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十五、塞北的寒冬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十五、塞北的寒冬

該作已簽約起點,起點網專一作品,請勿轉載,否則作者和起點將維權,追究盜版責任。

如你喜歡,敬請收藏。

十五、塞北的寒冬

生活雖然艱難,但仍不能剝奪孩子們的快樂。

蒙古高原的冬天經常下雪,加上六、七級的大風,白毛兒旋風是蒙古高原冬天的主要角色,不過草原的冬天也是孩子們的快樂時光。

蒙古高原的冬季,往往有零下二十幾度三十度的溫度,滴水成冰。

人家開玩笑說:撒尿不等到地面都已成冰。鄉下是沒有廁所的,記得當地人向遠道而來到處尋找廁所的外鄉人說的一句話:草原有多大廁所就有多大。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冬天最好玩的當然是下雪天,最好是沒有風的下雪天,鵝毛大雪紛紛揚揚,像棉花糖一樣綿綿續續。用深色的衣服把飄下來的雪花接住,可以清楚地數到每一朵雪花形狀各異的六個花瓣,每一個大的六角雪花由若干個小六角雪花組成,都是那麼規整那麼晶瑩。每次小夥伴都會為發現了一種不同花瓣的雪花而歡呼雀躍,給大家“顯擺”。

雪花落在罩有黑布面子的羊皮手套上,不用擔心它會融化掉,直到個個孩子都一睹雪花的晶瑩美麗後,他們會把手套上的雪花再一次拋入空中。

下雪後,天地都是白茫茫一片,鳥兒沒有了食物吃,便也是套鳥的最好日子。

山丹和毛蛋兒就會找一塊平整的木板,把馬尾毛一根根搓成雙股活套,把一個個套用棉花球訂在木板上,就做好了一塊套鳥的“設板”。找一塊麥場的邊緣,(秋天麥場邊的餘糧可以吸引鳥兒們經常光顧)用掃帚掃開一塊空地露出黃色的土地,把“設板”浮浮地埋入土中,調整好馬尾毛的套圈,上面再撒上黃燦燦的穀子。一個圈套或者說一個陷阱就設好了,只等飢餓的鳥兒們上鉤了。

成群的鳥兒先落在附近觀望,其實它們明明知道那是一個圈套、一個陷阱,它們先是在邊緣探頭探腦地觀察,伸長脖子在邊緣偷吃一兩顆穀子,(有經驗的人會知道穀子要撒在“設板”的中間,再分散幾粒撒在邊兒上。)慢慢地鳥兒們禁不住飢餓地驅使吃掉邊兒上的幾粒就自然而然走到中間去了,挪動腳步時鳥爪已經被馬尾圈套住,套上鳥腿的馬尾圈越扯越緊,腳爪總是比腿粗的,鳥想飛起來就成了奢望。撲稜稜拍著翅膀使勁想掙脫,逃掉是不可能的,有時鳥多一次可以套幾隻。有百靈鳥、畫眉、鵪鶉......一個冬天下幾場雪就可以吃到很多鳥了。

有時極冷的天氣,鳥兒們夜裡冷到不能安睡,就胡亂地飛,當初只有一根電線是通到水庫的。早上,勤快而饞嘴的山丹早早起來穿戴整齊,沿電線杆走一趟便可以撿到幾隻撞死的鳥,最多的是草原沙雞。

麻雀從來不會傻到去上人類的當,它們的祖先早已把它們變成了家雀兒。它們成群結隊地出現在人們的草垛和院落,和雞、羊甚至豬搶糧食吃。它們還把窩安在人們的房子裡,蓋房的椽稜縫隙是它們做窩的最好地方,有時拆掉舊房會發現屋頂和養層(北方土屋的吊頂)之間有若干窩麻雀巢。

該作已簽約起點,起點網專一作品,請您閱讀在正版作品。

下雪後的一天是堆雪人、打雪仗、滾雪球的最好日子,人們常常說到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的概念,估計只是很多人的想象,但草原人卻時時把一巴掌大的雪球滾到像一隻大籮筐一樣大。幾隻滾好的雪球相互碰撞來比比誰的更厲害,歡聲笑語在北方寒冷的冬季溫暖地盪漾開來。

堆一個奇形怪狀的雪人——拿掃把作鼻子,羊糞作眼睛,掏一個洞就是嘴巴!把石頭羊糞賽入嘴巴餵養這個怪物,誰說不是一件愜意快樂的事?

下雪後的一段日子,經過西北利亞的寒流帶來的寒風肆虐,地上的雪花變成了高高的雪牆。有時大門外和房子後面,只要是背風的地方都是一房子高的雪坡,用鐵鍬挖一級級的臺階上去,坐在頂上,後面一個夥伴用力推一下——滋溜溜滑下去,一個天然雪滑梯就誕生了。再加上房子和各種建築物和雪牆之間都有一個空隙,可以容一個人透過,夥伴們像旅鼠一樣一串串從雪滑梯滑下,在雪道之間跑來跑去地捉迷藏,這一片天地就成了孩子們的樂園。

一次山丹和毛蛋兒還有幾個叔伯的姐妹在雪牆之間玩捉迷藏,一個姐姐在前面跑,山丹跟在後面,抓的人突然出現在前方,姐姐轉頭往回跑,一頭撞上了山丹的頭。姐姐比山丹高一點,山丹的腦門兒正好撞在姐姐的眼眶上,姐姐的眼睛頓時青腫了起來。山丹嚇得不敢回家,躲在羊圈裡不敢出來。

好在堂姐說是自己撞上山丹的,山丹才在母親的“山丹,回家來”的么喊聲中磨磨蹭蹭挪回家。

跟著母親買了一個蘋果罐頭去看望了堂姐。看著堂姐青腫的只剩一條縫的眼睛,山丹心裡難過極了。

母親滿滿的賠了不是,也囑咐孩子們以後玩的時候要當心,千萬不要再磕著碰著。

可是,不安快樂的童年是顧不得注意安全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