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UU看書 > 次元 > 靈性蒙古高原最新章節列表 > 三四二、聲名鵲起
選擇背景顏色: 選擇字體: 選擇字體大小:

三四二、聲名鵲起

三四二、聲名鵲起

顧海平的一次病例報告會導致的直接後果是:院裡幾乎所有的幹部職工和他們的家屬,都有了要找顧主任看病、調理的願望,有一部分人已經付諸行動,顧海平週四早上一上班,就有若干人在等候。

看著走廊裡擠滿了人,大家熱情地跟走過來的顧海平打招呼:“顧主任早啊!”

顧海平謙和地點頭回應,路過護士站,問裡面的護士:“這是怎麼個情況?”

“都是咱院裡的人,一大早就來排隊等您了。”護士回答。

“等我?看病?”顧海平驚異道。

“是啊!”護士也驚異道,“找您可不就是看病?”

“可是我今天不出門診啊?”顧海平莫名其妙。

“所以他們就來病房找您了呀。”護士覺得一點都不奇怪,而顧海平覺得不可思議。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護士長來了,告訴她來我辦公室一趟。”顧海平看跟一護士說不清楚什麼,只好等護長來救駕。

顧海平換好工作服,走到活動室,早有很多病人在等著做早功了,大家開始每天早上的必修課。

盧護士長上班,看到走廊裡熙熙攘攘的人群,瞬間就明白了是怎麼回事,只見他站在人群中,說道:“大家都是來找顧主任看病的,是嗎?”

大家熱情回應:“是啊!”

“情況是這樣,我們顧主任是一週出兩個半天的門診,週一和週三上午兩個半天,你們看病得先到門診去掛號排隊,到顧主任出門診時候才能給你們看。好不好?”

“我們都是院裡的,大家都是一起的,可不可以通融一下,我們在病房找顧主任看看?”大家一致這樣要求。

“不可以!顧主任他很忙,他不止要出門診,還要帶學生、講課,寫論文,中心的管理工作等等,病房這裡顧主任只治療住院病人,門診病人只在門診出診時候看。大家都是醫院的人,請多多諒解!今天我們中心的李醫生出診,大家也可以找李醫生先看。”盧護士長解釋道。

“找李醫生看,我們還來病房幹什麼?沒關係,我們可以等。”很多老人家甚至順勢坐在地上,做出長期等待的架勢。

“這樣不行!你們這樣會影響到我們正常的工作的,大家聽我一句勸:即使大家一定要找顧主任看,也要先去門診掛號,誰先掛號誰先看病,如果顧主任覺得誰需要住院治療,當然會收入院,去晚了就要排隊等候,醫院的規矩不會變,我們中心的制度和日常工作安排也是按部就班的,不會因為誰而破例,所以大家還是儘快去預約掛號,否則,就你們這些人已經夠排一個星期的號了,更別說顧主任的病人一直多,你們去晚了就更加要排到後面去了。”盧護士長的話音一落,“呼啦啦”一撥人都急匆匆衝出去了。

望著“呼啦啦”離去的人群,盧護士長搖頭苦笑。

“顧主任叫你到辦公室找他呢。”護士告訴護長。

“哦,知道了。他現在應該不在辦公室吧?”盧護士長回答。

“好傢伙!一大早就被圍了個水洩不通。”顧海平走過來。

“哈哈哈!都是你的病例報告招來的。都是咱們醫院的職工和家屬,你又要忙一陣子了。”盧護士長同情的目光,“你找我?”

“哦,沒事兒,我就是看著這群人有些害怕,找您救駕。”顧海平搓搓手說道。

“哈哈哈!打發他們還不容易,我幾句話,一群人就爭先恐後地走掉了。”盧護士長得意的神色。

“厲害!”顧海平伸出大拇指。

“這些都是醫院免費醫療的物件,都是記賬的。不過倒是可以抵消我們的醫療成本,你看病時候多少留意一下。”盧護士長委婉地提醒。

“嗯,知道了。”顧海平秒懂了對方的意思。

週五的捐款晚會也十分成功,幾個科室拿出幾個小節目,醫院的軍樂隊演奏美妙的音樂。小夥子很大方、很坦然地接受資助,並且表示:“今天大家獻給我的愛心,我會在自己的一生都盡力回饋社會,把愛心播撒出去,幫助更多的人。”

雖然晚會前顧海平叫盧護士長委婉地教過小夥子一些需要說的感恩的話,沒想到小夥子是從心底裡的感恩和表達,這感動了很多人,甚至很多住院的病人都踴躍參加捐款。

捐款數額遠遠超出小夥子的醫療費用,小夥子表示多出來的錢一分不要,自己要憑自己的努力來賺錢養活自己和父母。這讓顧海平很是觸動,一個一貧如洗的沒有多少文化的孩子能放棄一大筆到手的錢,這樣的骨氣和人格就該得到尊重。

他決定盡自己的努力幫助他,他把他聘在他的中心,負責中藥房藥物的管理,他希望小夥子幹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如果把中藥漸漸熟識了,再考個自考大專,考個藥劑師資格證,這樣他的人生就不會太過艱難了。

一個鄉下的窮苦孩子,不抱怨、不埋怨,樂觀、堅強面對人生挫折,對母親又十分孝順,這樣的孩子老天也應該憐惜,顧海平決定,只要他在中心負責一天,就給他一個就業的機會。他也希望他能儘快上手,找到一條謀生的路。

自從小夥子在中藥房開始值班以來,中藥房的所有藥材都井井有條地擺放整齊,每一樣特殊藥物都有小夥子歪歪扭扭的字條提示。

還從會議室的圖書欄那裡借了一本《國家藥典中藥:實用手冊》,天天都在認真學習,記憶。

拿著書再一樣一樣找藥房裡的藥材來對比、記憶,還做了一本厚厚的筆記。

那一天,顧海平信步走到中藥房,看到乾淨整齊的中藥房,看到埋頭苦記的小夥子,看到小夥子用圓珠筆歪歪扭扭記的筆記,筆記本是小學生數學作業本訂到一起的一厚本,心中感觸頗深,他是沒看錯他。

“來,你來。”顧海平招招手,小夥子跟著顧海平來到辦公室。

“你在中藥房幹了有半個月了吧?感覺怎麼樣?”顧海平和藹地問道。

“嗯,挺好的,就是中藥太多了,我有些記不住,不過我每天跟著談藥師認藥,她人很好,十分耐心地教我。我也在拿書一樣一樣地對比,這些天只記得幾十種而已。”小夥子靦腆地回答。

“不要緊的,你慢慢學慢慢記,我給你規劃一下未來:你呢,先學習中藥學的一些知識,然後報一個培訓班,參加一個中藥的大專自考,你是高中畢業吧?”顧海平問道。

“嗯,是的,沒考上大學,家裡沒錢就沒有復讀。”

“嗯,那就考個大專,然後再考個藥師資格證,這樣你就有了謀生的資本。”

“好的,我都聽您的。”小夥子順從地回答。

“我在上課、早會時候,你也來聽一聽,接觸多了就熟悉了,學起來就沒有那麼費勁了。也多多請教他人,好好努力,你還年輕,有的是機會。我這兒有開會發了一個大筆記本和一盒水性筆,我也不用,你拿去用,不過你得練一練你的字,一個大小夥子,把字寫成那樣會被人笑話的。”顧海平笑道。

“不用的,主任,我有本子和筆的,上次出去我十塊錢買了好多本子和圓珠筆,夠用一陣子了。”小夥子十分堅持不要顧海平的筆和本。

“拿去了,物盡其用才是對物質的尊重,我這兒放著也是放著,你拿去用也算是體現了它的價值。”

“我那麼難看的字,糟蹋了這麼好的本子。”小夥子不好意思地接過筆記本。

“哈哈哈!那就認真把字寫好唄。哦,去忙你的吧。”顧海平揮揮手。

“謝謝主任!我回好好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的。”小夥子倒退幾步,興奮而激動地說道。

經過電視臺的專訪和一檔養生節目的播出,顧海平成了當地的名人,每週兩個半天60個病人,預約掛號的病人還是排到了一個月以後。沒辦法,顧海平不得不再加一個半天的門診。

中心的養生專案更加做得有聲有色,很多有錢有閒的人都來享受傳統中醫帶來的科學養生。顧海平的事業算是順風順水起來。

科研經費和課題申請都因為顧海平的學歷和資質而受到影響,於是,山丹合計還是要顧海平讀個博士好了。就在顧海平讀博期間中心的工作在盧護士長和李助理的大力支持下,一個代理主任的互相努力下,中心工作不曾被太大影響。

顧海平讀博臨床課題回到醫院來做,因而他的中心再一次在他的努力下,業績蒸蒸日上。

廣州的傳統中醫研討會結束後,顧海平帶著幾位公司大佬回到永城,他們要觀摩一下顧海平的傳統中醫科研診療中心,他們想照貓畫虎,複製或者擴大經營關於中醫、傳統文化、養生文化的文化產業專案。

當大家看到顧海平貼在活動室統一的病人一天活動時間安排表、中心營養食堂提供的個體化食譜、還有中心各個功能部分,都能看出這期間充滿了傳統文化的根基和應運。

就連中心的裝修風格也體現出中國元素的文化氛圍。

顧海平帶領大家,一一參觀過,大家坐在會議室,盧護士長早已叫人準備了應季的茶湯,相對於養生這一塊,顧海平是充分考慮到中醫思想的貫徹。

接下來顧海平簡單介紹了自己關於整個中心的規劃和設計:

“我們想要做出一檔子中醫養生文化的事兒,我覺得首先要理解什麼是中醫?中醫也就是中華醫學,中華醫學我認為它不只是一門科學、更加是一門哲學。解放後,西方醫學對中華醫學的排擠和浸淫,和一些其他的原因,使得我們的中醫文化傳承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斷層,幾十年之後,當一些有志之士回過頭來再想發揚中醫文化時才發現,真正的中醫、或者說是稱得上是中醫的已經屈指可數了。”

“但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說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我們就做那個星星之火好了。”一位姓季的老總接過顧海平的話說道。

“對,我們就是要把我們的優秀文化再繼承發揚光大。現在大眾對中醫普遍的認識是療效慢而不確定。那這些就是那些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的所謂中醫給大眾的印象。而真正的中醫是可以做到華佗、扁鵲這樣的高度的。我認為自己僅僅只學到中華醫學的皮毛,而我的臨床治愈率已經遠遠高於西醫任何一科的治愈率。這就是實實在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證據。而我的追求不僅僅在於臨床的治愈率,我的志向在於把中醫再一次拉回到百姓的生活中,普及中醫思維和中醫思想,讓它再服務於我們的同胞甚至人類。”顧海平展望未來。

見顧海平停下來,一位老總示意:“您繼續。”

“我覺得各位老總對中華文化的修為頗為深厚,而投資中醫養生文化專案,我想大家不只是為了簡單地投資盈利,我想還有深層的意思就是要保護、發揚我們的優秀文化,對不對?”顧海平問道。

“對!我們的意思還真不是想拿它來賺錢,是覺得事業吧算是有些成就,該為心中那個夢想努努力了,否則就真的變成一身銅臭的生意人,心中想也算是附庸風雅做一回文化人,做一回文化產業。可惜正如您所說,這個人才缺乏呀,沒有一個內行、一個懂行的專家來指導,恐怕做出來的產業也是不倫不類,到時候成為一個笑話。”一位李姓老總笑道。

“我們是上山下鄉的一代,本來文化的斷層就出現在我們這一代,沒讀過多少書,但對傳統文化有著放不下的情懷,所以幾個人就想湊起來搞一個規模大一點的中華文化養生園,我們的親戚朋友的生活指導就不成問題,也圓了我們的文化夢,再就是或許做得好還可以推廣、壯大、盈利。”另一位老總說道。

“看了顧博這裡的規劃和設施,我覺得我們是可以複製或者仿製的,但是如果沒有像顧博這樣的專業人士掌舵,可能只是徒有其表,我看還是不行的。可惜顧博這裡脫不開身,那顧博您幫我們推薦幾位業內人士,您認為是真正的中醫的,對中華文化有著深厚底蘊的人物,我們高薪聘請。”先前講話的季總說道。

“這個呢,也挺難,放眼望去,還真是難找出幾個這樣的人。不過,我盡力幫各位留心留意一下。倒不是我矯情,是你們把這麼大的事情託付給我,我得找出一個能勝任的人才行,否則就是不負責任。”顧海平說道。

“要不這樣?顧博您申請轉業或者退伍自主擇業,您的損失我們加倍給你返還,怎麼樣?”李總提議。

“哈哈哈!我也想啊,您看看我這兒這麼小一個中心,還是我費盡心機跟醫院爭取來的,現在完全不夠用了,但是醫院資源有限,擴大規模的可能性近幾年幾乎為零。我也想有一片廣闊的天地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可惜,想要離開部隊,那是不可能的,想都別想。部隊有明文規定,碩士以上學歷的人才轉業、離開部隊,需要經過層層審批,原則上是不允許離開部隊的。不過我倒是可以抽出業餘時間給予你們一些指導,但這個指導也不能太明目張膽。”顧海平無奈地說。

“我看這樣也行:您幫我們物色幾位中醫專業人才,日常呢,我們就依靠他們來打理,到時候再聘請您做我們的顧問,遇到大事項呢,就請您來把握指導。我想這樣做起來應該也還可以,你們說呢?”其中一位點頭說道。(未完待續)