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四十九章——戰爭之神拿破崙(18)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四十九章——戰爭之神拿破崙(18)

拿破崙提前徵召了1808年的新兵,補充到前線的各個部隊,還要求西班牙支援法軍15000人,戰戰兢兢的西班牙立即就將這15000人送到了拿破崙的手中。拿破崙還從他的各個僕從國中索取軍隊,很快,拿破崙的軍隊就變成了一支國際聯軍,除了法國人之外,還有荷蘭人、德意志人、意大利人充斥其中。在不斷加強自身的同時,他還想方設法削弱當面俄國的力量。他極力挑唆奧斯曼土耳其和波斯給俄國進一步的打擊,迫使俄國不得不分出更多的兵力。

就在拿破崙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戰爭準備的時候,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也沒閒著,也在集中俄國的人力、物力,但是除此之外,他還在精神層面進行了鼓舞。俄國信仰東正教,他利用東正教在俄國人民中間煽動“聖戰”,宣稱拿破崙之所以發動對俄戰爭,就是為了摧毀東正教。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5月,漫長的冬季過去之後,戰爭機器又開始緩緩啟動,俄法兩軍進行開戰前的最後準備。6月5日,隨著俄軍巴格拉季昂的進攻,新一輪的戰火拉開了序幕。

法軍很快發動反攻,俄軍抵擋不住,被迫退進了海爾斯堡要塞。6月10日,法軍進攻要塞,苦戰竟日,未果。型號法軍的迂迴部隊成功從側後進行迂迴,使俄軍被迫撤退。法軍隨即展開追擊。當時,天降大雨,傾盆而下,兩軍進行了一場意志與耐力的比賽,最終,法軍依靠著自己的頑強贏得了這次比賽。

6月14日凌晨3點,拉納的第五軍趕到了阿勒河邊的弗裡德蘭,俄軍正好在這準備渡河,河上只有一座橋樑。拉納立即指揮部隊阻止俄軍過河,當時俄軍有50000人,而拉納的部隊卻只有10000人,當一個人為了生存的時候,會激發起自己身體裡的潛力,迸發出強大的戰鬥力,項羽的破釜沉舟,韓信的背水一戰,莫不如是。但是拉納咬緊牙關,每一名法軍都奮戰不休,激烈而殘酷的戰鬥從凌晨一直打到了下午五點,求生的俄軍依舊在猛烈的衝擊著拉納那搖搖晃晃但堅不可摧的防線。

拉納軍團的奮戰最終得到了回報,皇帝帶著大部隊趕到了戰場。當激戰了一天、疲憊不堪的士兵們看見法國的雄鷹旗幟之後,歡呼雀躍起來,而俄軍的士氣一瞬間就跌落到了谷底。俄軍為了更快渡河,部隊都集中在了那座橋樑周圍,拿破崙趁勢從三面進行圍攻,並且用大炮猛轟。在猛烈的炮擊中,那座唯一的橋樑被炸斷了,這也預示著被圍俄軍的命運。

俄軍蝟集在一起,忍受著不斷從天而降的彈雨,忍受著士氣如虹的法軍猛烈的攻擊,忍受著不斷有佔有從自己身邊倒下,進行著絕望的抗擊。最終,俄軍崩潰了,他們扔掉了武器,拋棄了榮譽,倉皇而逃,很多人跳河求生,但是溺死者無可計數。弗裡德蘭一戰,俄軍大敗虧輸。與此用時,蘇爾特元帥的部隊正向弗裡德蘭後方的哥尼斯堡跨馬加鞭,很快,哥尼斯堡也插上了法軍的旗幟。潰敗的俄軍進入不了哥尼斯堡,值得繼續自己的逃亡之旅,潰兵如同絕地的河水,一瀉不可遏止。他們渡過普雷格河,還是一步不停地向北敗逃,直到跨過了涅曼河之後,狂奔的腳步才停了下來。弗裡德蘭一戰,俄軍損失了20000人。

在敗軍撤退到了的涅曼河畔,到處都在流傳這一個悲慘的訊息:俄軍的三分之一在弗裡德蘭被消滅了,總司令本尼格森驚慌失措,倖存的士兵們失去了再戰的勇氣。俄國上下一片恐懼,似乎世界末日即將到來。亞歷山大被打了一頓之後也老實了,也不想著報仇了,他向拿破崙服軟了。

6月22日,亞歷山大派巴甫洛夫公爵會見拿破崙之後,就一直在焦急等待著訊息,生怕等來的不是巴甫洛夫的回信,而是拿破崙的大軍。在這種忐忑的心境下,當沙皇得到了拿破崙同意停戰、簽訂和約的訊息之後,亞歷山大欣喜若狂,不只是他,整個俄羅斯宮廷都在歡呼。

在1807年6月25日下午兩點,兩國的皇帝舉行了第一次會見。見面的場面非常隆重,禮炮齊鳴,萬眾歡呼,喊聲沖霄。當拿破崙和亞歷山大見面之後,亞歷山大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和你一樣痛恨英國人!”不知道他這個痛恨是純粹為了迎合拿破崙,還是因為英國攛掇自己跟拿破崙打仗。兩國皇帝分手時,就跟一見如故差不多,都給了對方很高的評價。

拿破崙和亞歷山大在這把酒言歡的時候,有一個人的感覺就是如坐針氈了,這個人就是流亡在此的普魯士國王威廉。原本還指望著俄國能夠拉自己一把,結果俄國也讓法國給打服了,想起自己的反覆,威廉就知道自己恐怕沒什麼好果子吃。

拿破崙之後天天和亞歷山大開豪華party,好得不得了,連威廉理都不理,好不容易搭理一下,結果還是痛罵。“卑下的國王,卑下的民族,卑下的軍隊,這個國家欺騙所有的人,它不值得存在下去!”這就是拿破崙的說的話。絕望之下的威廉,想到了一個辦法,美人計,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只不過執行這條計策的那個美人是他自己的老婆路易莎王后,這就有點尷尬了。

路易莎王后的魅力驚人啊,拿破崙非常乾脆的就被勾引了。有一次拿破崙在宮中和路易莎往後單獨相處,因為拿破崙說要賜給她馬格德堡,而她的丈夫威廉就在宮外邊等著,我覺得可以求一下威廉但是心理的陰影面積,也可以想象一下他當時的心路歷程。後來,威廉實在是忍無可忍了,壯著膽子走了進去。事後,拿破崙對自己的元帥們開玩笑說:“加入普魯士國王再遲一點走進房間,我就會不得不讓出馬格德堡。”

經過兩個星期的會談,法國和普魯士、俄國簽署了《提爾西特和約》,和約中條款對俄國十分寬容,有點不符拿破崙一貫的風格,戰敗的俄國不但沒有割讓一寸土地,沒有一盧布的賠款,反而還獲得了原屬普魯士的比亞韋斯託克地區,而俄國需要付出的只是承認萊茵同盟以及拿破崙家族在那不勒斯、荷蘭、威斯特伐利亞的統治地位以及愛奧尼亞群島七個島的主權。兩國還簽訂了攻守同盟條約,俄國加入了法國的大陸封鎖體系。

而普魯士的條件就苛刻的多了,易北河以西的領土劃給了新成立的威斯特伐利亞王國,第二、三次瓜分波蘭所獲得土地被吐了出來,組成了華沙大公國,算是對波蘭人的交待,普魯士的軍隊被裁撤到4萬人,而且還要賠償法國1億法郎,大陸封鎖體系也得加入。這一下,普魯士就從歐洲五強變成了一隻小蝦米,但是,這下也敲醒了普魯士,讓普魯士見識到了自己的夜郎自大、自以為是,為了重振軍隊,普魯士開始了軍事改革,最終,鍛造出一支名副其實的鐵軍。

1807年7月27日,拿破崙回到了巴黎。8月15日,拿破崙為慶祝凱旋和歡迎大軍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活動。法國人民以為大陸和平從此有了保障,個個欣喜若狂,人們發自內心地歡迎著帶來和平的拿破崙,稱他為“大帝”。但是,人們不知道的是,拿破崙的虛榮心並沒有得到滿足,反而隨著勝利而愈加的膨脹,他要進行更大的賭博。

現在整個歐洲基本上都被自己打服了,不是自己的盟友,就是自己的僕從國,唯一還扎刺的英國,結果因為自己海軍不給力還打不著,雖然看上去沒得可打了,但是很快他就找到了目標。

因為拿破崙要和英國打經濟戰,要用大陸封鎖體系這條繩索絞死英國,但是伊比利亞半島上的葡萄牙和西班牙卻陽奉陰違。雖然表面上接受了大陸封鎖體系,但是暗地裡卻對走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的時候甚至還公然違背了拿破崙的敕令。為了斷絕英國一點可能,拿破崙覺得還是把這兩個國家掌握在自己手裡邊比較好。於是,在《提爾西特和約》簽訂僅僅三個星期之後,拿破崙就決心征服伊比利亞半島。

但是,這一次,幾乎所有人都反對拿破崙進行新的戰爭。人們已經厭倦了戰爭,大家覺得打了這麼久的仗,是時候享受戰爭帶來的一切了,而且,人們還因為拿破崙獲得的領土而擔心,因為從類似迅速崛起佔領大片土地的世界帝國,好像沒有一個長壽的,亞歷山大帝國曇花一現,查理曼大帝創立的查理曼帝國在查理曼死後也是分崩離析,他們都以為在奧斯特裡茨就應該停下來了。但是此時的拿破崙已經聽不進去任何不同意見了,連一直為他的帝國奔走的塔列蘭也被拿破崙用一個藉口趕出了政府。

為了能夠順利征服“兩牙”,拿破崙甚至用到了欺詐的手段。他先是和自己的僕從國西班牙商定,在消滅了葡萄牙之後,共同瓜分葡萄牙,但是實際上,他是兩個國家都要,多像春秋時期的假途滅虢。在10月22日,法國對葡萄牙宣戰,法軍經過6個多星期的行軍,於11月29日踏入了里斯本,輕而易舉地就佔領了葡萄牙。

解決了葡萄牙,接下來就該解決西班牙了,而西班牙的現狀,也給了拿破崙可趁之機。(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