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七十六章 東京大轟炸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七十六章 東京大轟炸

託英國人的福,日本人在印度的軍事行動展開的很順利,甚至遠遠比歷史上在中國的軍事行動更加順利,畢竟當時的中國鐵路長度也不如印度。

另一方面,雖然包括新加坡在內的馬來半島已經被中國佔領,但是日本通向印度洋的並不只有馬六甲海峽這麼一條通路,至少走雅加達也沒問題,而且澳大利亞那邊也是一條可以走的路,所以日本人到是不需要擔心後勤方面會有什麼問題。

因此,擔心後勤的反倒是開始向緬甸甚至是孟加拉推進的國防軍。

的確,印度那邊的鐵路的確很多,別的不說,光是那六萬公裡的鐵路長度就不是歷史上的民國可以比的,就算是此時的中國,在經過了近二十年的鐵路開發後,也不過是勉強將鐵路長度修到了六萬多公裡而已。

但是印度的基建不錯,卻不代表緬甸的基建也可以。

在後世的一款名叫【鋼鐵雄心3】的即時戰略遊戲裡,如果說緬甸的基建設施等級是4的話,那麼印度及孟加拉就是8,而滿分的話則是10…當然,這些對日本人到沒什麼,畢竟在英國人的海軍都集結在大西洋的情況下,日本人完全可以透過水路進行運送,而等到日軍推進到了孟加拉和印度的時候,更是可以直接在港口進行補給,而印度本身在這個時代算是相當發達的鐵路網,也能將日本人的補給十分輕鬆的送到各處。

不過顯然,國防軍就沒這個條件了…“早就聽說緬甸的路不行,沒想到卻是不行到了這個地步…”

這麼說著,茹雲對著一旁的士兵吼道。

“再加把勁啊!!!”

當然,他的手上也沒閒著,也在一旁幫忙使勁將陷進泥坑裡的吉普車推出來。

在透過拉瑪八世的影響力外加中國強大的軍力,將整個泰國都平定下來後,集結在泰國境內和雲南的國防軍開始向陷落在英國人手中的緬甸進軍。

對中國人的舉動,暫且不提日本人的反應如何,至少英國人的反應是很大的,因為英國人很清楚如果說日本進了印度,他們還有可能驅逐出去的話,那他們拿中國人可就是毫無辦法了。

為此,丘吉爾甚至曾經找過羅斯福,然而讓丘吉爾意外的是,羅斯福居然沒有出面幫助英國,而是對此次事件保持了沉默,這也讓丘吉爾懷疑美國和中國達成了什麼協議。

然而對此丘吉爾也是毫無辦法,畢竟沒有了俄國、美國和中國,單憑英國一個的話甚至就連本土都很有可能支撐不住,至於印度那邊的事情?丘吉爾是真的沒法管,也沒有能力去管…不過國內的壓力也是不容忽視的,所以丘吉爾也曾經讓駐華大使同國社政府進行交涉。

此次交涉自然是保密的,不過對於這次交涉媒體還是進行了一定報道。

“X年X月X日,帝國駐華大使同中國外交部長顧維鈞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在交談的過程中雙方十分的‘坦率’,並且‘充分交換了意見’,並且‘增進了雙方的瞭解’。‘會談是有益’的,不過丘吉爾首相依然對會談的結果表示了‘遺憾’,同時也對中國在印緬殖民地的軍事行動‘表示極大的憤慨’。”

在交涉結束後,英國泰晤士報發表了如上文章。

儘管這篇文章到處都是黑話,不過一些人士依然能夠從中得到自己想得到的訊息。

然而就和黑話中所說的一樣,現在的英國的確是拿中國沒有辦法。

原因很簡單,因為現在的英國不但沒有干涉中國行動的實力——————事實上他甚至連干涉日本的實力也沒有。

英國現在不但沒有干涉中國的實力,同時,很重要的也是中國並不是同盟國的一員,所以英國無法在這方面說些什麼。

不得不提的是,如今的同盟國的確是世界上最強的一個組織。

目前的同盟國,有著英國、美國、俄國這三個實力極強的加盟國,在全世界範圍內也有諸多小國參與,像是美國的後花園南美那一片更是幾乎全都參與了進來。

因此現如今的同盟國在含金量上,絕不是中國的中盟所能比擬的。

甚至在42年初,為了更好的進行反法西斯戰爭,在加入了同盟國後俄國甚至比歷史上早了一年解散了【錘子鐮刀國際】,使得同盟國的陣營得到了極大的壯大。

也因此,目前便形成了由三大勢力,也就是軸心、同盟和中盟三個勢力共同瓜分整個世界的局面。

到了如今,幾乎已經是全世界都參與到了這場戰爭,如果硬要說還有哪個地區沒有被捲入戰爭的話,那也只有北極的愛斯基摩人了…————————————————————當然,英國人無法帶來麻煩,不代表就沒有其他麻煩。

至少國防軍在進入緬甸後,就遇到了許多的麻煩。這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剛剛提到的基建設施方面的問題了。

在緬甸的軍事行動還是很順利的,在相當數量的泰**隊因為拉瑪八世的關係而投向新政府後,由於有這些泰**隊的幫助,再加上因為友軍突然叛變而導致的士氣下降等原因,所以推入緬甸的國防軍很快就和泰**隊一起擊潰了日軍的阻擊。

可是當他們打算追擊日本人的時候,卻因為地理的原因而寸步難行。

緬甸的基建設施很爛,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對於最高也不過是摩托化,機械化什麼的完全不明白是什麼的日本人而言,緬甸的基建設施很要命,但也不是相當的要命,畢竟不少的日軍部隊也是習慣了徒步行軍的。

可是這些,對國防軍來說多少就有些要命了。

當然,這並不是說國防軍就不能徒步行軍了,雖說在各方面,無論是裝備還是後勤國防軍都是和歷史上的美軍看齊的,但是每天五公里對國防軍而言依然是必修課。

因此雖然國防陸軍哪怕是最次一級也是摩托化,但是徒步的話到還難不倒他們。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真正麻煩的是,國防軍是一支重視裝備的部隊,尤其是重視重裝備等。如今的國防軍不但裝備了相當數量的重機槍,其他的如輕機槍、火箭筒、迫擊炮等裝備也裝備了相當的數量,至於重炮什麼的就更不必說了,要知道如今的國防軍甚至還裝備了相當數量的自走火炮!!!

這麼多的重裝備,在基建設施相當差的叢林地區使用,實在是中災難,尤其是在下了雨後,甚至就連吉普車這樣的輕型車輛也跪在了緬甸——————沒辦法,就算再輕的車輛,加上一挺12.7mm口徑的重機槍和附屬的彈藥後也會變重的。

而眼下這些國防軍官兵最大的敵人也不是日本人,而是緬甸複雜的地理形勢…“嘭!”

好吧,我說錯了…“敵襲!!!”

在一聲槍響後,前面突然傳來了這麼一聲叫喊,接著茹雲就聽見周圍響起了密集的槍聲。

“該死!!!”

聽見槍響,茹雲也顧不得繼續推車,連忙躲到了吉普車的後面,觀察周圍的敵情如何。在確定周圍沒有敵軍後,茹雲才跳到了機槍手的位置上,將吉普車上架設的12.7mm大口徑重機槍對準了前面,對前沿進行火力支援。

這一次日本人可謂是來勢洶洶,不多時,槍聲、炮聲就已經響徹了天空,茹雲甚至親眼見到了許多名同伴死於日本人手中,甚至就連他自己也不得不從吉普車上跳下來——————沒辦法,機槍手的那個位置實在是太顯眼了,尤其是12.7mm大口徑機槍連續射擊時的姿態,更是很難不引人注意,因此雖然機槍手的位置上也有護盾,但最後茹雲還是跳了下來。

正常襲擊大概持續了半個小時,在這次襲擊當中茹雲所在的車隊付出了不小的代價,同時日本人似乎也帶了不少的反裝甲武器,因此車隊中的裝甲車輛並沒有發揮太多的作用。

尤其是日本人所使用的20mm反坦克槍(當然也可以稱作炮)和30mm口徑的小口徑反坦克炮。

雖說這些武器還無法對一般程度的坦克造成什麼威脅,但至少對付一般的車輛或裝甲車輛還是夠了的。畢竟就是早期型號的坦克,也無法抵禦30mm口徑的火炮。

不過雖然裝甲車輛不是日軍反坦克武器的對手,但是哪怕是被擊毀的車輛,始終也能作為依託存在,畢竟日本人並沒有將這些車輛炸上天的武器,或者說是有但是卻沒法帶過來,再加上國防軍在火力方面佔據了很大的優勢。

因此這次來襲的日軍雖然在兵力上佔優,但是最後也不得不退卻。

當然,這並不是說他們吃不掉茹雲的車隊,而是在半個小時的時間過去後,附近空軍基地的國防空軍已經派出戰機和俯衝轟炸機進行支援,另外在附近區域也有相當數量的國防軍存在,如果再在這裡拖延下去的話,最後吃虧的只能是日本人自己。

所以哪怕茹雲的車隊,看上去只要在來個半個小時左右就能全部吃掉了,但是最後日本人還是放棄了這口看上去很肥的肥肉。

————————————————————就如日本人猜想的一樣,在空軍基地接到求援派出軍機出動的同時,附近的國防軍在接到求援後也開始向著茹雲車隊所在的位置靠攏。

要是日本人在多呆二三十分鐘的話,或許吃掉茹雲是沒有問題,可是想脫離的話恐怕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這時的國防軍,卻是多少有些陷入了德軍在俄國時的困境。

不過另一方面…“都檢查好了嗎?”

在文登的空軍基地,一名中將軍銜的國防軍將領對著一旁的基地指揮官道。

“請放心,都已經檢查好了…”

聽到中將的問話,基地指揮官連忙恭敬的好。

“那就好。”

中將點點頭。

“這些將士可是要飄洋過海,若是出了問題的話,那可是叫天不應叫地不靈…”

指揮官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

就在這時指揮塔內的電話突然響起,指揮官連忙接起電話詢問道。

“什麼事?”

在聽了片刻後,指揮官將電話結束通話對中將道。

“將軍,可以起飛了!”

“好…”

“那就起飛吧…”

在得到許可後,機場跑道上的飛機開始轉動機翼上的發動機,一架架龐然大物也開始在機場的跑道上緩慢加速,然後從地面飛離…H-40,目前中國最大的固定翼飛機,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固定翼飛機,此刻正從山東的幾處機場起飛,而他們的目的地則是距離山東數千公裡遠的東京…“轟炸…”

這就是他們的任務…目前國防軍主要裝備著兩型戰略轟炸機,一種就是曾經執行過轟炸曼谷、澎湖和臺灣的H-3轟炸機,另外一種就是最新入役的H-40戰略轟炸機了。

這其中H-3轟炸機的效能相當不錯,但是想要轟炸東京的話多少就勉強了一些。首先H-3在載彈3噸的情況下航程僅有3000公里,而忘返的話卻需要3200公里上下,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採用水平轟炸的話,H-3的效能並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要知道和後世不同,日本人可是很重視防空的。

而H-3也只相當於B-17的水準,這個程度的轟炸機如果去了東京,那麼損失就實在是太大了。

因此最終空軍方面,選擇的是H-40轟炸機。

和B-29擁有同樣效能的H-40,明顯要比H-3更加適合這次任務。

另一方面,國防空軍也給H-40配備了相當數量的燃燒彈,因此到也不需要擔心高空進行水平轟炸時的準確問題,畢竟燃燒彈可是完全有能力將東京燒成一片火海的。

與此同時,國防軍也將軍內已經服役的近二百架H-40轟炸機,調來了一百五十多架,也算是多少彌補了高空轟炸精度不足的缺點。

————————————————————在中將的領命下,一百五十多架H-40轟炸機很快就從機場起飛,並開始在10000多米的高度開始朝著東京飛去。

在後世,B-29能夠在40,000英尺(約12,192米)的高度以時速350英里的對空速度飛行,當時軸心國的大部份戰鬥機都很難爬升至這種高度,就算能夠,它們亦不能追上B-29的速度。

而H-3和B-29擁有著相同的效能,因此由一百五十多架H-40組成的戰略轟炸機群並沒有用多少時間就飛抵了日本本土。

當然,他們的目標並不是日本本土,如果只是日本本土的話,拿H-3來也就行了,畢竟從山東到日本的長崎等地並不需要多少時間。但是如果只是對長崎進行轟炸的話,是無法達到對日本士氣進行沉重打擊的目的的,畢竟日本的首都是東京而不是長崎。

另一方面,在東京也有著日本相當程度的工業基礎,如果能夠對東京進行沉重打擊的話,也能相當有效的減弱日本的工業實力。

至少在日本人將從南洋和澳大利亞擄掠的資源運回本土後,日本人的轉換速度會降低不少。

另一方面需要慶幸的是,日本人並沒有裝備雷達這種利器,也可能是裝備了,但是並沒有部署到長崎這一類的地方,而且就算裝備了,這些雷達的效能恐怕也會有相當大的問題,因此一路上並沒有人發現轟炸機群的行蹤。

因此很輕易的,轟炸機群也就飛抵了東京的上空…“開始投彈…”

在確定好了目標後,一名負責轟炸任務的聯隊長下令道。

在得到了允許投彈的命令後,各轟炸機的投彈手紛紛按下了按鈕,而在彈倉內的燃燒彈也一枚枚的從高空落下…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在東京的上空響起了淒厲的防空警報…————————————————————對東京的轟炸並沒有持續多久,畢竟轟炸機內的彈藥數量就那麼多,而且東京本身也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別的不說光是高射炮的數量就多的嚇死人,因此在將全部的彈藥都投下後,轟炸機群也就向著海參威基地的方向飛去——————這也是為了避免被日本人的截擊機部隊給堵住。

雖說日本人的零式等飛機還無法威脅到H-40的存在,但是如四式等新式飛機卻有這個能力,因此駕駛員們也不得不小心行事。

畢竟H-40並不像H-3,像H-40這樣的超級空中堡壘,每造一架出來都需要相當長的工時和成本。

另一方面,轟炸機群投下的燃燒彈也在東京燃起了大火。

一百五十多架H-40轟炸機在東京拋下大量凝固汽油彈,把東京約2.56平方千米的地方焚燬。

每架飛機攜帶六至八噸燃燒彈,燃燒面積可達6500平方米。同時為避免不必要的傷亡,空襲時各轟炸機單獨轟炸而不進行編隊,而在當天東京甚至出現了火災旋風。

一百五十多架H-40轟炸機,至少投下了超過一千多噸燃燒彈,產生的高溫足以使區內所有可燃物(包括人體)燒著,最終造成了六萬餘人死亡,近41平方千米的地方被焚燬,主要是皇居以東的地區,東京約有四分之一被夷為平地,其中18%是工業區,63%是商業區,其餘是住宅區。計劃中的22個工業目標全部摧毀,26萬7千多幢建築付之一炬,上百萬人無家可歸。另外在空襲的過程中,還有大約十萬餘人被燒成重傷。

空襲會如此成功很大的原因在於,關東大地震後日本並沒有對其易燃的建築進行改進,當然領完一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是日本本土所遭受的第一場轟炸,而且只是第一場就猛烈無比,沒有遭到過這種襲擊的日本人出現了很大程度的慌亂,而日本的官僚們也完全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也正是這種慌亂使得轟炸過後的火災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然而無論從哪方面看,這次的轟炸都是極為成功的…另一方面,在遭到了轟炸後,本土第一次遭到襲擊日本人在士氣受到極大影響的同時,也開始懷疑是否能獲得這場戰爭的勝利了…與此同時這場轟炸也在歷史上留下了濃重一筆,後世也稱這場轟炸為【東京大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