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908之鋼鐵雄心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五百一十九章 讓元首開開眼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五百一十九章 讓元首開開眼

“嗡嗡嗡嗡嗡嗡嗡嗡…”

在長崎市的上空,飛機引擎的聲音隱隱傳來,這個時候在長崎市的上空防空警報聲也一起響起。

聽到防空警報聲,長崎市內的日本居民也都紛紛從屋子裡走了出來。好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長崎已經遭受過了無數次的轟炸,對轟炸什麼的也不再像最初的時候一樣完全無措。

因此在聽到防空警報聲後,日本人並沒有過於慌亂,而是較為有序的朝避難所走去。

不過就在往避難所走的時候,街道上的長崎居民卻突然發現,這次來空襲的原來只是一架轟炸機而已…“這些該死的中國人,難道腦子裡出了什麼問題嗎?”

看著天空中隱約可以看見的那架轟炸機,一個居民在那裡罵罵咧咧的道。

“是啊,這不是沒事找事嗎!!!”

另一個居民也附和著道,說罷轉身就準備回家去。

已經接連被轟炸了兩年多的時間,這些日本人對轟炸機的效能可以說是最瞭解的了。也因此他們才明白,單獨的一架轟炸機根本沒有多大的威脅,尤其是在轟炸一整座城市的時候。

一架轟炸機轟炸一座幾十萬人的城市,那被炸死的那家人該有多倒黴啊?

所以看到天上只有這麼一架轟炸機,街上的日本人避難所也不去了,準備直接回家算了。

與此同時,天上的轟炸機也在向向總部報告:“長崎市的高空天氣晴朗,但是雲霧開始慢慢增加。”

他們採用了輔助性質的AN/APQ-7雷達,並嘗試循西北方接近他們原定的瞄準目標——————長崎市內城區中心上空。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天上的那架轟炸機將投彈艙開啟,接著一朵白色的降落傘便出現在了地面上那些百姓們的視野當中。

“這是什麼?”

看著那多白色的降落傘,一個少女奇怪的道。

這個時候已經沒人認為這架轟炸機是來執行轟炸任務的了,因為轟炸機根本不可能只投下一枚炸彈。所以街上的日本百姓都很好奇,想要知道那朵降落傘扔下的究竟是什麼?

“難不成是傳單?”

一個青年學生猜測道。

戰爭爆發了這麼多年,國社政府並不是沒有對日本人發動過傳單攻勢,所以學生的猜測並不是沒有道理。

只可惜,這個學生的猜測並不準確。

而就在下面的日本人還在那裡猜測著的時候,那朵白色降落傘在降落到了距離地面500多米的地方後,直接進行了空爆。

地面上正看著那朵白色降落傘的長崎居民,只覺得眼前閃過了一片刺眼的光亮後,剩下的事情也就和他們無關了。

原子彈在地面580米的空中爆炸,造成廣島市24.5萬人中的20萬人死傷,整個城市化為廢墟。

原子彈在浦上地區的中央爆炸,在本區造成嚴重的毀滅。幸而長崎的中心區域,由於與爆炸中心相距約三公里,且尚有金毗羅山等眾多的山脈遮蔽,因此除了不受遮蔽的灣岸地區以外,受損較輕微。

浦上地區被轟炸的慘狀,與廣島市不相上下。爆炸當時正在浦上天主堂舉行彌撒的神父與信徒們,由於爆炸所伴隨的熱線,以及隨之而來塌陷崩解的瓦礫,所有人當場死亡。在長崎醫科大學裡,看病及住院的病患與醫護人員們,大部份都當場死亡。在長崎市內收容戰俘的設施中,據說也造成了聯軍士兵(主要是英軍與荷軍)大量的傷亡。

轟炸造成長崎市23萬人口中的10萬餘人當日傷亡和失蹤,城市60%的建築物被毀,倖存者飽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膚灼傷等輻射後遺症的折磨。在轟炸過後一週,長崎雖然有數千人被燒死,但是困擾醫師的卻是「神秘的(x疾病)」,這種疾病在轟炸過後一個月仍然造成許多日本人,以及從監獄獲釋盟軍士兵生病或者死亡。病人「躺在病床上呻吟,嘴巴被燒黑,看起來很僵硬,不能說話」,她的腿上和手臂都是紅點。其它人則有發高燒,白血球和紅血球細胞下降,喉嚨發腫,疼痛,嘔吐和拉肚子,或者有內出血或者掉發等當時還不為世人所知的輻射汙染後遺症。美軍投下的那顆原子彈,讓長崎居民遭到高劑量的貝塔和迦碼射線傷害,但是當時沒有人敢肯定的說,韋勒在書中記載著「原子彈特有的(疾病)無法治療,因為診斷上從未見過,而這種疾病現在還在這裡一直奪走人命。

————————————————————就在長崎的原子彈投下沒多久,廣島也緊跟著投下了一枚原子彈。

兩枚原子彈的威力幾乎震驚了整個世界,因為這兩枚原子彈幾乎是十分輕易的就摧毀了兩座城市,使得兩座城市變成了廢墟。

同樣,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得軸心國部隊徹底的喪失了奪取勝利的希望。

由於原子彈什麼的,國社政府一共也只造了四枚,其中第一枚還在羅布泊用了,因此在投下了兩枚原子彈後,國社政府並沒有繼續對日本投下原子彈,而是再次要求日本政府無條件投降。

對原子彈,新上臺的日本政府也是相當的驚恐,畢竟那可是能夠毀滅一座城市的力量。但是對投降,尤其是無條件投降,日本人卻變得遲疑了起來。

到了現階段,已經沒有日本人覺得自己能夠獲得勝利了,但是說到投降,尤其是無條件投降,卻依然有著相當數量的日本人秉持著拒絕的態度。

如今的日本內閣,幾乎每天都處於爭吵當中,吵的就是這個投降的問題。

另一方面,國社政府卻是連對日本的轟炸也停了下來,只是在等待著日本的投降——————嚴光也很清楚,就算日本人見識過了原子彈的威力,想讓他們當天就投降也是不可能的,畢竟在歷史上被原子彈給炸過後,日本也是過了一個星期才決定投降的。

不過既然已經見識過了原子彈,那麼相信距離日本投降也用不了多久了。畢竟如今,日本已經完全沒有獲勝的可能了。

當然,這段時間國社政府也不是什麼事情都沒做。

畢竟國社政府一共造了四顆原子彈,除了第一顆在羅布泊用於試爆,兩個被扔到了廣島和長崎外,剩下還有那麼一個沒有用呢。

原子彈這東西,一輩子能用得上的機會估計也只有這麼一次,嚴光可不想讓這枚原子彈浪費了。所以在廣島和長崎遭到了原子彈的攻擊後沒多久,嚴光就下令讓空軍將最後一枚原子彈運送到歐洲去,準備讓德國人也見識一下原子彈的威力。

當然,就和字面上的意思一樣,嚴光僅僅只是想讓德國人見識一下原子彈的威力而已,並不準備將原子彈扔到漢堡一類的地方去,更不用提柏林了,甚至就連有人的地方也不準備扔。

嚴光只是打算讓空軍的人將原子彈扔到柏林城外,讓德國人,還有柏林外圍的國防軍和俄軍見識一下蘑菇雲的美麗而已——————如今的原子彈也有2W多噸的TNT威力而已,嚴光到是不擔心會有什麼後果。

“可是,只扔日本人,卻不扔德國人?究竟是為什麼?”

聽到嚴光的打算後,一名議員有些奇怪的道。

“很簡單啊,因為如果不見識到原子彈的威力的話,日本人是不會投降的,那樣的話我們至少要耗費百萬人的代價才有可能攻下日本本土。可是德國就不同了,現在只需要攻下柏林,戰爭就算結束了,既然這樣自然也就沒有將原子彈扔到德國人的頭上的必要了!”

聽到嚴光這麼說,周圍的其他人都點點頭,但是並沒有說什麼。

對嚴光的話,他們是打算預設了。會這樣主要是因為如今嚴光的威望太高,政府內部幾乎已經完全的成了一言堂。另一個原因卻是因為在戰前中國和德國關係太好,所以他們也不希望德國人被原子彈炸的關係。

而對嚴光來說,這只是其中的一個理由而已,還有一個理由就是嚴光很喜歡德國人。而且在後世,德國人對二戰中發生的一切的悔過態度也是很誠懇的。

像是在後世,德國就曾向以色列提供一艘可以攜帶巡航導彈的“海豚”級潛艇,這也是德國向以色列海軍轉讓的第六艘同級潛艇,不過以色列只需為這艘潛艇支付實際價格的三分之二即可。

另外這六艘當中的頭兩艘,潛艇實際上是德國作為禮物送給以色列的。

早在1991年德國政府就決定對以色列提供軍事援助——為在基爾的HDW造船廠建造2艘“海豚”級潛艇提供充足的撥款。“海豚”級潛艇是U212型潛艇的改型,是專為以色列海軍研製的。兩國簽訂的合同包括建造2艘潛艇和以色列選擇再購置一艘的權利。1994年以色列行使了選擇權,而且第三艘潛艇價格僅為實際價格的二分之一多一點。3艘潛艇的合同價格約為11億美元,其中以色列僅支付了2億美元。

2005年同樣的故事再次上演。德國政府與以色列簽訂了再建造2艘“海豚”級潛艇的合同。柏林決定支付總價款(10億歐元)的三分之二。其中三分之一是用現金支付的,另外三分之一是向以色列無償提供其他裝備。最後,以色列僅支付了三分之一的價款。這兩艘潛艇目前在續建,分別應於2012和2013年交付以色列海軍。以色列現在行使的再購置一艘潛艇的選擇權正是那時候獲得的。

而德國人會這麼做,就是因為他們認為他們在二戰的時候做錯了。

可是後世的日本人呢?卻依然是一副拒絕認錯的態度…但從這點上看,嚴光就覺得自己有必要將德國人和日本人區別對待。

當然,這些就不足為外人道也了,畢竟很多事情還是不能讓人知道的。

而在嚴光的命令下達後,很快一枚原子彈就被透過空運的方式運往歐洲戰場——————歷史上日本是在長崎被原子彈給爆了的一個星期後才投降的,嚴光可不希望在日本和德國投降後原子彈還沒運到。

而很明顯,透過鐵路運輸的方式實在是太慢了,所以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用運輸機進行空運,畢竟空運的效率明顯要比陸運和海運高出很多,就是那個載重是個問題…————————————————————在波蘭境內一座剛剛修好不久的機場上,人山人海的一大片人都堆集在這裡,為的就是看看原子彈究竟是個什麼樣。

對這個在日本展現出了神奇威力的武器,可以說幾乎每個人都很好奇。當然,不止是機場內的士兵們,俄國人的好奇心恐怕比他們還要高。

原子彈的出現,對俄國人的震撼恐怕要僅次於日本人。

畢竟中國和俄國兩個國家的距離是那麼的近,而且過去兩國間的摩擦也不算少,當然最重要的是如今的俄國十分的虛弱,要是這個時候中國人趁虛而入的話…所以在原子彈在日本戰場顯威後沒多久,俄國政府就已經派人蒐集原子彈的情報。

而當俄國人得知,將會有原子彈被運往德國戰場的時候,很快一大群的俄國將領就已經提出希望能來看看——————或許是為了炫耀吧,蔡鍔並沒有拒絕,不但如此,甚至還邀請了盟軍其他國家的將領一起參觀,反正單看外表的話,也不可能學的到什麼東西。

而現在,盟軍的將領們,也包括俄軍的將領,都在那裡伸長脖子的看著從運輸機中拉出來的第四枚原子彈…其實對原子彈這種東西,各國並不是不瞭解。

事實上在二戰期間,研究原子彈的國家除了中國外,還有法國、美國、蘇聯、英國和日本。

1939年9月26日,德**備規劃局制定了鈾規劃,並著手開始進行對核武器的研製,以維爾納?海森堡為首組成特別小組。接著在1940年於德國佔領的挪威設立由法本公司管理的重水製造廠以大量生產重水來製造鈽,也研究著如何分離鈾-235。1941年尾,由於德國進攻蘇聯的作戰沒有達到期望的結果,戰爭轉為長期,絕大多數的資源被移到急需的坦克和飛機上,並得到了“3年內無法將原子彈實用化”的結論。1942年初,德國取消了研究計劃,雖然研究小組仍持續在工作並建造了數座小型實驗用核反應堆,但納粹德國的核武研究計劃就停留於理論上,已無有系統的生產計劃。雖然後來生產鈽的挪威工廠被英國突擊隊摧毀,但實質上對德國核武開發沒有決定性影響。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與此同時,日本也正籌劃他們的核武器研製計劃。1941年5月,日本陸軍大臣東條英機批准了空軍科技署的“製造鈾彈報告”,近百名科學家在仁科芳雄的帶領下開始執行“仁方案”。而此時,日本的核計劃卻遇到阻力。由於國內缺乏可供研究的“鈾”,且由於各大研究所並未合作而使得資源分散、進度緩慢。日本的核計劃在1943年初就宣告終止,原因是日本估計即使是進行單一的鈾分離工程也必須消耗全國10%的電力、半年的銅產量和十年的時間完成其必要設施,代價過於龐大。但研究人員仍持續在工作,納粹德國雖然有派遣潛艇向日本運送多達一噸的鈾礦,但是其於馬六甲被美艦擊沉,之後也因為盟軍越來越頻繁的轟炸研究工作一直受阻,日本的核武發展直到戰爭結束都未脫離理論階段。

由於納粹德國對德國本土的猶太人的迫害,使得許多猶太人科學家逃到美國避難,在當中,很多人提醒美國當局,德國人正在製造一種“超級武器”。

1939年,匈牙利科學家格拉德擔心德國製造出核武器,希望美國政府能夠先行研製出,但是當他找到一些官員時,他們認為只是天方夜譚,最終,他只得找到愛因斯坦。

1939年8月2日,在愛因斯坦與其他幾名科學家一同致信美國總統羅斯福,建議美國政府務必在納粹德國前研製出核武器。羅斯福並沒有對此表示重視,而負責轉交信件的羅斯福的科學顧問亞歷山大?薩克斯擔負起了說服羅斯福的責任,他引用了一個著名的例子:當年拿破崙沒有採取富爾頓蒸汽船的建議,使其沒有建立起強大的海軍,最終不敵英國海軍。

正是這個例子使得羅斯福被薩克斯說服,並且決定研製核武器。

然而雖然各國對原子彈都有一定的研究,但除了中國外,沒有一個國家進入了實用化的階段,甚至就連美國也只是接近而已。因此沒有一個人能想得到,原子彈的威力居然會如此的巨大。

不過也正因為這樣,所以當他們得知這次原子彈將會被用在德國人身上的時候,雖然也有不少人露出了不忍的神色,但絕大多數人還是幸災樂禍的。

畢竟二次大戰的根源,正是因為德國人…像是俄國這種死了兩千多萬人的國家,更是希望德國能夠血債血償…只可惜,他們不知道,嚴光並不打算將這枚原子彈扔到有人的地方。

歸根結底,嚴光也只是想嚇唬嚇唬小鬍子元首,順便讓元首親眼見識一下原子彈是什麼樣的,免得元首到自殺的那天都不清楚什麼是原子彈…簡單點講,在元首自殺前,先讓元首開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