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都市 > 從UP主開始最新章節列表 > 226、《西行》、《寧古塔》、《人間道》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226、《西行》、《寧古塔》、《人間道》

孟時一身質樸的僧袍,身後揹著包袱,手裡捧著缽盂,離開了國興寺。

布禪站在下山的石階前。

孟時將缽盂放在腳邊。

缽盂裡面是一條渾身金色的鯉魚,正緩緩轉圈遊動。

布禪嘆道:“玄奘,你天生孤苦,以後要將佛祖常掛心頭,以求時時保佑才是。”

玄奘望著下山的路,那是他來的路,又將目光移向西方,說,“師父,我一直在想,天下萬物,皆來於空,可這眾生愛痴,從何處來?天下萬物,又終歸於空,那人來著塵世浮沉,為的又是什麼?”

布禪又嘆氣,說,“為師這麼多年的苦修,還是說不明白。”

“阿彌陀佛。”孟時單手豎在胸前,對布禪行禮,說,“師父,告辭了,弟子要去走一段長路。”

布禪說,“道法法不可道,問心心無可問,悟者便成天地,空來自在其中。”

“弟子謹記於心。”孟時跪下向布禪拜了三拜,起身捧著裝著金色鯉魚的缽盂,轉頭邁步往下。

“咔。”孟時沿著石階往下走了兩步,接著舉了一下手,喊了咔。

“布禪大師,麻煩您稍微等一下,我看一下效果,如果可以,那您就殺青了。”孟時把缽盂遞給跑過來的工作人員,小跑著去回看監視器畫面。

“又是一遍過……”管斌一臉殘念,轉頭告誡學妹巴哈爾……告誡孟春花,“他這種不能用常理看,你一定不要產生拍電影‘就這’的錯覺,不然到時候會死的很慘。”

他經過於楚如和孟時的雙重打擊,現在已經是躺平的狀態,就怕學妹不知道天高地厚,被孟時的火箭速度給弄飄了。

春花使勁點頭,眼睛一眨不眨的看著孟時。

……

孟時只用了兩天,就把國興寺內部的戲份給抓完了。

他拍片的速度和對劇組的把控以及演員方面的天賦,都讓季紅婷驚嘆不已。

也讓管斌如同一根彈簧一樣,緩緩地把自己的狀態壓到了最底部。

這件好事。

不過其他部分的劇情,孟時打算等張偉傑回來再繼續。

因為接下來的戲份都是虛擬的,光靠時子一個人把握不足,還是要等張叔來了一起。

……

張叔,不是,張偉傑離開已經六天了,今天終於通知製片組的負責人,會在晚上回來。

製片組急忙安排人去機場接機,種藍山這邊離機場挺遠。

知道這個訊息,孟時通知各組明天開拍《西行》後,給他們放了半天假。

這兩天,進度快,大夥工作的強度自然也高,給半天假大家都挺高興。

《西行》的優先順序很高,既可以馬上賣錢,又肩負著給《悟空》做宣發的使命。

劇組的人在山上悶了三天,一放假就全跑去海邊玩了。

孟時沒去,叮囑別打擾,一個人窩在賓館裡開始拉片——他的計劃是拉白植善的《聊齋:人間道》、張偉傑的《寧古塔》。

拉片就跟拉鋸一樣,把每個鏡頭的內容、場面排程、運鏡方式、景別、剪輯、聲音、畫面、節奏、表演、機位等都記錄下來,最後進行總結。

一般這個過程,會把電影完整的先看一遍,看故事,然後,根據側重點不同,再一個鏡頭一個鏡頭,甚至逐幀去看自己在意的東西。

例如編劇會去拉每一幕的故事節奏,攝影則關注運鏡、打光這些,而孟時主要看景別,場面排程、剪輯、機位以及整體風格和敘事節奏。

孟時抱著學習的心態,去瞭解搭檔張偉傑和賀歲檔的“敵人”白植善。

他試圖從白植善最賣座的電影,推演一下《西遊:尋仙》的大致模樣。

畢竟故事都是脫胎《西遊記》,會拍成什麼樣子,還是取決於導演的思想。

至於葉上末的《空禪》,孟時不太想再去深入思考了,他甚至懷疑以葉上末的速度,是不是真的能夠趕上賀歲檔。

……

晚上九點半。

張偉傑敲響孟時房間的時候,他正在拉《寧古塔》。

孟時按了暫停,起身去開門,看到張偉傑穿一身筆挺乾淨的襯衫西褲皮鞋,把他讓進房間,笑道,“看來家庭關係和諧了。”

張偉傑搖頭說,“徹底斷了,財產也分割完了,房子存款都給她,女兒共同撫養。”

孟時啞然。

張偉傑看向暫停的電腦畫面,一眼就認出了是自己的電影處女作《寧古塔》。

他收回目光,說,“我現在有一種放下的快感,以及淨身出戶的自豪,但我知道這只是一種自我滿足和自我安慰……”

孟時去桌子那邊拿了煙,給張偉傑遞了一根。

張偉傑接過,說,“你說的對,所謂揹負父親半生支援的夢想,其實這份夢想只關乎我自己,裡面根本沒有他們的位置,我活得太自我,自私了。”

孟時看他目前的狀態,有些慶幸他沒有參與國興寺的戲份,不然,這個副導演估計要被行生當場帶走。

他幫張偉傑把煙點上,不再談論這些事情,拉過椅子讓他坐下,伸手指了指電腦上面的畫面。

那是一溜的犯人,行走在黑土地上的剪影,光線昏暗,天幕猶如漆黑的深淵,隨時將人吞噬。

孟時搬了張椅子,坐在張偉傑旁邊,他今天中午吃完飯,就開始拉白植善的《聊齋:人間道》。

《聊齋:人間道》這個名字,跟孟時記憶中的《倩女幽魂2:人間道》很像,主角也是寧採臣和聶小倩。

但是,兩者的故事卻完全不一樣,甚至在看《聊齋》之前,孟時根本沒有想到,有人可以把小倩的故事拍的這麼爽。

對,就是爽。

在白植善的故事裡,寧採臣基本就是燕赤霞,知秋一葉、左千戶幾個人的合體加強版,各種扮豬吃老虎,120分鐘的電影時長,他帶著聶小倩把姥姥,黑山老妖,普渡慈航都給殺了……

節奏緊湊明快,爽的人嗷嗷叫。

而跟他同期張偉傑的《寧古塔》,則是情節波峰詭譎,陰謀環環相扣,正不像正,邪不像邪……

孟時回憶著兩部片子風格,摸了摸自己的光頭,說,“你倆應該換個劇本拍。”

張偉傑無奈地笑了笑,說,“我是南津人。南津這個城市因為介乎南北之間的地理位置,有時在某些方面顯得很尷尬。

無論是南派還是北派,都從精神或者文化上將它踢給對方,所以居住在這座城市的人頗有一種邊緣感。

後來讀完初中,因為一些原因,我又跟家裡搬到港島,高中畢業後去了美國學電影,回國後卻只能在電視臺打雜。

從南北之別,特區,國外求學,回國在各個劇組中掙扎,從小到大因為文化屬性差異,所帶來的邊緣感一直緊緊跟著,形影不離。

所以,好不容易熬到能拍電影,不自覺的往裡面填自己的東西,沒控制住分寸直接把神州劍俠,縱情快意的劇本拍成了那個樣子。”

張偉傑說著像是想起了有趣的事情,笑道,“《寧古塔》這個名字,是我當時待的公司“家和”影業老闆,看過成片後,親自動手改的,他當時氣壞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黑龍江寧安,清代叫做“寧古塔”。

在漫長的數百年間,不知道有多少判決書上面寫著“流放寧古塔”。

老闆親自把一個新人導演的處女作名字改成《寧古塔》,基本就是給這個人判了“死刑”。

但是……

張偉傑狠抽了一口煙,說,“上映後,票房爆了。”

孟時說,“不僅爆了,還是成了經典。”

張偉傑搖頭苦笑,“也是託了白植善的福,我們倆奇奇怪怪的碰一起,觀眾迷迷瞪瞪的都看傻了,都在討論,我倆是不是拿錯劇本,是不是故意用對方的劇本風格拍自己的戲,越討論,票房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