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二〇七、佛事、情話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二〇七、佛事、情話

二〇七、佛事、情話

(起點網專一作品,請勿轉載,否則作者和起點講維權,追究盜版責任)

如你喜歡,敬請收藏。

一家人來到三塔寺,路上遠遠就看到了高高的三座挺拔高聳的塔寺。

三塔寺是由於這裡有三座古塔而得名。從寺院來說,其實是有兩所,一所叫感通寺,另一所叫崇聖寺,這也就是三塔寺曾經叫崇聖寺的由來。《大理府志》談到這一勝景時,曾說“南中梵剎之勝,在蒼山洱水,蒼洱之聖,在崇聖一寺。”三塔包括方形的十六層的千尋塔及其左右分列的一對八角形的十層雙塔,坐西面東,成鼎足而立於兩所寺院的兩旁,全是用磚砌築的密簷式塔。每一層塔的上下兩層塔簷之間,每面的正當中都有一個小拱門,裡面都供奉著一尊佛像。

雲南大理.白族.自治州的三塔寺,是我國現存古代佛塔中造型最精美的建築之一,它位於大理.縣城西北約三里處的蒼山第一峰即小嶺峰下。據《南詔野史》記載,三塔寺是南詔豐佑時期自公元八二O年開始修建,到八二五年建成的。這個時期,正是中原的盛唐時期,當時在雲南西部白族和彝族建立的南詔國,在文化上曾大量吸收了中原和土蕃的宗教文化,因此三塔寺具有中原現存唐代佛塔的一些特點。

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尋塔,十六層,是方形密簷式空心磚塔,是中國現存座塔最高者之一,與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築,造型上也與西安小雁塔十分相似。塔以白灰塗面,每級四面有龕,相對兩龕供佛像,另兩龕為視窗。塔內裝有木質骨架,塔身內壁垂直貫通上下,設有木質樓梯,循梯而上可達頂層,從瞭望小孔中可以觀賞到大理古城的全貌。塔頂有金屬塔剎寶蓋、寶頂和金雞等,底部鑲嵌著鐫刻在大理石上的“永鎮山川”四個大字。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三層,四周有石欄,欄的四角柱頭雕有石獅;上層東面正中有石照壁,“永鎮山川”四個大字就雕刻於此,筆力雄渾蒼勁,氣勢磅礴。

三塔中的南、北二小塔在主塔之西,與主塔等距,南北對峙,相距百米,兩塔形制一樣,均為十層,是八角形密簷式空心磚塔,外觀裝飾成閣樓式,每個角上都有柱,每級設平座第四、六級有鬥棋,頂端有鎦金塔剎寶頂,華麗非常。每層出簷,角往上翹,不用樑柱斗拱等,以輪廓線取得藝術效果。塔通體抹石炭,好似玉柱擎天。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崇聖寺三塔佈局齊整,儲存完善,外觀造型相互協調。大塔協領兩座小塔,突出其主要地位,同時又襯托出小塔的玲瓏雅緻;小塔緊隨大塔,襯托出大塔的高大、雄偉。三塔佈局成一個穩定的三角形,高聳藍天,成為大理白族文化的象徵,是我國南方最壯麗的塔群。三塔與遠處的蒼山、洱海相互輝映,點綴出古城大理的歷史風韻,雖經歷了千年風雨剝蝕和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無損。可見我們的祖先是有著怎樣的智慧、良心、良知的。不像現在動不動就倒塌的樓房、橋樑、高速公路。

據說195年地震,塔頂震落,殘破益重。建國後政府對三塔保護十分重視,1978年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維修。這次維修中在千尋塔基座中發現了南詔、大理時期的佛教文物600餘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寫本佛經,其中有一尊金質觀音像,重115克,高4釐米,極為珍貴。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南詔國和大理國時期文物中最為豐富的一批,價值極高,為中外所矚目。這些發現,揭開了古代大理這個“佛國”的一道神秘面紗。(選自《大理崇聖寺三塔》官方網站)

園內還種植有各種茶花、緬桂、杜鵑等眾多異草奇花。置身其中有一種安詳、輕鬆、平靜、淡然、自在之感。

在莊嚴肅穆的三塔寺靜靜地走過一圈,顧海平和山丹的心底都在不約而同默默祈禱:讓如今幸福的時光相伴一生。

出了三塔公園,隨後又到了大理著名的蝴蝶泉公園,蝴蝶泉原名無底潭,位於蒼山的雲弄峰下。進入公園,緩步上坡,行約半里。即是一片成蔭綠樹,走在林間,彷彿置身於天上人間的動漫世界,各種斑駁的蝴蝶飛舞嬉戲,七八月的蝴蝶泉還不是蝴蝶聚集的好時光,但也有成群的蝴蝶翻飛。鳳尾蝶和大灰碟居多,也可以看到菜蝶、枯葉蝶等各種蝴蝶。

再走過古樸的石坊,迎面有一塊高約公尺的大理石石碑,碑呈稜形,正面右側有郭沫若手書‘蝴蝶泉”三個大字,左側刻有郭沫若詠蝴蝶泉詩的手跡;碑的背面,刻著徐霞客遊大理蝴蝶泉的一段日記。沿林蔭小道曲折前行約三四十公尺,只見古樹林立,濃蔭蔽天,一方清泉嵌於其間,底鋪青石,寬約兩三丈,有大理石欄杆,常有行人擲硬幣到池中,觀其緩緩旋落或浮於水上。這就是著名的“蝴蝶泉”。

隨行的導遊小姐一路把蝴蝶泉的典故娓娓道來:蝴蝶泉的由來,傳說在蒼山雲弄峰下有一對男女青年,男的叫霞郎,女的叫霽姑,他倆深深相愛,常在泉邊約會對歌。因霽姑的美貌被霸主虞王看中,就來搶親納妾。霞郎用計救出霽姑,虞王緊追不捨,他倆走投無路,雙雙跳人泉中,殉情而死,最後化為一雙蝴蝶,在泉上翩翩起舞,和梁祝化蝶有異曲同工之妙,此後人們就把無底潭叫作蝴蝶泉。

這奇景,引來了無數瑰麗的詩篇,明代楊慎(蝴蝶戲珍珠花)一詩寫道:“漆園仙夢到綃官,栩栩輕煙嫋嫋風。九曲金針穿不得,瑤華光碎月明中。”清代詩人沙深,在(上關蝴蝶泉)詩中讚道:“迷離蝶樹千蝴蝶,銜尾如纓拂翠恬。不到蝶泉誰肯信,幢影幡蓋蝶莊嚴。”

還有一種關於蝴蝶泉的由來是,很久以前潭邊有一條惡蟒,專食人畜。一天,兩位白族姑娘被惡蟒纏住,痛哭叫喊。當地獵人杜朝選聽到後,殺死惡蟒,兩人為報救命之恩,執意要嫁與杜朝選為妻,杜朝選婉言謝絕。於是,二位姑娘投潭而亡,杜朝選懊悔不已,隨即也跳入潭中,三人化為三隻彩蝶,飛舞於潭邊。各方蝴蝶飛來相聚,人們稱之為“蝴蝶會”。

196年,郭沫若遊至蝴蝶泉,聽當地人介紹了阿霽阿霞的愛情傳說,即興寫下了長達76行的(蝴蝶泉)詩,開始是:“蝴蝶泉頭蝴蝶樹,蝴蝶飛來千萬數。首尾連接數公尺,自樹下垂疑花序。五彩繽紛勝似花,隨風飄搖朝復暮。蝶會遊人多好奇,以物擊之散還聚。”在敘述了這對青年的愛情悲劇後,寫道:“四方蝴蝶盡飛來,首尾聯作千秋舞。從此年年蝶會開,四月甘五年一度。奇哉此景天下孤,奇哉此事堪作賦。低首自息來太遲,期以明春不再誤。

這兒還有蝴蝶泉邊“蝴蝶會”的奇景。在泉池西北角的池邊有一棵蒼勁的夜合歡古樹,枝葉婆娑,樹蔭遮天蔽日,這就是蝴蝶樹,橫跨泉上,每當春末夏初,古樹開花,狀如彩蝶,且散發出誘蝶的清香味,其時蝴蝶群集飛舞,一隻只“連須鉤足”,從枝頭懸至泉面,形成千百個蝶串,象一條條五彩繽紛的綵帶。這些蝴蝶,人來不驚,投石不散,形成令人驚嘆的奇觀。每年農曆四月中旬最為壯觀。

徐霞客在其遊記中記述說:“泉上大樹,當四月初即發花如峽蝶,須翅栩然,與生蝶無異。又有真蝶千萬,連須鉤足,自樹巔倒懸而下,及於泉面,繽紛絡繹,五色煥然。遊人俱從此月,群而觀之,過五月乃已。”

相傳農曆四月十五日是霞郎和霽姑跳泉化蝶之日。因此,人們就把這天作為“蝴蝶會”期,屆時,白族男女青年身著盛裝,集於蝴蝶泉邊,唱歌跳舞,彷彿與蝴蝶比美,花叢中,樹蔭下,優美的歌聲此起彼落,一對對男女青年在傾訴衷腸,相互表達愛慕之情。這天不僅白族青年遊泉串會達二三萬人,還有很多中外遊客,都慕名前來觀賞。

蝴蝶泉公園,還修有蝴蝶樓、八角亭、六角亭、望海亭、月牙池。詠蝶碑等,並且栽培了大量的花木。過去因農村大量使用農藥,花木減少,氣候變異等,導致蝴蝶減少;近幾年生態逐漸恢復平衡,蝴蝶聚會與日俱增。1985年1月還建立了蝴蝶標本館,遊覽時如未遇蝴蝶會期,可去蝴蝶標本館參觀,也可領略五彩繽紛,大小各異的各種蝴蝶。有的蝴蝶價值昂貴,如虎紋斑蝶(又名虎鳳蝶)一對價值上萬元。

一邊聽著身著白族服裝的導遊小姐的介紹,一邊感受著這一份世外桃源、神奇的自然景觀,一家人深深地陶醉其中。小玉本來也是個安靜的孩子,一路上專心地聽著、觀察著。這樣沒有城市的喧囂,沒有車水馬龍,置身大自然的懷抱中,對人的情感和心靈的淨化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ahref=http://.qidian.>起點中文網.qidian.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a><a>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閱讀。</a>(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