國人的造艦速度還真快啊,居然這麼快就服役了3艘主力艦…”

在用一臺135相機將遠處停泊的兩艘【星日馬】級和一艘【奎木狼】級都拍下來後,法國大使有些難以置信的道。和他一樣的還有其他幾國的大使,尤其是日本大使芳澤謙吉更是一臉的嫉恨。

在走上甲板後,幾個人都指著三艘主力艦不停的交談著,到最後甚至就連朱爾典本人也參與了進來。

不過…對同樣停泊在遠處的10艘【朝風】級一等巡洋艦,眾人卻是一點興趣都沒有的樣子。不過也難怪,雖然【朝風】級也有一萬多噸的排水量,但是這種程度的大型艦在場各國也絕不會少了,自然也就沒什麼新奇的了。

倒是【星日馬】和【奎木狼】,這兩種滿載排水量都超過了四萬噸的大型主力艦,倒是真的很吸引眼球就是了。

——————————天津港的艦隊並沒有停留太久的時間,就在港口群眾們的歡呼聲中漸漸的駛離了港口。

此次行程,整個艦隊將會由天津港出發,透過馬六甲海峽、印度洋西安抵達伊拉克,慰問一下在伊拉克的遠征軍代表。而後在由伊拉克出發,透過蘇伊士運河後抵達法國的布雷斯特港…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在布雷斯特港碰上威爾遜。

只不過論航程的話,嚴光的航程要比威爾遜的遠不少,所以估計是不太可能了…嚴光乘坐的【撫順】號的航速並不快,不過跟隨著艦隊的還有兩艘補給艦,所以到也不怕拖慢了整個艦隊的航速。

也就是艦隊抵達位於馬六甲海峽的新加坡時,【撫順】號同國內的聯絡終於緊密了起來,因為這時一直盤踞在烏拉爾地區的高爾察克,終於決定於明年的三月,也就是天氣轉暖的時候向伏爾加河流域進攻。

這時高爾察克建立的臨時政府,已經和半年前的臨時政府大不相同。

高爾察克佔據的烏拉爾地區和西伯利亞地區,不但匯聚了不少仇視布爾什維克的前俄分子,而且高爾察克的軍隊也由原來的二十萬,擴充套件到了如今的六十萬。

當然,這也和國社政府的大力支持有關。

畢竟如果不是國社政府透過中亞鐵路,源源不斷的向臨時政府輸送物資,高爾察克根本就養不起這六十萬軍隊。

不過話也說回來,如果不是高爾察克有一千六百噸的黃金,恐怕嚴光也不會做出如此大的支援。畢竟無論是武器、糧食還是被服和彈藥,都是需要【現金】交易的。

只不過根據在烏拉爾的軍官團的回報,高爾察克手下的部隊雖多,但是在戰鬥力上卻很堪憂,再加上高爾察克手下也沒什麼有能力的將領,所以哪怕已經有了六十萬部隊,但最後高爾察克和蘇俄究竟會鹿死誰手還尚未可知…(歷史上的1919年3月,高爾察克指揮40萬白軍進攻伏爾加河流域,換句話說他手裡的部隊至少不會少於40萬,而在當時高爾察克是需要透過西伯利亞鐵路進行補給的,現在只需要在中亞就近進行補給就可以,所以設定中高爾察克的部隊要比歷史上的高爾察克多上十幾萬…)雖說在高爾察克的身上真心賺了不少,不過在【撫順】號上嚴光還是給徐世昌他們發了份電報,重新強調了一下,絕對不能讓高爾察克取得勝利這一點,必要的時候…“甚至直接賣給蘇俄一些重型武器也可以…”

當然,這些是要在得到嚴光的命令後才能做的。

在抵達新加坡後,嚴光並沒有下船,也沒有和當地的華人華僑等見面,甚至都沒有和新加坡總統阿特楊爵士見面,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因為這時西班牙流感依然在蔓延著。

對此,阿特楊爵士也很諒解,或者說在這個特殊時期,阿特楊也未必願意見嚴光。所以在新加坡停留了兩日後,艦隊就在此出發了。

雖說嚴光在新加坡的時候並沒有見任何一個人,甚至因為安全問題連船都沒有下。不過和在印度相比,在新加坡已經算是相當好的了。

至少在新加坡的時候,海軍的船員還敢帶著口罩或防毒面具下船進行補給,可是途徑印度的時候,艦隊卻連停留都不敢停留,直接一路前行直奔伊拉克。

畢竟發生在印度的一切實在是太可怕了…在1918年到1919年間,因為西班牙流感的關係,在印度居然死亡了差不多一千兩百五十萬人,而且這個資料因為許多原因還未必準確。

一千兩百五十萬人,這和正常歐戰的死亡人數相比也不會差上太多。

因此當嚴光拍板決定直接前往伊拉克而不是在印度停留的時候,不要說其他各國大使,就連身為英國駐華大使的朱爾典也沒有意見,畢竟生命還是很可貴的。

而且在中國的這段期間,雖說因為預防得當的關係,國內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出現三百萬這個僅次於印度的數字,但因為許多偏遠地區沒有足夠醫療資源的關係,還是有至少五十萬人因流感死亡——————這個數字到是和死亡了差不多五十五萬人的美國差不多。

當時的北京也是西班牙流感的爆發區之一,大約有幾十萬人遭到感染,而當時醫院裡病人堆積如山的那種慘象,卻恰恰是朱爾典曾經親眼見過的。再加上當時國內傳出來的訊息是,在英國本土差不多有二十多萬人死亡,這也使得已經年紀老邁的朱爾典對西班牙流感抱有極大的恐懼。

當然,作為全國醫療資源最多的城市,到最後幾十萬人裡只有幾千人死亡,可是其他的地方顯然沒有幸運。

————————在經過印度沿海的時候,【撫順】號由原來的10節多一些的巡航速度,一躍提升到了十幾節的最高航速。而艦隊內的其他艦艇也紛紛用這個速度護送著【撫順】號,事後嚴光在形容這次事情的時候如此形容道…“就好象戰略轉進的**一樣…”

嚴光的話傳出去後,很快就在國防軍內引起了一陣騷動。因為國防軍本身也可以稱之為**,所以國防軍內部很快就有人這裡的**,至的其實就是國防軍。

只是無論國防軍怎麼想也想不起來,什麼時候國防軍有過這麼狼狽逃竄的時候,讓嚴光會這麼說。

到最後還是傳進了嚴光的耳朵裡,嚴光才笑著解釋了一番。

“我說的**,其實是國民黨軍的意思啊…”

這個時代的國民黨部隊雖然不像後世一樣,但是在二次革命的時候,也的確是被打的狼狽逃竄,再加上國民黨軍也可以被簡稱做**,因此下面的人也就接受了這個觀點。

不管怎麼說,在離開印度海域的時候,整個艦隊的人還是都松了一口氣,畢竟沒有人想要讓整艘船都感染上西班牙流感什麼的。

事實上在船上的時候,才是西班牙流感威力最大的時候。

如夏天時,美國少校布蘭奇?裡基坐在一艘運兵船的甲板上,準備離開紐約。臨行前,他還在考慮排在甲板上的三口棺材該怎麼用,但很快,他就找到了用途。輪船啟航後不久,就有士兵開始死去,這三口棺材裡各被放進一具屍體,然後被沉到海里。但是,屍體不斷出現,船上已找不到任何可以使它們沉下去的重物。14天后,輪船抵達法國的聖拉澤雷港時,甲板上的屍體已經堆積如山,狀況十分慘烈。

造成這次慘烈死亡資料的就是西班牙流感,有資料顯示,大流感在一年內殺死的人,比中世紀黑死病在一個世紀內殺死的人還多。它在24周內殺死的人,比艾滋病24年內殺死的人還多。

當然,1918年的大流感帶來的不僅僅是死亡,還有家庭的崩潰,心理的恐慌,經濟的衰退,同時,它對一戰的結束和戰後時局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最重要的是,這種流感並不會因為人們的身份高低而進行區別。

在歷史上的巴黎和會時,歷史上的三巨頭,也就是英法美三國的首腦都不同程度的感染了西班牙流感,其中以威爾遜的情況最為嚴重。

在大流感面前,高層感染已不再稀奇,威爾遜的女兒瑪格麗特因為感染而臥病在床,白宮第一夫人、第一夫人的秘書以及威爾遜的白宮醫生格雷森都相繼病倒。

威爾遜是幸運的,與他同一天病倒的美國和平使團的25歲年輕助理弗雷裡,四天後就不幸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