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來換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來換

自從蘇維埃政府成立後,在俄國內部發行的各種刊物上對中國的描述只有一個,那就是敵人。如果在換一種稱呼的話,那就是死敵!

雖然自“十月革命”後,俄國人曾經吃過各種各樣的虧,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最大的一個是當時的國社政府給予的。

在當時的十多個“帝國主義干涉軍”當中,或許國防軍並不是實力最強的一個,但卻是割肉割的俄國人最疼的一個。

如果算上已經被俄國實質佔領的外蒙古,當時的國社政府幾乎從俄國人身上搶去了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領土,不提別的地方,單只是伏爾加河南部地區,不算高加索那一塊的就已經相當於烏克蘭那麼大的。

因此雖然中國對俄國造成的傷雖然未必是最深的,但卻絕對是俄國人最恨的…而在民間,普通的俄國民眾更是將當時的遠征軍司令蔣百里恨的咬牙切齒,一些俄國百姓甚至還在背地裡詛咒蔣百里等人。

至於嚴光?

更是被弄的和大魔王一樣,在一些最新的俄國童話故事裡,嚴光基本取代了過去的許多反派角色,成為了新的最終BOSS,只不過蘇聯畢竟是一個**國家,所以在這些童話故事裡並沒有什麼王子和公主,騎白馬的就更不見蹤影了。

在這些童話故事裡,有的只是英勇的紅軍戰士和因美貌而被擄走的俄國姑娘…多年的邊境衝突再加上長久以來的內部宣傳,俄國百姓對中國的敵視是毋庸置疑的,不過這只是普通層面而已,在其他方面中國和俄國的聯絡還是比較密切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就好像後世的中國和日本一樣,在民間層面上,兩國的老百姓互相厭惡著,彼此間的謾罵更是稀鬆平常的事情,然而兩國在經濟上的聯絡卻是那麼的密切。

在後世,中國已經成為日本的最大貿易物件,而日本則是中國的第四大貿易物件(11年的時候東盟超過了日本,不過如果將東盟拆開算的話,日本還是第三位…),單看這些的話,你簡直無法想象這兩個國家的國民究竟有多仇恨對方——————當然,一些比較“另類”的傢伙另算。

這時的中國和俄國,就好像後世的中國和日本一樣。

雖然在民間層面上彼此仇視,但是在經濟和政治上卻完全是兩碼事。

尤其是政治上,雖然十月革命後嚴光落井下石,從俄國的身上割了不少肉下來,弄得哪怕是現在還有不少俄國人恨的牙癢癢。但是在對蘇干涉戰爭時俄國人最艱難的時候,嚴光也在背後提供了不少支援。

像是武器裝備,還有糧食、藥品等補給上的。

在失去了哈薩克和高加索等地南俄地區後,俄國人能撐的過英法的攻勢,這裡面嚴光的支援功不可沒。

當然這麼做也不是沒有好處的,就像嚴光說的一樣,雖然俄國對中國同樣是個威脅,但是在中國剛剛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撈到不少好處的情況下,作為一個黃種人國家中國實在是需要有一個集火用的擋箭牌豎在前面替中國吸引火力,尤其是在英法等參戰國幾乎都損失慘重,只有中國和美國兩個國家撈到最大好處的情況下…事後的發展也和嚴光想的一樣,雖然英法看中國十分礙眼,但是有個**俄國立在那裡,英法也就沒工夫去管中國如何了。

而在這個時間裡,中國也算是獲得了難得的發展機會。

所以不管民間如何,在政經方面兩國的關係還是不錯的。

尤其是在俄國推行農業集體化期間,在歷史上由於當時大量的蘇共黨員被派往農村,動員農戶加入集體農莊,他們在烏克蘭遇到了消極的和積極的抵抗,最終導致對烏克蘭“富農”階層的集體逮捕和流放。

大量擅長耕作、富於農業經驗的烏克蘭農戶被劃為“富農”,全家流放至西伯利亞和中亞地區,導致烏克蘭本土農業生產技術和生產率下降。

免於被流放的農戶,因為擔心被劃成富農,因此不願耕作,其直接結果就是1932年烏克蘭糧食產量暴跌。當年預期在全蘇聯可以收穫9070萬噸糧食,但是實際上只收穫了5500萬到6000萬噸。蘇聯政府徵得的糧食數量也從預期的2650萬噸下跌至1850萬噸。

為了解決糧食短缺問題,1932年8月7日,蘇聯最高蘇維埃頒佈了一項新法令,規定“盜竊集體農莊財物”可以判處死刑。這一法令從根本上禁止農民將任何農產品據為己有。至1933年1月,有7.9萬名農民根據該項罪名被逮捕,其中4880人被判處死刑。

禁止農民佔有收穫的糧食後,1932年12月6日,蘇共政治局頒佈了另外一項秘密命令,將全烏克蘭的所有生產資料(農具、牲畜、種子)收歸公有,禁止將任何糧食和製成品運入烏克蘭農村,並在全烏克蘭禁止商品和農產品的異地買賣。此外還向烏克蘭農村派出了搜糧隊,沒收農民的餘糧、口糧和種子糧。

這幾項懲罰性措施實施數月後,到1933年春天,在全烏克蘭範圍內出現了極其嚴重的饑荒現象。蘇共和烏克蘭政治局發出了一些補救性的命令,包括向饑荒地區運去32萬噸糧食,但同時自烏克蘭向外運出糧食的行動仍未停止。當年春天在俄羅斯西部和烏克蘭大部分地區出現的乾旱加重了饑荒的程度。與此同時,蘇聯政府禁止災民向外流動,烏克蘭以及頓河流域同外界的交通被中斷,到這些地區的旅行被禁止。任何未經許可便試圖離開烏克蘭的饑民都作為“階級敵人”被逮捕。

1933年冬和1934年春,烏克蘭氣候條件轉好,1934年農業收穫量有所提高,烏克蘭饑荒狀況逐漸消失。

然而即便這樣,饑荒帶來的後果卻是極為嚴重的…事後饑荒的倖存者說,在1932年到1933年饑荒達到高峰時,烏克蘭農村中甚至出現了人吃人,以及在冬季把已經埋葬的貓、狗、家畜和人的屍體重新挖出來再食用的事件。

由於缺乏官方統計數字,死於饑荒的人數只能進行估算,具體人數在250萬到480萬之間。除了飢餓外,缺乏營養、抵抗力下降後導致的疾病感染(主要是斑疹傷寒和傷寒)也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尤其是城市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死亡人口中,81.3%是烏克蘭人,4.5%是俄羅斯人,1.4%為猶太人,1.1%為波蘭人。還有為數不少的白俄羅斯人、匈牙利人、伏爾加德意志人和克里米亞韃靼人死於饑荒。

而這,也就是歷史上極為著名的“烏克蘭大饑荒了”…在歷史上,雖然當時饑荒普遍存在於俄國各地,但是由於饑荒主要集中在烏克蘭,因此這場饑荒也被稱作“烏克蘭大饑荒”。

然而這個時代,由於俄國失去了哈薩克這個大糧倉,使得發生在俄國的饑荒更加嚴重,保守估計在500萬上下,不保守的話…在饑荒發生後,中國也曾經對俄國進行過“人道主義援助”——————因為不是免費的…當時的中國在東北和哈薩克等地開闢了大量的耕地,再加上新式的耕種方式使得糧食產量大增。所以當俄國人還在為饑荒而有些頭疼的時候,糧倉已經被糧食填滿的嚴光向俄國政府提出了一項交易計劃。

這項計劃,就是由俄國提供黃金等物資,同國社政府進行糧食互換。

由於這項計劃的背後帶有一定的“人道主義”行為,因此嚴光並沒有開出黑心的價格,只能說計劃背後可以稍微賺上一點。

————————————————————

雖然當時的“烏克蘭大饑荒”在俄國屬於機密,俄國政府禁止災民向外流動,烏克蘭以及頓河流域同外界的交通被中斷,到這些地區的旅行被禁止,任何未經許可便試圖離開烏克蘭的饑民都作為“階級敵人”被逮捕。

在後世,烏克蘭國會和許多國家的烏克蘭人社團甚至對普利策獎委員會發出呼籲,要求其撤銷1932年頒發給《紐約時報》駐蘇聯記者沃特?杜蘭蒂的獎項。

因為當時沃特?杜蘭蒂因是蘇聯五年計劃的系列報道而獲得了該獎,但是他在明知烏克蘭發生大饑荒的情況下仍對全世界隱瞞了這一慘劇的真相,並且在報道中宣稱“烏克蘭根本未發生饑荒,而且也不可能發生”。

因此發生在烏克蘭的大饑荒,其實是處於保密狀態的。

但是烏克蘭和中國是接壤的,所以這些所謂的秘密對嚴光來說根本就不是秘密。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俄國政府才對國社政府提供的支援產生了好感。當然,嚴光也沒浪費這個機會。

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後,中國國內的工廠數量增多,工人數量急劇增加。雖說當時在嚴光的推動下,國內已經開始實行8小時工作制,但是畢竟不是每個地方都會嚴格遵守這項條例,而且地方上的官員大多也都和資本家們有所勾連…所以在國內,**雖然沒有蓬勃發展,但是同樣也無法徹底剷除。

而這時發生在烏克蘭的饑荒,對嚴光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

總的來說,民間的百姓對俄國還是抱有著很深的敵意的,畢竟十月革命後中國曾經趁火打劫,在俄國身上割下了不少的肉。雖說這些並不是老百姓們自己願意的,但他們也不願意將吃到嘴裡的肉再吐出去,而俄國呢,在失去了那麼大塊領土後,也毫無疑問的成為了中國的敵國,所以國內的老百姓對俄國是很敵視的,連帶著從俄國傳過來的**什麼的也跟著一起受到了抵制。

不是有這麼一句話嗎?凡是敵人支援的我們就要反對,凡是敵人反對的我們就要支援。

“既然這個什麼主義是從俄國傳過來的,那我們就絕對不能信…”

至少國內的大部分老百姓都是這麼想的,再加上多年來時常發生的邊境衝突,還有發生在南俄地區和哈薩克等地的一些恐怖襲擊活動…然而中國在某種程度上畢竟也屬於一種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

資本家…

資本家是什麼樣的,大家都很清楚,尤其是在資本主義的早期階段,普通工人和職員的權益無法得到有效保障。所以就算民間普遍敵視俄國,但是還是有不少工人嚮往著**的生活——————或者說,沒有資本家的生活。

而在烏克蘭發生的事,雖然無法使這些工人的夢想破滅,但也能讓他們認清某些現實。畢竟在烏克蘭餓死的幾百萬人裡,不可能全都是農民…事實上嚴光也的確是那麼做的…

由於中國和烏克蘭接壤的關係,所以雖然俄國人對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嚴密封鎖,但是軍情局還是很輕易的就從烏克蘭境內弄到了許多資料。而且由於饑荒的關係,不少的烏克蘭人也開始出現了逃亡現象,這其中由國社政府控制的南俄也是一個很重要的逃亡方向。

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從烏克蘭至少逃了十多萬人到南俄。

這還是俄國人在邊境進行了嚴密封鎖…

不過說實話,這種封鎖也不是很嚴密,因為當餓的骨瘦如柴的烏克蘭人走到邊境的時候,雖然守衛在邊境的俄國部隊得到了命令,不許一個烏克蘭人越過邊境,但最後還是有許多的俄**人選擇了視而不見——————說到底,這畢竟不是戰爭,他們面前的也不是敵人…最後這些逃到南俄的烏克蘭人都活了下來,說到底就算兩國間在怎麼敵視,看著這十多萬災民當地政府和百姓也無法無動於衷,何況在南俄還有不少的居民過去都是俄國人,其中的一些和烏克蘭那邊還有點沾親帶故什麼的,面對這些災民更是無法見死不救…而對嚴光來說,雖然軍情局透過半潛式快艇潛入俄國境內後,已經取得了不少的影像資料,但是有真人實物作證畢竟還是更好一些,何況這些證人還有十幾萬之多…事情也的確如嚴光想的一樣,在國內發動了一下輿論後,面對著各種刊物上有關烏克蘭發生的事情的資料,原本許多還對蘇聯抱有憧憬的人,一下子全都恢復正常了。

說到底,雖然目前的國社政府依然有著各種缺陷,但是卻從沒有發生過一次饑荒,更沒有像現在的烏克蘭一樣浮屍數百萬…至於俄國人,在面對國社政府公佈的真相時雖然有些氣憤,不過俄國人也沒有天真到能將一切真相都封鎖在國內,尤其是在烏克蘭和中國接壤的情況下。

所以在稍稍的氣氛了一下後,俄國人也就腆著笑臉迎接來自中國的援助了。

說到底,來自中國的援助的確是解決了俄國人的不少難題,畢竟在少了哈薩克這個糧倉後,俄國政府已經無法抽調太多的糧食到烏克蘭去彌補他們所犯下的過錯,而在這種情況下國社政府的支援卻顯得那麼及時…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雖然兩國的民間依然彼此敵視著——————因為俄國政府並沒有告訴下面的百姓,這些糧食是來自於那裡的。

再加上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還很落後,所以不少的烏克蘭饑民都以為發下來的糧食,是俄國政府從其他幾個地區抽調過來的。

其實這也不是很難置信,在後世聯絡通訊方式那麼發達,也有很多事情無法傳出去,或者是傳出去後就和事情的真相絲毫無關了。再比如在原來的那個時代,《紐約時報》駐蘇聯的記者沃特?杜蘭蒂,不就是因為報道在蘇聯發生的事情而獲得的普利策獎嗎…然而由於沃特?杜蘭蒂沒有報道發生在烏克蘭的事情,最後弄的烏克蘭國會和許多國家的烏克蘭人社團要求普利策獎委員會撤銷對沃特?杜蘭蒂發出的獎項…暫且不提這個叫沃特?杜蘭蒂的傢伙為什麼沒有報道發生在烏克蘭的饑荒,單憑他在報道中宣稱的“烏克蘭根本未發生饑荒,而且也不可能發生”這句話就可以想象這個時代的通訊手段有多落後了…————————————————————

“不知道中國人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趁火打劫…”

雖說近些年中俄兩國在政府層面上已經比較親近了,但是當年發生的事情斯大林還是不敢忘記,所以一邊朝著客廳走去,斯大林一邊輕聲的嘟囔道。

“不管怎麼說,這個時候中國人願意站出來提供幫助總是一件比較好的事情,總比他們站到德國人那邊要好的多…”

在斯大林的身旁,另外一個人開口道。

聽到這個人開口,斯大林點點頭。

“的確…”

的確,現在前線的戰事已經是一片糜爛,在前線的部隊甚至根本無法組織起對德國人的抵抗,這個時候要是在南俄的中國部隊也跟著北上的話,那斯大林恐怕就要考慮一下遷都的事宜了——————或者更進一步,乾脆考慮下投降的事情比較好了。

事實上斯大林也曾經這麼擔憂過,畢竟中國和德國政府的關係比較曖昧,因此中國在南俄的軍隊配合著德國人一起北上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如今中國人的表態,讓斯大林松了一口氣。

“不知道中國人這次會提出什麼條件…”

這麼說著,斯大林親自推開了一道門。

由於十月革命後發生的一連竄的事情,使得斯大林對中國,尤其是國社政府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好感,哪怕兩國政府在政治層面上比較密切也一樣。

而在斯大林的印象裡,作為國社政府的最高領袖,嚴光尤其是擅長“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像是在十月革命後,嚴光對當時的俄國所作出的事情,就堪稱趁火打劫的典範,稍後趁著歐洲大陸上軸心國和同盟國開戰的機會,嚴光趁機拿下伊朗這件事更是加深了斯大林的印象。

所以雖然斯大林現在並不像太過得罪中國,而且也的確比較需要來自中國的支援,但他還是擔心嚴光會不會趁著這個機會從俄國身上索要些什麼…“希望不會是什麼比較難辦的事情…”

然而有些出乎斯大林意料的是,這次嚴光並沒有提出什麼苛刻的條件,更沒有像斯大林想的那樣,威脅著他如果不答應條件就和德國一起出兵云云…坐在克里姆林宮華麗的客廳裡,那個中國駐俄大使,如今搖身一變成為嚴光特使的外交官,在見到斯大林後只是起身客氣的詢問斯大林有什麼需要他們幫助的。

沒錯,就是這個客氣的事,弄的斯大林和身邊的俄國人都有些不敢相信,這還是他們印象中喜歡趁火打劫的中國人嗎?

林欣到是沒理會他們的驚訝,只是在那裡微笑著道。

“獲悉德國對貴國的侵略後,我國政府派我過來詢問一下,貴國有什麼需要我國幫助的地方嗎?”

當然,幫助絕對不是免費的,不過這個卻不是能直截了當就說出來的。

斯大林顯然也很清楚這點,所以只是使了個眼色,就有一個傢伙走了上來替他和林欣交談。

這時的俄國,在經過了明斯克戰役和烏曼等戰役的失敗後,已經落到了只能被動挨打的地步。當然這時的俄國還是有一定希望的,畢竟好歹在基輔還有西南方面軍的大部分兵力在——————或者說其實西南方面軍的兵力一直都在基輔呆著了。

因為在烏曼戰役的過程中,西南方面軍損失了絕大部分的機動和裝甲力量,所以他們也只能在那裡被動的等著德國人圍上來…不過斯大林並不瞭解這一點,因為這時前線的戰局實在是太亂了,不要說是呆在莫斯科的斯大林了,就算是前線的那些指揮官也未必清楚下面的情況。

不過就算這樣,斯大林還是提出了自己的要求…當然,這些都是需要用錢來換的…

畢竟這個世上可沒有免費的午餐,何況蘇聯的黃金儲量也是很豐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