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交換法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二章 交換法案

在向英、日、德等同盟和軸心陣營國家大量出口武器裝備和戰略物資後,嚴光樂的整個人幾乎都年輕了十多歲。因為這些對外出口不但換回了大量的像黃金一類的硬通貨,同時也賺得了大量的利潤。

當然,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國內最大的幾家兵工廠和其他鋼鐵廠等工廠,幾乎都是嚴光開辦的,所以中國賣的越多嚴光自然賺的也越多。

雖說事到如今嚴光已經成了名副其實的世界第一首富,平日的奢侈生活單憑現在的家業就能支撐,對金錢應該看的很淡了,不過看著自己的身家上揚嚴光依然會覺得很愉悅…不過嚴光雖然現在過的很高興,可是其他地方就未必了。

在香港的街頭,充斥著戰爭帶來的緊張氣氛,而原本應該十分擁擠的人流也因為戰爭的關係減少了許多。

尤其是在戰爭爆發後日本人在印度支那和南洋群島勢如破竹,在香港居住的英國人和華人更是處於惶恐不安的狀態,要知道,香港可是英國的殖民地啊…而眼見著日本人的步伐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也遷移到了內地。

暫且不提後世的“部分”香港人究竟有多操蛋,至少這時的香港人還是很認同自己中國人的身份的,因此在香港關於回國祖國的呼聲一直很高,只不過英國政府一直不允許罷了。

在這個時候,眼見日本人的大軍隨時都有可能會來,這些依然自認為是中國人的香港華人,自然全都遷回了內地。

反正這些香港人往上翻三代,祖籍幾乎全都是內地的,如今也只當是回老家了。而且如今內地的生活環境也很好,最重要的是,至少在世人看來中國在短時間內不會遭到戰爭的威脅…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回老家的,畢竟也有很多人的產業在香港,根本無法放下產業回內地去。而且這時的日本人也沒有像歷史上那樣對佔領地的居民太過殘暴,就算是在印度支那也只是強迫當地百姓開採資源去和中國人換裝備。

再加上日本人也算是黃種人,最近一些年和國社政府的關係也是相當不錯,於是自然也有不少的香港人對日本人抱有幻想。

不過,最重要的是,大部分的香港華人沒錢回內地…要知道搬家可不是件說說就能做到的事,也是需要有錢才行的,沒有錢的話怎麼安家落戶?

沒有錢的話,全家餓死也不是沒可能的事情…不過和華人相比,最惶恐的還是英國人。

說到底憑著中國和日本的關係,同是黃種人的身份,還有當前中國的國力日本在佔領香港後,都不會對在香港居住的華人怎麼樣,畢竟香港就在中國的眼皮子底下,日本人要是真怎麼樣了的話,純粹是在激怒中國人。

可是英國人就不同了,要知道他們可是白種人,在過去雖然和日本的關係也很好,但那也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再加上他們聽聞到的在南洋群島上發生的一些事情…如果日本人真的來了,華人或許會沒什麼事,可是他們這些英國人恐怕就慘了…所以在香港居住的英國人,打算乘船返回英國,至少是乘船逃到印度去。至少到目前為止,印度還沒有遭到戰火的侵襲,不過…“該死,泰國人已經攻下了新加坡了嗎!”

就在一間餐廳裡,看著今早剛剛出來的報紙一名英國人怒聲道。

聽到這個英國人這麼說,其他人也都紛紛側目了過來。

“怎麼,難道新加坡已經陷落了?”

走到身前,一個陌生的英國人急聲道。

“是啊,難道新加坡已經失守了?”

另一個人也連忙上前問道。

也難怪他們會這麼急,要知道回英國的路一共就兩條,一條是從太平洋走美國,然後在轉經英國,問題是往太平洋走的路線已經被日本人封死了。而另外一條就是走馬六甲海峽,直接前往印度然後在透過蘇伊士運河回倫敦…“是啊…”

那個拿著報紙的英國人有些慌亂的道。

新加坡也被攻下了,那想要回家可就不容易了…“那要是先往澳大利亞呢?”

一個人提議道。

“也不行,日本人雖然還沒有攻上澳洲,但卻已經將前往澳洲的路都給封死了,這麼做的話和自投羅網沒有什麼區別…”

“這樣…”

其實還有一條路眾人沒說,那就是避往中國內地,有錢的話可以在內地住上一段時間,甚至可以透過迪蘭鐵路和中亞鐵路先前往高加索,然後在轉道敘利亞乘船返回歐洲…問題是這麼做是需要很多錢的,而到亞洲淘金的西方人,有幾個是有錢人…————————————————————在香港的英國人頭疼,在倫敦的丘吉爾也很頭疼。

雖然英國的殖民地遍佈全世界,但是遠東英國人最多的三個城市卻是上海、香港和新加坡。上海當然沒問題,就是給日本人天大的膽子他們也不敢上門找虐,當然如果讓他們佔下了南洋和澳大利亞後發展個十幾二十年就另當別論了。

新加坡則是在被泰國人圍攻了半個多月後才淪陷的,好在泰國人的手段不像日本人那麼暴虐,所以到也沒什麼太大的問題。

唯獨香港…香港可以說是英國人在亞洲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在香港的英國人自然也十分的多,在聯想到日本人在印度支那和南洋群島已經做下的一些暴行…丘吉爾也曾想過讓中國人出面,勸說日本人不要進攻香港,畢竟香港雖然是英國的殖民地,但是在上面居住的絕大多數都是華人。

不過就在丘吉爾剛剛動了這麼念頭沒多久,軍情六處就傳來了一個壞消息…“中國人正準備透過一項決議,既將香港居住的華人全部接到國內,並由當地政府妥善安排…”

在歷史上1920年香港人口一共是六十多萬,到了1940年則是一百七十多萬,短短二十年的時間漲了三倍多這可能嗎?當然可能,因為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爭狀態,面對日本人的入侵南下避禍的國人自然不少,何況早些年中國正處於軍閥混戰的亂狀,這種情況下香港的人口也就很好理解了。

然而這時的中國卻不是歷史上的中國,沒有了避禍的華人,此時的香港人口一共也不過七八十萬。

雖說七八十萬也不算少,但是在排除掉英國人、法國人、美國人、三哥和越南人等等後,這個數字就能減少很多了。

在這種情況下,容納來自香港的難民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當然這也是因為香港的華人都還是“中國人”嚴光才會這麼做,如果全都是後世的那種黃皮白心的香蕉人,嚴光才懶得理他們的死活。

要知道在後世,那些華人對中國可比洋人都狠…不過嚴光到是沒想過真的將華人都遷回內地,嚴光這麼做只是一種手段罷了,一種逼迫英國人的手段…————————————————————對嚴光的想法丘吉爾並不清楚,在他看來將華人遷回內地只是因為中國人不想管香港的事情。

“如果真是這樣,那困在香港的僑民該怎麼辦…”

想到這裡丘吉爾就是一陣頭疼,也有內閣成員曾經提議,由英國政府提供資金,請求國社政府將在香港的英國人妥善安置在中國。

只不過這麼做的話,所花費的金錢絕對不少,而英國僅剩的一點資金卻都已經用來購買中國和美國的軍火了…然而丘吉爾不知道的是,他頭疼,日本人比他更頭疼。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要知道香港和澳門就在日本人的眼皮子底下,更遠的印支和南洋都打了,為什麼偏偏沒有動香港和澳門?

因為中國人…雖說香港和澳門是英國和葡萄牙人的殖民地,可別忘了,這兩個地方並不是賣給英國人的,何況居住在上面的絕大多數都是華人。

日本從來都是一個不閒地小的國家,只不過這兩個地方實在是太敏感了,所以日本人也不得不掂量著辦…何況這兩個地方將來肯定是要還給人家的,所以日本人多少也有些提不起興趣,只不過放著英國人的一個殖民地在眼皮子底下,日本人肯定也會不爽。

不過就在日本人和英國人都很頭疼的時候,嚴光的特使卻找到了日本人,因為他希望日本人能幫他一個小忙…很小很小的小忙…真的只是很小很小的小忙…嚴光只是希望日本人能派幾艘軍艦,到香港外海去轉一轉而已…說到底,嚴光也不希望日本人佔領香港,哪怕稍後就會歸還也不行,所以他打算先從英國人的手裡將香港取回來。只不過和當初用一千萬英鎊的訂單換取膠州灣不同,現在的嚴光已經不需要這麼做了…所以嚴光打算藉著日本人的力量,逼英國人將香港歸還…當然,如果只是藉著日本人來威脅英國的話,英國人未必會願意歸還香港,所以嚴光也需要動點其他方式…比如說…“交換法案…”

當然,如果換個名字的話,你或許會更熟悉一些…“租借法案…”

在歷史上租借法案(Lend-LeaseProgram)是美國國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透過的一項法案,目的是在美國不捲入戰爭的同時,為同盟國提供戰爭物資,因租借法案使得美國成為“民主國家的兵工廠”。(鋼鐵雄心裡有一個版本就是這個^o^!)法案在1941年3月11日生效,為第1776號案,授權美國總統“售賣、轉移、交換、租賃、借出、或交付任何防衛物資,予美國總統認為與美國國防有至關重要之國家政府”。租借法案改變了原來軍事物資需要現金交易的慣例,亦改變了原來“中立國”的意義。法案最初授權總統借出不多於十三億美元的物資。羅斯福總統在1941年10月即以此案向英國提供超過十億美元援助,在法案透過之前,美國已在1940年透過與英國達成的基地租用協議,向英國及加拿大提供驅逐艦,以換取使用英國在西半球的基地。

租借法案對盟軍在二次大戰取得勝利有直接影響。特別是美國於1941年12月參戰前,英國、蘇聯等盟國在戰略物資生產皆處於下風。而在美國正式參戰後,租借法仍然繼續為盟國提供物資,一直至1944年。接受租借法援助的國家包括英聯邦國家(佔約60%,調整後約佔58%),其中的英國(佔約45%,調整後約佔40%)、蘇聯(佔約22%,調整後包括英聯邦國家轉交的約佔總比例的32%)、自由法國、中華民國等,共38個國家,總值達五百億美元(1940幣值)。

當然,嚴光的交換法案可是真正意義上的交換,而不僅僅只是租借。

而這時不過是1940年末,美國的租借法案不要說透過了,根本連提都沒提出來過,在這種情況下英國對中國和美國就只能用現金交易…現金交易…要知道現在的幾個主要國家實行的可都是金本位制,當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還是有點差別的,不過都屬於金本位制的一種。

所以所謂的現金交易,到不如說是現“金”交易,尤其是中國,在嚴光的要求下更是不見錢不撒手…英國本來就因為一戰而受創甚深,因為中國的突然崛起和搶佔利益,在經濟的恢復上更是不如歷史上那麼好,在這種情況下英國政府僅有的一點資金都被拿出來購買軍火了,然而在這樣下去的話…英國人可沒法透過“秘籍”的方式弄出個無限錢來…不過英國人雖然沒有錢,但是作為曾經的日不落帝國,英國的殖民地卻是出名的多,所以嚴光打算透過“交換法案”用武器裝備換從英國的手裡“換”一些殖民地回來…當然,香港他是不準備用東西換的,畢竟那本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沒道理用東西去換。不過嚴光卻可以用“交換法案”做敲門磚,逼著英國人心甘情願的將香港交還回來…如果是平常,這麼做自然是不可行的,不過現在…眼見著法國戰敗,希特勒已經開始籌備對英國本土的登陸計劃,在丘吉爾急需武器武裝本土而又無力分兵保護香港的情況下,他就是不想還也不行…————————————————————“交換法案嗎…”

在白廳下的避難所裡,丘吉爾苦笑了一聲。

這些日子來,德國人要麼就是派飛機過來空戰一番,要麼就是派轟炸機過來轟炸一番。白廳已經被夷為平地,就連白金漢宮也在轟炸中被炸成了廢墟,在德國空軍過來的時候,英王喬治六世和丘吉爾都只能躲在避難所裡。

“究竟是什麼時候,大英帝國淪落到了這個地步…”

丘吉爾口中的淪落,除了被德國人避的只能躲進避難所,還有一個就是國社政府提出的交換法案…在丘吉爾看來,這完全是一種趁火打劫的行為,然而…“不能不答應啊…”

財政大臣金斯利?伍德爵士和軍需部長畢佛布魯克勳爵搖頭道。

“這些日子來雖然皇家空軍奮力作戰,但是德國人的數量優勢實在太大,到目前為止皇家空軍無論是在戰機還是在飛行員上都損失慘重…而飛機場這些日子來雖然一直都在全力生產,但是生產的飛機數量卻根本無法和損失的數量相比…”

這時財政大臣金斯利?伍德也開口道。

“另外目前空軍缺失的飛機,有相當一部分是由購自中國的飛機補上的,除了飛機外包括高射炮在內的武器也都如此,然而現在國庫的資金已經所剩不多了,所以…”

所以什麼丘吉爾當然清楚…“所以如果無法找到新的資金來源,或者是新的交易方式,恐怕就無法在從中國和美國購買到武器了…”

丘吉爾很明白他們所說的話,同時也明白,在本土產量無法有效補充的情況下,英國的確只能依靠外購的方式來武裝自己抵禦德國。

問題是用殖民地作為籌碼來進行交換…在英國的歷史上,這絕對是頭一次…“我去和陛下談談看吧…”

嘆了口氣,雖然他是首相,但是這件事最後還是要靠喬治六世拿主意…就在丘吉爾和喬治六世在為此事交談的時候,十多艘日本巡洋艦和巡洋艦也駛入了香港的附近海域。

雖然日本人只是遠遠的在海面上飄著,但是日本艦隊的出現依然引起了香港人的驚慌。

就在丘吉爾和喬治六世還在互相交換著看法的時候,這條訊息傳到了兩個人的面前。雖然無論是丘吉爾還是喬治六世都覺得這件事情裡透露著詭異,然而他們終究無法拿在香港的僑民賭一把…因此到了最後,丘吉爾和喬治六世還是決定同意中國人的條件。

而這個時候的嚴光,則已經開始拿著地區,想著應該向英國人索要哪塊殖民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