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二〇五、風花雪月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〇五、風花雪月

二〇五、風花雪月

一家人透過宏偉的精雕細琢的門樓,看到的是一堵牆壁橫在眼前,便是照壁,上面書寫一個大大的草書“福”,院子裡的情形是看不見的。走進去,看到一個方正的院子,正面是二層小樓,很精緻的木雕門窗,有東廂房、南房各幾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還有很多其他旅遊參觀者,大家緩步走入南房,看上去是一間佈置好的新房,也是大紅的主色調,有外間的客廳和裡間的夫妻臥房。

裡外間中間是雕花的門窗相隔,門上掛著白族特有的蠟染門簾,古樸、拙實而不失溫馨。

走出來到東廂房,看到一個穿著白族服飾的漂亮姑娘坐在一個原木的茶桌後面,面前是一整套功夫茶茶具,青花的茶具加上美麗的姑娘和自然的茶桌,形成一幅自然、美妙的人物畫。

白族崇尚白色,白族婦女被稱作金花,她們的服飾也是以白色為主色調,上衣和褲子都是白色的綢緞上面手工繡上精美的圖案,所有的講究都在頭飾上:“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大理的風、花、雪、月全在金花姑娘的頭上頂戴著,在人們的眼底流動著,這一切是多麼地富有詩情畫意啊。

大理的白族同胞世代流傳著一首謎語詩: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

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姑娘在演示白族著名的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

第一道茶,選取較粗、較苦的茶葉裝進小砂罐用文火烘烤,再衝滾燙的開水。此茶雖香,卻也很苦,稱之為“清苦之茶”。

第二道茶,加進紅糖、乳扇、核桃仁、芝麻,香甜可口,叫做“甜茶”。

第三道茶用蜂蜜和4至6粒花椒調拌,甜中有苦,苦中有甜,還夾帶一絲麻辣味道,便是“回味茶”。

山丹和顧海平坐下來,品嚐了三道茶,清香撲鼻,口中先是有略略的苦味,然後是泛起來的甘甜之味,這就是所謂的“回甘”。

小玉跑到東廂房另外一間觀賞雲南少數民族有名的“蠟染”作品,院子裡掛著鏽紅色和湛藍的蠟染布塊,不同的圖案不同的形狀,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圖案也沒有相同的兩塊布。小玉對千變萬化的蠟染圖案十分感興趣。一個人在掛著的布塊前面細細鑽研,被上面變幻無窮的圖案吸引,小手摸摸這塊又摸摸那塊,愛不釋手。

正好一位導遊帶領一隊旅遊團到來,導遊開始講蠟染的工藝:“蠟染是用蠟刀蘸熔蠟繪花於布後用藍靛浸染,既染去蠟,布面就呈現出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的多種圖案,同時,在浸染中,作為防染劑的蠟自然龜裂,使布面呈現特殊的‘冰紋’,尤具魅力。由於蠟染圖案豐富,色調素雅,風格獨特,用於製作服裝服飾和各種生活實用品,顯得樸實大方、清新悅目,富有民族特色。”

小玉安靜專注地聽導遊姐姐講解,然後跑到媽媽身邊,拉著媽媽去看,小嘴把剛剛聽來的蠟染知識馬上現學現賣:“媽媽,這些圖案就是把圖案先用蠟在布上面畫出來,再用染料染出來就得了呢。”

“哦?是嗎?那你知道為什麼畫上去蠟的圖案不會染上顏色嗎?”山丹問小玉。

“嗯,就是染料不會染到蠟上面了啦,媽媽你不知道?”小玉一副奇怪的模樣,在她的小腦袋裡,媽媽是無所不知的,這麼簡單的事情還問?

“呵呵,不是很懂哎,想聽聽你是怎麼想的。”山丹看著小玉認真的樣子說。

“媽媽!你又騙人!”小玉看到山丹忍俊不禁的樣子,知道媽媽在故意考她,撒嬌道。

“你們在研究什麼?”顧海平走過來問。

“爸爸,你看:蠟染的圖畫。是不是好漂亮?”小玉指著漂亮的圖案問。

“嗯,是好漂亮哦。不過這些布能做什麼呢?不大不小的。”顧海平點頭回答。

“那是圖畫啊,爸爸。不做什麼的。”小玉解釋給爸爸聽。

“哈哈哈!這就是孩子眼裡和大人眼裡事物的不同之處!孩子眼裡的世界是美麗的,大人眼裡的世界是務實和實用的。小玉看到的是一副美麗的圖畫,爸爸看到的是一塊有圖案的布而已。”山丹笑起來。

“哦,是哦!我們早已失卻了童真和欣賞美的眼睛,已經被生活無情的磨礪成一塊頑石,常常多出的是如何應付生活的心思了。”顧海平感嘆道。

“這就是長大和小孩子的區別,小孩子童真世界要由沒有了童真的我們來提供啊。”山丹握著顧海平的手說。

進入二層的正房,一樓是很寬敞的大廳,有白族歌舞表演,還有白族的三道茶供給遊客。坐下來觀賞一回,走出院子。

一家人走到村裡的巷子,有賣各種小吃的攤子,山丹把每一樣都給小玉買來嘗一嘗,然後驅車往蒼山而去。(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