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古代 > 替嫁寵妃:皇上帶我玩宮鬥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章 風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第32章 風起

朝堂之上。

“近日大魏使臣前來賀歲,按理應交的朝貢卻遲遲未見,使臣言之今年收成不好,欲將今年朝貢延至下一年,不知眾卿怎麼看這件事?”夜江粼看著堂下眾臣,悠悠問道。

“皇上,臣以為我大啟和大魏本為邦友之國,既然友國有難,我當自應康慨大方,方彰顯我大啟之氣度。”禮部侍郎率先回話。

“其他卿家以為呢?”夜江粼不置可否,又繼續詢問其他朝臣看法。

“臣以為這大魏拒絕朝貢是在向我朝宣威。”兵部尚書上前一步,拱手回道,“大魏雖未我朝邦友之國,卻是臣服於我朝,今年這朝貢出了問題恐是這大魏有了二心。且近年來並無嚴重災荒,何來收成不好?。”

夜江粼仍不作回覆,掃了一眼眾人,“可還有不同意見?”

朝堂上三三兩兩出現附和之聲。

“臣以為,禮部侍郎言之有理。兩國之間自當是以和為貴,大魏當初送公主前來和親便是為了同我朝謀求和平,如今兩國往來友好,同一家親,故這朝貢也不過是一件小事。”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臣以為,兵部尚書所言極是,大魏向來是狼子野心,先皇在時就常常騷擾我朝西北地帶,後鎮安侯率兵鎮守,重創大魏騎兵,方才保得西北安寧。這大魏和親不過是謀求休養生息,他日若有機會定會捲土重來。”

朝堂上的主戰派和主和派對此是爭論不休,主戰派一致認為大魏這是賊心不死,公然挑釁,而主和派主張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力圖和平。

文臣和武將各執一詞,爭得是面紅耳赤,夜江粼見狀抬手制止了吵鬧的群臣,抬眼看向了丞相,“秦相,你怎麼看?”

秦相拱手一拜,回道:“臣以為,皇上貴為天子,擔的是國家興旺,為的是黎民百姓,泱泱大國,芸芸眾生皆為天子所有,故臣認為聖上應以家國為謀,以百姓為利。”

秦相這番話,看似表明了立場,可實際卻又什麼都沒說。以家國為謀,自要力圖河山穩固,以百姓危利,太平盛世才是眾望所歸,所以二者本就是矛盾的。

夜江粼不禁暗暗感慨一句,這個老狐狸,可面上卻一副深得君心的模樣,“秦相憂國憂民之心朕明白了,今日之言朕也會謹記在心的。”

退了朝,這件事在夜江粼心頭仍舊下不了一個決定,這朝貢一事雖小,可雙方的態度卻關係到兩國未來的發展走勢。大魏此番拒絕朝貢,就是在試探大啟的反應。

戰,還是不戰,這是個問題。

若是戰,這一戰又該誰去?

一個名字首先跳出來——鎮安侯,論戰績,論經驗,論資歷這鎮安侯都是最佳的人選,可也是夜江粼最不想選的人選。

鎮安侯此次再平定大魏,怕是徹底穩固了他平西王的稱號,比起赫赫戰功,民心才是最可怕的存在,他無時無刻不威脅著帝王的位置。

所以,他不能去。

可他若不去,又有誰能上戰場?還有誰能比鎮安侯更合適,更能服眾?答桉是沒有。

那麼放棄這次朝貢,謀求和大魏的短暫和平,那以後呢?若他更變本加厲得寸進尺來犯我朝,難道還要繼續求和嗎?終不是長久之計。

這一戰,需要打,而且越早越好。

至於人選,他已經想到,絕對足以服眾。

朝貢一事那日未商議出結果終是不了了之,不想幾日後西北兩境相接之地再次傳來大魏擅自擄下大啟的商隊,私自扣壓物資,嚴重違反兩國交易往來條約。

這是赤裸裸的挑釁!主戰派**言辭激動,當場請命,要夜江粼出兵大魏,以平西北之境。

主和派**卻認為這是兩國臣民的小打小鬧,不足以挑起兩國的戰亂。再者西北有鎮安侯坐鎮,派他平定一下這次的擄掠事件就可以了。

雙方又是為此時爭得不可開交,夜江粼此番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抬手止住了吵嚷的群臣,“傳令五軍,清點人馬,隨時聽候調令出征西北。”

“皇上聖明。”主戰派一派叫好。

“皇上三思啊!”主和黨苦苦相勸,“這戰事一起,勞民傷財,我大啟百姓恐苦不堪言,望皇上體恤民情,切勿輕易言戰。”

夜江粼已下定決心,自然不會聽勸,“朕心意已決,爾等無需多言。”

“皇上……”有文臣還要諫言。

此時一直沉默地秦相開了口,“此次出征西北,不知聖上欲派哪位將軍前去?”

“朕打算,御駕親征。”

此言一出,更是滿朝譁然。

“陛下,萬萬不可啊!”

“陛下貴為九五之尊,豈能以身犯險?”

“皇上,你若御駕親征,誰來坐鎮朝堂,處理這朝中之事。”

“皇上,西北向來是鎮安侯駐守,此此戰事交由他皇上足以放下,不需您御駕親征。”

“是啊,我大啟江山代有人才出,若陛下是考慮鎮安侯以上年歲,這朝堂之上人才濟濟,選一勐將掛帥亦可平他大魏。”

他們所言,夜江粼自是考慮在內,朝中老將皆是先帝麾下,戰功赫赫,交由他們自是放心不過。但只怕戰績卓越,功高蓋主,他日不好掌控。

而新生小將,尚無領兵作戰之經驗,貿然指派恐不能安心,倘若折損萬千將士,實則是損大啟之本,夜江粼不敢冒險。

“御駕親征一事不容再議,朕不在朝堂之日眾事交由秦相代理,若有不能決策之事等朕歸來後再作決定。”

“臣定不負陛下所託。”秦相知道他心意已決,再勸已毫無意義,便道:“老臣再次祝陛下旗開得勝,早日凱旋。”

聞言,眾臣也紛紛拱手相祝,“臣等也祝願陛下旗開得勝,早日凱旋。”

夜江粼看著朝堂一派統一,果然是秦相一開口,滿朝文武再無反對之言,比他這個皇帝的話還要管用。

如此情況,如此境地,他怎麼能再等?

秦相抬眼看了金鑾殿上那明黃色的身影,皇帝眸中的堅定和野心赤裸裸地,他們都低估了這皇帝穩定江山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