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百八十五章 競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三百八十五章 競選

嚴光沒想過做皇帝,雖然他這些年所立下的功績,會讓反對的人變得很少,至少不會像歷史上的袁世凱那樣,弄的和眾叛親離也沒多少區別。

然而在這個追趕英美最重要的時刻,嚴光可不希望內部出現亂菊…唔?亂菊?如果真是亂菊的話,嚴光倒是很希望出現,順便收為秘書5號,不過如果是亂局的話那就算了。

別的不提,不要忘了現在的國防軍總參謀長蔡鍔,可就是前世發起護國運動的護**總司令啊。

至於終身制總統?這個嚴光也曾經考慮過,不過只要想想歷史上那些曾經終身制過的獨裁者的下場——————真要弄個終身制總統出來,嚴光還不如稱帝算了。稱帝的話,在這個皇權思想未消的時代好歹也有些市場(這些年也有一些人勸嚴光稱帝,不管這些人是好意還是歹意,最後嚴光都沒點頭),而且也不會擋了下面的人的路,可如果是終身制的總統…嚴光現在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在二戰的時候依然坐在總統的這個位置上,至於二戰結束後?就如過去的華盛頓一般,在餘生中讓中國的權利交替維持在兩任吧。

好在現在的嚴光,也不過是三十多歲,到了二戰結束後也不過是五十多歲,在後世丘吉爾都活了九十一歲…“我只求活個八十多歲,不過分吧…”

當然,嚴光也沒想過要一直都當這個總統,一直當到二戰爆發為止。

所以嚴光準備把23年至28年這個中國最重要發展期的第三任總統當好,等到29年第四任的時候,再把這個絕對會遭遇“金融危機”的倒黴位置讓給別人…“呃,這麼做的話,好像有點讓人替自己背黑鍋的意思啊…”

不管怎麼說,也就是這樣了吧…眼下的國社政府,不但和英美的差距甚遠,甚至就連和日本的差距也沒有拉出太大的距離來,實在是容不得嚴光不努力啊…(這裡說明一下,關於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我也看過,在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當中關於英美的資料,某的意見並不是很大,因為網上關於這一時期一般都是採用的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的資料,不過關於日本的資料的話…應該說關於日本大正八年財政收入的資料,某的確是說錯了,不過卻不是說少了,而是說多了。應該怎麼說呢,今天我特意到日本財務省的官方網站上查詢了一下資料,好在日本財務省的確有關於明治年間和大正年間的財政資料,所以最後還是讓我找到了大正八年日本財政收入的詳細資料。

大正八年日本的實際財政收入為十八億零八百六十三萬日元,這個大正八年也就是1919年。至於1921年也就是大正十年日本政府的財政收入為二十億六千萬日元。

因此將日本政府1921年的財政收入,確認為不到二十億日元還是比較合理的,畢竟有中國崛起的因素在其中,另外還有兩次慘敗的損失存在。

另外在用另一種方式思考一下,在整個歐戰當中英國人想盡一切辦法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為了甚至是加重稅收使得當時英國不少家庭最後都破產了,到了1918年的時候也不過才得了八億八千九百萬英鎊的財政收入,要知道當時英國的鋼鐵產量已經接近一千萬噸,再加上遍佈全球的殖民地…而當時的日本只不過擁有朝鮮和臺灣兩處殖民地,以及在中國的一些利益,全年的鋼鐵產量也不過是英國的零頭,就更不用提美國了。像這樣的一個國家就算在怎麼壓榨自己的國民,也不可能獲得相當於英美近一半的財政收入吧?何況大正時期的日本,還算是二十世紀初日本難得比較開明的一個時期?

因此關於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上關於日本財政收入的資料,應該是錯誤的…唯一讓人頭疼的是,帕爾格雷夫世界歷史統計當中沒有關於中國的財政收入統計,或許是因為那一時期的中國實在是太混亂了吧。)不管怎麼說,嚴光依然在準備著第二次大選。

雖說對這第二次大選,嚴光有著十足的把握,不過他可不希望像後世的丘吉爾一樣倒黴,明明剛剛才領導完英國獲得了戰爭的勝利,卻在戰爭內閣解散,卸下首相沒多久,就在7月5日的大選中失敗。

雖然在失敗後丘吉爾也曾經引用過古希臘作家普魯塔克的話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

然而這只不過是丘吉爾用來聊以自慰的話罷了,世人完全可以想象當時丘吉爾究竟有多麼失望。

至於偉大民族什麼的,我給大家講一個笑話,倫敦奧運會,哈哈哈哈。

——————————雖然國社政府成立後,在教育方面也曾經投下巨資,然而短短八年多的時間裡,就想讓全國,不,哪怕是半數的人識字也是一件覺悟可能的事情。

如果實行一人一票的選舉制度,顯然是一種災難。

所以實際參與投票的,主要還是各省代表。

在這一點上,倒是和民國剛剛成立的時候有些相似。

這也是嚴光信心十足的原因之一,因為在這時的中國,由於國社黨當政的關係,所以就和後世的天朝一樣,這時全國數量最多的就是國社黨人。

而各省代表?由於國社政府在執政的時候,不但拉攏地方百姓,也拉攏各地士紳的關係,所以此次參與大選的各省代表至少有九成都是國社黨人,至於其他的一些黨派…雖然在整場大選當中,如國民黨一類的一些黨派也會參與,不過就像辛亥革命時各地有許多黨派一樣,這時的中國同樣有著數十個黨派。譬如說什麼共和黨啊,鐵血黨啊,民族黨啊之類的。

現在的國民黨雖然依靠著過去的根基,在眾多黨派中也算是比較大的一個,但是在各省代表當中也只不過是佔據了百分之一的席位而已。

可不要小瞧了這百分之一的席位,要知道在國社黨一枝獨秀的情況下,能夠拿到一個席位就已經算是比較有規模的黨派了,不少和國民黨同等規模的黨派,也只不過是拿到了百分之零點幾的席位而已…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其他包括國民黨在內的黨派,都把前去北京參與大選當成是湊熱鬧而已。

畢竟在他們看來,已經佔據全部席位九成以上的國社黨,在嚴光卸任後無論是推舉誰上臺,都是一件十拿九穩的事情。

其他黨派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志得意滿的國社黨了。

不少的國社黨人,甚至都把這次行程看作是旅遊,畢竟無論國社黨想要推舉誰上臺,都有著絕對的把握,誰叫現在國社黨一枝獨秀呢。

不過在上京的途中,一些結伴而行的國社黨人還是在討論著究竟誰會代替嚴光的位置,成為這個已經是僅次於英美的世界第三強國的總統。

沒有人會將這個繼任者稱為領袖,因為在眾人看來這個繼任者只是暫代一下,真正統治著中國的依然是居住在總統府內的嚴光。

對此不單是各黨派這麼看,甚至就連民間的普通百姓和名流士紳也是如此。

“我覺得會是宋先生,宋先生自四川起就跟隨大總統,現在更是擔任著財政部長這麼一個重要的職位上,因此下一任的總統是宋先生絕對無疑。”

在一趟由南京前往北京的列車車廂內,幾名南京代表如此討論著,而其中一個30多歲的青年代表則認為宋鼎寒的可能性比較大。

不過他雖然覺得宋鼎寒的可能性比較大,但是其他人卻並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也有可能是徐總理,畢竟他現在是國務總理,暫代一下大總統的位置也是當之無愧…”

這個支援的卻是徐世昌,應該說這幾年來,在徐世昌也加入國社黨後,國社黨內已經沒有太多人對徐世昌那個曾經的北洋的身份有反感了,因此徐世昌也是很有希望的。

“其實王部長也很有可能吧…”

這時一個人在一旁悄聲道。

他說的王部長,自然就是王耀武了。

而旁邊的幾個人聽了後,也都覺得有些道理。

眾所周知,嚴光最信任的人就是王耀武,因此王耀武還真有可能。雖說這麼做的話王耀武的軍人身份肯定會有些問題,不過只要王耀武一退役,在有全天下數千萬國社黨人和嚴光的支援,把王耀武扶上位並不是一件難事。

“這麼說來…”

或許是這個人的話敲開了眾人的靈感,在王耀武之後又有許多個名字被提了出來。

很快,蔡鍔、蔣百里等人的名字也都被提了出來。

沒辦法,誰叫這些人不是位高權重就是甚有名望呢…不過列車上的國社黨人在那裡討論的熱鬧,一旁的其他黨派人士心裡多少就有些不是滋味了。只不過再不是滋味也沒法,畢竟他們也不願缺席在北京召開的新的大選。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雖說他們這些黨派提出的候選人,真的是重在參與,不過好歹也能露一面不是?

當然也有一些黨派,他們並沒有什麼候選人,手中的票也是準備國社黨推哪個人出來,就投給哪個人。會這麼做,一是因為這些年國社黨在民間的正統地位日益增強,另一個原因也是他們和國社黨是聯盟關係。

事實上目前國內的絕大部分黨派都是如此,甚至就連國民黨也是如此,畢竟這個時候在國內國社黨才是最大的黨派…——————————雖說在列車上的時候,車廂內的國社黨人一直都在討論著候選人的關係,然而當他們下車並且乘車前往國社黨總部後,還是在總部內被驚呆了。

因為這時在國社黨總部內,已經傳出了嚴光將會競選第三任總統的訊息。

雖說嚴光在國社黨,甚至是在國內威望極高,但是嚴光再次競選總統的訊息還是讓眾人極為驚愕。

國社黨人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其他黨派人士了。

不止是這些黨派,在訊息傳出後整個國家,甚至是整個世界都是一陣激盪。

一時間民間輿論爭論不休,甚至就連國社黨內也時有爭論。

好在目前世界範圍內採取總統制的國家也沒幾個,唯一影響較大,同時也是眾多國家學習物件就是美國。雖然美國的總統制是只能擔任兩任的,這也是國內輿論爭論的要點,但在美國所謂的只能擔任兩任是在華盛頓後的不成名規則,在法律上並沒有明確規定一位總統只能擔任兩任,而這也是嚴光的支持者口中常掛著的一句話。

再加上嚴光的支持者極重,雖說嚴光一直沒有推崇過什麼個人崇拜,但是只要抬頭看看地圖,崇拜感什麼的自然而言的就會自心底而來。

雖說對嚴光再次競選總統的事情,哪怕是支持者當中也未必沒有異議,但是最後還是支援的聲音壓倒了反對的聲音,而且還是在絕對優勢的情況下。

其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在宣佈嚴光將競選第三任總統的同時,嚴光也發表了宣告。

那就是會競選第三任總統,僅僅只是因為在第一任總統的時候,嚴光根本就沒有經過過任何選舉和投票就上任了,再加上上任沒多久就在山東和日本人發生衝突,隨後只過了一年就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什麼的,弄得嚴光這個總統和戰時領袖也沒什麼區別…說了這麼多的廢話,嚴光的宣告裡只有一個意思。

那就是在參加過第二次“正式”的“競選”後,對於第三次競選嚴光將不會在進行參與,而是留給其他的候選人。

這也是輿論會接受的一個原因,不管這個理由究竟有多麼牽強,但是在嚴光在國內的威望已經是如日中天的情況下,輿論和民眾最終還是選擇接受了這個想法。

當然,如果要是在5年後嚴光還會反悔的話,那就另當別論了。

不過至少在這個時候,各個階層還是接受了嚴光的說法。

至於嚴光?

“反正我只是說不在競選第四任,也就是參與第三次競選了,卻沒有說過不再參與第四次競選…”

當然,也不是沒有人沒看出這裡的漏洞,只不過都沒有人說破就是了。

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嚴光參與了第二次競選,並且成功的在競選的過程當中獲得了95%的票數…至於剩下的5%?不少是投給自己黨派候選人的,可也有一些人選擇了棄權,對此嚴光早就已經想到了,畢竟獲得全部人支援這種事情本來就是極為天真的…——————————雖說在競選的過程中,國內輿論在經過了一系列的爭辯後已經逐漸歸於平靜,不過在國外卻並沒有如此。

畢竟這時的中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中國,對中國發生的一切,國外都無法視若無睹。

於是很自然的…“新的獨裁者…”一類的帽子,也就被扣在了嚴光的頭上,不過嚴光也沒有太過在意,因為在過去嚴光的角色本來就是這麼一個型別的。

然而最大的聲音,還是來自日本的…日本,國民黨總部的所在地…雖說這麼些年來,國社黨和國民黨的關係已經有了很大的緩和,尤其是在國民黨有不少的成員都在國社政府的系統內任職的時候,原本的敵對關係更是有了很大的轉變。

不過在老一派的國民黨人眼裡,國社黨依然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因此,當嚴光競選第三任總統的訊息傳出來時,國民黨自然是發起了一陣聲討。只不過這時的國民黨,在黃興等人已經逝去後,整個國民黨總部內也只剩下一個孫中山還在坐鎮。

在這種情況下,雖說在國內依然有著不少的國民黨人,但是那些親黃興的國民黨人士卻多少都有些不是很甩總部了。

因此,當日本國民黨總部開始對嚴光進行聲討的時候,國內的國民黨人卻並沒有太多的進行配合,畢竟他們已經在國內任職,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的話的確是有些得不償失…何況這時的國民黨也和歷史上的國民黨不同,在過去的歷史上,因為山東問題和五四運動的關係,北洋政府的權威被極大的打擊,在這種情況下有不少人都視三民主義為唯一的希望,至於孫中山?

在黃興於1916年死後,不少的國民黨人自然將孫中山當成唯一的領袖。

而現在?在國社黨的領導下,中國已經獲得了空前的成就,反觀國民黨原本在國內還有數省之地,現在卻已經只能在日本呆著,這麼一對比,兩者自然是高下立判…至於孫中山?不像後世那樣無論是天朝還是臺灣都將其美化成聖人,這個時候的孫中山也不過是一個很普通的人罷了,於是很自然的願意繼續將孫中山當成是唯一領袖的,哪怕是國民黨總部內也已經很少了。

現在的國民黨總部,僅僅只是各地國民黨聯絡的中樞而已…也就是在這個情況下,孫中山的身體越來越差了…比歷史上同期的他,還要差上幾分…——————————下一章就該是關東大地震了~當然,還有孫中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