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九十九章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四百九十九章

“十鞭子,給我狠狠的抽!!!”

在一處軍營內,一名膚色較深的青年正被吊起來,而在他的旁邊一名國防軍的軍官卻是對著身旁的士兵大聲的命令道。

士兵也是一個膚色較深的青年,對軍官的話多少有些不願,可是看著軍官凶神惡煞的樣子,最後士兵還是拎著鞭子狠狠的往士兵的身上抽打了起來。

“啊!!!”

只是第一鞭,那個被吊起來的士兵就已經慘嚎了起來。

而那個負責行刑的士兵,卻似乎也被慘嚎聲給嚇住了,呆立在那裡站著一動也不動的。

看到行刑的士兵這個樣子,軍官自然是勃然大怒,上前就給了那個士兵兩個耳光。

“混蛋,誰叫你停的,給我繼續抽!!!”

“是!!!”

兩個耳光,再加上軍官的怒罵聲,很快就讓士兵清醒了。

清醒過來後,士兵再次提起了鞭子,狠狠的抽打起了被吊在那裡的青年。

聽著青年發出來的慘嚎聲,就連行刑的士兵的臉色也有些變得,就更不用提後面的那些個士兵了。

“看到沒有!!!”

滿意的點點頭後,轉過身來的軍官大聲的對身後的士兵們吼道。

“最後一名,就是這個下場!!!”

在成功的攻佔了菲律賓後,很快新的政府便在國社政府的幫助下成立了。雖然幾乎每個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個傀儡政府,但是門面畢竟還是要有的,所以很快屬於傀儡政府的一切就出現了。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傀儡政府的軍隊了。

由於目前國防軍正在淘汰槍支,準備用自動步槍替換半自動步槍,所以現在有大量的半自動步槍被替換下來。

雖說是被替換下來的,但是國防軍裝備的半自動步槍依然是這個時代最先進的那一種。

當然,軍隊不可能只有裝備,訓練也是很重要的,不然的話**的幾百萬部隊最後是怎麼被橫掃一空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所以在傀儡政府成立,傀儡政府的軍隊也被成立後,很快大量的軍官便被派往菲律賓,協助菲律賓組建新的軍隊。

只不過…大部分的菲律賓人就連左右都分不清楚,想要訓練他們實在是一件相當難的事情,到了現在更是連一支稍微有點樣子的部隊都沒能訓練出來,何況菲律賓人還是除了名的懶惰。

到最後那些軍官也火了…雖說在菲律賓算是相當不錯,幾乎每個人都是像土皇帝一樣,甚至就連女人那一方面也…然而他們畢竟是來替菲律賓人訓練部隊的,如果一點成果都沒有的話,那也實在是太丟臉一些了。

所以這些軍官也就下了狠招,每個人訓練的部隊的最後一名,都要受到嚴酷的懲罰,像是剛剛這個軍官的隊伍,就是最後一名要享受十鞭子。

十鞭子,可是貨真價實的皮鞭。

在皮鞭的威脅下,原本十分懶惰的菲律賓人,也開始變得勤奮了起來,不過每次都會有一個最後一名的倒黴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另一方面,新的馬來西亞政府也已經快要成立。

和菲律賓不同,馬來西亞政府卻是已經籌備很多時間了。

原因很簡單,因為馬來西亞本來就有相當一部分的領土是在馬來半島上的。

馬來半島(馬來語:SemenanjungTanahMelayu)位於亞洲大陸最南端,是東南亞中南半島的一個主要半島,與蘇門答臘島隔著馬六甲海峽,是為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線。

半島走向大致從北至南,最狹窄之處在克拉地峽,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是當地的一個要塞。蒂迪旺沙山脈構成了半島的主體。

半島上有馬來西亞、泰國、緬甸3個國家:緬甸國土的最南部位於半島的西北,半島中部、東北部屬於泰國,餘下的南部又稱馬來西亞半島、馬來亞或西馬。環繞半島的水體從東北起,按順時針順序分別為:暹羅灣、南中國海(與砂????越、汶萊、納閩、沙巴相對)、柔佛海峽(與新加坡、廖內群島相對)、馬六甲海峽(與蘇門答臘相對)及安達曼海。

在馬來半島被泰國攻下的時候,關係馬來西亞傀儡政府的事情就已經開始籌備了。只是因為當時有相當一部分的領土,是在日本人手裡的,所以最終傀儡政府的事情就被拖延了下來。

如今,既然屬於馬來西亞的一部分已經被國防軍給佔領了,那麼關於新政府的事情自然也就可以走上議程了。

而且和菲律賓不同的是,雖然馬來西亞才剛剛從日本人的手中奪回來,但是因為馬來西亞本身就有相當基礎的關係,所以政府的成立到也相當的順利。另外和菲律賓不同,馬來西亞人並不像菲律賓人那樣懶散和笨拙,因此馬來西亞部隊的成立也算的上是相當順利了。

同時國防軍還在加大著對南洋群島的攻勢,南洋群島中的許多個島嶼都已經被國防軍攻下,國防軍的步伐也在進一步的擴大,不過日本人的抵抗卻也在增強著,而且和一般的失敗者不同,日本人的抵抗是在實實在在的增強。

在將工業遷移了一部分到澳大利亞後,憑著澳大利亞的資源,還有原有的工業基礎,日本人很快就在澳大利亞成立了除日本外的第二個工業基地。

如鋼的產量,在1942年的時候就已經達到了一百多萬噸的程度,這個程度差不多有法國的三分之一了。而同時期的日本也不過才700多萬噸,可以說在有了澳大利亞後,日本的工業實力的確得到了相當大的增強。

而且在軍工方面,澳大利亞也有相當的基礎,在很久以前澳大利亞甚至就已經可以生產萬噸級上下的巡洋艦了。

而原本一直制約澳大利亞的,就是人力資源的問題,雖說澳大利亞的資源相當豐富,工業方面更是如此,可是在人力資源上卻十分的…而現在,日本人卻是補足了這一點…有著數千萬人口的日本,無疑要比澳大利亞的人力資源充沛許多,更何況日本人還從南洋擄了許多人口來?

————————————————————儘管馮?曼施坦因從不懷疑希特勒最高統帥的地位,但他卻也認為最高統帥只需要關心政治、外交、整體大戰略,對於戰場上戰術性的問題,只需交付給將領即可,尤其是他對於希特勒的的靜態硬性防禦政策,完全無法認同(他在回憶錄中,更直言這完全是胡鬧)。因繼續和希特勒爭論有關在東線的總體戰略問題。馮?曼施坦因主張有彈性的機動防禦戰略。他準備放棄領土,企圖使蘇軍要麼過於分散,或使它們前進過令他們的裝甲矛頭可以在兩翼反擊,以達到包圍他們的目標。

希特勒忽視曼施坦因的意見,繼續堅持靜態戰。在所有陣地上,德軍必須捍衛到最後1人。由於這些頻繁的分歧,馮?曼施坦因公開主張希特勒放棄對軍隊的指揮和交由戰爭的專業人士管理,首先是建立東線戰場總司令一職(希特勒會反對也並非沒有理由。因為當時東戰場上,唯一有資格的人選也只可能是曼斯坦因自己)。但是希特勒多次拒絕了這個想法,他擔心這會削弱他在德國擁有的權力。

這種爭論也驚動一些希特勒最親密的夥伴,如赫爾曼?戈林、約瑟夫?戈培爾和武裝親衛隊首領希姆萊,他們都並不準備放棄任何權力。希姆萊開始公開質詢馮?曼施坦因的忠誠,他旁敲側擊地向希特勒進言,馮?曼施坦因是唯心主義和失敗主義者,不適合指揮部隊。馮?曼施坦因頻繁的爭吵加上這些指控導致了希特勒於1944年3月31日決定解除馮?曼施坦因的指揮權。1944年4月2日,希特勒任命瓦爾特?莫德爾,1位堅定的支持者,代替馮?曼施坦因為南方集團軍指揮官。儘管如此,馮?曼施坦因獲得橡葉帶劍騎士鐵十字勳章,這是德**隊中第3個最高的榮譽。

他被免職後,馮?曼施坦因進入了1所在布雷斯勞的眼科診所進行切除白內障的手術。他在德累斯頓附近休養,然後完全退出兵役。雖然他沒有參加在1944年7月企圖刺殺希特勒的行動,但他在1943年左右已從亨寧?馮?特雷斯科等人中知道有關的陰謀。儘管馮?曼施坦因也同意這種改變是必要的,但他拒絕加入他們的行列,因為他仍然認為要遵守自己的職責。(他以1句“PreussischeFeldmarsch?llemeuternnicht“-“普魯士的陸軍元帥絕不叛變。”來拒絕)他還擔心,1場內戰將隨之而來。雖然他沒有參加策劃行動,他亦沒有背叛他們。1945年1月下旬,他從他們的家園集合了他的家人和把他們疏散到德國西部的格尼茨。他在1945年8月23日向英國陸軍元帥蒙哥馬利投降和被英**隊逮捕。

而在這個時代,當巴巴羅薩作戰失敗後,曼施坦因也曾提出過這一點。當然,沒過多久,曼施坦因就憑藉著俄國人自己搞出來的烏龍,獲得了一次大勝,並且藉此擺脫了德軍曾經所面臨的危機,不但如此,而且還親自獲得了一次再次威脅莫斯科的機會。

然而就算這樣,曼施坦因的言論依然遭到了希特勒等人的猜疑。

對希特勒而言,放棄軍隊是絕不可能的,因為這樣會削弱他的權力。

而對戈林、戈培爾和希萊姆等人來說,他們也不準備放棄任何的權利,因此在戈林、戈培爾等人看來,曼施坦因如今已經是他們心中的一根刺…所以無時無刻的,戈林等人都想將曼施坦因替換下來。

只可惜,如今曼施坦因和希特勒的矛盾畢竟還沒有那麼大,而且如今在俄國前線也沒有能夠替代曼施坦因的將領。

要知道,曼施坦因可是與古德裡安和隆美爾被後人並稱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當然,其他的將領同樣也很出色。

貴族的出身,標誌的五官,不穿軍裝時,儼然是一位大學教授,這就是所謂的曼施坦因了。

哪怕是對敵國而言,曼施坦因也是一位了不起的將帥。

在紐倫堡審判期間馮?曼施坦因並未被起訴,而是以證人的身分出席。紐倫堡審判後馮?曼施坦因被英國軟禁。冷戰期間受到來自蘇聯的壓力,英國政府接受蘇聯的指控並將馮?曼施坦因以戰爭罪起訴,並且在1949年於漢堡舉行的英**事法庭審判前將他送入監獄。由於冷戰期間蘇聯的需求和他的過去的功績,許多英國的軍事專家,例如伯納德?勞?蒙哥馬利以及戰略家李德?哈特爵士,都曾公開表示對馮?曼施坦因的處境感到同情。

當然,等到二戰以後由於東西方國際形勢的逆轉,尤其是西方社會認為前蘇聯成為歐洲文明的共同敵人,而在地理上處於對陣蘇聯前方的德國,其軍事地位和作用又重新需要定位。於是西德重建國防軍,由於曼施坦因卓越的軍事戰略才華,被聘請擔任西德國防部高級顧問和聯邦國防軍名譽參謀長,並且,曼施坦因也成為北約的軍事顧問。

————————————————————“那麼,你有把握對付那家夥嗎?”

看著面前的蔡鍔,蔣百里開口道。

由於蔡鍔這邊的戰局一直都施展不開,所以蔣百里是特意乘飛機前往俄國,想要和蔡鍔當面瞭解一下情況的。

對蔡鍔,蔣百里可謂是相當瞭解,畢竟蔡鍔和蔣百里一樣,都是目前國內有數的軍事家和指揮官,蔣百里自然相當的瞭解蔡鍔的能力如何——————就連蔣百里本人,也因為在過去多次指揮過一些實戰的關係,獲得了相當多的實戰經驗,並因此成功的擺脫掉了軍事學家這個頭銜,徹底的成為了軍事家。

不過就算這樣,蔣百里依然很擔心,因為當年曼施坦因也曾經來過中國,而且和他們兩個人都相識。對曼施坦因的能力如何,蔣百里和蔡鍔都很清楚,雖然蔣百里自認自己兩人絕對不會差了曼施坦因,可是看蔡鍔這邊一直都遲遲沒有開啟僵局,蔣百里依然是相當的擔心。

所以這次蔣百里才會專程乘飛機來俄國,想要當面瞭解一下。

“曼施坦因那家夥嗎…”

聽到老友這麼問,蔡鍔笑了笑。

自從曾經困擾過他多年的哮喘病大見好轉後,如今蔡鍔的身體已經變得相當不錯。早些年在他還年輕的時候,甚至幾乎每天都和小鳳仙如膠似漆的,到了現在更是已經成了7個孩子的父親,也不怕小鳳仙難產…如今論身體條件的話,蔡鍔甚至可能比蔣百里本人還要好一些。

所以雖然地處俄國,但是蔡鍔的精神依然相當不錯。

“曼施坦因那家夥的確很麻煩,作戰的時候不但滴水不漏,而且還反過來咬了我幾口。”這麼說的時候,蔡鍔的臉上依然是笑呵呵的。“不過你到不必擔心,因為這次他輸定了。”

“哦?”蔣百里呵呵一笑。“真的這麼有把握?”

“還笑,我就不信你沒看出來…”

“看是看出來了,只是怕你沒看出來而已…”

這麼說著,蔣百里自己也哈哈大笑了起來。

笑聲過後,蔡鍔拿著一份剛剛傳過來的情報,遞給了蔣百里。

“如果說是想要速勝的話,恐怕會比較麻煩,不過贏我卻是贏定了…”

“嗯…”看過情報後,蔣百里也跟著點了下頭。“看來的確如此…”

說著蔣百里將情報放在桌子上。

“沒想到德國那邊的問題竟然變得如此困難…”

“大勢如此,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說著蔡鍔嘆了口氣。“曼施坦因那家夥的確是個了不得的人物,真要公平對戰的話,我也沒有太多的把握能贏的了他,可是這一次,我卻穩操勝券……雖然多少有些覺得勝之不無武…”

“戰爭就是如此,哪有什麼勝之不武的說法……‘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這可是孫子說過的話,如今我們就是在這死生之地進行著國家的存亡之道,你可不能…”

戰爭是國家的大事,它關係到百姓的生死,國家的存亡,不能不認真地考察和研究。

“放心吧,我明白的。”蔡鍔搖了搖頭。“你難道以為我會是那種因為個人感情就將大事置之不顧的人嗎…”

蔣百里也是呵呵一笑。“我看你很像。”

“你不也一樣…”

兩個人談笑了一陣後,蔣百里才開口道。

“對了,現在有什麼辦法了嗎?”

“有,直接壓過去!”

這麼說的時候,蔡鍔也終於變得嚴肅了起來。

“壓?”

“沒錯。”蔡鍔點了點頭。“一般的計謀的話,對曼施坦因那家夥根本就沒用,所以到不如恃強凌弱,直接壓過去。而如今,就是最好的機會…”

“是啊,如果單憑本事的話,就算是我們也未必能贏,可是戰爭當中指揮官的能力雖然很重要,可是其他方面也一樣重要,兵力、士氣、訓練、裝備、後勤…”

聽蔣百里這麼說,蔡鍔也點了點頭。

“沒錯,我就是想憑著這個,徹底的壓倒曼施坦因…”

雖然就指揮水平來說,蔡鍔未必就比曼施坦因強,可是如果是比作為後盾的國力的話…如果單論國力的話,德國在這個時代也算的上是相當的強了。

在1942年德國的鋼鐵產量可是已經達到了2800萬噸,同時期的俄國不過才1000萬噸,日本是704萬噸,法國則是448.8萬噸,英國則是1314.9萬噸。

可以說,德國的鋼鐵產量已經比俄國和英國的總和還要多了,甚至就算再加上英國也沒問題。

不過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同時期的美國鋼鐵產量達到了8000萬噸,是上述這幾個國家的總和還要多的數字,而同時期的美國也已經達到了這個水平——————上面說的幾個國家的數字都是歷史上的真實水平,至於中國的嗎…咳咳…不管怎麼說,至少在工業方面,德國絕對不是中國的對手。

至於其他方面,自然更是如此。

而蔡鍔,心中的算盤就是如此。

如果單論指揮水平的話,蔡鍔並沒有把握能夠勝過曼施坦因。

雖說經過了幾十年的時間,如今蔡鍔和蔣百里的眼界已經不再是歷史上的他們所能比擬的了,但是曼施坦因等人畢竟也是曾經在歷史上留名的名將。

不過很多時候戰爭的結果並不只是憑著將領的指揮,國力也是很重要的一環。

雖然曼施坦因是一名了不得的名將,但是他背後的國力顯然不如中國。更何況在巴巴羅薩作戰後,雖然曼施坦因的南方集團軍因為得到了原本用於進攻英國的物資,在後勤上已經得到了充分的補給,但是人員上的補充卻沒能達到這個程度…在加上長時間的激戰,如今的德國部隊也已經陷入了疲憊當中。

如果說一切順利,就如曼施坦因預期的那樣,在吃掉了一個方面軍後,能夠順勢向莫斯科發動進攻的話,說不定德國人還能夠稍微的堅持那麼一小下。

可是現在,在獲勝無望後,這種疲憊感卻已經是一下子就全都湧了出來。

因此,現在對蔡鍔來說絕對是最好的機會。

“不過我們能察覺得到,曼施坦因沒理由察覺不到…”

這麼說著,蔡鍔看向了蔣百里。

“而且單憑現在的實力,雖然已經強於曼施坦因了,但是想要順利吃掉他的南方集團軍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哦?那你覺得應該如何?”

“當然是找點助力了…”

說著,蔡鍔還指了一下地圖上的一個位置。

“另外一方面,就是要把這裡給我炸掉,將德國徹底置於死地!”

順著蔡鍔的手指,蔣百里看了過去,發現那裡指的正是羅馬尼亞油田的所在位置。

“看來你是真的想徹底的幹掉德國呢…”

沒了羅馬尼亞的油田會如何,這點哪怕是蔣百里也很清楚…要知道,現如今德國可是全都在依賴著羅馬尼亞的石油,要是羅馬尼亞的石油突然中斷或者是出了什麼意外的話,那德國的戰爭機器至少要癱瘓掉一般…不過想要轟炸羅馬尼亞的油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羅馬尼亞和高加索間可是有著遼闊的黑海的。想要跨越黑漢進行轟炸任務,這並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另一方面,既然羅馬尼亞對德國人這麼重要,那麼在羅馬尼亞油田的防備也絕對不會少了,這樣一來的話一般程度的轟炸機肯定不行,畢竟那種程度的轟炸機高度太低,而且載彈量也少,必須給是H-40或H-3這一程度的轟炸機才行。

而這種程度的轟炸機,目前全部都在對日本進行著轟炸。

所以,必須先要把它們都調過來才行…“放心吧,我會辦理好的…”

明白了蔡鍔的意思,蔣百里笑著點了一下頭。

同樣,蔣百里也明白了蔡鍔的真正意圖。

或許嚴光這個人沒有什麼優點,但是他對自己人是真的很好,而且也不會像歷史上的那些功成之主一樣,會對那些曾經一起打拼的老兄弟猜疑,甚至是像朱元璋那樣下死手。甚至嚴光連學趙匡胤,來個杯酒釋兵權也沒有。

自國社政府成立後,一直到如今,幾乎沒有一個老兄弟因為真方面的關係落馬,有的只是那些在時間當中被侵蝕的。

也因此,像蔣百里和蔡鍔這樣的老人,在國社政府當中一直是坐的很穩。

然而坐的穩,卻不代表能一直都坐的穩…的確,蔡鍔和蔣百里都很得嚴光的信任,並且因此一直能夠在軍內擔當頭幾號的人物,可這卻並不代表其他人也會對這些老人有好感。

尤其是那些後上來的信任,或許蔡鍔和蔣百里在軍中有很大的威望,尤其是在年輕軍人當中,更是成為了僅次於嚴光的存在。可是對那些蔡鍔和蔣百里身下的人來說,他們這些人卻是他們上位的最大阻礙。

在軍中,看蔡鍔等人不順眼的可絕不只是一兩個人。

以蔡鍔的地位,像調動轟炸機群這樣的事情,完全沒有必要讓蔣百里去說,只要自己直接調動就可以了。畢竟不管怎麼說蔡鍔也是國防軍的三軍總參謀長,是軍內最有實權的人,權利甚至還在王耀武這個國防部長之上——————說起來王耀武可以說是這些老人當中最清閒的一個了,作為跟隨最早的一個老人,王耀武本身並沒有太多的本事,有的只是一個忠心而已,也因此王耀武才被嚴光給放到了國防部長這個榮耀,但是實權卻並不是很多的職位上。

不過也正因為沒有多少實權,所以敵視王耀武的人反而不多,畢竟沒有多少人會多國防部長這樣的位置感興趣。

雖說調轟炸機過來,對蔡鍔並不是一件很大的事情。

但是現在蔡鍔畢竟是在國外指揮部隊作戰,而且將來在他麾下的部隊很有可能會達到百萬以上的數目,到那個時候誰知道嚴光會不會猜忌?

就算嚴光不會猜忌,那些看蔡鍔不順眼的人呢?他們不會不會趁蔡鍔不在國內的這個時間,對嚴光讒言?

所謂三人成虎…到了那個時候,要是嚴光真的聽信了讒言的話…恐怕蔡鍔就真的是死不瞑目了…因此哪怕沒有必要,蔡鍔依然要走正常的程式,因為只有這樣才不會出什麼問題。

何況這方面的鬥爭一向慘烈,雖說這些年嚴光從來沒有主動對老兄弟下手過,但是該下手的時候他卻從來都沒手軟過…抄家滅族???

雖說在現代,株連什麼的已經不可能再出現,但是很多時候,一句死於車禍卻已經足夠了。而且跟在嚴光的身邊,蔡鍔也不止一次見過這樣的事情,所以由不得他不謹慎啊…————————————————————在蔣百里離開沒多久後,一支俄**隊在朱可夫的率領下抵達前線,協同由蔡鍔指揮的高加索兵團對德軍進行作戰。

由於目前俄軍損失過大的關係,所以雖然是在俄國的領土上,但是實際上這支中俄聯軍的指揮官卻是在國社政府手中——————反正國防軍也不需要俄國人提供後勤,一切後勤都從高加索送來就可以了。

雖說由於許多原因,俄國人的損失很大,就連朱可夫的這支部隊也是新兵過多,但是蔡鍔卻並沒有因此輕視俄國人。

畢竟他們的統帥不是別人,而是大名鼎鼎的朱可夫。

就算這些俄**隊頂多只能算是新兵的程度,蔡鍔依然相信他們能夠在朱可夫的指揮下打出精銳的水平——————至少不會拖後腿就是了。

另一方面,在得到了蔡鍔的請求後,沒過多久一支龐大的戰略轟炸機群就從山東起飛,前往俄國準備對羅馬尼亞進行轟炸,至於對日本的轟炸?那些晚一些就可以了。

何況現在國內的幾家大型飛機廠,現在都在日夜趕工建造轟炸機,用不了多久時間缺的數量就能彌補上了。

而且就和蔡鍔擔心的一樣,在蔡鍔離開的這段時間裡,也的確有不少覬覦著蔡鍔位置的人,在嚴光的耳邊說了一些什麼話。

對此…如果說嚴光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畢竟嚴光也不是什麼很有能力的人,能夠走到這一天,完全是靠運氣還有來自後世的知識。當他的知識已經完全起不了什麼作用的時候,其實一直都是靠著手下的人在承臺。

當然,該果斷的時候嚴光也從沒有猶豫過,不是因為別的,只是因為權利這種東西實在是太好了,不但可以讓他一直高高在上享受一切,而且也能讓他有著三四位數的秘書一直陪伴左右,如果可以的話,他真的不想放棄這一切…所以當底下一堆人在那裡說著蔡鍔的壞話的時候,嚴光的心裡要是一點想法那絕對是不可能的。

只不過幾十年來,嚴光畢竟是一直在這個最高的位置上呆著。

雖說嚴光的底子不太好,但是歷練的幾十年,多少還是有一些進步的,再加上他也很瞭解蔡鍔的為人,所以到也不會做些類似斯大林的事情。

至少,他是絕對不會自毀長城的…另一方面,空軍卻是按照蔡鍔的命令,對羅馬尼亞的油田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轟炸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因為轟炸機部隊用的全部都是凝固汽油彈…得知了這個訊息後,希特勒自然是大發雷霆。

希特勒之父阿洛伊斯?希特勒因為是一私生子,而在其39歲之前皆以其母親之姓Schicklgruber為姓。阿洛伊斯在其出生證明上其父不詳,而造成日後許多爭議。如日後納粹黨律師漢斯?法郎克調查希特勒侄兒的威脅信、與在其回憶錄宣稱具有未公開之書信,透漏了Schicklgruber太太被奧地利格拉茨一猶太家庭所僱傭,而其家庭中一19歲兒為阿洛伊斯?希特勒。但無證據可以支援法郎克的說詞,而法郎克自己也說希特勒明顯擁有完整雅利安人的血統。法郎克的說詞在1950年代廣泛的被信服,但在1990年代被歷史學者提出質疑。曾寫過希特勒傳記的歷史學家IanKershaw則駁斥此說法並提出格拉茨猶太人早在15世紀被驅逐並禁止在之後重回該城市。

希特勒生於奧地利因河畔布勞瑙的一個海關文職人員家庭,父親“阿洛伊斯?希特勒”曾經當過鞋匠,後來才轉為海關公務員。希特勒年幼隨父親加入天主教成為信徒,可是日後受基督教原教旨主義影響,曾立志要成為牧師。

希特勒的童年很不愉快,在小時候,希特勒曾遭到學校同學的虐待,這段“童年陰影”促使希特勒產生後來強烈的報復思想。他很愛他的家人。雖然他曾學習過繪畫,但在中學時期他學習成績非常差,在他的所有學科中,只有繪畫一門是“優”等。因此,他未畢業就退學了。他曾經兩次報考維也納美術學院,但都被以“不適合繪畫”為由被拒絕錄取——————你說當初要是錄取了多好,這樣在未來也就不會有幾千萬人因此而死亡了。

1895年他的父親退休,1903年1月3日去世,死於胸膜出血。緊接著母親1907年12月21日死於乳癌。父母雙亡之後,他的生活日益窘迫,之後因為奧匈帝國這個他憎恨多民族國家的徵兵,他逃到慕尼黑,不得不流浪到維也納街頭行乞,靠賣畫為生,有時被僱傭來掃雪、扛行李。

由於過去的這些經歷,所以希特勒有著相當強的報復心理。

也因此,當傳來國社政府最終選擇了和英國還有美國站在一邊後,希特勒自然是大動肝火——————其實早在中國兩邊賣軍火的時候,希特勒就已經相當的惱火了,現在只不過是翻倍一下而已。

等到曼施坦因進軍莫斯科失敗後,這種惱火就更加升級了。

而到了現在,中國人居然轟炸了對德國至關重要的羅馬尼亞油田…如果說蔡鍔沒有轟炸那裡的話,或許希特勒還會像戈林他們所期望的那樣一樣,找一下曼施坦因的麻煩,畢竟戰役失敗作為指揮官的他並不是沒有責任。

可是當羅馬尼亞油田被轟炸的訊息傳來後,希特勒的怒火卻是全部的宣洩到了中國的頭上,在這種情況下自然曼施坦因也就沒有什麼麻煩了。

————————————————————雖說希特勒並沒有追究曼施坦因的責任,但是這卻並不是說曼施坦因的情況就好了。

在朱可夫也帶著一部分,完全是用中國裝備武裝起來的新兵部隊趕來助陣後,原本在很多地方就處於劣勢的曼施坦因情況更加不好了。

雖說朱可夫的那些部隊,幾乎全完是由新兵組成的,可是在朱可夫這個名將指揮下,在和曼施坦因的對戰當中卻是滴水不漏,就連一點破綻也沒有暴露出來。

而另一面的蔡鍔,卻是藉著各方面的優勢,對曼施坦因猛攻猛打,使得曼施坦因不得不將大部分的精力集中到高加索兵團的身上,使得朱可夫身上的負擔相當的小。

另一方面,由於羅馬尼亞的油田遭到轟炸的關係,使得德國石油的問題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雖然因為儲備的關係,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什麼特別大的問題,但是曼施坦因卻依然擔心不久就會出現問題。

為了打破這種不利的局面,曼施坦因也曾經多次賣了一些破綻,想要引誘一些敵人上來,進而藉此吃掉敵人的一些兵力。

然而除了俄國的一些由新兵組成的部隊,因為經驗等各方面的關係上鉤了幾次外,對面的高加索兵團卻是一點問題也沒有。

雖說在俄國人上鉤後,曼施坦因也曾經吃掉了朱可夫幾萬人的兵力,可是在高加索兵團和朱可夫本人的穩紮穩打下,如今的戰線卻是在一點一點的往德國的方向蔓延。

雖然這種速度還很慢,可是曼施坦因擔心,用不了多少時間,恐怕這條戰線就會延伸到德國境內…與此同時,蔡鍔卻是在全線壓上,準備來個一力降十會…另一方面,國內也在不斷的調遣兵力到俄國來,甚至從中亞也調來了不少的兵力。

就算指揮水平相差不多,但是在這種大勢上,雙方的差距卻實在是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