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九十四章——布林戰爭(5)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一百九十四章——布林戰爭(5)

英國一不做二不休,在1900年5月24日,米爾納勳爵在布隆方丹宣佈英國兼併奧蘭治自由邦。吞併奧蘭治之後,英軍加緊向德蘭士瓦進攻。5月29日,弗蘭奇將軍指揮澳大利亞騎兵部隊,在約翰內斯堡南郊的克利普河擊敗了最後一支防禦部隊。5月30日,克*總統乘坐火車離開首都比勒陀利亞。5月31日,羅伯茨進入約翰內斯堡,6月5日清晨開進比勒陀利亞。

等到了1900年9月1日,英軍總司令宣佈英國正式兼併了德蘭士瓦,並且宣稱戰爭結束。但是布爾人還是不認慫,德蘭士瓦的政府都流亡了,但是還是罷手,授權總統克*去向歐洲各國求援。英國人應對的就比較簡單了,那就是打到你服為止。英國人在德蘭士瓦的農村實行焦土政策,殺死牲畜,對於還敢打的布爾人,英國人的應對更簡單,全部抓到集中營去撿肥皂,所有參與了和王師對抗的全部幹掉!直接肉體消滅所有反抗份子。

但是第二次布林戰爭的影響對南非也好,對英國也罷,甚至於對一戰開打後的影響都非常的深重而長遠。英國人為這次戰爭支付了2.2億英鎊的戰爭費用,其損失超過清朝的甲午海戰失利。總計動員正規軍35萬人,開普敦殖民地軍隊15萬人,總計五十萬人。戰死兩萬多人……而布爾人的損失也非常慘重,當時的德蘭士瓦和奧蘭治,兩個地方加起來也就44萬人,而當吃布爾人的軍隊基本上共計88000人,基本上所有能拿槍打仗的,都上了戰場了,等到了戰爭結束的時候,參戰的布爾人陣亡了3700人,31000人被抓起來了,20000人繳械投降,10000多人流亡到了國外,如果再算上死在集中營內的布林平民共有27927人,看看比例就知道布爾人的損失了。但是,對於英國人和布爾人來說,是慘重的一頁,但是對於其他的圍觀群眾來說,他們肯定都是一個表情,那就是大大的滑稽。

在經過了祖魯戰爭、第一次布林戰爭、第二次布林戰爭等一系列的殖民地反抗戰爭後,英國人終於第一次勉勉強強的統治了南非。至少英國人用2.2億英鎊的軍費開支,證明了大英帝國還是比較牛逼的。十一個國家坑他,愣沒坑死下去。但是這筆開支對於英國來說,研究近現代史的學者都高度一致的認為,第二次布林戰爭是葬送英國的關鍵戰爭。為什麼?

大家可能對當時的英鎊概念並不很清楚,我專門去找一個對近現代史還算靠譜的傢伙瞭解了一下當年的一英鎊是什麼價值。在布林戰爭之前的英鎊,是金本位制的貨幣。一個英鎊的純金含量為7.32238克。也就是說,一個英鎊的本身黃金價值就是相當於今天的一千六百塊錢的價值。但是在那時候的一個英鎊已經具備現代貨幣的要素,他代表的本質是說;一個英鎊=一磅白銀的購買力。而7.3克黃金相當於是金本位的保本金,另一部分的購買力是英帝國作為信譽支撐。

一磅在當時是20個先令,一個先令的代表著有20克白銀的購買力,下面分便士等等就不一一列舉了。也就是說在布林戰爭時期,一英鎊的購買力大致相當於四百克白銀。在白銀還具備貨幣屬性的時候,那可是很大的一筆錢。一英鎊按大致相當於四百克白銀。相當於同時期的清朝的12兩左右的銀子。也就是說,英國為了支付布林戰爭的軍費,換算成為我們比較熟悉的單位的話。大致支付了26億兩白銀的軍費開支。英國在當時確實很富裕,可地主家也禁不起這麼造啊。

當時的清朝對外的總賠款,包括《北京條約》後來的《馬關條約》《南京條約》等等的所有不平等協議的賠款總額為13億2632千零3847兩白銀。英國一次布林戰爭打出去的白銀總額,相當於清朝所有戰爭賠款總額的兩倍。英國在布林戰爭之後,進行過一系列的稅制I改革後才將政府的財政收入提高了起來,在布林戰爭後的十年,英國的財政收入才達到1.51億英鎊。而在布林戰爭時期,一次相當於打出去了英國五年左右的財政收入。這麼說只是讓大家更加清楚這筆資金到底用了多少錢。

在1909年的總收入是1.52億英鎊,在布林戰爭時期的收入僅僅為四千萬到五千萬英鎊的政府總收益。英國和清朝的唯一區別就是,英國出了大血,但是英國戰勝了,所以回血速度比較快。而清朝戰敗了,受損就無法回血。但是在同一個時期中,清朝和英國都是世界級受損物件。清朝的戰爭賠款+軍費開支總和肯定是超過英國,但是他的回收速度過慢了,所以英國活了下來,清朝進了墳墓。

英國人在布林戰爭之後,好不容易喘了一口氣,準備休息休息.......因為英國受損的太嚴重了,如一個渾身血汙的戰士坐在那兒休息恢復體力。這個時候的世界強國沒一個敢惹英國……至少在布林戰爭結束後修養的那些歲月裡,英國的力量嚴重受損,不惹英國……發展實力總是可以的吧?反正英國正在休息,無力干涉其他事務。

所以當時的德國、沙俄、奧匈、法國等後進的大陸國家,準備在布林戰爭中埋了英國的列強們都在蠢蠢欲動,瘋狂的發展自己的軍事能力。很多人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總說英國干預的太晚了,如果英國干預的早一些,也許大戰不會爆發。可問題是,當時的英國正在從巨大的戰爭開支中恢復啊。當年布林戰爭支付的2.2億英鎊軍費可是借來的錢啊,發戰爭債券,國債等方式借來的,連本帶利可不止2.2億了。英國必須恢復……所以如何去干預歐洲大陸?

於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不久之後爆發了,英國那記仇的小表砸在黑本本上記了一筆一筆又一筆的黑賬,準備要報復回來!1909年英國議會一琢磨,這個長久的下去今後布爾人還是要造反,於是就頒佈了著名的《南非聯邦法案》。

確定了英國人和布爾人聯合統治非洲人的合作關係,規定了對白人和黑人的區別待遇。1910年英國將開普、納塔爾、德蘭士瓦、奧蘭治4個自治州組成南非聯邦。英國人在布林戰爭中受損太嚴重了,而且布爾人背後要埋了英國的那十一個國家在布爾人戰敗後,依然有支援布爾人的意思。

倒不是鼓吹英國的政治手段,但英國人明顯比清朝更懂得如何維持住用屍山血海、真金白銀填出來的勝利和利益。所以《南非聯邦法案》的本質是英國為了防止出現第三次,甚至第四次布林戰爭,乾脆讓布爾人上桌分贓完事兒,大家組成一個利益聯合體,今後砸我家的就是砸你家的不就結了?

布爾人對這個訊息幾乎有點不相信,尼瑪,十年前被打的魂飛魄散不說,又設定集中營專門坑殺布爾人,如今英國姥爺咋莫名奇妙的對布爾人這麼好了?至少在底層的廣大布爾人表示,幸福來的太突然有點……有點受不了了的說。在英國把南非組成了聯邦後僅僅四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漢斯作死了!!!英國在財政上改革還沒有徹底完成,無法干預,但是並不代表英國人是吃素的,英國也很快加入了協約國陣營中,表示一定要捏死德國、奧匈、保加利亞、奧斯曼土耳其組成的同盟國。

德國在布林戰爭時期支援布林人造英國人的反,英國表示……你丫的這下總遭報應了吧,老子新賬舊賬一起算了。於是英國人這下就暴走了,從南非聯邦在1915年7月出兵搶佔了德國殖民地納米比亞,數月後出兵搶佔了如今在波札那西部地區。至此南非洲部分,英國殖民地已經連成一片。

之後南非聯邦和英國組成的協約國聯軍(名義上還是嘛,雖然他們是一夥的了),北上和尚比亞的殖民地英國武裝力量回合,在1917年佔領了德國殖民地坦尚尼亞,標誌著英國以南非為代表的勢力貫穿了整個非洲。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之所以需要說這一段,請稍微記一下……後來的南非之所以能成為[非洲聯盟]的核心領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來源於這一個時間段,後來的黑人曼德拉領導的南非能禍害整個“非盟”的主要根源就是這個時期形成的。

這裡我們做一個小結;因為英國推出的《南非聯邦法案》的誕生,標誌著大英帝國為首的南非聯邦和布爾人達成了利益一致化。深度的影響了後來的南非發展;其一:1909年——1917年這期間,英國人和南非聯邦完成了貫穿非洲大陸的殖民地計劃。其二;因為法案的透過,南非金融中心轉移到了布爾人的地區的比勒陀利亞市和約翰內斯堡地區,此處之後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貿易結算地,全球最大的鑽石交易地,全球最大的礦產期貨交割地,南半球最大的金融中心,南半球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場。這奠定了南非後來成為發達國家的根基!其三;英聯邦貫穿非洲的兩個重要碼頭出現,南部的開普敦後來成為了非洲的政治核心之一,這也是為什麼南非會有三首都的最重要原因……因為開普敦是非洲的國際交流中心,不僅僅是南非的立法首都,更是非洲的立法首都和協議的簽署地。能形成這個格局的主要原因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殖民地貫穿非洲形成了政治輻射,讓之後的南非在非洲事務上擁有無可比擬的政治優勢的最重要來源。(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