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穿越 > 1492—1945 說說歐美那些事兒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一章——終章:二戰(26)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二百八十一章——終章:二戰(26)

就在德軍的中路已經突進到莫斯科的時候,北方集團軍群也已經進抵涅瓦河口,以俄羅斯帝國著名的大帝彼得大帝命名的彼得格勒,也是沙俄帝國的首都,俄國著名的十月革命,正是在此爆發。在十月革命勝利之後,布爾什維克將這座城市的名字改成了列寧格勒,來紀念偉大的共產主義導師列寧。德軍在抵達列寧格勒之後,隨即展開了對城市的圍攻。德軍這一圍攻不要緊,簡直了!圍攻從1941年9月9日開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條狹窄的通往城市的陸上通道被建立為止,而圍攻全面結束於1944年1月27日。列寧格勒圍城戰是近代歷史上主要城市被圍困時間最長、破壞性最強,和死亡人數第二多的包圍戰。

早在德國人制定“巴巴羅薩”計劃的時候,就將目標鎖定在了這個俄國第二大城市,也極具象徵意義的列寧格勒。8月底,德軍進至距列寧格勒城南僅20公里的斯盧茨克—科爾平諾地區。9月8日,南路德軍到達列寧格勒城東面拉多加湖南岸,佔領施呂瑟爾堡,切斷了列寧格勒與外界聯絡的最後一條陸路交通線,將列寧格勒三面包圍,只有拉多加湖一邊可以與外地保持水上和空中的聯絡。在勒布元帥看來,列寧格勒已經垂手可得。而在伏羅希洛夫元帥看來,列寧格勒已經沒有希望了,他甚至跑到前線去,希望被德國人打死。因為伏波希洛夫元帥如果丟了列寧格勒之後,就算不死,也得被“藍帽子”(蘇聯的內務部隊,蘇聯毫無畏懼的布爾什維克也怕“藍帽子”)給殺了,如果戰死了,沒準還能混一個“蘇聯英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德軍對列寧格勒的炮轟從1941年8月開始,至1942年因裝備增強而增加密度,這直至1943年,除進行炮擊及*外,德國空軍更有數次使用了*攻擊該市,為此,蘇聯波羅的海艦隊航空兵共出動超過100,000次以支援在圍城期間的防守工作,德軍的炮轟及轟炸在市內共造成5,723名平民死亡及20,507名平民受傷。

1941年9月8日,德軍開始大規模包圍該城,切斷了列寧格勒及其住宅區的對外物質補給線,由於未能擴充套件其攻勢,因為覺得列寧格勒已經是掌中之物了,但是沒想到的是,列寧格勒的防守者換成了“斯大林的救火隊員”朱可夫元帥。從這之後,軸心國軍隊圍攻該城共872天。

當時形勢十分嚴峻。蘇最高統帥大本營決定組建列寧格勒方面軍,由原大本營預備隊方面軍司令員朱可夫大將出任列寧格勒方面軍司令員。斯大林緊急召見朱可夫,對他說:“你到列寧格勒去,接替伏羅希洛夫指揮方面軍和波羅的海艦隊。”朱可夫帶著助手霍津中將、費久寧斯基少將和科科佩夫少將飛抵列寧格勒。此時,伏羅希洛夫等人正在開會,討論一旦守不住列寧格勒,應採取什麼措施。朱可夫立即提出,必需堅決保衛列寧格勒,直到最後一人。隨後朱可夫對方面軍進行了改組,費久寧斯基任副司令員,霍津為參謀長,並當場撤換了第42集團軍司令員伊凡諾夫少將和第8集團軍司令員謝爾巴可夫少將的職務。朱可夫又同助手們連夜制定了一份城防計劃:從市區防空部隊撤出部分高射炮,將其配置在列寧格勒最危險的地域,對德軍坦克實施直射;以波羅的海艦隊的全部艦炮支援烏裡茨克—普爾可沃高地的第42集團軍;在各主要方向上建立縱深梯次防禦,佈設*、設定電網;從卡累利阿地峽抽調第23集團軍部分兵力支援第42集團軍,加強烏裡茨克地區的防禦;以波羅的海艦隊水兵和軍事院校學生組建5到6個步兵旅。

德軍開始從南面向列寧格勒發起正面強攻,主攻方向為該城西南的烏裡茨克和正南的普爾可沃高地。10日,德軍在蘇軍第3近衛民兵師的防地上撕開了一個缺口。11日,德軍佔領杜德戈夫,次日又佔領紅村,向烏裡茨克推進。德軍突破蘇軍的防禦,佔領了索斯諾夫卡、芬蘭科伊洛沃,逼進烏裡茨克。朱可夫意識到列寧格勒的防禦已到了最緊要的關頭,決定將方面軍最後一個預備隊步兵第10師投入戰鬥。14日,步兵第10師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對敵實施迅猛突擊。德軍沒想到蘇軍會突然發起反擊,一時大亂,被迫放棄了索斯諾夫卡和芬蘭科伊洛沃,蘇軍恢復了原來的態勢。

對勒布來說,時間已經不多了。因為希特勒將作戰重點轉到了莫斯科軸線上。希特勒釋出了第35號訓令,代號“颱風”行動,確定發起莫斯科會戰。希特勒要求勒布迅速同在卡累利阿地峽的芬軍建立聯系,合圍在列寧格勒的蘇軍集團,以便最遲為德軍在中路的進攻創造條件,到那時,赫普納第4裝甲兵團和一部分空軍將調歸包克元帥的中央集團軍群,15日之前如果不能攻下列寧格勒,勒布將更沒有能力去攻佔列寧格勒。為此,勒布致電總參謀部,要求准許他推遲四五天再將裝甲兵團交給中央集團軍群,同時,他信誓旦旦地保證,他將在幾天內佔領列寧格勒。勒布的請求得到同意,准許他推遲4天。總參謀長哈爾德在命令的最後特別加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許多事情和許多人的前途將由這4天決定。”勒布明白,這許多人中也有他自己。

1941年9月,列寧格勒與沃爾庫霍夫方面軍(由基裡爾·梅列茨科夫指揮)的連繫被切斷及防守區域共有四個軍團:北面的第23軍團、西面的第42軍團、南面的第55軍團及東面的第67軍團,而第8軍團則負責與拉多加湖艦隊合作共同防衛通往市區的生命之路,對城市的空中掩護由蘇聯第6空軍軍團及波羅的海海軍航空兵單位負責。

9月16日,勒布尋找蘇軍防禦的薄弱部位,指揮德軍從蘇軍第42集團軍和第55集團軍結合部突入蘇軍防禦,攻佔了列寧格勒以南18公里的普希城,向左迂迴列寧格勒正南的普爾可沃高地,向右迂迴東南的科爾皮諾。然而,在蘇軍的頑強抵抗下,德軍的進攻速度就向蝸牛爬行一樣慢,其推進速度從7月份的每天5公里下降到9月一個月的不到2公里。而距希特勒規定的時間只有一天了。勒布決定不惜一切代價,作最後一搏。19日,德軍進攻達到*。德軍步兵在坦克掩護下向普爾可沃高地等處發起猛攻,炮兵對列寧格勒實施連續17個小時的轟擊,航空兵出動近300架次的飛機對該城進行了6個波次的轟炸。但是,列寧格勒軍民頂住了德軍的最後攻擊,挫敗了勒布的最後一搏。

最激烈的矛頭頂過去之後,德軍的攻勢逐漸衰竭,德北方集團軍群的精銳部隊被逐步調離,赫普納第4裝甲兵團和原中央集團軍群的霍特第3裝甲兵團之第57裝甲軍均被調往莫斯科方向,不久,第18航空軍也轉給第2航空隊,德軍再也無力發動全線進攻,雙方陣地逐漸穩定了下來。但是,雙方之間的圍困和反圍困鬥爭還遠遠沒有結束。德軍對列寧格勒實行嚴密封鎖,不斷炮擊和轟炸該城。希特勒宣稱:“我軍的目的在於包圍這個城市,用炮擊和連續不斷的空中轟炸,把它夷為平地。

然而,*可摧毀列寧格勒人的家園,但摧毀不了他們的堅強鬥志,嚴寒和飢餓也不能。在1941年冬季那段最艱難的日子裡,列寧格勒人奇跡般地在拉多加湖冰面上開闢了一道冰上公路,透過這條與外界聯絡的唯一“生命之路”,運進糧食,運出傷員,從而戰勝了嚴寒和飢餓的威脅,挫敗了德軍困死列寧格勒人的企圖。

為了保衛列寧格勒,為蘇軍建立一條進入市內的物資供應線非常重要,該路線從拉多加灣湖南面開始,在溫暖的季節可駕船透過及在冬季冰封時車輛可以透過,保護該路線依賴拉多加灣艦隊、列寧格勒防空部隊及守衛路線之部隊,該路線亦被用來從被圍的市區中撤出平民,因為在戰爭的首個冬季沒有任何撤退計劃,及該市在1941年11月20日拉多加灣上冰封道路開始運作而從被孤立中解放出來。

這道路被稱為生命之路,因為該道路非常危險,車輛可能被雪阻塞或當德軍的炮轟會做成湖面冰封的路面裂開而沉入湖中,因為在冬季死亡率非常高,因此亦被稱為死亡之路,但是該道路可供給市內糧食及軍事物資供應和撤出居民,令該市可繼續抗擊敵人。1942年12月8日,蘇軍最高統帥部下達了突破列寧格勒封鎖的作戰命令。參戰的蘇軍突擊部隊有:列寧格勒方面軍所屬的第61集團軍,司令杜哈諾夫中將;沃爾霍夫方面軍所屬的第2突擊集團軍,司令羅曼諾夫中將。突圍點選在拉多加湖南岸的施呂瑟爾堡地區。日期定為1943年1月1日(由於天氣不好,推遲到1月12日),戰役代號稱“火花”。(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