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鬥核心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戰鬥核心

【珍珠港事件】震驚世界,因為世人發現就像在歐洲【閃電戰】取代了【陣地戰】一樣,在海上航空兵的存在也開始取代了【大艦巨炮主義】,當然,在這個時候依然有不少【大艦巨炮主義】的支持者認為,珍珠港事件中戰列艦會毫無還手之力只是因為他們當時受到了突然襲擊,被困在了港口裡無法動彈,如果到了海上的話結局將會變成另外一個樣子。

但是不管怎麼說,還是有更多的人察覺到【戰列艦】已經落後於時代這一點,這卻是毋庸置疑的。

同時由於美國人在珍珠港的損失遠遠高於歷史,所以美國人已經將殘餘的艦隻全部調回美國本土,甚至是在海岸上修築了大量的工事,防範日本人對美國本土進行直接登陸。

至於夏威夷什麼的?

雖然美國人並沒有宣佈放棄夏威夷,但是在將大部分兵力都調回美國本土的情況下,其實這和放棄也沒什麼區別的。

並不是美國人不想守住夏威夷,而是在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的情況下,就算美國人調動十萬陸軍進駐夏威夷,沒有制海權的話也只會讓這部隊被困死在小島上,既然如此到不如乾脆棄守夏威夷,畢竟他們實在沒有這個能力。

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珍珠港】勝利的關係,日本人在嚴光的面前似乎連腰板也挺直了不少,在其他人面前更是有了一種趾高氣揚的感覺——————要知道在過去,由於日本人需要嚴光支援他們在東南亞和澳大利亞的戰爭,可是絕對不敢做出這樣的舉動的。

不過【珍珠港】的勝利似乎的確極大激勵了日本軍民的士氣,這些日本的外交官也就算了,居住在中國的日本人甚至也堂而皇之的進行了慶祝活動,至於日本本土更是樂翻了天…對此事,由於兩國間的友好關係,所以一起慶祝的到也有一些。

不過也有很多人不是很喜歡日本人趾高氣揚的那種姿態,畢竟在過去日本人的姿態是放的很低的,如今日本人這個樣子給人一種小人得志的感覺。

然而哪怕是最看不順眼日本人的人也不得不承認,在【珍珠港】這件事上日本人做的的確漂亮,透過一次突襲就徹底毀滅了美國的太平洋艦隊,還有儲放在夏威夷的大部分燃料和彈藥等物資…事後就連金梅爾也稱:“我必須承認,它的確是一場非常漂亮的軍事行動;撇開奸詐的行為不說,日本人這次真的表現的相當出色。”

珍珠港的空襲共持續了兩個半小時,日軍獲得決定性勝利。

美國在1941年12月太平洋艦隊共有12艘主力艦,其中有9艘戰列艦和3艘航空母艦,在被攻擊時珍珠港有98艘船隻,在襲擊當中12艘主力艦除了其中一艘不在珍珠港外,剩下的9艘戰列艦和2艘航空母艦幾乎都慘遭重創,其中的數艘尤其是兩艘航母更是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

而飛機則是全部390架中,被摧毀188架(有92架屬於海軍戰機,96架屬於陸軍航空軍機),受損155架(126架陸軍機和31架海軍機),以卡內奧赫和埃瓦機場受損最為嚴重,2機場共82架飛機僅有1架在攻擊後保有升空能力。

至於人員傷亡,雖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統計出來,但金梅爾預計至少有5000人死於襲擊當中…相較之下,日本損失則非常小,共29架軍機(9架戰鬥機、15架俯衝轟炸機和5架魚雷轟炸機,其中有14架俯衝轟炸機和6架戰鬥機是在第二波攻擊中損失的),飛行人員共55人。潛艇部隊則是共有一艘伊級潛艇和4艘袖珍潛艇被擊沉,還有一艘因為擱淺而一人被美軍俘虜,共9人陣亡(後被以“九軍神”之稱在國內宣傳)。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暫且不提此次行動在戰略上是否正確,但在軍事上卻是極為成功的。

畢竟日本人在這次襲擊當中所付出的,和美國人相比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另外由於和歷史上不一樣,宣戰的國書是在襲擊前遞交的,所以襲擊雖然激怒了美國人,但效果卻沒有像歷史上那麼強——————雖然不管怎麼看,這都是一次蓄謀已久的襲擊…自珍珠港的攻擊行動後,日軍南下進攻早已準備多時的菲律賓,南下日軍勢如破竹,其後又對美國沿岸進行空襲。美國西岸民眾擔憂日軍登陸,美軍認為美國西岸海岸線過長,難以防守,羅斯福下令準備洛磯山脈的防務,軍方高層認為若無法阻擋於該處,將會使日軍持續進攻至芝加哥。

而就其登陸的必要性,山本認為若要戰爭結束只有兩種方法,一是佔領珍珠港,以此為跳板持續進攻美國本土,打到華盛頓特區逼使談判。另一種是以建立的東南亞國防圈持續消耗美國資源,使其認為戰勝需付出巨大代價,重回談判。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日本將其主要運輸艦與士兵都投入了東南亞和太平洋各地,已無能力佔領珍珠港和進而登陸本土。

就算登陸珍珠港或是美國西岸,日軍要確保其補給也是問題,太平洋整個過長的補給線並非日軍所能負擔。

至於請求中國提供幫助?雖然眼下中日關係友好,普通的日本民眾都視中國為盟友和“東亞文明”的希望,但是日本政府的上層畢竟不像普通民眾那麼天真,在他們看來中國並不值得信任,如果只是利用利用到也沒什麼,可是像這麼重大的事情也託付到中國人身上…何況如果日本真的攻上美國本土的話,不管怎麼看都是件對中國有利的事情。

以己度人,日本並不希望旁邊有一個強大的鄰居,日本尚且如此,難道中國就喜歡?

再加上美國在各方面畢竟不容小覷,因此早在珍珠港前日本政府的高層就已經決定,在珍珠港事件後,趁著美國太平洋艦隊覆滅的這段時間,佔領並鞏固在南洋群島和澳大利亞的統治…根據日本軍部的推算,至少能給日本帶來兩到三年的優勢…兩到三年的時間,依照目前的進展順利程度,完全佔領澳大利亞是絕無問題的,畢竟那只是一個只有七百萬人口的,已經完全不能用“地廣人稀”來形容的大陸…到時日本完全可以藉助這兩地的資源,同美國進行消耗戰。

一直到美國人明白想要戰爭日本,他就需要付出極其高昂的代價時,在同美國進行談判。

日本人雖然野心勃勃並且狂妄,但他們畢竟還是有那麼一絲理智的。

透過一場戰爭就統治整個世界?這樣的事情日本人想都沒想過,對他們來說能夠將勢力擴張到南洋和大洋洲,就等於爭取到了“國運”,按希特勒的說法就是“民族的生存空間”…羅馬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明治維新替今天的日本奠定了基礎,而他們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基礎進一步擴大。

至於他們可愛的德國朋友?

“朋友不就是用來賣的嗎…”

雖說德國和日本的關係比較好,不過可不代表日本人就贊同德國人的觀點,何況對日本人來說還是國運比較重要一些…————————————————————雖然【珍珠港事件】後日本無意登陸美國本土,但在突然襲擊後夏威夷島上開始流傳“日本工人將甘蔗田的甘蔗砍成標示指引日本軍機”與美國西岸日裔美國人從事當地的破壞工作,甚至說日軍即將登陸夏威夷。美國西岸軍區長官約翰?德威特將軍聲稱有日裔或日裔後代作為間諜和破壞分子的情報並建議羅斯福下令將他們監禁起來,羅斯福也下了此命令,後來美國本土與夏威夷共約有11萬日裔美國人被轉移到拘留營,但此政策施行程度不一,美國西岸的日裔民眾被拘留比例遠超過東岸。

歐洲戰場上,納粹德國在日本襲擊珍珠港後,希特勒在國會說道:“德國在亞洲的盟友正給予行為不當的美國重重的一擊”,並在12月11日對美國宣戰,不久意大利王國的墨索里尼也跟進。從軸心國協議來看希特勒並沒有這個義務,但他還是這樣做了。這更加激怒了美國人民,使美國可以更加明顯地支援英國。

在過去,美國政府對英國的支援還是有條件的,可是現在這種條件卻開始無限降低。

當然,這麼做的後果也有一個,那就是英國對中國提供物資的需求降低了許多,連帶著嚴光的生意也變差了不少…好在由於大西洋上密佈著德國潛艇的關係,地中海這條線對英國人的重要性從未降低過,畢竟意大利人實在是太好對付了。

另外根據軍情局的情報,德國人正在策劃一次針對美國的行動。

代號為…“擊鼓行動”

除此之外,由於【珍珠港事件】的關係,世界各國都對“航空母艦”這種過去一直居於“戰列艦”和“戰巡艦”之下的艦種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像日本就不用說了,不但停了原來的“大和號戰列艦”的第三艘,而且還將其改裝成了新的航空母艦,也就是歷史上的“信濃號”航母。

信濃號原本是超級戰列艦大和號系列的第三艘,它在大和號和武藏號動工之後的1940年5月開始動工,地點是日本的橫須賀造船廠。

但是在施工期間,日軍在中途島遭到慘敗,四艘重型航母被擊沉導致日軍航母機動力量大大減少。日本海軍方面處於無奈,只能下令將已經完成一半的建造計劃的信濃艦,改建成航空母艦。

該艦的建造是日軍的一號機密,建造船廠位置隱蔽,同時建造的工人在該艦的建造期間均不得走出工廠一步。

信濃的原計劃是必須在1944年12月完工。但是因為1944年日軍聯合艦隊受損嚴重,大量艦隻在橫須賀船廠進行大修,導致信濃號建造工作中斷了數月。

到了萊特灣海戰後,日本海軍的航母機動力量幾乎被全殲,無艦可用的尷尬局面和帝國即將滅亡的危局,使得日本海軍嚴令信濃號必須在1944年內建成(日軍戰前軍令嚴格,如果沒有完成任務從最高負責的指揮官到造船工人都會遭受嚴厲的處罰)。造船廠方面只得不分日夜趕工並儘量忽視次要的流程,在1944年11月19日勉強宣佈建成(其實該艦仍然有大量細節部分沒有完工)。

然而這時由於日本人在珍珠港事件中見證了航空母艦的威力,尤其是在取得了遠比歷史上更加出色的戰績後,雖然【大艦巨炮主義】在日本海軍乃至政府上層依然很有市場,但是在山本五十六等人的強烈要求下,在日本本土不但開工了數艘航母,而且還暫停了第三艘“大和級戰列艦”的建造計劃,並且準備將其改裝成超級航空母艦。

大和號建成時,標準排水量65,000噸,試航排水量69,100噸,滿載排水量72,808噸注1。艦體全長263米,水線長256米,垂線長244米,艦寬38.9米,是當時最大的戰列艦…而根據日本海軍的預計,在經受過改裝後,以大和級戰列艦作為藍本的“信濃號”航母的標準排水量將會達到至少60000噸,滿載排水量更是不可想象。到那時,日本海軍將會像擁有大和級戰列艦一樣,用有世界上最大的航母,信濃號!

如果…沒有凌波的話…————————————————————凌波微步羅襪生塵…因為珍珠港一事,世界各大海軍強國都開始對航空母艦產生了興趣——————畢竟這玩意可比戰列艦便宜多了。

其他國家尚且如此,就更不用提中國了,畢竟在嚴光的引導下中國原本就十分重視航空母艦。

只不過眼見著日本和美國的航母建造計劃一個一個的上馬,國內的一些“有識之士”和普通海軍卻有些急躁了。雖說目前大洋艦隊依然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之一,可如果日美等國的航母建造計劃出臺並完成的話,那毫無疑問大洋艦隊將會低他們一頭。

低人一等?對於已經稱雄亞洲多年的國防海軍來說,這絕對是不能接受的。

可是在低層的海軍軍官聯名諫言,希望當時的海軍部長,同時也是在海軍內部最有影響力的薩鎮冰能夠對嚴光進言,出臺一個新的海軍建設計劃的時候,薩鎮冰卻在那裡裝聾作啞著…當然也不是完全的裝聾作假,畢竟中國也算是一個人情社會國家,哪怕是過去這麼多年也一樣,而且在這個世界上恐怕也沒有哪個國家是完全杜絕“人情”二字的。

所以就在這些年輕的海軍軍官失落的離開的時候,薩鎮冰身邊的幾個高層卻是笑著對他們道。

“在等等,會有驚喜的…”

驚喜?什麼驚喜?

當然是航母上的驚喜…在經過了多年的建造後,“凌波級大型航母”和另外一級“崑崙級中型航母”的首艦終於分別建造完工,到現在只差下水舾裝什麼的了。

不過在這個時代,舾裝什麼的也很簡單,連上海試的時間估計也用不了一年…這其中“崑崙級航母”的標準排水量為34000噸,滿載排水量為43000噸,是不折不扣的中型航母,但是在這個時代也算得上是大型航母了。

另外甲板長度為甲板長度275米,寬45米,載機數量為90架…在效能上,崑崙級和美國在1943年服役的埃塞克斯級差不多,不過要強出一些,在這一時期戰鬥力絕對算得上強悍,至少要比日本的“赤城號”強上許多…至於“凌波級”,標準排水量62000噸,滿載排水量83000噸。

艦長331米,艦寬86米。

水線寬度40米,吃水深度12米,最大航速12節。

同時凌波級的機庫載機量為130架,戰時載機量為180架,最大載機量為200架…當然,一般情況而言130架的數量已經足夠了,180架的數量更是已經足夠一場大的戰役了。至於200架什麼的,在戰時根本就用不了這些,何況真要擠一擠的話,恐怕200架的數量還能再多一些…然而凌波級的定位卻是戰鬥群的核心,並不只是第一線的戰鬥力量,更不可能進行單獨使用。在戰役當中陪同“凌波級”作戰的將會是“崑崙級航母”,而崑崙級航母和凌波級相比有一個缺陷就是載機量過少。

因此在戰役結束後,“崑崙級”等其他航母在載機上很可能會有一個較大的損失,在這個時候完全可以由“凌波級”用自身多餘的載機進行補充,而這也是凌波級為什麼會有如此多載機的重要原因。

所以在海軍的定位中“凌波級”不但是核心戰鬥力量,同時也將會是航母艦隊的支援和補充力量,用自身多餘的載機和裝置對其他航母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