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八十一章 博多河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八十一章 博多河

空襲過後,駐紮在北京附近的一批部隊進入城市,開始清理空襲造成的殘骸瓦礫。這也算是一種慣例吧,因為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每逢發生重大災害的時候,除了一般的救援部隊外,軍隊也都奮戰在第一線。

畢竟救援部隊雖然專業,但數量還是太少了一些。反之軍隊雖然不夠專業,但是龐大的數量和嚴謹的組織及過人的體力卻能彌補這一切。

因此當軍隊入城,並且展開救援工作的時候,城內的百姓並沒有太過吃驚。

軍隊的工作主要是清理轟炸造成的殘骸瓦礫,將掩埋在下面的人或屍體找出來,順便將一些被炸塌的地下工事的出入口,比如說不久前被炸塌的那個商場給清理出一條通道,讓裡面的百姓能夠安全的出來。

然而在軍隊清理殘骸並執行救援任務的時候,指責的聲音卻隨處可見。畢竟軍隊的任務就是保證人民的安全,如果只是一般的天災**到也沒什麼,但剛剛這裡卻偏偏遭到了敵人的轟炸…

面對百姓的指責,軍隊的官兵們也是無話可說,畢竟這的確是他們的責任,因此他們也只能一邊繼續清理殘骸,一邊在肚子裡把防空司令部和空軍的十八代親屬全部罵上一遍…

幸好這次空襲造成的損失並不是很嚴重,全部傷亡相加也只有千餘人,這也是因為日本的轟炸機數量較少,同時載彈量也不是很多,再加上執行空襲後許多轟炸機還沒有投下航彈就已經被地面上的防空火力擊落的緣故——————就算臨近的空軍戰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攔截,北京的地方防空火力可是相當充足的。

另一方面,作為主要的指責物件,防空司令部的中將司令雷伊明,這個時候卻已經‘下課’了…

這不止是因為雷伊明和其他防空司令部的官員需要承擔主要責任,最重要的是國社政府需要有一個人站出來背黑鍋。

這個背黑鍋的人自然不可能是嚴光,雖說就算嚴光承擔全部的責任也不會有任何後果,但是那畢竟是上千人的傷亡,是上千個有血有肉的人,真要承擔了這樣的責任,對嚴光本身的威脅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所以最後也只能對不起雷伊明了。

畢竟不管怎麼說,作為防空司令部的司令,他的確要承擔很大的責任。

“所以,你也只能認倒黴了!”

站在雷伊明的面前,他的一名同僚如此道。

而聽到訊息後,雷伊明卻也只能苦笑著搖了搖頭。

就像美國太平洋艦隊的司令,赫斯本德?愛德華?金梅爾上將一樣,在珍珠港事件後不也是給羅斯福和馬歇爾做了替罪羊了嗎…

————————————————————

由於轟炸機數量較少和載彈量較小的關係,再加上北京本身密佈的防空火力,所以日本人的轟炸並沒有造成太大的傷亡,至少和東京所遭受的一切相比是如此。

然而由於日本人是對城市進行的轟炸,所以依然造成了上千人的傷亡,或者說——————他們是故意對城市而非工業區進行的轟炸。

日本人很清楚,中國的工業實力遠遠高於日本,因此就算襲擊那些所謂的工業區也無法扭轉兩國巨大的差異。

既然如此,到不是直接炸人…

這就好像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杜立特空襲一樣,雖然杜立特空襲所造成的損失僅僅只是象徵性的,然而這次空襲依然對日本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因為這是日本本土第一次遭到襲擊。

對中國而言,這個道理也同樣是講得通的…

空襲造成的傷亡雖然不是很大,但是依然對中國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尤其是在社會的各個階層,原本就有相當數量的人反對同日德宣戰,在空襲過後這方面的議論更是增長了不少。好在在進入戰爭狀態後,輿論方面就已經進入了新聞管制階段,所以這種議論並沒有進一步的擴大。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不過與之相對應的,是全面上臺的報復措施——————雖然現在兩國已經是戰爭狀態,對方怎麼做都理所當然,而且還是國社政府這一方先轟炸的東京,給對方造成了比北京多上近百倍的傷亡…

然而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絕不能讓在朝鮮的日本人過的太舒服了。

————————————————————

日軍對北京的轟炸造成了極大的影響,這是肯定的,對此同盟國的首腦們都進行了哀悼,不過內地裡卻不知道幸災樂禍成了什麼樣子,畢竟到了這一步,中國已經是反法西斯聯盟的主要國家當中唯一一個本土還沒有遭受過襲擊的國家。

看見中國吃癟,其他國家自然也是比較高興的。

另一方面,在印度,在日本人主動放棄了緬甸,並退到了孟加拉一代後,雖然緬甸糟糕的交通和游擊隊給國防軍造成了極大的阻礙,但是透過空投及其他方式,國防軍還是一路推進到了孟加拉。

“快看,飛機到了!!!”

在孟加拉的博多河一岸,一隊奉命接收空投物資的國防軍官兵,指著頭頂上飛行的一群飛機大聲的道。

“哦!看到了,看到了!!!”

“希望這次能扔點牛肉罐頭下來,不然的話說實在的真心有些受不了了!!!”

“牛肉?豬肉也行啊!成天雞肉、羊肉的,我都快吃能雞了!!!”

在印度有著大量的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存在,而這兩個宗教都是不吃牛肉和豬肉的。在東印度公司還統治著印度的時候,就曾因此爆發過‘印度大起義’,起義爆發的直接導火線則是關於子彈潤滑油的傳言。

1857年初開始在僱傭兵中流傳這樣一種說法:東印度公司以豬油、牛油混合的潤滑油塗在來福槍(步槍)的子彈紙皮包裝上。由於印度教視牛為神靈忌食牛肉,而伊斯蘭教則視豬為汙穢之物,而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在裝彈之前,士兵又必須用牙齒來咬破來福槍子彈的紙皮,因而,主要擁有這兩大信仰的士兵們都拒絕使用這些子彈。

當時東印度公司宣稱這種說法只是謠言,並且已經換了新的用臘作潤滑劑的子彈。但是印度士兵依然懷疑潤滑油不乾淨,拒絕咬掉新槍支所使用塗了潤滑劑的子彈殼。

最後因為種種原因,起義爆發了,當然最後也失敗了,而失敗的代價就是莫臥兒帝國徹底的消失了…

雖說印度人的性格相當的溫順,而且這也已經是一個世紀前發生的事情了,不過前車之鑑,後事之師,很多事情有個教訓總是好的。再加上在緬甸那邊已經有相當數量的游擊隊存在了,何柱國也不希望印度這邊也出現一批反對他們的當地起義軍,所以很多時候也只能委屈一下自己的部下了。

原本雖然國防軍也經常進行野外求生訓練,像是蛇啊、蟲啊、鼠尾什麼的也都能吃,但是國防軍的後勤從來都是向後是的美軍看齊的。雖說緬甸的游擊隊給後勤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但是透過空運的方式,對國防軍將士們的後勤保障還是很完善的。

像是豬肉和牛肉的罐頭之類的,更是從來都沒有中斷過。

然而在進入了印度地區後,為了避免刺激到印度人,豬肉和牛肉有關的東西卻全都禁止了,罐頭什麼的也都是水果罐頭還有雞肉罐頭和羊肉罐頭,要麼就是茄汁沙丁魚什麼的,雖說和日本人相比這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但總吃這些畢竟也是會膩味的。

咳,只能說後勤太好,也是會有害處的吧。

其實真正麻煩的並不是後勤,而是印度悶熱的天氣,雖說現在中國的疆域也算是相當的廣泛了,但是像印度這樣炎熱的地區在中國的領土當中依然相當的少見,而且那幾個少見的地區大多還都屬於無人區。

因此對國防軍的官兵們而言,最大的麻煩並不是對面的敵軍,反而是當地的氣候。

就在士兵們談論的時候,空中的運輸機已經開始空投補給。

滿載著補給的箱子在降落傘的幫助下,一個個緩速落向地面。

空中的飛行員不需要擔心這些補給會落到河對面的日本人手中,地面上的士兵們同樣也不需要擔心。

因為博多河是恆河在孟加拉西端的主河道,全程300公里甚至可以通行內河輪船。

如此寬闊的河流,想要投錯可是很難的。

另一方面,何柱國卻是在籌措著對河對岸展開攻勢。

北京遭到空襲的事情何柱國已經知曉了,但是那卻並不是他最關心的事情,對何柱國來說最值得關係的是如何攻下河對面兩百公裡外的城市,加爾各答,這座印度最大的城市…

————————————————————

許多人恐怕無法想象,不過加爾各答的確是印度最大的城市,而不是首都新德里或比較著名的孟買,後者甚至連加爾各答的一半人口都沒有達到。

不,應該說在歷史上加爾各答是亞洲最大的一座城市,甚至比北京或上海更大。

在歷史上北京的人口約為一百五十五萬,上海的人口則為三百四十七萬,而加爾各答的人口卻是三百五十三萬。

雖然僅僅只多了六萬人口,但是在歷史上加爾各答卻是毫無疑問的亞洲人口最多同時也是最大的一座城市——————當然,最多最大並不意味著最繁華,這點卻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到了後是不但孟買對加爾各答進行了反超,就連上海也不是加爾各答所能比的。

哪怕是現在,在經過了多年的發展後上海和北京等城市也經過了長足的發展,在加上這兩座城市沒有像歷史上那樣遭受戰亂的威脅,所以亞洲第一和第二大城市的名號是在上海和北京上的,而加爾各答這座印度最大的城市則只能屈居第三位,至於廣州?

在歷史上廣州的人口為一百二十萬,雖說是經過了三十年的發展,但是想要將人口翻個三倍始終還是困難了一些…

另外加爾各答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首府,而且在殖民地時期,從1772年直到1911年的一百四十年間,加爾各答一直是英屬印度的首都。在這期間,該市一直是印度近代教育、科學、文化和政治的中心,迄今仍然儲存有大量當時遺留的維多利亞風格建築。

因此這座城市對印度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這裡需要做一點說明,加爾各答距今只有300多年的歷史,和其他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相比十分的短暫。

另外在1911年後,加爾各答首都的身份轉讓給了‘德里’這座城市。

德里地區在歷史上曾經先後出現過八座城市,當然現在只有七座,這其中最早的城市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孔雀王朝時期,德里蘇丹國以此為都城。在莫臥兒帝國的沙賈汗(1592-1666年)時代,興建了留存至今的德里舊城(1639年;或稱“德里第七城”),當時稱“沙賈汗納巴德”。英殖民時期,加爾各答一度是印度的首都,到20世紀初舊德里被選為英屬印度的首都並經歷了重建。

印度獨立後,德里正式成為印度共和國的首都。

印度獨立後非常重視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和優良傳統,為了儲存遍地文物古跡的歷史名城德里,印度將該城市整體保留了下來,在德里西南另建新都。

雖然印度人曾經做出過很多奇葩的事情,但對此卻不得不表示欽佩,因為他們完整地保留了一座古都,而德里新城自然也就成了“德里第八城”,從此新德里就成為了新獨立的印度共和國的首都存在著,這也是為什麼印度會存在德里和新德里兩個地方的原因。

另外雖然加爾各答已經不再是印度的首都,但是作為印度的前首都,同時也是如今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加爾各答依然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這也是為什麼何柱國會希望儘快攻取這座城市的原因。

攻取加爾各答,並不只是為了給日本人一個教訓,同時也是為了在未來的某一天,能夠擁有決定印度命運的影響力。

拿下整個印度並不是什麼輕鬆的事情,或者說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印度還有相當一部分領土處於英國人的手中,而對英國人是不能輕易出手的。

但是,如果在戰爭結束後,像加爾各答這樣的印度第一大城市,還有像金奈這樣僅次於加爾各答、孟買和德里的第三大城市以及海得拉巴這樣的印度第六大城市,還有那格浦爾這樣的大型城市在中國的手中的話,那麼還有誰敢說中國沒有決定印度命運的權利?

最起碼,嚴光不但可以分出個孟加拉來,還可以將加爾各答和金奈、海得拉巴和那格浦爾分為四個國家,這樣一來也算是達成了嚴光分裂印度的心願。

————————————————————————

對河對岸日軍的攻勢展開的很快,當空運部隊空投的物資足夠展開一場戰役後,剛剛架好的近千門火炮就已經對河對岸的日軍進行了轟擊。

只不過後勤畢竟不便,再加上空軍的運輸機也不適合拉運大口徑加農炮,所以何柱國的部隊裡裝備的主要是75mm和105mm的輕型火炮,口徑最大的也只有120mm而已。

雖說如此,但是對面的日軍也沒有多少重炮,因此到也足夠了。

由於彈藥都是透過空運的方式,何柱國手中的彈藥也不是很充足,所以炮擊只進行了一個多小時,何柱國便下令停止炮擊並命令已經準備多時的部隊進行渡河作戰。

渡河所用的船隻,都是這些天來部隊自行建造的,基本上只能說比漁船要強上一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在國防軍抵達博多河河岸前,日本人就已經將河岸附近的船隻全部搜繳並焚燬。

雖然國社政府在印度也有相當數量的‘朋友’存在,並且在他們的幫助下也隱藏了相當數量的船隻,但是這點船隻根本就不夠用,畢竟很多時候也需要將戰損的損失考慮在內的,因此何柱國也只能發動士兵們自行建造船隻。

“開火!!!”

在一個比漁船也大不了多少的船隻上,一個軍官模樣的軍官大聲的對手下道。

在船頭,一名士兵正趴在那裡瞄準著河對岸的日軍工事,聽到軍官的話後,他立刻將一枚炮彈裝進了一門120mm迫擊炮的炮筒中。

雖說船隻在博多河上起伏不定,但是炮彈在受到擊發後還是飛出了炮筒朝著河對岸的日軍陣地飛去,並在日軍的陣地上掀起了一道不小的塵柱,只不過這枚炮彈究竟有沒有帶來傷亡,卻是一件未解的事情。

不過軍官和炮手也沒有在意,只是繼續不斷的向河對岸的日軍陣地發射炮彈,而船隻也在船伕的努力下一點一點的向河對岸駛去——————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是在陌生的印度,想要找到足夠數量擁有蒸汽機或內燃機的船隻根本就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士兵們使用的都是風帆一類的船隻。

這一類船隻雖然有著成本低便於製造的優點,但也有速度慢不便操作的缺點,再加上對岸的日軍也有著相當程度的火力,江上的這些木船幾乎成了活靶子。

在江面上,一艘一艘的木船被日軍的炮火擊中,這些木船當中有一部分相當幸運的只被擊毀了一部分,船上的‘乘客’們也只死傷了一部分,可是那些不幸的卻…

然而船上的官兵們卻依然駕駛著船隻向河對岸駛去,由於基數十分龐大的關係,所以很快就有相當數量的船隻停靠在了河岸上。

“快,快,快!!!”

從漁船的側面跳下後,一名看上去像是個排長的軍官對著部下們到。

士兵們開始在河岸上構築陣地,船隻上攜帶了相當數量的麻袋,這些麻袋只要裝上沙子就是相當好的沙袋,而在博多河的兩岸到處都是沙灘,根本不必擔心沙子的來源。

至於為什麼不直接帶沙袋過來?其實上面也曾經這麼考慮過,只不過渡河部隊使用的是以風帆和船槳作為動力的木船,如果攜帶大量的沙袋無疑會減慢船隻的速度。

在佈滿了敵軍火力的河面上,速度慢一分,危險也就大上一分,於是何柱國乾脆下令讓部隊帶著麻袋渡河,等到河岸對面的沙灘上時在臨時製作沙袋。

暫且不提這個命令是否正確,不過沙灘上的士兵們卻是在這麼做著。

“迫擊炮呢?”

並沒有工兵隨船而來,不過船上的士兵幾乎都帶了一把工兵鍬過來,所以很快就有相當數量的沙袋出現,在將這些沙袋堆在沙灘上,並在原地挖了一些深坑出來後,沙灘上的士兵們總算得到了片刻的安全。

這時沙灘上的士兵數量還很少,只有一個團左右,剩下的基本上不是在河面上往這裡遊,就是已經沉在河底了。因此沙灘上的部隊並沒有貿然採取攻勢,而是等到這後續部隊的到來。

不過哪怕是躲在臨時陣地的後面,在日軍的火力下依然是件很危險的事情,再加上一直都被人壓著打也的確相當的讓人火大…

由於渡河部隊攜帶了相當數量的迫擊炮和機槍,因此在一個個的陣地陸續出現後,渡河部隊便開始依仗著這些武器對對面的日軍進行還擊。

120mm迫擊炮的射程並不算短,至少對面防線的日軍尚在打擊範圍內,因此雙方到也稱得上是有來有往,不過等到對面防線上的日軍將相當一部分注意力集中在灘頭陣地上的渡河部隊,而不是河面上的那些部隊時,渡河部隊的壓力便開始大增。

還在這個時候空軍的轟炸機部隊飛臨日軍頂空,很快渡河部隊的壓力驟減,而等到灘頭的渡河部隊數量達到了一個旅後,渡河部隊便開始搶奪日軍的陣地。

搶奪的過程並不輕鬆,還在何柱國在登陸前曾經進行過許多迷惑措施,日軍並沒有料到渡河部隊會從這個方向渡河,因此這個位置的日軍防衛力量並不是很強,這也給了渡河部隊能夠成功搶佔的機會。

而在空軍的支援下,臨近日軍對此處日軍的增援也受到了阻攔。

在這種情況下,在經過了一日一夜的激戰後,渡河部隊終於搶下了一塊灘頭陣地,而後續的部隊也開始陸續從這個點進行登陸。

爭奪加爾各答的契機,總算是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